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河养家日常 第86节
她倒是认识几个杨家人,恰巧其中有个最不讲理的姜氏,听这孩子骂人的路数,倒是跟姜氏一脉相承。
“这孩子要是再没人认领,我就送去衙门了啊。”林白棠扯着小孩子的胳膊,引得这小孩子在她手里跟活虾似的乱跳,连踩了她好几脚,为着开业新上脚的绣花鞋被踩得不成样子,还是龚氏亲手所绣,她心里大怒。
小孩家人不肯现身,林白棠便小声威胁:“再跳我就拿斧子砍断你的手脚,丢到猪圈里去喂猪,让猪咬碎你的骨头,咬爆你的眼珠子……”描述的过于鲜活,她自己先打了个哆嗦。
只听“哇”的一声,这小子爆哭起来,连喊两声“阿婆”,隐身在人群之中的姜氏黑着一张脸推开众人过来,一把扯过孙子拍了两巴掌,指桑骂槐:“教你眼皮子浅,见到别人的东西就抢!这是你能吃的吗你就抢?”
那小子原本奉阿婆之命上来抢糖,谁想糖没抢到就算了,还挨了两巴掌,顿时嚎得更厉害了,抽抽搭搭的说:“是阿婆……阿婆让我抢的……”
林白棠没想到转了一圈,还能再见到姜氏,隐约记得杨家老宅子在报恩寺附近,想来杨家离此不远。她假装听不懂姜氏的话,笑意盈盈接茬:“婶子可要管好自家孩子,别眼皮子浅,上来就抢。小时抢糖不好生管束,长大不得杀人劫舍啊?”
姜氏腮帮子咬得死紧,一双喷火的眼睛死死瞪着她,直吓得林白棠往后倒退了两步,拍着胸口一副娇怯的小模样:“婶子,我说错了吗?”
“你个——”姜氏才要开骂,林白棠食指抵唇轻“嘘”一声,含笑提醒她:“婶子,我阿娘可是在院子里,我们工坊里斧头砍刀一样不缺!”
小学徒惊异的往身后瞅了一眼,暗道林师娘来了?
他方才可没注意,一会少不得要去问安。
自林宝棠去官衙当差,林青山便收了这姓秦的小徒弟,十二岁的小少年才来一个月,却已经颇有眼色。
姜氏上次在芭蕉巷被金巧娘吓得魂飞魄散,见识过了不要命的,也不敢撒泼,扯着哭哭啼啼的小孙子狠狠瞪了林白棠一眼走了。
小学徒秦佑送完了糖,小声问:“白棠姐姐,林师娘几时来的?”
林白棠若无其事:“我娘她忙着赚钱,没空过来。”
“那你方才?”
“为了吓退泼妇!”
开业大吉,还是不要有争执的好。
秦佑心中暗想,也不知林师娘有多吓人,竟能吓退这妇人。
过得两日,木工坊一切进入正轨,城中却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件便是原来承接皇室贡品的张记绣庄被官府查封,张记男男女女全都被押入大牢,据说罪名是以次充好,藐视皇室。
张家大公子喊冤不止,说是他们家向来交上去的全都是绣庄最好的绣品,连绣品图案都是经过织造府官员挑选。
抓人的差役冷口冷面
,半点不见通融,强调他们奉上面之令抓人,至于上面具体是哪一级官员,他们自然不肯吐口,只狠踹喊冤的张大公子,将人捆绑起来塞住嘴巴带走。
另外一件事情便是苏州城大粮商严家大爷带着儿子们出门购粮,半道上船翻人亡,有说是遭遇了水匪,有说是风高浪急遇上河道湍急,撞在了河底的乱石之上,这才导致出了事。
严家老太爷共有三子二女,俩女儿都嫁在本地。长子严家大爷育有二子,长子跟着大爷打理家业,次子在外求学。此次长房次子原本是守完祖父的孝,乘坐自家的粮船回书院读书,结果跟着父兄一起丧了命。
严家二房有三个儿子,老大便是三少爷严明利,四少爷出自正室夫人的肚子,如今也才六岁,难担大任,小儿子出自妾室肚里,也只有四岁。
三爷早几年病逝,留下一对龙凤胎,如今也才将将十一二岁。
