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246节
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这奇迹要靠谁
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新中国的新一辈
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
……”
八十年代的后期,对有些人来说,仍然是一个激情燃烧、青春飞扬、理想澎湃的岁月;对另一些人,则是一个岁月静好、享受日常、自若悠闲的人生。但无论哪一种不同的人生,只要符合他们的理想,都是幸福的。
第396章 纪委与海外反腐
周珞琳神色严峻,对着其它小组成员们命令:“走吧,去仰光。”
不到30岁的她,是中央纪委第11审查调查室的一名副主任,管理着一个纪委的行动小组,这一次她们是要去仰光省,双规一名省委副书记。
中央已经通知了仰光省的省委书记,但还需要她们出面执行组织程序。
飞机上,周珞琳看着窗外的白云,忽然想起,父母当年给她起名珞琳,珞是形状如同小石头一般的玉,而琳则是形状如同小长条的玉,合在一起其实是“小家碧玉”的意思,寄托着他们对女儿生活太太平平的希望,并不指望她有什么大出息,当然也是不要有大折腾的意思。
现在自己这种专门“打老虎”的职业性质,恐怕和父母的期望相差很远吧?虽然不是直接上战场,但对付的,都是国内最狡猾最阴狠的家伙,这些家伙要是没有这样的能力和本事,怎么可能混入党内,欺骗同志们那么多年?
仰光省委副书记程慕华,看到神色严峻走入他的办公室的中央纪委小组,面色平静地叹息了一声:“终于还是有这一天。”
周珞琳没有理睬陈慕华的表情,证据确凿,这只是公开程序而已,她见过的贪官太多了,什么样的表现都有,被捕时仍然嚣张的、痛苦流涕的、一言不发的、大喊冤枉的,哪一种人没有?这个程慕华很镇定,说明了他是一个难缠的家伙。
中纪委发现程慕华贪腐案纯属意外。国企仰光金属集团,在东非肯尼亚投资了一个年产5万吨的大型铜材生产厂,其采购的铜矿石,来自非洲各地,价格略有差别,但基本都在一个区间内。唯一比较奇怪的是,仰光金属的采购,很多都是来自几家并不属于非洲社会主义国家国企系列的贸易公司,按理说,非洲多国都有国企铜矿,还大多是中国合资的,为什么不直接买这些企业的呢?
不过因为采购价格类似,并不是明显不合理的高价,价格偶尔高于非洲国企铜矿,价差往往也不超过1%+财务利息,而这几家贸易公司似乎也非常稳定,没有出过交货方面的纰漏,也没有发生过大的质量问题。所以长期以来也没人怀疑。曾经有人询问过这个问题,仰光金属的回答是,刚到非洲的时候还不熟悉整个格局,有贸易公司帮忙,易于处理原料采购事宜,后来因为价格差不多,就一直延续下来没有调整,都是经过考验,信得过的生意伙伴了嘛。
对仰光金属(肯尼亚)每年的财务审计,情况都是正常的,这样的情况似乎可以长期存在下去。可问题是,近年来“离岸公司”发案率不断上升,让中央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因为这类注册在某个西方殖民地海岛之类地区(例如开曼群岛和维尔京群岛)的离岸公司,具有高度的保密性、减免税务负担、无外汇管制三大特点,自然是不法分子的理想工具。
调查总局与cfia因此联合执行了一个“天网”特别秘密行动,那就是从这些海岛国家,搞到涉及中国人的注册资料,如果一个离岸公司是中国人开的,而且在国内显然找不到理由开办这样的公司的话,尤其涉及领导亲属之类的人员,那自然很可能有问题。
cfia决心搞到资料,当然不是这些海岛政府能够保密的。这些资料被搞回国后,就建立了专门的数据库,用超级电脑进行数据分析。例如其中一个重点是美国籍的华人,如果是从国内出去的,会发到美国cfia,通过中国隐秘财团在美国的银行圈,进行一些账户调查。在新时空,美国仍然是贪腐分子向往的“人间天国”。
在一轮分析中,有一个特殊发现,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美籍华人公司,居然与仰光省注册的多家海外投资公司有资金往来,而且与仰光金属那几家贸易公司都有资金往来——超级电脑中有中国海外公司及其客户和供应商的清单,数据库软件会进行比对,一旦吻合就会提示。关键是,如果有一家还好说,几家全部与其有资金往来,这当然是异常情况。何况为什么仰光省的国有资本,会和这家公司发生资金往来?
