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15节
结束会议,她来到海边,不由得望向了华海号启航的方向。心里默默念叨,一切行动的前提,都需要印度神庙计划的成功啊。她本来都打算自己去的,但被同志们强烈反对,只好以曹子卿为主来主持行动。
9月2日,华海号已经从新加坡重新启航。曹子卿站在船头,有点心潮澎湃,离开两个目的地越来越近了。他的心里压力也很大,李思华临别的嘱托,他不时都会回想起来。
在船上,对两组洋人的训练非常频密,在金钱和前程的刺激下,这些人也都算得上努力。而战士们也都被逼着,学习一些简单的英语口语,很多人苦着脸,他们到现在都不知道有没有认识2000个中国字呢。但没用,这是军令,两位教授英语的同志也被他们搞得很累。
神庙计划中,负责各项行动指挥的干部们,则一遍又一遍地对行动计划,在脑子里“过电影”,他们要做到对行动衔接几乎是本能反应。等到了现场考察后,还会调整计划,整个“过电影”环节再来练习若干遍。
两个行动计划的细节,在船上讨论了一天又一天,曹子卿要求每个干部,甚至是战士,都必须每天用一定的时间来完善计划,任何可能疏漏的事项,被谁找出来,就是立功,组织会记录褒奖。“三个臭皮匠,凑成诸葛亮。”曹子卿告诉大家,我们没有李胜男同志那样的智慧和知识,就只有勤能补拙,花更多的力气来完善我们的行动计划,规避任何可能的失败。
出发20天,抵达缅甸实兑港,缅甸小组要在这里下船,他们的新征途从这里开启了。曹子卿与他们逐一握手,最后对着吴长彩说:“长彩同志,估计一个月后,我会回到实兑。前面的工作,就拜托你了。”
吴长彩坚定地点点头,说道:“神庙计划,是后继一切计划能够实现的起点。子卿同志,拜托你了。”
从港口出关,几个洋人已经开始扮演起贸易公司西方高管的角色。随员中有从香港聘请的缅语翻译,在英语和缅语交杂的环境中,高调高傲的几个洋人,让吴长彩这些“随员”显得毫不起眼,非常低调。他们将初步完成几件最基础的事情,全员住下、租赁办公楼和宿舍楼或者自建、注册公司,让洋人们在殖民当局哪里挂上号,以及迅速拜访当地华人社团,开始建立起当地的情报网络,搞清当地情况后,再展开下一步的具体行动。
吴长彩注意到,在港口外面有一些小食摊,空气中传来浓浓的辣味,他来之前学习过,这里的饮食辣味重,酸味重。他摸了摸自己的胃部,心想,这可比较遭罪。随处可见椰子树,果然是热带。虽然已经是9月中,天气仍然非常炎热,比广州还热得多,他和同志们的身上已经开始不停出汗。他笑了一笑,神色坚定起来,一定要很好地完成任务,他想着。
吴长彩们的第一站,是让几个洋人带上他们这几个“随从”,去拜访英国领事馆,以获取他们的帮助,在实兑先立足。
双方离别后,很快,完成补给之后的华海号,再次启程。科钦港,越来越近了。
第26章 神庙行动的准备
科钦的街头同样炎热,这里是南印度,而且科钦所在的喀拉拉邦,基本就是印度的最南部。
曹子卿带着几个同志,谨慎地走在街头。这里的街边,很多二层的排屋,风格各异,以葡萄牙式的居多,这让他想起这个地方最早其实是葡萄牙雇佣兵出没之地,他们与喀拉拉政府结合,对当地影响很大,后来英国殖民入侵,才占据了上风。
这些二层的街铺或者住宅,屋顶都有上檐,应该是遮挡雨水用的,而一层也有短的上檐,大概是同样的功能。无论一层还是二层,多数都有木制的开窗。一层的墙面,很多贴着胡乱的各种招贴,商业的气氛还是比较浓郁。
曹子卿知道,科钦或者说整个科钦所在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属于比较富裕的地方,大概就类似于他的家乡广东。喀拉拉邦,曾经是世界的香料贸易中心,全世界的香料商人都曾经在这里聚集。就算是现在,街头欧洲人和黄种人的面貌都不罕见,同样类似他的家乡,他咕噜了一句:“贫穷而热闹。”想想也是,世界香料中心已经成为过去,喀拉拉虽然因为海上贸易还算繁荣的缘故,相对于印度其它土邦,情况算是不错的,但毕竟是 殖民地,虽然有一些富人,但更多的是平民。一路上看到的乞讨者或者是衣衫褴褛者,不绝于目。
街头很多大榕树,非常巨大,有的大概要十几个人才能围拢。有些地方还有一些高大的椰子树,热带风光明显。这里据说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不过据他的观察,与其说是不同民族,不如说是不同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信仰就让不同的人,自然地分成了一个个不同的群体。
