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216节

  晚上19:00,一切准备就绪,人员全部就位并武装,全部位于车行到德堡半个小时的一个圆圈的边界左右。已经发生了与警察的两次冲突——有警察看到停下聚集的车辆起了疑心,被队员们击毙,并将尸体和警车暂时拖离隐蔽,不能再等了。
  队长島田深吸了一口气,命令全部行动,19:30必须抵达德堡,这些车辆冲向德堡,其中有少数是临时装载了机枪的“武装皮卡”,其余的,则是普通车辆。
  大约还有不到十分钟,島田听到了空中声响不算太大的飞机声音,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黑崎这小子,到底还是赶到了。他立即命令所有人加速!
  黑崎是低空一路飞过来的,美军的防空体系虽强,但有谁会注意一架可能迷航的本土小飞机呢?他是完全的“无线电静默”,就是为了让发现的机构,猜测这架飞机,是因为无线电坏了,所以迷航。
  德堡的守卫大约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在黑崎看来,他们并没有反应,他已经看到了脑子里已经记忆过不知道多少遍的那栋楼房,那是德堡守卫们的宿舍,现在多数人都在这栋大楼里!
  飞机一个拐弯,冲了下去,猛烈的撞击到来,剧烈爆炸,黑崎最后的动作,是哈哈哈的狂笑!
  大楼迅速塌陷,几百公斤高爆炸药,充分发挥了它的威力。而整个德堡基地,骚动起来,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这个时候,还几乎没有人想到这是一次超大规模的“恐怖袭击”,而是以为守卫宿舍发生了什么事。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火光冲天的宿舍楼吸引了,很多人从其它楼中跑出来,向着爆炸的宿舍楼冲去。
  但是没有两分钟,島田率领的突击队就赶到了,他们密集的火力,消灭了门卫,然后大批车辆冲入德堡,开始到处杀戮,当然,最重要的目标,还是获取美军的病毒样本和资料。
  很快,德堡的美国人发现了是有人袭击德堡,震惊之余,自然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外部求援,然而,他们发现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电报,都没有回应。有线电话是直接被截断了,而无线电报,发出后根本没有反应!
  德堡的美国人并不知道,现在整个马里兰,包括首都华盛顿,都已经是全面的大停电,島田发出的行动命令,可不是单单给突击队的,而是激活了整个行动系统!他们按照事先计划的从行动命令到行动时间的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发动了更大的行动!
  所以在外围,有人炸掉了一些关键的电网变压器,带来了马里兰州的大停电,而全面停电自然带来一些混乱,州里的一些警察出动,不过主要是到城市维护秩序,他们担心黑人或者其它人,趁机骚乱。确实有,不过是澳日人的小队,在各个城市制造骚乱,再吸引美国本土人参与,所以很快几个城市就乱成一锅粥。
  有人则在规定的时间,截断了德堡的有线通讯;也有人,在德堡的四周,开动了多辆无线电干扰车,干扰德堡的无线信号。至于德堡是不是还有秘密的通信渠道,例如秘密的独立线路,澳日人也不知道,只能是听天由命。
  所以他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迅速地突击,在美国人发现并反应过来之前,完成任务,要尽量保护那些负责病毒或其它生化武器采样和资料转送的人员,尽量让他们中的一些人,活着回去。
  澳日人的杀戮是迅速的,少量的守卫,根本不是准备充分,又都经过了三年或更长时间的严格军事训练的澳日突击队的对手。他们的反抗很快被消灭,而此后就轮到了值班的科技人员和其它人员。有些人杀戮,有些人开始放置炸弹;有些人则冲入各个实验室,搜寻各个建筑物内部,开始转送到预定的“转送车”上,例如所有的病毒、细菌样本,都是要放置到冷藏车上的,运出去后,再由飞机设法运到美国中部躲藏,试图最终越境后,再设法送回澳日。
  中间或许有病毒和细菌泄露,但是澳日这帮疯子,在乎这个吗?没有泄露,他们也要有意泄漏一些,这本来就是计划之一,让美国人自尝生化武器的苦果。
  澳日突击队的行动,只持续了半个小时,其中的转送车,是装载了一辆就撤退一辆,而突击队则从8点开始就全面撤退,规定的时间就这么多,不能再长了。哪怕德堡的通讯被全面截断,但美国人联系不上德堡,也会立即行动起来,搞清楚德堡发生了什么变化。
  其实澳日人已经足够幸运了,他们确实切断了德堡与外界的联系,但美军规定,每20分钟德堡是要与美军相关机构联系一次的。所以在行动大约10分钟后,美军已经发现了异常。
  但这个时代,美军万万没想到,居然会有人大规模在美国本土内地,发动对美军基地的大规模袭击。所以第一个猜疑,就是德堡发生了通信故障,这种概率不大,但并非完全不可能。而且此时美军在本土的管理,还是比较松懈的,因此通讯员上报上级、等待德堡主动联系、上级再汇报,派人联系德堡等一系列过程下来,大约已经过了半个多小时,而等到确认德堡被摧毁,已经是一个小时以后了。
  美军确认还得益于澳日突击队最后的行动,他们炸毁了德堡的所有实验室和主要建筑,这爆炸声和冲天的火光,让无数看到的人报警,这才被很快确认了。
  尼克松手中的电话掉落,他被惊呆了。
  第345章 神风吹拂美国与余波荡漾
  島田在车上哈哈狂笑,无线电通讯中传来的其它队员的声音,都是狂笑声,他们在美国的心脏,给了美国人狠狠的一击!不虚此生!
