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183节
而为了全方位实施他的"遏制"战略,凯南又一手推动建立了中央情报局cia。他在十多年之前,就指出社会主义阵营,不可能是铁板一块,肯定会分化。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他还是第一个公开反对以核战争为威慑手段的美国人。确实,如果冷战持续,而苏联能够再扛十年,美国自己就可能搞得民穷财尽顶不住了。
凯南的“民主”新理论,迅速传遍了美国的上层建筑,对美国此后的战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国在美国的情报机构,也在两个月后,得到了凯南与艾森豪威尔对话的文件,传回了国内。主席和李思华还专门为此讨论了一番。都觉得针对苏联而言,凯南的策略非常高明。就是中国,如果不能连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解决内部的各种矛盾,那么凯南的战略,也会对中国产生极大的威胁。
1957年,一个冷战不断深化的年份,各国的斗争,已经根本不局限在军事的对峙、武器的更新、重点地带的争夺上,而是进入了最高层次的竞争——思想的决斗。
第289章 四海翻腾云水怒
1957年3月的一天,埃及首都开罗。
胡阿里·布迈丁紧紧握住胡云根的手,他的眼中有着泪光。旁边的埃及将军麦哈姆德满面笑容。
胡阿里·布迈丁是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核心领导人之一,现在担任“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的总参谋长。他今天亲自到埃及来接收这一批中国援助的武器弹药,东方游击战术的“三大神器”现在已经蜚声世界,49式步枪、49式火箭筒(40火)和107火箭炮(12管)开始被公认为弱小的游击队打击殖民主义正规军,以弱胜强的最好武器组合。
这批武器弹药,将秘密地通过地中海运输到阿尔及利亚。
相对于动员了80万部队来镇压阿尔及利亚人民起义的法军,“阿解”现在的情况很惨,他们本来就只有4万部队,而且都只是弱小的游击队,所以死伤非常惨重,能够得到中国无偿援助的这批武器,当然是雪中送炭,胡阿里·布迈丁因此才如此激动。
这批武器名义上,会是埃及从中国购买的武器,由埃及转赠给“阿解”。正在努力成为阿拉伯领袖的埃及总统纳赛尔,对这件事非常积极,更何况埃及此时对于法国是非常仇视的,去年(1956年底)在苏伊士运河中,埃及军队也是面对英法联军奋勇作战,后来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埃及虽然军事失败,但政治上成功了,也取得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所以对于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战争,埃及是感同身受,对于试图维持殖民统治的法国,能够有机会帮助阿拉伯兄弟打击他们,当然是义不容辞。
中国在次大陆战争之后,“世界革命基金”是缩减的,因为重点是支持次大陆11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嘛。剩余少量的基金主要还是投入非洲的儿童教育和gc主义组织的地下发展,但也会选择少数重点的“革命项目”投入。
阿尔及利亚就是李思华亲自挑选的项目,这个北非国家,是地中海沿岸国家,与欧洲仅有一海之隔,面积238万平方公里,原时空21世纪的人口超过了4000万,经济规模在非洲居第四位,仅次于南非、尼日利亚和埃及,堪称非洲大国。其天然气储量为全世界第五,是全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出口国,而石油储量居世界第15位。
胡云根在来到北非之前,他们的小组被总书记亲自接见。李思华告诉他们,中国在非洲的中国模式社会主义革命的重点,并不是阿尔及利亚,而是坦桑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主要原因是法国对于阿尔及利亚极其看重,如果我们在阿尔及利亚推行中国模式社会主义革命,必然遭到法国集中全部国力的反扑,所以革命的“性价比”不高。
但阿尔及利亚在非洲非常重要,中国不可能视而不见。反殖民化已经成为世界潮流,法国的力量再强大,最后也只能让阿尔及利亚独立,让民族势力上台。中国现在能做的,就是“刷好感”,那刷谁的好感?在李思华看来,阿尔及利亚的政治势力虽然多元化,甚至有苏联支持的阿尔及利亚gc党存在,但代表民族势力的“阿解”,仍然是最主要的力量,而且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倾向,当然是工作的主要目标。
布迈丁握着胡云根的手,一叠连声地感谢,他说:“感谢中国人民的支持!感谢主席和李总书记,对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关心!”