随意地走着,曹子卿想起了昨天的经历。
他们是昨天抵达科钦的。华海号会到另外两个印度港口,去晃一圈,等待他们的电报后再来接他们。
刚刚抵港,“考古队”的“考古学家”们,以克林特和丹尼尔为首,首先去拜访了当地的英国领事馆。喀拉拉终究也是印度的一个富裕邦,而且有一定的贸易,所以英国还是在此设了领事馆,不过没有安排多少人,连领事在内一共就十几人。
领事名叫艾伦.肯尼,是个五十多岁、有点胖得臃肿的老头,他已经在科钦呆了五年了。老头不像一般的“英国绅士”那样严肃而古板,相反很热情,尤其是看过他们带来的“港督史塔士爵士”的推荐信后,他一点都没有怀疑。
不过确实也很难怀疑,首席的考古学家,一看就是那种牛津出来的,高冷的学术界人物,说话不多,但非常专业,显然对考古学知之甚深,不过因为老头自己不懂,所以很明显他懒得多说。而那个主要说话的美国考古学家,热情洋溢,一口美国腔,天真而坦诚,老头还挺喜欢这个美国年轻人的。这些绅士们风尘仆仆,据说已经出发半年了,先考察了中国的一些庙宇,然后再来到印度这里。显然这样的万里迢迢,让老头也有点钦佩,果然是专业的学者。
在老头看来,这无疑是一个专业的考古小组,就是他们要考古的目标有点怪。按照两位专家所说,他们的目标是南印度的斯里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马杜赖神庙和米娜可希神庙这三座神庙,因为乘坐的海轮航线的缘故,所以先来到最方便的科钦港,准备先拜访斯里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
老头听说过后面的两座神庙,在印度都挺有名气的。不过偏偏是这座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斯里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以他所知,只是座小神庙,而且有点破败了。不知道为什么也上了他们的考古名单。他自己巡视的时候也去看过,门脸都非常旧了,那些据说是国王的后裔们,口口声声要保护自己祖先的文化遗产,可都不愿意出两个钱。难道还想着让大英帝国替他们维护吗?真实可笑。
老头肯尼委婉地介绍了他所知道的这座神庙的情况。不过那个美国考古学家哈哈地笑了,说他们已经了解过资料,他们本身就是要找类似的小神庙,因为他们是与中国的寺庙作对比研究。大庙之间的比较是一方面,小庙之间的对比研究也很重要,中国也不是只有大庙,到处都有这种地方自己建筑的小寺庙。
老头这才明白过来,他笑着说,各位考古学家都是在弘扬高雅的历史文化,这项研究很重要。领事馆一定全力配合,当场指示了一位秘书,帮助他们联系地方官员,秘书会带他们到神庙所在的特里凡特琅市,不过哪里说是一个市,其实就是一个乱哄哄的乡下市集,印度的富人们很少在那里,主要都是一些小商贩和印度的穷鬼们。老头不屑地介绍着。
老头热情地邀请他们,在科钦港呆两天。为了解当地的情况,他们同意先呆两天,也许完成考察后再在当地游玩数日,体验一下南印度的不同风情。老头眉开眼笑,和一群高雅的西方学者们交往,他还是很高兴的。
边想边走,曹子卿继续在街头观察着。这里雨水充沛,很多小河流。他走到一处河流边的街上,突然停下,出神地观察着河流。
河流很平缓,所以河流上,有不少的“木制船屋”,让曹子卿出神的,正是这些船屋。这些船屋大致相当于我国传统的那些“画舫”的低劣版,就是在船上用木板搭起一间屋子,有开窗和开门,人可以直接居住在船上,下雨浇不到,有一定密闭性,人在屋中的活动别人也看不到。而船屋也是船,也可以缓慢地航行。
曹子卿笑了起来,如果特里凡特琅附近,也是这样的河流地形,那么前期准备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就是对战士们的隐蔽接近和部署、以及炸药等武器装备的前置,就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法。而利用船来撤退,不是比马车方便多了?