  島田收敛了笑容,接下来突击队的使命,就是要用自己的牺牲,吸引美军的部队和火力,掩护关键的人员突围,掩护那些去美国人密集的地区散布细菌和病毒的人员。
  “高天原再见”的道别声,在无线电通话器中,响个不停,突击队的各种车辆,向着四面八方散去,美军和警察,肯定要布置各种路障,搜索他们这些“恐怖分子”,接下来,就是战斗到死的时候!
  他们的“自由行程”,还不到一个小时,马里兰州以及附近几个州的国民警卫队悉数动员,而空中,各种直升机开始盘旋,各条公路,都开始设置各种路障,大量的士兵和警察,紧张地把每一辆通过的车辆拦下来检查。
  他们很快与撤退的突击队员们遭遇,于是这些美国本土士兵和警察,遭到了各种攻击,有的澳日人干脆一些,直接在被迫停下的时候,引爆汽车炸弹,让周围一圈美国人,陪着他下地狱;有的则使用火箭筒、机枪等,与路障守卫者们厮杀,能冲过去就冲过去,否则就引爆自己这个人肉炸弹;有的几辆车打起配合,劫持美国人和他们的车,力图将路障处形成混战。
  这种策略很有效,几乎每个关键的路障处,都成为了厮杀战场,最倒霉的是正好经过的美国人,好在毕竟是晚上9点多了,人车不算太多,否则死掉的美国人,肯定不在少数。
  美国政府和美军,都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各处路障中,甚至有不少求援的,有的地方只有警察,他们如何打得过训练有素的澳日突击队,在这最后的自杀性任务中,可是足足有着约2000名的突击队员!
  美军开始不停的增援,现在可不仅是国民警卫队了,就连美国本土驻军也开始出动。而关于德堡大袭击的 “breaking news”,开始在全美各大电视台反复播出,很快传播到全世界。全美国的记者,都在赶往马里兰州,各种新闻不断播出,很多已经睡觉的美国人都起床了,大部分渡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超过90%的澳日突击队员,死在了这个夜晚,包括島田本人在内,剩余的人冲出包围圈,但很难剩下几个人,只有那些足够机灵的,或许能摆脱越来越严密的更大的包围圈。
  尼克松大约在晚上十点半,发表了临时总统讲话,他愤怒地宣誓,要把这些恐怖分子每一个人都干掉!这是对美国自由民主精神的亵渎,是对美国人的挑战!
  几乎在尼克松宣言的同时,全球各大电视台,几乎都收到了澳日的宣言,他们扬言:这是日本人,对美国人残杀3000多万同胞的正义复仇!美国人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这不是结束!
  澳日表示:之所以袭击德堡,是因为这是一个以澳日人为首要目标,包括对中国、苏联和世界其它非盎格鲁民族,研究针对性病毒、细菌和其它生化武器的首要基地,美国人设置这个基地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地对日本人灭族。而既然如此,日本人采取所有激烈的战争和对抗手段,都是正义的,美国人必须为自身残暴的行动,付出代价!