在随后埃及将军麦哈姆德的饭局上,胡阿里·布迈丁用低沉的声音,向胡云根陈述了法国殖民者的滔天大罪。胡云根精通阿拉伯语,他们之间无需翻译。
1830年,法国开始殖民阿尔及利亚,仅仅在开始征服战争的前三年,当时大约总数 300 万的阿尔及利亚人中,就有50万到100万人被杀,没有一个阿尔及利亚的家庭会没有人死在法国人的屠刀之下。
1851年征服阿尔及利亚后,法国人宣布阿尔及利亚是法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国人和其它帝国主义的欧洲人纷纷来到阿尔及利亚定居,成为当地的人上人。
二战后,法国仍然试图维持在阿尔及利亚的殖民统治,这当然不会被阿尔及利亚的人民接受,阿解(简称fln)从1954年开始,组建游击队,开始了武装斗争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
法国进行了残酷的镇压,fln在1946年,在阿尔及利亚各大城市,举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要求独立的和平示威,法国殖民当局,当即以武力镇压示威人群,约4.5万人遭到屠杀。再如为了防止游击队利用山区作为基地,他们居然把超过 200 万阿尔及利亚人,从他们的村庄中迁出,并重新安置在平原,在那里很难重建他们的家园。实际上他们无法解决生计,流离失所。
法军会强迫被关押的囚徒,像古罗马角斗士一样互相殴斗,甚至还强迫他们观看亲人受刑或遭法军强暴。他们在游击队活动的山区,进行了无差别屠杀,许多村庄无论男女老幼无一幸免。残酷的斗争,使得阿尔及利亚人开始团结起来,现在这个国家,你不是阿尔及利亚人,就是法国人,已经没有中间派可以立足的地域。
布迈丁有着坚强的信心,法国人越是残酷地镇压,阿尔及利亚人民,就对他们越是仇恨,fln就能得到更多的支持。而由于法国的残暴,现在国际社会开始纷纷支持fln的正义斗争,就算是西方,现在包括美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也开始支持fln,而原本作为中间调停人的摩洛哥和突尼斯,转而全力支持fln组织。不过这些国家基本都是口头支持,像中国这样不声不响地直接向fln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弹药的国家,除了埃及,中国还是第一个,尤其中国是全球的大国,这让fln上下都倍感鼓舞。
胡云根冷静地说道:“法军在贵国如此残暴,体现的是他们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几百年前的殖民时代,不把阿尔及利亚人民当成人看,而是当成可以随意处置的牲畜。”
“二战法国失败得太惨,非常窝囊。在世界大国中,中美苏,乃至英国,都对法军有着轻视,认为他们不是一支有着坚强意志的军队,比起意大利军队好不了多少。去年法军在埃及的失败,又是对法军的一次新的羞辱。”
“过去的历史,让法国人和法军感到了强烈的羞辱。他们就把这种戾气,撒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头上。他们试图用对贵国的重新征服,来证明法军仍然是一只强大的军队,结果却适得其反,他们在阿尔及利亚驻扎了大几十万军队,但仍然不能阻挡你们的正义斗争。”
“法国的残暴行径,已经被全世界世正义的人们强烈谴责,就算是法国自己的知识分子,也都对法军的残暴感到震惊,认为他们有变成法西斯的可能。”
“中国认为,再有最多45年的时间,法国就会支持不住,这个国家的经济仍然脆弱,还在复苏期。根据我国的情报,他们现在每年要花费7千多亿法郎,差不多是15亿美元,如果是5年时间,预计要花费至少80亿美元。这种战争费用,法国根本无法长期承担。”
“另外,法国的上层建筑,也开始有些人担心起了法国军队,他们担心残暴的军队,最后会不受控制,会夺取他们控制的政权,他们内部的斗争必将尖锐化。我们坚信,你们的正义斗争,必将得到最后的胜利!”
