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陈鍄冷笑他信整件事情还在自己的掌握中,在皇权面前,刘敏不过是一个大臣罢了。
江南的事情,现在仍旧只是一卷案卷,内阁没有看过,司礼监没有看过,六部九卿没有看过。陈鍄没有给三法司下诏,而直接派沈扬前往江南,罢了卫青峰的官职,直接押往京城诏狱。
九月三十日,秋风乍起,京城的树叶似乎一夜间黄了。
这一天,是卫青峰抵京的日子,沈扬没有做任何耽搁,连夜提审。
江南的案子,终于是要了解了。
黄公公当差当了几十年,在这档口,他坐立不安起来。
诗小小笑话他度量小:皇上是一国之君,哪里容得那几个当官的闹腾?只要这个案子一定,借此了结了向公公,今年不是恰好过个和和乐乐的年?
向芳没有你想的那样简单,知情的人哪个不知道皇上要倒内阁就要倒礼部?礼部的人不是傻子,他们会好好折腾的,向芳也会好好折腾的。
再折腾也折腾不过皇上。诗小小撅起嘴。
每日,京城百官的情状都要报给黄公公知道,一连几十日,京官们都入寻常一般吃喝拉撒,有些无趣。黄公公也终于撂下了疲惫,索性等沈扬结案了。
十月二十五日,卫青峰关在诏狱已经整整二十五天了,沈扬并未顺利的得到他想要的口供,反而一度被梗得无法开口,他终于慢慢的没有了耐性,正计划着进宫请皇上批准用刑得了。谁知自己还未往宫里走,宫里的人先来请了。沈扬见到陈鍄的时候还有些摸不着头脑,只见到陈鍄脸上是无法掩饰的怒火:朕养着你们镇抚司,当真是白养了!!!
啪!一摞手抄的文件摔到了沈扬脸上!
沈扬吓得赶紧跪在了地上: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你们北镇抚司的饭,吃到哪里去了???连一份案卷都保不了???你自己看看,为何大内的密卷会传的满天下都是???连条狗都知道看家,朕看你们真是连狗都不如了!!!
沈扬大惊:臣这案卷自江南来的时候,都是封好了的,这这。
呵,你的意思是说朕泄出去的?
臣不敢!沈扬赶紧磕头。
沈大人,皇上最器重的就是你,你快好好回话!到底是谁把密卷传出,还恶意传抄!快回话啊!
开朝有锦衣卫以来,这样的事情还是第一次,大内的案卷被京城的太学生们传抄得一塌糊涂了,锦衣卫的人竟然还一点都不知道。
更可笑的是,竟然连东厂的人也不知道。
最最可笑的是,若不是有言官上疏质问朝廷,皇上还不知道自己床头的那卷捂得严严的宗卷已经连街头买糖人的货郎都知道了!
把黄贵找来!还有内阁!都给朕找过来!!!朕倒要看看,你们这些领着官镗人都在干什么!
郭太傅已经很老了,周文元搀扶他跪下。周文元旁边跪着沈扬,沈扬的额头上全是血。他们背后是内阁的几位阁员,大家都把头贴在地板上。跪在陈鍄案前的是黄贵,他几乎是贴在地上,纵然天气寒冷,汗却流了一地。
好得很,好得很,竟然都不知道,这几十天,你们都聋了???现在哑了么?
回话!快回话!向芳急得满头是汗。
回回皇上的话,奴婢监着东厂,百官的情状都从臣眼前过,但是,这次的事情并非百官传出奴婢奴婢确不知情啊。
你会不知情?
黄贵感到趴在地上的手抖得不停。
说!是谁在背后指使的?!
奴婢,奴婢失察!奴婢即刻带人去查清楚!奴婢待皇上的忠心日月可鉴!只求皇上给奴婢表心的机会!等查出了情状,奴婢恳请皇上剐了奴婢消气!皇上皇上可千万别气坏了自己!这些抄写传阅的事情定是由太学生传出来的!奴婢连夜彻查!一定能查出背后主使!
陈鍄冷笑了一声:周阁老,你当阁魁也有五年了,竟然让几个给事中把事情闹上来?你可也是失察了?
周文元磕了一个头:臣斗胆恳请皇上,将案卷给臣看看。
什么?陈鍄哈哈大笑:黄贵啊,你看看朕的大臣多聪明!周文元,你不会现在还要对朕说你对这个事情一点不知道吧?
陛下,给事中上疏无需经过内阁批阅,臣确实不知道。
大胆!黄贵跪在地上呵斥周文元:百官都归着你管,你此时此刻竟然撇得干净?!