这引发了对这家离岸公司的进一步调查,结果发现问题大了,这几家贸易公司的资金,全部来自这家离岸公司,而这家公司的资金,又来自仰光省的海外投资公司。所以,仰光省国资借钱给了离岸公司,离岸公司又借钱给了与仰光金属有关的铜矿石供应商。
调查发现,这些仰光省的海外投资公司,没有一家是真正在外投资的,每次钱汇出后,满1年这家公司就会被撤销,说是没有找到好的投资项目,由于资本并没有损失,而且还有1年的活期利息,所以以前没有引起关注。
关键是,在关闭1家海外投资公司的时候,又会新开1家,又有一笔资金出国,如此循环,导致在海外始终有一笔国有资金,而这笔资金实际上被借给了离岸公司长期使用,代价仅仅是活期利息!
那几家贸易公司显然是一个团伙的马甲,他们通过预付款采购获得低价的铜矿石,然后对仰光金属采取交货后1个月收款的结算方式,这样可以赚两笔钱,即销售与采购的差价,以及2%财务利息(总周期大约2个月,按每个月1%算)——优惠的结算模式下,仰光金属支付稍高一些的采购价,也是正常合理的。
按照参与案件的财务人员的意见,整个利润从比例来说并不太高,大约不超过5%,因为采购销售差价大约3%再加上2%的财务利息,但关键规模大呀,5万吨铜材需要的铜矿石,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所以获利仍然是天文数字,而且非常稳定。
整个流程全部是“合法合规合乎商业逻辑”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资本来源,这是在挪用国家的钱为私人赚钱。所以逻辑很清楚,一定有高官参与,才能组织得起这样的一个犯罪团伙——否则谁能调动仰光国资,每年做所谓的“海外投资”,结果无功而返还年年都搞?否则谁能保证仰光金属,每年都稳定地从这几家贸易公司采购,让整个“供应链”不出问题?
? 顺着这些线索继续调查,这个省委副书记程慕华自然就逐渐露出了水面。他本人就出身于仰光金属集团,曾经多年担任过该集团的总经理,他都不用在仰光金属有什么内线,只要以其地位和过去的人脉,发挥“影响力”就能保证供应链——仰光金属又没有吃亏,老领导又是省委主要领导的面子要不要卖?而仰光省的海外投资也是属于他主管的,那些“海外投资公司”,都是他批准的“尝试性开拓海外市场”的“试点”。
而且调查还有一个重大的突破。那个离岸公司的老板,美籍华人陈维柯,当年是母子2人离开中国移民的,其母亲当年与程慕华的关系很好。在秘密逮捕了这些海外投资公司的操盘人(程慕华亲信)后,他交待陈维柯是程慕华的私生子!这下子,动机就很清楚了——这是为了他在海外“养家糊口”和“香火传承”嘛。
老实说,如果不是中国在ict科技上的突破,以及这个出人意料的“天网行动”,再过若干年,他的贪腐行为可能也未必能发现。这种高智商犯罪是最头疼的,等到程慕华5年任期届满,他停掉“海外投资”,再让离岸公司和那几家贸易公司停业,那就一点痕迹都没有了——过去的“合法合规”交易,若干年后谁还会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程慕华虽然觉得自己设计完成的这一套流程很高明,但他也始终担心不已,终于还是被纪委双规了。在大量的证据面前,他也只能逐渐地交待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周珞琳并不觉得他有多少高明,她这些年见识的各种匪夷所思的高智商贪腐案件,多了去了,一些当年党组织的精英,失去了革命理想和信仰,开始动歪脑筋的时候,什么贪腐的方法都想得出来。
这些年国内贪腐案件的一个主要特色,就是贪腐与海外结合,因为在国内实在是困难。ict科技大发展后,对官员的大数据监测发展很快,本人家庭包括亲戚在内,例如收入与消费不符合,例如亲属突然发财获得大笔收入,例如官员老部下和亲属开办企业发展很快等这类的异常情况,越来越容易被大数据挖掘出来。每一种新作案手法被发现,就会被针对性的完善大数据软件,迅速覆盖全国进行监测。而数据异常一旦被发现,本人就会被重点监测和秘密调查,时间一长,很难不暴露。
而且从新中国建立开始,要求的就是“主动调查”,而不是等到贪腐案件爆发后再调查,所以数据异常,通常会引来反贪侦缉员们的高度关注,全国超过10万人的反贪侦缉队伍,可不是说着玩的,他们直属中央纪委,地方政府对他们根本没有影响力。
对于各地“官不聊生”的抱怨,中央一直是高压态度。你如果觉得监控太严,侵犯了你的隐私权,那可以退出公职。“权力与隐私权反相关”原则,是每个官员都知道的。想当干部,就不要抱怨组织对你的监测。
再者,在国内贪腐,多数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但是四流工程越来越完善,要组织起一个能够合作的贪腐团伙,当然没有利用海外来得容易。
所以贪腐向海外发展,是贪腐案件的“大趋势”,毕竟中国在海外,不可能有国内这样的完善反贪系统,易于找到监控的漏洞。程慕华案件就是一个典型。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周珞琳终于搞定了整个案卷,她有点疲倦,整个案子涉及国内的十几个人,包括程慕华在内,几乎没有一个是“竹筒倒豆子”的,对抗组织调查的态度非常明显,这显然是因为国内对于贪腐案件一直是高压,像程慕华和几名主要案犯,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死刑,根本不可能有其它的例外。既然必然一死,这些人当然“斗争意识强烈”了。