胡云根对法国的分析,让布迈丁眼前一亮,这是他们还接触不到的战略层面。原来世界大国中国,对于法国的情况是这样看的。现在正是阿尔及利亚最黑暗的阶段,但看起来,黎明就快到来了。
1957 年末,在阿尔及利亚指挥法国军队的拉乌尔·萨兰将军,建立了一个四边形系统(使用网格模式进行监视),将阿尔及利亚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由负责在其指定领土内镇压叛军行动的部队永久驻守。萨兰的静态防御模式束缚了大批部队,这使得获得了“三大神器”的fln游击队开始试验新的战法。
12月19日,奥兰市附近的法军第二装甲师营地,今夜厚厚的云层,遮蔽了月光,显得非常黑暗。
营地大约34公里外,传来了一些不大的声响,游击队的特别武装接近了这个营地,在实现约定的位置,接应的观察员找到了他们,提供了射击诸元。
简短的低声交谈后,游击队开始准备107火箭炮,一共有3部,这样一次性就能发射36枚18.8公斤的火箭弹,相当于3个榴弹炮营的一次齐射!而今天,他们打算打三轮!总共108枚火箭弹!
107火箭炮的发射间隔仅0.6-0.8秒,这个时代的法军,肯定不能反应那么快,就可以对他们展开反击。2分钟内打完再跑,时间足够。
夜空中突然划出了几十道火光,很快又是几十道火光,这样闪耀了三次,然后军营内传来了剧烈的爆炸声,8.5公里的最大射程,使得游击队对法军军营的打击,是非常广域的。
打完后,游击队开始迅速转移,突然军营内传来的剧烈的爆炸声,他们转头望去,空中飞舞着火花,很多物体被抛上了半空。游击队员们开始哈哈大笑,肯定是军火库开始爆炸了,这真是意外之喜!
法军的萨兰将军,此时离开奥兰并不远,第二天中午不到,他就赶到了装甲第二师的驻地,现场的惨状,让他非常愤怒,1500多人伤亡,多辆坦克和装甲车被毁,军火库爆炸,大量的炮弹抛射出去,又造成了很多附带伤害。
消息迅速传出,成为全球热点新闻,法军再次成为了被嘲讽的对象,而法国国内的不满,更加激烈。
但这才是开始。接下来,一连串的袭击席卷了阿尔及利亚,不但是法军军营频繁遭到袭击,而且在那些支持法军的欧洲人驻地,甚至连法军封锁fln与突尼斯之间联系的,包括围栏、铁丝网和突尼斯边境 320 公里长的地雷带的莫里斯防线也被突破,守卫的法军,被三大神器武装下的游击队歼灭,获得了地雷布防图的游击队,因此又建立了与突尼斯的联系。
法军被迫再次增加了在阿尔及利亚的驻军。
西元1958年的3月,在联合国,另一场关于阿尔及利亚的斗争展开。法国第四共和国的大使发起议案,要求谴责中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支持,法国不相信只是埃及向“阿尔及利亚叛乱者”提供了中国产的武器而已,中国肯定直接介入了,因为现在部分游击队的战术,很有东方军队的影子。
中国大使乔观华,则严厉批驳了法国的提案。他首先否认了中国直接参与了阿尔及利亚的战争,以及向阿解提供武器弹药,这是为了给其它欧洲国家留下外交和贸易的余地,避免他们在西方的大帽子下,不得不支持法国。
但乔观华在否认后,话锋一转,开始批判法国,他首先散发了中国的文件,内容包括中国搜集的法军的各种暴行照片和描述,包括类似纳粹的集中营、对村庄的无差别屠杀、对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虐待酷刑和野蛮暴力、尤其是摧毁超过200万人的家园等等。乔观华愤怒地声讨法国,说道:
“所谓法国的军队,现在已经不再是那支为了反抗德国法西斯、为了法国独立而战的正义军队,他们现在变成了比德国法西斯更法西斯的畜生!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突破了作为个体和团体人类的底线,这就是一群残暴的野兽,是人类必须清除掉的渣滓!”
“法国曾经遭受过法西斯德国的奴役,他们转过头来,却又用德国法西斯的手段,去对付其它民族,这已经不是卑劣无耻可以说明的了。屠龙者变成了恶龙,这就是今天的法国,他们算什么共和国?奴役共和国吗?”