  澳日警告美国人:不要以为只有美国,才有病毒、细菌和生化武器,澳日也有,如果美国持续发展生化武器,试图灭绝澳日,那么澳日也将美国视为战场,同样会用生化武器,在美国发动大规模袭击。这一次澳日的所作所为,只是警告,已经非常客气了,不要欺人太甚!
  澳日还呼吁美国黑人提高警惕,因为生化病毒的目标之一,也是他们这些有色人种!到1969年,澳日终于也跟上了时代,觉得民权运动下,黑人有可利用之处了。
  澳日的声明,美国的电视台都不敢播放,担心被激怒的美国人,攻击“政治不正确”。但问题是澳日对此早有准备,还寄给了美国很多的名人,大学,甚至有潜入美国没有参与行动的澳日人,在各大学偷偷散发,所以还是搞得美国几乎人人皆知。至于欧洲,还是有少数电视台播出了。
  接下来的十几天,对澳日“恐怖分子”的追缉,遍及全美,但还是有少数澳日人逃走了,主要是部分承担转运任务的人员。他们准备充分,单单在一百多公里外的一个通用机场,事先就被“包场”,数十架小型飞机,在被装载了抢到的材料后,就四散将东西运走。
  马里兰州在美国东部,而它们逃跑的主要方向,是美国中部的几个州,他们会在预定的一些地点,暂时降落,将东西交给接应人员运走躲藏,另行设法运走。而飞机则装上炸药,对停留处附近的美国政府或者企业,或者人多的地方,进行自杀式袭击。一时间,美国有十几个州,都遭到了这样的攻击——每个白天,美国至少有数千架类似的通航飞机,在各地飞行,谁知道哪架是澳日疯子驾驶的?
  从第二天开始,美国各媒体几乎都开出了一个死伤人数统计的数据表,由于在德堡,很多尸体被压在建筑废墟下,以及各地路障交火的伤亡数据,没办法立即汇总,所以这个表的数字,是每天上升的,一直持续到了十几天后,数字才不再上升,最终美国人的死亡数字,突破了1.3万人,单单在德堡,就有超过4千人,其中德堡的科技人员,就有600多人,而伤者更是无数。
  这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恐怖袭击!而且根本不止于此,就在8月3日同日的晚上,在澳洲的日军突击队,对松峡基地发动了全面攻击,附近的澳军被阻击,等到一个多小时后,他们突破并消灭了日军的阻击死士部队,再赶到松峡基地的时候,这里的一切设备和建筑,都被摧毁,耗资数亿美元的昂贵基地,化为乌有,同样损失的,还有基地里的操作人员,包括技术人员和军官等,足足1500多人死于非命。
  在行动前,澳日在大分水岭已经开始全面备战,他们知道,如果澳日成功了,美国人的怒火非同小可,但他们也并不畏惧,从1948年澳日大部分人投降开始,已经过去了超过20年,数百万人20年的努力,使得大分水岭北段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下,很多地带已经成为了多个超级地下工程。各种防御设施、施陷阱多如牛毛,澳日的“末日战略”全面启动!
  近期,澳日进行了地表上的大撤退,可以放到地下的一切都转移了。地表实际上只剩下了农业生产,主要是蔬菜。而且地表做了无数的假目标,美国人从空中侦查,也是非常头疼的,就让他们轰炸吧。
  澳日在物资上的准备也是非常充足的,利用 “澳日混血儿网络”,在最近3年,无数的物资突破封锁,被运进了大分水岭,尤其是粮食,哪怕澳日34年都不能种粮,也能足够!
  这个时刻,最恐慌的是澳大利亚当局,他们深怕美国人一怒之下,用无数氢弹将大分水岭摧毁,那澳大利亚就完了,这个时候,类似中美苏签过的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之类的,有个屁用啊?他们立即动员了英联邦各国,从英国女王开始,到澳大利亚首相,致电尼克松和美国上层的重要人物,表面慰问和同仇敌忾,但实质就是劝美国人冷静,可不要再来一次澳洲大核爆,那样的话,美国人也无法再利用澳洲了,这必然成为一块死亡大陆!