对于这个问题有了可能的解决方法,这让他舒了一口气。但是想到另一个难题,他又皱起了眉头。
神庙的前面不远就是特里凡特琅这个大集市,所以当地人流很多,哪怕在晚上行动,炸药的爆炸声仍然会惊动很大,很容易被人群观察到,引发不测。如何解决呢?他仍然没有头绪。叹了一口气,还是回去和同志们再“头脑风暴”一阵吧,他想着,这个词还是从李思华那里学来的。
晚上,曹子卿召开了“头脑风暴会”,丹尼尔也被特许参加。他在船上已经和曹子卿混熟了,曹子卿也挺喜欢这个聪明又胆大妄为的小伙子。晚上这个会,并不会讨论具体的行动内容,而是讨论如何引开神庙附近人群的注意力。
但曹子卿其实也知道,自从知道了要去这家神庙之后,这个丹尼尔八成已经猜出了他们的行动目标,多半就是这座神庙,进一步猜测神庙内有宝藏是自然而然的联想。与其让他去瞎猜,还不如给他点信任,也许他能有什么聪明的想法呢?
果然丹尼尔听到曹子卿叙述,行动时神庙会有爆炸声,届时需要引开人群的注意力时,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他自己的猜测没错。这让他很兴奋,不远万里来打劫一批古代宝藏,太刺激了,这才是我要的生活。
丹尼尔很快贡献了一个曹子卿觉得很高明的策略,那就是在精准时间的前提下,在相反方向的某个位置,布置另外一场爆炸和燃烧,提前引发,把所有人的关注力都集中到那里去,这样接下来神庙行动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就不会很快转移过来。
这个想法让大家都兴奋起来,有门儿。被丹尼尔的这个想法激发了创意,一个同志提出了更好的一个方案。
这个同志曾经在广州的一个制造烟花爆竹的作坊工作过,会制作一些种类的烟花和爆竹。他的方案是对丹尼尔设想的改进。即提前准备烟花爆竹,组织一场歌舞表演,在行动当晚,选择离开神庙不算太远的地方,举行表演和烟花会,这样附近几乎所有的人群,都会被这个表演会吸引。
更关键的掩护在于爆竹。精准设定好几个时间,例如5分钟燃放一批,爆竹响起来的时候,现场会有震耳欲聋的效果,而神庙安放的炸药,也在同时的精准时间爆炸,两边同时爆炸,即使还有人听到远方有爆炸声,也会忽略,因为现场的响动更大。
而且表演会可以拉长时间,把人群都留在现场。让战士们挖掘和搬运资财的时间内,没有人注意到行动。这样等到第二天,人们才会发现,神庙不知道为什么坍塌了,行动得以比较完美地掩饰。
这个方案让大家都热烈地鼓起掌来,很明显可执行性和逻辑都很强。丹尼尔也鼓掌,这个方案显然比他的原始方案要更精彩。他也提醒自己,这里都是专业人士,并不只有自己,才是最聪明的那个。不过他现在很有信心,与专业人士组成团队,果然才能做大事。
9月17日,“考古队”已经抵达神庙附近。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兵分两路。
“考古学家们”和部分随从,跟着领事肯尼派遣的秘书,对接了特里凡特琅的管理官员,让他们支持并安排考古队对于神庙的考古工作。
同志们观察特里凡特琅的风貌,与科钦类似,典型的热带风情,很多几个人粗的大榕树。路边植被非常茂密,有的地方,植被长得很高。远远望去,很多山上都是茶园,非常明显的田园风光。
这个“大集市”非常地糟杂和混乱,也很肮脏,到处都有垃圾,空气中的味道难以言表。人非常多,各种口音扬散在空中。
官员们带他们到现场,这个神庙原来是喀拉拉邦统治者特拉凡哥尔王室的专属寺庙,名义上是由特拉凡哥尔王室后裔自行组织管理的,所以官员们还把王室后裔在当地的寺庙管理人找来,告诉他,高贵的英国学者,需要对他们的神庙进行考古研究。
神庙管理人也是个老头,带着三四个人。他显然并不欢迎他们,面无表情,比较冷淡,眼中有警惕的神色。当然他根本没有联想到这个“考古队”的目标是寺庙地下的宝藏,他们自己其实也不相信有宝藏,那只是个后裔们吹嘘祖先伟大的、虚无缥缈的传说而已。他担心的,是这些殖民者会不会破坏了神圣的神庙。