偌大的严家陷入乱局,当家人立刻便易了主,从长房转入二房,严家二爷立时便接手了家业,扳着指头算算,孙子辈里如今成年的便只有二房的严明利。
许是高兴太过,大半辈子吃喝玩乐的严家二爷接任家主的当晚搂着小妾喝到三更天,胡天胡地闹到半夜,次日再睁开眼睛,半边身子不听使唤,别说掌家,便是正常走路说话都难。
严明利大张旗鼓派人满苏州城请大夫,又临危受命接过父亲身上的担子,升任严家新一任家主。
嫡母在丈夫床榻前哭得不能自己,派下人把当晚陪侍二爷的妾室打了个半死,血淋淋扔去柴房任其自生自灭,搂着自己六岁的儿子恨得几乎要呕出血,只能感叹自己时运不济,竟轮到戏子的儿子当家作主。
严家大爷出事的消息传回来,荣来福暗自庆幸,此次他不曾随大爷出门,而是留下来打理琐事,这才逃得一命。
谁知峰回路转,没过几日便有三少爷身边的人提着吃食衣料送来荣家,还传话给田兰香,让她好生养胎。
严家的婆子略懂一些生育之事,摸着田兰香的肚子笑得合不拢嘴:“家主说暂时不接姨奶奶回府,怕府里不清净,扰了姨奶奶养胎。等姨奶奶平安生下孩子再作打算。”
严明利当家,他的女人跟孩子立时便尊贵起来,不拘出身来历,往后在府里也要横着走。
这婆子自然识得田兰香原来是老太爷屋里的妾室,后来还嫁给了荣来福的儿子,可如今严明利对外宣称这是自己的女人跟孩子,还说当初不过使了个障眼法,送姨奶奶去荣管事家养胎,谁还敢提荣常林娶亲之事。
不止如此。
严明利还指派了一名婆子跟俩小丫环来侍候田兰香,务必要照顾好这胎。
严家的婆子站在荣家厨房里,指挥着宋氏干活,嫌弃她厨事不精:“宋奶奶也是积年的老人了,以前在主子面前也很是得脸,放良之后便不将主子放在眼中,便拿这般的猪狗食打发我们姨奶奶?”
宋氏如今在丈夫面前大气都不敢喘一声,遇上田兰香刁难,也只能忍气吐声,连半句大话都不敢说,更不必提连同丈夫如今都要在严明利手底下过活,听从他的调遣。
她做好了饭菜,端进田兰香屋里,挺着肚子的田兰香如今连婆婆都不叫了,左一个“宋氏”,右一个“宋氏”,挑剔个没完,不是嫌弃饭咸了便是汤淡了,吃两口便要扔筷子。
“宋氏,你是安心不想让我吃口舒心饭,好好养胎吧?”
严家丫环便指着她的鼻子骂:“放出严家才几日,便轻狂起来,眼里没有主子的东西,还不跪下?!”
宋氏放良多少年,膝盖骨硬着,如今却被严家丫环婆子押着跪在田兰香面前,还要挣扎不休,却被田兰香一句话便制住了。
“宋氏,你再使坏,我便让三爷发话,让荣管事休了你!”
宋氏一把年纪,娘家早无她的立足之地,休出门还能去哪?
这一刻,她害怕的跪倒在田兰香面前,心里升起一个绝望的念头:如此耻辱,还不如投河死了算了!
她想起冰凉的河水淹住口鼻的窒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不由自主想起溺水的孙女,小孙女当时几岁来着?
*****
张记绣庄被查封之后,杨氏母女都回了家。
杨桂兰倒罢了,只当丢了个活儿,反正她有绣技在身上,就算不去张记,也还能凭本事吃饭。
陆婉便不同了,才过了两日便挂起了黑眼圈,担心张家二少爷,夜里睡不着,还悄悄儿去衙门打探消息,结果被拦在外面,不肯让她进去探望。
她没辙了,半下午便坐在河岸边等陆谦,想让陆谦替她想办法。
陆谦这日接到恩师罗俨之托人捎来的急信,见到撑船去接他的林白棠,赶跑了试图一起坐船的陆诚跟林幼棠,上了船便一脸凝重,告诉她一件事:“白棠,出事了。”
林白棠最近顺风顺水,除了有次去木工坊的路上撞上姜氏带着孙子出来玩耍,远远朝着她吐了一口痰之外,其余时候都很顺利。
她还当邓英又起幺蛾子,头一个联想到的便是顾前不顾后的方虎:“可是虎子出事了?”