  老实说,这一次中苏都是目瞪口呆,日本人居然玩得那么大?这是豁出去了呀,美国人从此对澳日人,那可不是恨之入骨那么简单了。不过想想澳日的处境,也可以理解,不疯狂不成魔,他们根本毫无机会。
  李思华自己也感慨,日本人真是一个疯狂的民族。但这也看得出来,他们还是缺乏耐心,二十多年下来,已经是完全忍耐不住了。美国人接下来,肯定每天都在琢磨,用什么方式,把日本人彻底摁死。总体上,这可能加速了澳日灭亡的速度。不过,美国人不付出重大代价,是不可能的,从40年代种下的“癌细胞”,早就变成了美澳体系的一个真正的癌病灶,需要刮骨医毒的。
  实际上,中国,以及苏联,与美国及其盟友的暗战,比起这样的恐怖事件,虽然规模没有那么大,但频率之高,哪里少了?最近2年,单单在非洲,已经发生了上百起,主要以袭击中国ngo人员为方式的行动,而这些行动背后,主要就是美国的cia和英国的军情六处在推动,到现在有200多名中国人员牺牲在这种暗杀和袭击中,以至于在非洲的ngo配武器,是常事。
  当然,李思华不是个肯吃亏的人,新时空的中国更不是肯吃亏的国家,直接展开了大规模的报复行动,不但是那些西方ngo的人员,还包括西方在非洲那些矿企,在1968年曾经杀得人头滚滚,不仅有超过一千多名欧美人伤亡,还导致几只欧美背景的非洲雇佣军,几乎全军覆灭。一时间,都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中西非洲暗战”,是当时很多媒体“深度报道”喜欢的课题。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1969年才好转,cia干不过了,只好退缩,传话请求停战,他们也是没办法,中国发动了东非攻略,将整个东非染红,单单派遣的中国军队,就超过了10万。而此时欧美不可能向非洲提供同等的力量,再打下去,估计美英在非洲的力量,要全部覆灭,他们也只好讲和。事实证明,以杀才能止杀,不把美英打痛了,他们就会不断寻隙下手。
  所以李思华知道,日本人想找出一线生机,确实只能斗争到底,你干不过盎格鲁人,他们就会对你斩尽杀绝。
  这个时候的美国上层,当然是处于狂怒状态。但更多的,是做给美国民众看的,需要政治正确嘛。私下里,他们还是冷静的,死的又不是自己。
  包括尼克松在内,所有人都觉得需要把澳日连根挖起,彻底消灭,有了澳日的恐怖袭击,美国人再怎么做,世界舆论也不可能一边倒,关键内部的美国人不会反对。
  但谈到具体措施,美国各界就有点抓瞎了,日本人可不是当年愚昧的印第安人,他们的能力很强。目前唯一快速的办法,就是饱和氢弹攻击,但这必然被全世界强烈反对,更会让盟友极度不满。关键还是美国人自己的利益,为一万多美国人报仇,就把澳洲彻底毁了?自己都说服不了,所以氢弹方案首先被否决了。
  其次当然是生化武器方案,但此时美国并没有能研发出什么厉害的生化武器,能够对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山地地域,形成毁灭性杀伤的。澳日人必然早有防备,现有所有的生化武器,基本上都是短命的,他们只要躲过了第一击,过了一段时间,就无碍了。而那些高污染的选择,和用核子武器毁了澳洲没有两样。
  生化方案很难彻底。实际上,包括尼克松在内,虽然没有人在嘴上提,但他们对于澳日的生化威胁还是在意的,日本人在三四十年代就研究细菌战,既然他们对美国生化武器的情报如此清晰,必然在这个领域是非常努力的,这也合乎逻辑,如果他们真的有可以报复的大规模杀伤武器呢?不能一次搞死日本人,就需要谨慎一些。
  美国人越发清晰地认识到,澳日现在是绑架了整个澳大利亚,变成“与澳大利亚共存”了,这让他们极为恶心,以前日本人吹嘘的共荣圈,他娘的变成了“日本与澳洲共荣圈”?