丹尼尔看出了老头的担心,主动表示我们都是专业的学者,不会动神庙的一草一木,你们不必担心我们会对神庙造成破坏。我们这些学者,是最尊重不同的文化的。老头不懂英文,官员们将丹尼尔的话翻译给他后,他的神色才缓和了下来。
就这样,丹尼尔他们一行在附近住了下来,预计会对神庙进行五天到一周的研究考察。
曹子卿却带着大部分战士,在隐秘而紧张地准备着行动。
队伍带有很多炸药,所以制作烟花和爆竹的炸药不成问题。他们本身要去购买一些其它材料。结果那位叫杨梅行的同志,上街找材料时直接找到了成品烟花。果然科钦港再小,也是个国际港口,各种物资还是很多的。这就省了大部分的工作。只要在制作一些爆竹就可以。在杨同志的带领下,一些同志开始学习,将爆竹制作出来。
这次行动,除了西方面孔的“考古学家们”,还带了在香港找的几个印度人,用来当翻译的。不过这个时候就有其它用途了,曹子卿派他们去找几个歌舞表演团,准备凑一场时间长度要达到4个小时的表演,计划傍晚7点开始,一直表演到晚上11点。
本来行动的时间最好是白天,这个时代缺乏电力,晚上到处都是黑黢黢的一团。但是烟花爆竹表演,不是晚上不行,而且晚上毕竟更隐秘。所以不管是表演现场,还是神庙现场,都会准备大量的煤油灯等器具,歌舞现场还会在边上点燃火把,让现场更明亮一些。
没有几天,印度翻译们就找来了三只歌舞团,他们会将彼此各种不同的歌舞表演,共同凑出一场4个小时的“盛宴”。对他们的说法,是有一位英国老爷,以前在这里的领事馆呆过一些年,对这里的印象很好很怀念,他回到英国后发了大财,于是举办一场歌舞加上烟花爆竹的大表演,来纪念自己的这段人生。歌舞团们觉得英国老爷的想法真奇怪,但管他的呢,至少报酬是真的丰厚,抵得上他们平常两个月的收入了,都承诺会拿出最好的节目,全力以赴办好这场表演。
表演自然也向特里凡特琅的官员们报备了,对他们而言,这也是很新鲜有趣的事情,又不是什么坏事,而且英国老爷还打赏了他们每个人100英镑,酬谢他们对表演的支持。所以官员们一口答应,还承诺表演当晚,他们和当地警察都会到现场维护秩序,不会让不法之徒搅乱表演,扫了英国老爷的兴致。
神庙离开科钦港大约有七八十公里,路程不算近。不过曹子卿他们雇佣了当地的船民,了解到确实如他们的猜测,有河流航线可以一直通到神庙附近,最近的通航河流离开神庙只有两三公里。
他们在科钦港附近购买了二十来艘“河上船屋”,雇了些熟悉这种船屋的渔民帮助,用了3天多的时间,才将船屋停靠在了神庙附近的河流边上。当然,所有需要的物资,都已分配安放在了船屋之内。
9月22日,“考古队”完成了对神庙的考察,向当地官员们和神庙的管理人等告别。管理人他们也放下心来,这就是正常的考古,人家并没有损坏神庙的任何东西,可以放心了。
但其实,小组的人员,在“考古学家”们装模作样的同时,已经对神庙及周围,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已经确定了地下有非常大的空洞,范围还超越了神庙的建筑本身。在这一次的行动队员中,有从香港通过黑帮关系找的摸金校尉出身的人员,具备基本的墓穴判断能力。
他们判断,实际上地下是个地宫,恐怕有多条通道,通向多个地下室空间。这和李思华提供的有8个藏宝室的信息,是基本一致的,同志们的信心也因此得到了增强。
根据上述信息,爆破的方案就得到了确定,先选择三处比较窄的空洞位置,两边比较窄的话,大概率可以判断在地下,多半是走道的位置,从这里爆破进入,有较大概率不会破坏藏宝室。而进入地下通道后,再找到各个藏室的大门,然后再次爆破,打开大门,进去取宝并运输出来。
两次爆炸尽可能同时,以尽量使得爆炸声只有两次,这也便于歌舞场的爆竹的时间安排,第一次爆炸约定在晚上7点15分,而第二次爆炸则等待通知,毕竟只有两公里,保证30分钟的提前通知时间就可以。
这一次的团队,部队加上后勤人员,近百人都需要参加当晚的行动,从现场到可以上船屋的河岸,大概有2公里多一点,所以中途还需要马车接驳。也租用了二十多辆马车,估计要跑好几趟,届时需要尽量抓紧时间。