这些年一直有种争论,就是对贪腐案是否量刑过重,原因就是有些案子,由于案犯明知重刑,所以坚决不配合,抵抗审讯不交待,使得案子拖延很长时间,并得不到完美解决。不过周珞琳本人坚决认为,如果依靠减刑来便利调查,那是一种“懒政”,反而会让贪腐分子无所顾忌,一些人的贪腐欲望就会上升,导致贪腐案件的高发。所以他们不交待,只是对调查人员的能力考验,自身努力调查清楚就是了,不能对犯罪分子妥协。
很快进行了审判,程慕华和几名主要案犯被判处死刑,也包括在美国的那对母子,两人被“缺席审判”为死刑。道理很清楚,这里不存在所谓的“不知情”,什么只是程慕华向两人提供“生活资金”可以解释的。程慕华有多少收入他们不清楚吗?根据调查,两人起码接收了超过800万美元以上的资金。说不知情怎么可能?就是共谋犯!
cfia开始行动,这母子两人在美国被控制,然后两人在美国的别墅,还有一栋在摩洛哥的豪华海岸别墅被出售,所有资金被转移。最后,两人在一间出租的公寓内“自杀”身亡。
这就是现在包括纪委在内的反贪体系的纪律:“不妥协、不放过”。
程慕华属于副部级官员,影响已经很大,关于其案件的内参,也被李思华看到了。
她微微一笑,贪腐永远难以全面消灭,只能是强力抑制。这些年来,她虽然是火爆脾气,但看得多了,已经能坦然面对,反正有冒头就打击,让反贪系统追着最新的犯罪模式,不但提升应对能力。
这几年,她推动cfia以及调查总局,专门建立了海外反贪腐的机制和组织,就是为了抑制新的贪腐模式。
想到这里,她微微叹息了一声,斗争永不休止,一旦放松,可能就是造成国家的重大损失。这是一种不对等的斗争,只有贪腐分子从中国逃到美国和欧洲去,不会有贪腐分子从美欧逃到中国来,原因很简单,这些家伙贪腐就是为了做人上人,跑到中国来干嘛?只有到了美欧,他们才能作为人上人,享受这些贪腐的财富。他们都是一些绝对的或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自然要去欧美这种资本主义国家。
在原时空,她看到过报道,德国《南德意志报》就刊登文章称,在2013年过去的十年里,以各种手段、经各种渠道,从中国非法流入海外的资金,达到了惊人的3万亿美元(约合当时的人民币18.7万亿元)。全球每两个黑色美元中,就有一个是来自中国。文章指出,这些“中国富人”为了不受经济损失,在转移资金手法上“颇具创意”,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一些富豪,资金外逃者中的第二大群体,就是一些官员。这些“金钱贵族”们移居的国家,需满足三个条件:不能同中国有引渡协定,必须能向后代提供良好的高等教育,必须能发给所谓的投资者签证。他们因此特别愿意移居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或新加坡。
原时空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披露,从90年代中期以来,外逃党政干部,公安、司法干部和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驻外中资机构外逃、失踪人员数目高达1.6万至1.8万人,携带款项达到了8000亿元人民币。
原时空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以各种方式非法转移至国外的资金1997年,总金额,364亿美元,1998年为386亿美元,1999年为383亿美元,2000年中国资金外逃480亿美元,而当年外商对华投资只有407亿美元。
《南德意志报》有没有夸张数据她不知道,人行有没有低估数据她也不知道,北大的数据是否准确她也不知道,但无疑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据,因为那些年在国内看到的事实很清楚。2013年以后的数据,她不知道,但几乎可以肯定,是一个更庞大的数字。
当时据美国「世界日报」报导,美国和加拿大的许多大中城市的房价,一涨再涨,供不应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移民需求量太大,而且太有钱。哪里有房子卖,哪里就有黑头发黄皮肤,操着南腔北调的汉语和洋泾滨英语的“华人”。
她很清楚,少量的贪腐分子,通过各种手法,是可以转移资本逃出去。但如此大量的逃亡,如果说体制没有出问题,谁相信啊?当别人都是傻子吗?恐怕体制内的一些人,简直是有意地在维护这些贪腐分子,或者说是维护资金外流通道。其内心是什么样的歹毒心思,简直是昭然若揭。
