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还记得么?三年前你挽了袖子认认真真的给我调琴,萧明月拉着魏池的手:但今天,你手上却已经有茧了。
  魏池感动萧明月的指尖在自己手心的薄茧上摩挲:我差点就搁在塞外回不来了。
  萧明月回头笑他:知道我为什么只见了你两面却把你当个朋友?
  多少富家子弟载着明珠金银被她拒于门外?多少高官巨贵显赫门第被她置之不理?看似这平淡的一牵手,不知要羡煞多少人。
  魏池没好气的说:你又要说我不像男人?
  萧明月推开自己的房门,叹了口气:因为你是我这辈子见过的唯一看女人不带邪念的男人真是难得。
  那林清丘呢?
  萧明月拉起幕帘,又点了灯:他不一样,他是听了我的曲子之后才没邪念的。
  魏池不屑的叱了一声,拢了拢手对门外嚷嚷:程姑娘!拿个暖炉给我!
  萧明月走过来打了魏池一下:嚷嚷什么?还嫌她不够讨厌你?
  魏池声音实在大,程暮莲还是拿了暖炉过来,呼一下塞到魏池手里,摔了门走了。
  你徒弟脾气越来越坏了!魏池被暖炉烫了一下。
  萧明月拉魏池进里屋:别招惹她,这可是万红阁的地盘,惹急了她,她咬你!
  魏池这才坐下来,哼了一声:可别落在我手里,要进了国子监,天天让她去后院捡树叶。
  你能不能有点怜香惜玉的意思?萧明月把琴放到魏池面前:我觉得这张有些不准。
  魏池挨个把音试了一遍:准的。
  是么?萧明月有些意外,自己也亲自又试了一遍:怎么我弹着总觉得不对?
  魏池笑道:我这也是才知道的,那天去国子监的时候看到他们的琴舍,我就手痒,试了一试觉得音色生硬干涩,但是细细一调,却都没有问题。后来才想到,过年的时候没人,这些琴悬了一冬,实在是太干了,于是响音厚重略差。那些琴不比你的好,所以听着更明显,你的好,但是太久没用,悬着收着也是这类毛病。到了春天自己就好了。
  萧明月听魏池说话,看他还是不紧不慢的架势:你和三年前一点都没变。
  魏池长叹了口气:怎么没变?
  萧明月笑了笑:也是,论以前,你怎么会和今天这些人混在一起?话说那个蛮将军怎么老是想带你找闺女?
  魏池支了下巴:我们在封义被围了两个多月,当时城外有好几万人,我们只有几千,没有援兵没有援粮,城内一群刁民。炮火轰了那么些天,城墙都脆了。汤将军说要是活着回来了,要教我知道女人的好处。
  知道了么?萧明月忍不住大笑起来。
  不想知道!魏池不屑的一哼:怎么,你想让我知道?
  萧明月没有和他接着斗嘴,站起身猛的打开窗:封义有多冷呢?比这里冷?
  京城的春寒不可小视,这会儿是深夜,寒气正胜,魏池探身把窗户拉上:封义冷的是心。
  萧明月回头看他,突然觉得这个小男孩已经不是小男孩,已经是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了。
  萧明月叹道:如果我是一个男儿身,定要上战场,安邦立国。
  哦?魏池想了想,说:一年前我肯定会佩服你,现在么我只能说那地方十天半个月都找不到水洗澡,吃不好,睡不好,死人活人的臭味飘几百里,熏得眼睛都睁不开。
  我知道,萧明月看着魏池说:我的家在江南,倭匪成患我也算是死人堆里跑出来的,可惜命大福薄
  魏池不曾听说过萧明月的身世,但萧明月也只是淡淡一提。
  也算是好运,那时候我还小,被捉了也不至于被糟蹋,当时的浙闽总督胡大人派了兵救我们回来。打了一天海战,救出来的只剩我们这些老幼未过门的夫家嫌弃我,胡大人的夫人看我可怜,便招我到她家当丫鬟,这些手艺也就是那时候学的。本想着安稳了吧,谁知到恩人被罢了官抄了家又是五年,从江南到京城
  魏池知道那个胡大人,狡兔死、良弓藏德才兼备却不得善终。
  萧明月正在感伤,却看到魏池脸色微红,知道他刚才肯定喝了不少,也想到他才从战场上下来,有些事情不愿再想,于是也就言道于此,起身去给他取茶。沏了热茶回来,却看到这个小子径自拿着根笔在粉墙上乱涂。
  哎!萧明月赶紧过来。
  魏池被萧明月一推,软乎乎的跌到垫子上:糟了真的醉了。
  萧明月放了茶,把他扶起来:没哪个真醉的说自己醉了你萧明月看他眼圈红红的:你只是糊涂了。
  我要回家。
  回家吧。
  萧明月陪他喝了两口茶,等魏池缓回了精神才送他下楼。
  哟!魏大人果然不一样了,如今也敢闹了。程暮莲没好气的说:这都几更天了,哼!