接下来,乔观华盯着法国大使,说出了轰动世界,并在全球被一直流传下去的几句杀气腾腾的名言:“现在已经是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是人类应该迎来文明的光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所有以屠杀和残暴为象征的法西斯主义军队,不配称为军队,只是一群必须被消灭的野兽;所有坚持殖民主义的国家,不配号称有文明的国家,而是人类的贱民国家;所有支持殖民主义的民族,不配号称有文化的民族,而是人类的劣等民族!”
此话一出,联合国大会的会场内,全场轰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大使,情不自禁地站起来,热烈鼓掌。而西方的大使们面面相觑,法国大使气得脸上发青,差点就晕了过去;英国大使感觉如坐针毡,非常尴尬;美国大使看着法国大使,感到可怜的同情,他想法国吃饱了撑的,想谴责中国,不知道自己屁股底下一堆屎吗?
乔观华的发言迅速轰传世界,成为当晚全球很多电视台的头条,也成为第二天全球很多报纸的头条,各种评论都有,西方的评论当然会夹杂私货,很多西方媒体说中国不是也殖民了东南亚?大哥不说二哥,都是殖民者云云。不过就算是美国媒体,也不敢为法国人洗白,也不敢说美国自己是如何清白,他们深怕中国人把印第安的历史再拿出来,痛骂美国一番。
乔观华怼法国的言论,传到法国后,那就是一场地震了。法国的知识分子们痛心疾首,觉得法国和法兰西民族的尊严和荣誉,遭到了极大的打击。“贱民国家和劣等民族”,这种对法国的轻蔑描述,深深地刺痛了高傲的法国人,甚至形成了一场政治风波。
法国的知识分子们在各种媒体和论坛上,自身乱战成了一团,但总体的倾向是有的,大多觉得法国军队在阿尔及利亚的所作所为,让法国的形象变得极为负面,甚至不限于发展中国家,大量的发达国家,也对法国形成了不满。
中国大使的痛骂,自然让戴高乐和法国的政客们非常愤怒,但愤怒之后,包括戴高乐在内,很多人也意识到,反殖民主义是时代的浪潮,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大势,不是法国想逆转就能逆转的。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历史大势,法国的国际地位,必将遭到更大的重创。
法国主持阿尔及利亚战事的将军们,则感到了更多的焦躁,本来这场战争的一个目的,是重振法国的军威和自信,结果现在法军在全球的形象,都变得臭不可闻。原来在西方,很多人并不关心法军的所作所为,但现在由于新闻的热炒,所有人都知道了法军的作为,而谴责法军,几乎成为西方现在的一种“政治正确”,就连艾森豪威尔也不得不出来说了几句话,谴责了法军的暴行,“认为”法国应该让阿尔及利亚独立,让他们的人民管理自己的国家。
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军在阿尔及利亚的动作更为急躁,他们恨不得明天就能完全控制这个国家,但怎么可能呢?
法国并没有敢对中国有更多的敌对动作,很多人都在琢磨乔观华的“法西斯军队是一群必须被消灭的野兽”这句话,甚至有人想到了中国是不是想用洲际核导弹,消灭殖民法军?虽然可能性很小,但是法国在为自己辩解之余,也没有敢继续挑动与中国的斗争。
在1958年4月的时候,李思华接近了埃及等几个发展中国家大使的时候,又针对此事说出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也被广泛地全球传播:
“现在不止是法国,整个西方都在说人人平等,不过他们所谓的人人平等,需要先承认你是个人。什么是他们心中的人呢?要么是他们内部的自己人,要么你就得有力量,能够在他们不把你当人的时候,把他们打得不是人。否则你在他们那,就只是牲畜。”
反殖民主义的怒火,在这件让西方极其尴尬的阿尔及利亚事件的影响下,在全球更快地发酵。
第290章 五洲震荡风雷急
西元1957年10月2日,美国试图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失败,可怜这颗卫星,本来就是美国为了抢在苏联之前发射卫星成功而制作的,该卫星仅重8.22千克!简直是一个迷你玩具。可这样的投机取巧到底也没有能成功。缺了冯布劳恩,美国的导弹和卫星研发,似乎就是没有原时空那么顺利。