9月24日,开始进行人员配置。大部分同志呆在了船屋中,船屋白天其实还是很热,有点难受,但谁都顾不上。有些同志,主要是后勤的,他们租赁了大院,将马车安置在其中,反复检查了马匹和马车的状态。而爆破小组才是最紧张的一群,他们讨论着炸药包的装药量、挖坑放置的深度等等,生怕疏漏任何细节。
曹子卿自己,则一遍遍地在脑子里过着整个行动的流程,思考每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快捷方法。行百里者到九十,可不能输在这最后的关卡。
一切准备就绪,行动即将开始。
第27章 神庙行动和撤离
9月25日的白天,很多人就已经涌到预定歌舞场的地点看热闹,大家都知道今天晚上会在此地表演。这几天在当地都传遍了,有一场盛大的歌舞晚会,将在当地举行,大家都可以免费观看,据说是一位在喀拉拉呆过的英国老爷,因为对本地有深刻的感情,他现在发财之后,要举办这么一场歌舞会,也许是向他信仰的神灵酬谢?当地人并不关心到底是什么原因。但平时的生活多么枯燥而痛苦,有这个机会,当然要去看看热闹,见见世面。
神庙的看守人也在现场,他打算带自己的家人来乐呵乐呵。他压根就没想过神庙的安全。因为宗教信仰,很少有小偷敢打神庙的主意,反正还有一个倒霉蛋在神庙内值守。
现场还在施工,三个歌舞团安排的人手,在搭建一个挺大的木头舞台,现场叮叮当当的,工人们将一块块木板,用钉子固定成要求的形状,先搭架子,再平铺上木板,形成舞台。舞台背后同时还在搭建一个很宽的背景板。在舞台两侧和背景板前面,又竖起很多灯杆,到晚上都会点燃,保证光亮。
在场地的一些其它地方,也竖起了灯杆,这是要保证场地内有一定的光亮,免得观众都处于黑灯瞎火之中。
最引人注意的,是在舞台两侧稍远的地方,圈起了几个圆形栅栏,里面已经放置了一些箱子,据说那是一些烟花和爆竹,到时有美丽的烟花观赏,也会用爆竹炸响,热热闹闹地来增加气氛。
看守人老头想着,到时要捂住孙子的耳朵,免得小孩子惊怕了。
来看搭建舞台热闹的闲人们议论着,到时有漂亮的舞娘跳舞,还有美妙的歌者,甚至有梵剧!据说会表演湿婆大神的大能和慈悲。
到了下午三四点钟,舞台已经搭建完毕,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舞台装饰,现场变得越来越漂亮,而演员们也都已经抵达,他们在边上的帐篷里化妆,闲人们已经可以看到哪些漂亮的舞娘了,真是仙女啊,他们心痒痒地感叹着。
到下午六点,现场已经变得人声鼎沸,大家都为了早点抵达,好抢一个视线清楚的好位置。不过,现场只有在舞台的正前面,放了一两百张椅子,这是给官员和老爷们坐的。至于普通人,当然就只有站着了,否则你就自己带椅子。聪明的印度看客们早就考虑了这点,多数人都带了椅子,这是为了休息用的,站着才能看清楚,然而一直站着,腿脚吃不消。
不知不觉中,神庙附近变得极为安静,所有人都走空了,当然神庙内还有一位看守。他非常不满,对那个为主的老头骂骂咧咧,就自己倒霉,看不了表演。死老头一点都不通融,这个神庙哪有人来偷?真是见鬼了。就在他骂骂咧咧的时候,脑袋一痛,噗的一声,他被打晕了,倒在地上。两个战士上前,给他面上轻敷上了一块渗满了乙醚的湿毛巾,抬了出去。
队伍6点刚过,就已经按计划各自行动。在神庙现场,解决了看守后,分为三组人,迅速来到事先选择的三个爆炸点,奋力地进行挖坑,先要把土挖出,露出通道的上顶,然后才能安置炸弹。
没有人吱声,在煤油灯的照耀下,现场只有挖坑的相关声音,每挖出一些土石,就有战士们将之用筐拉到边上去。坑口逐渐扩大,下坑续挖的战士就增加下去。
现场气氛有些压抑,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直到大约20多分钟后,听到了一声不同的声响,这像是铁镐撞上了石头,附近大家的精神都为之一振,是不是挖到了地宫上顶了?