百官的确归臣管辖,如今臣难辞其咎,臣丝毫没有撇清的意思!就是因为难辞其咎,臣必然要知道缘由,请皇上明示。周文元不卑不亢。
好一张利嘴!陈鍄冷笑。
周文元!你手下的给事中都敢独自上疏朝廷!你竟然还在胡搅诡辩!皇上!这种事情自开朝以来便没有!这个周文元明明就是巧言令色,大奸似忠!那个给事中要立刻抓起来,这个周文元也得立刻抓起来!和他们有干系的,有多少便抓多少,牵扯到谁,就查谁!
周文元,还要听朕的明示?
回陛下,周文元脸色都没有变:失察之罪在先,臣伏诛便是了,既然皇上意已绝,臣随黄公公去东厂便是了。
好么!一个沈扬,一个周文元,个个都是不怕死的,好的很!向芳!你带的黄贵,你来说,这个事情怎么审!太傅!你是周文元的老师,你来说,这个事情怎么审!
向芳先跪了过来:皇上息怒,这个事情唯有先从那个给事中查起。
太傅也磕了一个头:事已至此,唯有先稳固外廷,再细查此事。臣虽老矣,朝会上也定会拼死相争。周阁老,黄公公是皇上的家婢,你是皇上的臣子,此事共同协办,不得有误!
可供百人集会的内殿很空旷,很冷清,陈鍄愤怒,不是因为一个愚蠢的给事中,而是面前的这群人。走了王允义,这群人也不安生了?黄贵管着东厂,周文元管着百官,沈扬管着锦衣卫,竟然都在这里与自己演戏!应该信谁,不应该信谁陈鍄像每一个居高位者一样多疑,恐惧。江南的事情,牵扯了许多人,本来的想,闹大了对谁都不好,但偏偏就被闹大了,自己竟然还被蒙在鼓里!到底是他们谁想借自己的手杀人?陈鍄这一刻真的是疑惑了。
在看到这封呈奏的第一刻,陈鍄就发现手上的人只剩两个一个是太傅,另一个是向芳。若他们此刻不能撇开旁骛为自己撑住场面,朝会上的情形自己难以想象。
走吧!陈鍄筋疲力尽。
跪在下面的人也筋疲力尽,沈扬尤其。但这份筋疲力尽和那两位又不尽相同,沈扬虽然满脸是血,但心却放回了肚子。表面上看,这事情自己担着最大的罪责,留得一条命在便是好的了,但沈扬自己明白皇上终究信任自己没有二心,所以任由他们窝里斗去了。
黄贵进宫以来也算比普通的秀才多读了两年书,今天这个事情,他知道是触了帝王的底线了,周阁老多狡猾的一尾老狐狸?自己读的那两年书恐怕不够塞他的牙缝。黄贵细细一想,沈扬毕竟是宫内的兄弟,这时候没有朝外的道理,但从今天的情形来看也够呛的,一切事宜还是先找人商量再说。黄贵擦了一把汗,派人去把礼部侍郎蒋寿屏找来。这些年黄贵能够左右逢源多半是凭借了这位蒋兄的提点,当然,黄公公也拿他当自己人,这三五年来他也从个司务混到了郎中,之前礼部两个倒霉的侍郎被扯办了职务之后,黄公公理所当然的将蒋大人提拔了上来。
其实蒋大人绝非没有本事的人,若只是个趋炎附势巴结宦官之辈,那么林孝这样聪明的人怕早就察觉到他了。从刑部到礼部,蒋大人做了五年的地方官,八年的京官,哪些人是能惹的,哪些人不能惹,他心里很清楚。不能惹的如诗小小,虽然只是个青楼女子,但是人聪明,狠毒,即便没有黄贵的关系,自己也不会逆着脸去办事。能惹的那就多了比如那个冯探花,看着挺灵气的人,其实是个面人。
蒋寿屏倒是没有料到这样的大事情,只是在当了侍郎之后也注意瞧了瞧礼部的人,毕竟这儿周阁老的人多。让他头疼的是礼部的人要不就是跟着林孝的不中用的些官场流氓,要不就是自诩清流,拉在手里也用不上。冯探花其实他也瞧不上,这是诗小小推荐的人,蒋寿屏虽然也没能揣度出那意思,不过也就将就了,瞧得上的倒是来礼部不久的那个魏池。魏池的能力还很有限,但是看他为人处世也能料到他未来是有前途的。唯一感到可惜的就是这个人背景极其复杂,和王云义,燕王,秦王,都有牵扯不断的关系,贸然拉拢怕会被他先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