1957年10月4日,苏联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用r-7洲际导弹改装的运载火箭,把“斯普特尼克一号”送卫星送上了太空。这颗卫星由两个半球铝壳对接而成,整体呈球形,总质量达到了83千克,显然,这才是一颗货真价实的人造卫星。
苏联的成功后,在美国掀起了海浪一般的舆论狂啸,美国人无法接受在中国之后,苏联人也成功了,而美国至今尚未成功,居然都落到老三的位置上了,这简直是一次又一次的巨大侮辱,引起了全社会的“无能狂怒”。
艾森豪威尔被美国人骂成了臭狗屎,他的政府显得有点摇摇欲坠,美国的政治观察家们都认为,民主党已经提前锁定了下届政府。不过艾森豪威尔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好在他第二届的竞选是在去年即1956年的年底完成的,从1957年的1月开始履行他的第二届总统任期,美国人再不满,也不能因此而弹劾他,他的总统还是可以做到1961年1月。等到3年后,美国人早就会忘了现在的“屈辱”了。
他甚至感到庆幸,总统选举不是在1957年,要不然,又是经济危机,又是与苏联的卫星发射竞争失败,他这个总统,早就当到头了。
白宫外面,还有着很多示威的人群,打开办公室的窗口,虽然被警察们隔得很远,但还是有点隐隐约约听得到人群呐喊口号的声音。他叹息了一口气,第二届总统的任期真是不顺呀,一开头就碰到那么多事情。
实际上,对于所谓人造卫星的竞争,他远没有像表面表现出来的那么焦虑,那都是做给民众看的,表示他总统的关心。他相信美国的科技和资本的力量,这都不是苏联能比的,早晚可以赶上去,就像他相信在核导弹上,美国最终一定会追上中国的一样。国力这玩意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在长期的竞争中,终究会反应出来。他不相信中国和苏联,真的已经在科技和国力上超越美国了,作为曾经的二战美国军事统帅,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他近期真正在反复思考的,其实是对欧洲的策略。
马歇尔计划的时代开始逐渐过去,欧洲人万事都仰赖美国的阶段,也因此而开始结束了,美国必须对欧洲有新的策略。非常明显,面对中国和苏联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即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冷淡,但就像西方国家一样,他们的信仰还是一样的,在关键的时候,也许会统一起来对付西方。
美国单独一国的力量,是无法应付这种可能性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把西方的力量,都统合在美国的周围,以整个西方的实力,相对中苏,就仍然是更大力量的一方。更何况,这种西方统合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军事,在政治、经济市场、文化影响都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艾森豪威尔想起了凯南说的捕鲸船,心想单独的一艘捕鲸船是不够的,现在的大海里,至少有着两只穷凶极恶的大鲸鱼呢,需要的是一支捕鲸船队,大大小小的捕鲸船,在“美国船”的带领下,来猎杀两只大鲸鱼。
正因为需要盟国的力量,所以美国不能再明显地打压西方的国家,英国已经裸奔了,未来需要以拉拢为主,但头疼的是法国和西德,没想到这两个天敌一样的国家,开始出现了联盟的初级形态。
今年即1957年的3月,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共六国,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两个条约,即《罗马条约》,这让艾森豪威尔非常警惕——欧洲出现了自我联合的趋势,他们试图在中美苏之外,另外地形成欧洲单独的一极!