“不是虎子。”陆谦解释道:“我恩师写信过来,你还记得乡试的钱大人吧?他前阵子曾给我恩师来信,说是朝廷派巡按御史岑善来江淮,还是他同门小师弟,让恩师联系江南旧友照管一二。可……岺大人出事了!”
林白棠不认识岑大人,但对钱学礼大人却很是感激,若非他当时在苏州城,恐怕方家早已家破人亡,连虎子也不知所踪了。
“岑大人出事,你怎么知道的?”
陆谦解释:“岑大人出发之时,钱大人便叮嘱他,到时候来江淮之地有事,也可寻恩师商量。可岑大人的船到镇江段遇上了水匪。当时正逢夜半,岑大人坐的不是官船,他隐瞒身份想要微服私访先探查一番。谁知当时水匪劫道,还攻上两艘商船杀人放火,上面挂着严家旗。岑大人亲眼目睹,他所乘的商船遇上水匪杀人,想是水匪为了灭口,竟连岑大人乘坐的商船一起劫杀烧毁,他也未能逃得生路。”
“哪里传来的消息?”林白棠才跟罗三娘子在茶楼里听了一耳朵小道消息:“不是说严家粮船是遇上乱流怪石才出的事?”
陆谦道:“岑大人是北方汉子,不会水。而他手下有个善水的侍从,他将自己
所有要紧的东西,连同官印,匆匆写就的密信都装在油纸包里,交由侍从跳船保命,又不敢相信别人,叮嘱那侍从前往东台书院寻我恩师。恩师已经派人亲自入京送信给钱大人,又写信来让我关注平江府水匪及官府动向。”
他愤慨道:“江南水匪竟已猖獗至此,却未见官府调兵剿匪,知府衙门与河道总督衙门都不见半点动静,他们这到底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已经与水匪有所勾连?”
林白棠见他情绪激愤,握住他的手,说出自己的隐忧:“水匪如此猖獗,虎子他还能脱身吗?”
陆谦用力回握她柔软的手,心里升起一个念头,或者可以通过方虎探听水匪的动向。
小船行至芭蕉巷河岸边,陆婉远远见到二人下船,忙迎下石阶,也顾不得林白棠在场,便向弟弟求助:“谦哥儿,能不能帮阿姐想想办法?”
陆谦心中了然:“可是为着张二公子?”
陆婉一脸焦急:“他身子骨本来就弱,好容易将养了这些日子,哪里受得住牢里的苦?”
第116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脑袋掉了不过碗大的疤……
张家的事情,上门抓人的衙差还没个确切的说法。
陆婉寻上陆谦,恰逢林白棠在侧,她迟疑道:“婉姐姐,要不……等我阿兄回来问问他?不过他去知府衙门没多久,估计也就打听打听,可能帮不上什么忙。”
病急乱投医的陆婉感激的握住她的手:“好妹妹,能打听一点消息也不错了。”
林宝棠回来之后,陆家姐弟俩都在家中蹲守,听说陆婉要打听张家之事,他虽不曾跟着袁捕头去抓人,但在衙门里多少听了一嗓子。
“事出突然,听说上敬的绣品有问题,上面问责便把绣庄东家抓了。张家人都关在一处,你们不必着急,明儿我找个借口进牢房去打听一番。”
有了林宝棠一番话,陆婉明显放心许多。
姐弟俩心事重重回家,陆婉随便扒拉两口饭便回房去了,陆谦想起家中败落之事,追去父母房里问起:“阿爹,阿婆老说咱们家以前也是阔过的,后来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陆文泰敷衍道:“都是以前的事情了,你小孩子家家问这些做什么?没事就早点回去歇息吧。”
陆谦不肯罢休:“阿爹,我们家的事情可是与水匪有关?”