当然,缺乏“主动调查”的机制和组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每一个资金外逃大案,总是发生以后,再“依法处理”,有个毛用?人和资金都已经逃了嘛。搞一个“红通名单”,最后能追回来的,也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原时空的反贪机制,在她看来,就是极其被动而功能极其有限的。例如央企的审计工作,一直没有实现对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尤其央企境外投资及财务管理不够完善,某些央企海外资产,处于监控“真空”,海外资产和投资效益,历年都是一笔糊涂账,这给贪腐分子转移国内资产,提供了机会。
一直到2010年以后,才好了一些。不过有些干部没有贪腐机会,就变得怠工无作为。不说“亡羊补牢,为时晚矣”,而且是否能就此逆转,也还是存疑。
在新时空,当然不能重蹈覆辙。绝对的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总有人能混进党内,取得高位,进行贪腐。但必然保持着这样的情况,不能“大面积塌方”,所以内外结合的调查和处置,必须有一套高效的体系。
现在欧美,都有中国隐秘的反贪组织,那些在欧美一掷千金、购买房产之类的“移民”行为,都是他们监控的对象,发现一例,就要调查资金来源,如果确属贪腐,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秘密的雷霆清洗。这是庞大的cfia海外组织,这些年的一项重要的新任务。
第397章 打成经济危机的金融战
西元1987年9月19日早晨,纽约先锋集团大楼。
陈汉升走进“作战指挥室”,数十名交易员站了起来,平常是不用这样的,但现在这是一场战争。
不止是这些交易员面前的电脑,在指挥室的三面墙上,有着三块大的显示屏,显示道琼斯等三大指数的一块,国债和债券市场的一块,还有黄金市场的一块。
很快股市就要开盘了,陈汉升面色平静,但内心激动,他是今年这场金融战的总指挥。
一年以前,领袖突然指示,在1987年在美国发动一场金融大战,因为美国情况是有机可趁,其经济和金融状况表明,1987年发生股灾的概率很高,完全可以顺势发动,加重美国的金融危机。
他们都熟悉领袖过去在金融上的辉煌战绩,但还是不敢轻忽。陈汉升他们从那个时候起,就对美国金融和经济的趋势,进行了极为细致的研究。他们越研究越确认,领袖说得一点都没错,美国的现况,不发生股灾才是见鬼了。
这几年,里根的新经济成效并不是很显著。大量投资军备,又大量减税,导致了巨额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1986年美国财政赤字高达2510亿美元,贸易赤字高达1362亿美元,均创赤字最高纪录。减税本来为的是刺激资本家投资,但实体产业链受到中国的全面压制,成效有限。
美国巨额的债务,就需要吸收外来资金,以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而为了吸引外资,就必须保持较高的利率水平,这对股票市场价格有直接的影响——提高了股票的估值,导致股市上涨了不少。当然反过来,高利率又压制了产业的复苏。
高利率下拉美经济危机,大量美元回流美国,但改变不了经济的低速增长,中国产业压制下美国的生产型投资需求不足,剩余资本于是大量涌入证券市场,导致金融投资炒作猖獗,债务空前膨胀,形成难以持久的虚假繁荣。这是典型的西方“泡沫经济”。问题是,现在这个泡沫吹得太大了。
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霸权地位在经济上可以说是进一步的衰落,美元的信用不稳定,整个经济体系极不稳定的状态。
这样的背景下,发动一场金融战,当然有很大的机会。所以从进入1987年开始,中国隐秘在美的各个财团开始全面布局。布局大致分为4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就是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从下半年开始全面逐步减持,降低持股比例,腾出大量的资金。减持是尽量秘密的,各财团发动了美国大量媒体,甚至通过影视作品,吹嘘资本市场的繁荣。所以他们的减持,并没有动摇股市——到了1987年的8月,美国股市达到了创纪录的高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1986年末的1895点上涨了44%,攀上了2722点。
这些财团还联系了华尔街一些“关系比较好”的财阀,达成了默契,大家都觉得一个大的收割期到了,至于损伤美国经济,谁关心啊,赚钱才是王道。
以腾出的资金作为本金,做了适当的杠杆放大,从银行那里以各种借口获得了1:2的放大效应。
第二个环节是同期大量买入美国国债,此时的债券利润大致在7.5%左右。在当时的情况下,属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准——明摆着,由于美国政府的债务过高,这个阶段国债并不受欢迎。
第三个环节自然是累积空单,与华尔街“战友”们,约定了从7月底开始逐步开始加仓。实际上,不止是财团出手在累积空单,最后的十几天,全美超过10万个个人账户,统统在累积空单。这样可以避免单个机构的空单数量过大,引发后患。
第四个环节是在纸黄金市场上,开始杠杆大量买入纸黄金。
准备到了今天,9月19日,一切就绪,可以发动了。实际上,总有些家伙能够感到不妙,最近股指已经小幅下跌了。