罗马条约的意图非常明显,第一个是整合欧洲的经济,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来实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协调和共同发展;第二是就是联合发展核武器技术,欧洲人也很清楚,没有核武器,就没有独立的欧洲,就更不要扯什么单独的世界一极了。
欧洲资本主义各国,他们的力量壮大,对于美国对抗苏联和中国,当然是有帮助的,彼此是盟国嘛,但关键必须是美国能够操控和发挥足够影响下的壮大,而不是变成真正独立的欧洲,所以又拉又打是必要的。
美国硬要去阻挡欧洲联合的趋势是不妥的,这会让欧洲人的态度,对美国由支持和感激,转变为反抗和仇恨,所以表面上,肯定是美国坚定地支持欧洲联合的发展。美国真正要做的,是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将美国的影响力渗透进去。
根据与幕僚们的讨论,他确定了几条策略:
第一、要确保欧洲联合的组织中,亲美人士占据主要关键的职位,保证其政策核心,必须是联合美国、依靠美国,来对抗苏联和发展经济。这是一种长期的策略,必须坚持不懈,如果有过于独立的欧洲政客,就必须把他们赶下台。
一定要在欧洲各国政坛,维持一种状况——凡是支持和拥护美国的政客,就可以易于在政坛上上升,得到更多的利益和更高的地位,凡是对美国敌视的、或者独立性太强的,就要不断打压,让他们出局。以美国的意志为尊,那么就让你“朋友遍天下”;想要另搞一套,那么就让你“寸步难行”。
第二、在欧洲联合组织中,目前很明显,法国和西德可能成为这种组织的领导者,这是由国家规模所决定的,所以不能让两者变得关系过于紧密。最好的策略就是把英国推进去,英、法、德三国在一起,就不相信他们之间不会产生矛盾,而美国就可以利用这些矛盾,操纵欧洲联合组织的行为和政策。
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美国让英国吃了大亏,这种情况未来应该避免。美国已经无需太过警惕英国了,需要以盎格鲁兄弟国家的立场,与他们保持特殊的紧密关系,这样英国人以后加入欧洲联合组织,就犹如美国伸了一只手进去。
第三、加大对欧洲经济和生活方式的渗透,要让美国的公司在欧洲有更强的力量、让美国的品牌变成欧洲最喜欢的品牌,让欧洲人习惯于美国的生活方式,最终让欧洲人习惯于像美国人一样地思考、习惯于接受美国人的领导,这将带来意识形态的高度统一,从而形成欧美基督教文明的统一力量。
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现在被gc主义的苏联高度威胁,但这正是美国渗透欧洲的良机,为了防御苏联,他们就需要美国的支持;而既然需要美国的支持,那就不能防御美国的渗透。如果有几十年时间,也许就能让自诩历史和文明的老欧洲,彻底成为美国的附庸,美国才是上帝的天选之国。
艾森豪威尔从咖啡壶里又倒了一杯咖啡,开始喝起了今天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杯的咖啡。最近他的压力太大,以至于似乎喝咖啡都多了许多。但这杯咖啡,似乎特别的香甜。
李思华看着胡云根小组从中东发回来的汇报,皱着眉头思考着。
良久,她才叹息了一声,心道:“不行,力量不够,太勉强了,还是要推动苏联去掺和。”
胡云根的汇报,是关于中东的政治走向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大趋势。
第一是由于叙利亚与土耳其的关系恶化,土耳其在美国支持下,在叙利亚边境囤积重兵,这使得叙利亚感到了极大的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埃及纳赛尔的“泛阿拉伯主义”得到了叙利亚的积极相应,应目前两国正在频繁接触,很有可能在明年即1958年初,两国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而红海对岸的也门也很有可能加入,这就会出现一个118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大国。
第二是与叙利亚关系不太好的约旦和伊拉克,对于可能出现的“阿联”很不爽,他们也在谈判两国合并,组成“阿拉伯联邦”。
这样看来,排除土耳其的中东地区,就可能形成4块势力,阿联共和国;阿联邦;美国影响很大的沙特、科威特、阿曼和阿联酋这几个国家;以及比较独立的伊朗。
所以胡云根他们的意思,就是提前推动埃塞俄比亚的革命,这里所谓的埃塞,当然是包括厄立特里亚和吉布提的埃塞。如果革命成功,埃塞就控制着阿拉伯海入红海狭窄的入口,战略意义堪比另一端的红海入口即苏伊士运河。
有了埃塞社会主义,对于阿联共和国就是极大的支持,大大压制了美国在中东的实力。
整个计划看上去很有诱惑力,但李思华仔细考虑后,还是否决了这个计划,原因很简单,不仅实力不够,而且这是一个成本极大、还需要长期负担的计划。
一方面是美国不断强化其海军在印度洋的存在,对于阿拉伯海的航路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而中国的海军,刚刚完成了驱逐舰和巡洋舰两个阶段的发展,至少要七八年后才能有可靠的航空母舰,因此缺乏海上的制空力量,对于美国海军的制约还是有限的。石油是美国的命门,美国会和中国海军拼命的,这样让美国把矛头都对准了中国,这不利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