杨桂兰见儿子犯了执拗,也知道他的性情,要是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恐怕大家都不必睡了,捅了丈夫一下:“谦儿年纪也不小了,他既然想知道,还是告诉他吧。”
陆文泰责备道:“你这孩子,知道这些也没什么用啊。我年轻的时候,家里开着货栈,房产铺子田地都有。那时候家中有余钱,生活过得不错,从小便开蒙读书。后来娶了你阿娘,成亲没多久,你阿翁出门进货,家里还有两艘货船随行,伙计也有几十号子人,结果在半道遇上了水匪,连船带货,还有随行的伙计们全都没了,你阿翁跳河才留得一命,还受了重伤,这辈子再没站起来过。”
这些旧事,家里孩子们通通不知道,只偶尔郑氏与人说嘴,对外夸耀:“我们家以前也是阔过的。”大家都觉得她好笑,许是发白日梦呢。
“当时报官了吗?凶手呢?”
陆文泰道:“我当时还在读书,对生意一窍不通。你阿娘也是个新媳妇,我们两个……”夫妻俩对生活的恶毒一无所知,突然被打到泥地里,才开始面对命运的狂风暴雨:“我去报官,官府也只是草草记了个卷宗,说有结果就通知我们,一等便是数月。后来还去衙门查问过几次,起先他们还有几分客气,只说可能得等些日子,后来便一推再推,没了下文,谁知道凶手在哪呢?”
他们夫妻俩年轻的时候还曾寄希望于官府的公正,后来陆家败落之后才觉得与其等待官府的办事效率,还不如寄希望于老天爷的报应。
杨桂兰虽不知儿子为何追问家中旧事,但也劝他:“谦儿,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咱们家只能自认倒霉,连你阿翁也已经过世,一味纠缠旧仇也没用。日子还是要向前过。”
陆谦不死心:“阿爹,当年之事阿翁有没留下什么线索?”
陆文泰原本要赶儿子回房,脑子里却浮起多年前旧事。
陆泉被救回来之后,神情激动描绘凶手容貌:“领头的个头很高,左脸庞有个小儿半个手掌大小的胎记……”拉拉杂杂说过很多,还催促陆文泰:“儿啊,你一定要抓到凶手,不为着咱们家,单为着死去的伙计船工,也不能让凶手逍遥法外!”
陆文泰当时寄希望于官府,还忙着处理伙计船工身故的善后事宜,对老父亲的执著很是敷衍:“阿爹,江南这么大地方,既然遇上了水匪,除了官府清剿,我又去哪里寻?要不还是等等吧,等官府剿匪,定能替大家报仇!”
如是者三,陆文泰渐渐沉默,从被救回来之后的满腔仇恨,到后来的寡言少语,惜字如金。
孩子们逐渐出生之后,陆谦往祖父身边蹭,新生命的到来才渐渐让他对活着存在一点微渺的希望,愿意跟孙子多说几句。
父亲过世之后,偶尔陆文泰会在深夜里惊醒,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自责自己当年的懦弱,没有听父亲的话去查追查凶手的下落,让他不但忍受身体瘫痪的痛苦,还要忍受精神上的无能为力。
一个屋檐下住着,父子俩后来几乎形同陌路,只是维持着表面的客气,实则两颗心已经在万里之遥。
“事情都过去二十多年了,我隐约记着他刚回来的时候,好几次跟我描述过凶手的长相。”陆文泰起身,从床下拉出一个锁着的樟木箱子,掏出腰间钥匙打开,从里面拿出厚厚一沓纸,递给儿子:“我当时安排好家里的事情,不是没想过去追查凶手的下落,还按照你阿翁描述的画了不少凶手的画像。可是……”
杨桂兰眼圈红了,握住了丈夫的手:“谦哥儿,你阿爹本来悄悄定好了出门的日子,可是我怀孕了。当时你阿翁病着,需要有人床前侍候,而你阿婆……”家里突然败落,房屋田产铺子全都散了个干净,丈夫还彻底瘫痪,郑氏突遭打击,不能接受此事,精神彻底垮了,还有些神神叨叨。
“家里瘫痪在床的父亲,生病的母亲,还有怀孕的我,你阿爹他怎么走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