随着继续挖土,猜想得到了确认,就是上顶!上面的土石被逐渐运走后,上顶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就是石板!曹子卿检查无误,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说道:“加快速度!”他自己内心也很焦灼。
被上顶挖出的事实所激励,大家都铆足了劲地继续挖。接着在三个点附近都已经挖到了上顶。基本上每个顶附近挖出几个平方米就足够了。土方量施工完成。
爆破组进场,他们选择了炸药包安放的地方,安放上炸药,布置好长长的导火索,然后在炸药包上放上一些石板压住,放多少是事先计划好的,就是为了让炸药的威力尽量向下,而不是四处放射。当然,这第一次爆炸都是加量的,以免炸不够,需要一次就成功。
全部准备完成。曹子卿看了一下表,已经是6点55分,还有20分钟。同志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安静下来,等待着7点15那个计划发动的时间到来。
在歌舞场,到处都已经是人声鼎沸,大量的灯光把舞台照得通明,人们嘻嘻哈哈,等待着表演的开始。看守人老头还是有点身份地位,前排的座位有他和家人的3个席位,他、儿子和孙子都在,至于儿媳妇,女人嘛,到后面呆着去。
7点整,表演正式开始。一开场就是集体热舞!一群观众眼中的帅哥美女,整齐地扭动着,嘴里还唱着歌,在幕布拉开后,跳着印度舞出场,现场一下子欢呼起来。人们要的就是这个气氛,除了前排,后面的有多少人能看清楚呢?不过不要紧,快乐就行!
在热舞之后,是一个歌舞剧,一位帅哥和一位美女的对手戏,他们在台上深情地对唱,演绎着各种美妙的舞蹈动作。尤其是前排的观众,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没注意到,不远处那几个烟火燃放处的准备,已经完成了。
节目过去快15分钟了,节奏暂时停了一下,报幕员出来宣布,今天的第一场烟花爆竹表演,马上开始!请所有的人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被惊到了,声音会很响!现场的人都起立站着了,有的人还把手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上,也有像看守人老头这样的,把孙子拉到自己身前,用自己的手,帮孩子捂住了耳朵。
7点14分50秒左右,烟花和爆竹已经被点燃,导火索燃烧着,几秒钟后,声音开始响起,而烟花向上飞去,然后就是越来越响、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地面的鞭炮火光、以及天空炸开的烟花!人们没有想到声音那么大,近距离的有些人,不由得向后试图退去一些。
同样在这个时间,神庙那边,爆炸小组点燃了炸药包们的导火索。这里的导火索比较长,燃烧需要20秒左右,如果精确的话,会在歌舞场那里爆竹表演开始后,不到15秒内爆炸。
“轰轰”的巨响,三处爆点几乎同时爆炸,巨大的声音响起,压在炸药包上的石板变成碎片飞舞,烟尘扬起!同志们都不由得低下头,等待命令!
在这个时刻,已经被歌舞场越来越响、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搞得听力几乎失去的观众们,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天空中美丽的烟花上。偶尔有些人注意到,似乎刚才突然一下子声音更大了一些,而且好像有声音是从远处传来的。但谁关心呢?没有人放在心上。大约一分钟后,爆竹的声音先停了下来,很快,天空中的烟花也消失了,人们怅然若失。报幕员出来笑吟吟地说道:今晚的表演,在后面一段时间,还有一场烟花爆竹的表演,请观众们耐心。
表演继续进行。神庙的现场,却进入了一个更加紧张的阶段。
当爆炸的效果停歇,曹子卿立即命令爆破组检查爆破效果,他们很快报告,炸开了三个大洞,可以进入通道,但需要将爆炸造成的碎石清理掉一些。很快,有人先不顾碎石下到通道中,有人在清理爆炸口,大家开始清理传送砖石碎片。
大概不到半个小时,通过清理,从爆炸口进入通道的路径基本完成,士兵们还架起了事先准备好的梯子。大约20多名人员先下到通道,然后搜寻藏宝室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