  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发现最现实的方案,还是对澳日进行大规模的长期化轰炸,心照不宣的是,其实这无法置澳日于死地,美国也没钱覆盖对30多万平方公里地域的全面轰炸,只能是寻找目标重点轰炸,其实就是给美国民众一个交待,先敷衍过去,等待美军和其它机构,尽快找出一个能够全面解决澳日的办法。当然,需要全面加强对大分水岭日占区的封锁。
  至于招降,当然没人提。上一次招降,最后把投降的3000多万日本人都搞死了,现在剩余的日本人又不是傻瓜,怎么可能再上当?他们当然知道,对于美国人,“只有死掉的日本人,才是好日本人。”
  这就是澳日的胆气所在,如果不考虑核生化攻击,美国此时的威胁有限,要么就是大规模轰炸,那有着30多万平方公里,如同当年日本一样大的空间,你就炸吧;要么就是派遣军队,一点点地打山地战,准备付出200万以上的人命,更不要提天文数字一般的军费了,美国敢吗?
  尼克松越发感到了结束伊拉克战争的必要性,那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美国已经受够了,现在需要对付的,是对美国本土和盟友的挑战,美国需要集中力量。
  尼克松与基辛格等人,曾经加强了对美国重要人物的撤军说服任务。很多原来主战派的人物,现在的态度也开始松动了起来,他们感到,美军陷在伊拉克,迄今没有战胜之机,而正因如此,美国人的本土都遭到了挑战,刚刚发生的德堡事件,让美国登月成功带来的国民心气,一鼓而散。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美国确实不妙。
  美国军方很多将领也开始改变了态度,不再那么激烈地反对撤军了,因为他们发现,如果发展下去,美军在国内的声誉可能要完蛋。现在民众对美军已经很不满了,尤其是青年人,例如现在招兵,几乎是一面倒的拒绝,不得不依靠强制,可是这样不情不愿的青年人,哪有战斗的士气呢?
  这一次的德堡事件,让美国人对美军更是不满——在伊拉克无法胜利,只会滥杀无辜;在国内保护不了人民,让日军突入本土。如果持续下去,美军在二战中积累的崇高声誉,可能化为乌有。这可不是面子问题,而是未来的利益问题,谁会多给一只声名狼藉的军队多拨款呢?
  所以,德堡事件,虽然让尼克松在国内舆论上狼狈不堪,因为人们指责本土防卫松懈嘛。但也不是没有好处,他推动的伊拉克撤军,终于开始有了曙光,大人物们的倾向,开始发生了微妙的转移,或许再有半年到一年,整个倾向就翻过来了,那个时候就可以明确撤军了。
  让尼克松比较恶心的是,中苏都发表了大量对于德堡事件和松峡袭击的评论和揭秘文章,在全世界流传很广。德堡事件就不用说了,中苏虽然表示对美国人民伤亡的慰问,但对于德堡这个生物战中心,则表示强烈的抗议和不满。而在松峡上,使得原来被德堡事件压制住的松峡袭击,被全世界重视起来,这个松峡基地的老底,被掀了个彻底,被两国认为是美国准备核战争的重要环节,表示强烈抗议和担忧。
  而且两国都警告了澳大利亚,不要把自身,置于可能的核战争的前线,那必然是澳大利亚最后毁灭的格局,在澳大利亚设置这样的基地,无疑让中国或者苏联认为,如果有核战争,那么澳大利亚必然是被优先毁灭的对象。可是澳大利亚能怎样呢?他们只有做美国人的狗,才能活下去。
  但是德堡事件和松峡袭击的影响是深远的——更加没有人,愿意移民澳洲或者到澳洲投资了,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置于一个在核战争中必然成为最前线的国家,不是有病吗?澳洲剩下的工业,除了满足本土需求的少量产业外,只有矿业了,他们的想法简单,一旦有战争风险,反正扔了就走。
  甚至连新西兰都受到了一些影响。澳洲很不安全,邻近的新西兰就安全吗?这样的灵魂之问,也在不少人的头脑中盘旋。
  这一次的神风行动,倒是让澳日人在恐怖主义这个圈子里,出了大名,全球的恐怖分子,都对日本人成功的行动,顶礼膜拜,认为他们开创了恐怖主义的历史,自己干的那些事,与之相比,太小儿科了,日本人干的才是大事。在这样的“启发”下,未来诸多的轰动世界的恐怖主义行动,开始萌芽。
  六十年代末的欧美,是一个动荡不已的时代。各种矛盾开始交织出现。然而,这一切喧嚣,不过是时代大变的前兆而已。
  第346章 技术进阶论与精英断传承
  赵云腾走进门,发现小的那个丫头,正在她奶奶面前,一本正经地背着唐诗。
  看到赵云腾,李思华笑眯眯地拍了拍小丫头的脑袋:“去玩吧。”小丫头调皮地向着赵云腾吐吐舌头,然后一溜烟地跑了。
  李思华问赵云腾:“这两天在忙啥呢?春节也不休息两天?”