开盘了,陈汉升吸了一口气,命令:“先抛售900万股!”这是早已准备好的“弹药”——在现货市场上抛售股票,打压股指,当然也有损失,可是累积的大量股指期货,就开始盈利,而且盈利幅度远超现货的损失。
价格和数量其实早已有计划,交易员们早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键盘的敲击声响起。在他们抛售的同时,无数的“战友”同样的操作开始了。
于是纽交所现场的交易员们,以及全美无数在电脑上看盘的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股指犹如直线般地崩塌,我靠!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消息的配合马上跟上,参与的华尔街财阀们控制的金融媒体,开始出现不同的传闻:
“美国财政部长贝克,在前几天的私人宴会时,说明美国即将降低汇率,美元贬值在即!”贝克自己看得目瞪口呆,那天晚上喝得有点多,难道真的说了这个话?实在是记不起来了。
“上市公司并购税收优惠取消!”商务部长目瞪口呆,这是要到年底才实行的政策呀,谁泄露了?
“8月贸易逆差巨大,美国经济进一步恶化!”总统里根心想,他娘的数据还没出台,怎么就言之凿凿了?
“美国利率即将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或很快趋紧!”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愕然一拍大腿,老子怎么不知道?
不管他们的反应是什么,市场的反应很“真实”,疯狂的抛售开始了,随着陈汉升们的动作,道琼斯工业平均指均数开盘,就跌去77个点。转眼间,卖盘涌起。在蜂拥而至的滚滚抛盘的打压下,荧屏上尽数翻起红盘(美国股市显示与中国相反,是红跌绿涨),完全是一片血海,看不见半点绿草。从纽交所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都是一片恐慌,期货市场也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从上午9:30直到11点钟,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直线下泻!
由于股市与期市的相互驱动,股价和期指跌落速度越来越快,交易量猛增。从11:00到11:50,只有50分钟,股市成交超过1.4亿股,中午期指交易量相当于1100万股,而股市是1200万股。“大机构”在两个市场上大量进行交易,将这场灾难推向了顶点。
中午时分,一个后来被无数人痛骂为“傻子”的高层人物出现了,这可是华尔街的战友们共同出资,用1200万美元买来的傻子——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大卫·路德,在华盛顿发表讲话说:“在关键时刻,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一关键时刻会在什么时候,我将与股票交易所,讨论暂时关闭交易所。”
这则消息太可怕了,让市场彻底疯狂了——因为交易所一旦关闭,交易商们将来不及抛掉手中的股票,他们的股票将一文不值,成千上万的美元,将化为灰烬。于是,他们不得不迅速“倾销股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像着了魔似的狂泻!
到下午两点,股指已经下跌超过了26%,有些机构试图做反弹。但空前的抛单继续打下来,打穿了他们的防线,逼迫他们又反手做空!在此期间,证券交易委员会官员出面澄清:他们没有讨论有关关闭交易所的事情。然而为时已晚,灾难已无法遏止。
那个傻子自然事后要去职的,不过有什么关系呢?大钱赚到手了,可以养老了嘛。
下午3点开始,陈汉升们,开始收手,对大量空单平仓。他们的买入,使得股指略有上升,但是已经改变不了大局。
下午4点收盘,无数交易员噩梦般的一天终于结束。当天收盘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降了超过800点,跌幅高达39%,创下了单日跌幅最高纪录。而股市其他指数,如nyse综合价格指数下跌36%,amex综合指数下跌19.7%,nasdaq综合指数下跌32.1%。相当于法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4030亿美元2倍的股票市值(超过8000亿美元),在一天之内化为乌有。平时美股一天的交易额不过是1亿股左右,而今天则超过了10亿股!
这一天,国债狂涨,收益率一跃超过10%,纸黄金当然也是一样。
总统里根压力山大,没想到任期内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当晚他立即召集财政部长贝克与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协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