  赵云腾微笑:“这两天参与互联网的测试呢,好不容易,终于在新时空看到了网络时代的曙光。”
  “这一次,统一的地址/传输协议(即tp/icp)完全可以了,域名解析协议(dns)也通过了测试,马上要建立13台根服务器,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由大数据部的互联网管理局统一管理,负责我国互联网域名ipv4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顶级域名服务器也将跟随根服务器而部署。第一步先挑选100所大学,先做测试网,然后开始全面铺开。根据这一进展,总参开始筹备独立的军网,当然由于保密性,军网只能算大型局域网。”
  “按照现在的进度,2年后即西元1972年,大约就可以全国商业化推广了。熟悉的网络时代,终于要逐步到来了。”
  李思华也微笑了起来,这是一个让她非常欣喜的消息,恐怕最新的进展,还没有来得及上报中央呢。她对赵云腾说道:
  “互联网诞生,很多早前设想的事情就终于可以做了,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赵云腾想都没想:“当然是ict产业的进阶发展啰。现在国内那100多个著名的ict品牌,已经把欧美的相关产业,打得溃不成军,而我国率先有了互联网,他们都可以提升一个台阶了,对于欧美的领先优势就更大了。”
  李思华摇摇头:“只能算对了一小部分。真正重要的是,用好了互联网,社会主义就能真正把资本主义从进步的本质上甩开了。”
  赵云腾有点迷糊:“前世也是美国互联网最厉害,做不到的吧?”
  李思华冷笑:“前世的经济体制,在新兴产业上,已经变成了完全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美国是大哥不说二哥,当然不可能甩掉美国,而是追随美国。但现在我们可不是这样,基础条件不一样。”
  “例如电商,美国的玩法,肯定还是亚马逊那一套。我们现在呢?”
  赵云腾稍微有了点思考方向。李思华接着说道:
  “我们肯定会建立起全国的公共底层网络商品交易平台,首先把网络交易费用控制到最低。实际上,光是企业的广告费,就会收到手软。在这个平台上分门别类,对所有的消费品层层分类细化,建成非常完整的门类,提供买卖双方交易。这个平台,企业虽然为主,但最小的单位可以到个人,因为我们有联系个人的庞大规模的民事调研警察,在个人提出申请后,民调警察确认符合标准,即可上线售卖,形成品质监控体系。新时代的“淘宝小店”,是无需开店费用的。”
  “交易的税收,直接在交易中扣除,按照交易主体所属的地域返回地方税务系统,不影响各地的税收流失。不会重现前世钱都被平台赚走,而地方什么也得不到的故事。”
  “民间企业,可以在公共平台上创业,以附加值增量的模式,获取服务费收益。这些第三方收费软件,可以帮助挑选服装,帮助推荐产品,总之是提供商品个性化的服务。”
  “每年公共服务平台,都对全国软件企业进行招标,分成多个模块,由不同的软件公司攻关改进,以使公共服务平台的效率和完善程度不断提高,应用最新的软硬科技提升。”
  “当然,公共服务平台,也是以华为模式混合制央企为主,自身要有强大的运维和技术团队。”
  “而各种管理监督机构,则建设发展基于公共平台基础的相应数据管理体系,例如物价部门、质监部门、特殊产品例如药品管理部门等。”
  “在这样的体系下,你说,是我们的电商强大,还是美国亚马逊这样的电商强大?”
  “而且这样的全覆盖互联网平台,又岂止是电商?几乎影响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可以诞生这样的一个全覆盖平台,例如交通、税收、娱乐、教育、医疗、旅游、就业、打车等等,随便数数,可能就会有几十个平台,这些公共平台之间,要全部打通,不能有什么生态屏障,有的平台的服务,是从不同角度重叠的。当然,不可能所有的平台,都是盈利性的。”
  “根本的目标,就是将原来物理世界的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在互联网上全部重建一个网络的对应体系。”
  赵云腾倒吸了一口冷气,要是能做到,这种互联网化,可比原时空的美国深入多了,信息极大畅通,交易极大便利!社会效率必然大幅度提升,原来用社会主义体制,可以做到这个程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