  萧明月只叹了口气,程暮莲愤愤的说:师傅对他也太好了点!林老爷的面子也算给够了,更何况如今林老爷早不和他一处了!
  你懂什么,林老爷是个没吃过苦的人有些事情啊,和他说不拢的
  推了门,程暮莲哎呀了一声:这是谁写的?
  萧明月这才看到,刚才那个混小子拿着笔在自家墙上乱写了一片字。
  磊磊涧中石,青青陵上柏。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保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次第阁。
  两宫摇踵望,双阙百尺多。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程暮莲读了一遍,又读了一遍,不得不说:是首好诗
  萧明月拍了拍她的头,叹了口气:明天去找个工匠,把这块墙抹了。
  师傅!是首好诗啊!程暮莲恋恋不舍。
  你懂什么?萧明月又看了那几个字一眼:他如今已是官场的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最后那首诗,我思索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用古诗,免得我减低了探花的水平。略在音律上有所修改,希望无伤大雅。
  徐家父子真是厉害,亮点就是他们了。
  至于十七姨orz
  ☆、第九十七章
  97【建康七年】
  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辰,幸好程暮莲本着良心给了盏灯,魏池骑在马上借着昏暗的灯光慢悠悠的往回走。今晚上为了灌醉徐朗确实喝了不少的酒,这些酒的后劲大,魏池也觉得有点不舒服。掐指算着也就是不到半个时辰的路,因为没人伺候着,魏池索性就任这马有一步没一步的自己走。纱帽街的转角很长,平常都是四周的铺子占了街道,这会儿是半夜,道路空旷得都有些认不出了。大街上连条狗都没有,只有魏池和魏池的影子,就在转角的时候,魏池不经意间侧脸看了看身边的一棵杨树,突然!杨树后的黑影恍然一现!魏池心中一惊是人的鞋子,草皮官靴?
  也不知道有没有看清,但是魏池却不敢再回头。
  锦衣卫?
  魏池的酒顿时就醒了,想了片刻,突然自顾自的从马背上滑跌下来。这一次算是看清了,那黑袍和斗篷没来得及躲,闪了一下才消失。魏池假装醉酒,傻乎乎的在地上坐了一会儿,这才踉踉跄跄的上了马。
  锦衣卫!
  魏池迅速把今晚的所有事情想过了一遍,觉得并无稀奇。自己一个平凡的五品文官犯得着锦衣卫派个暗哨时时跟着么?魏池左思右想,想到了王允义,但最后还是想到了燕王。难道皇上觉得依旧要由自己突破燕王么?可是燕王早有准备,他从不结交武将,这年头除了篡位还有什么能治他死罪?或者自己去打了一年仗,也算半个武将?可自己手上一个兵都没有,现在又回了文职,这么跟着靠谱么?
  难道还是王允义?
  想到这里,魏池微微松了一口气。
  王允义回京,皇上自然要把每一根能竖的毛竖着,自己和王允义的关系虽然借着耿家的情也算是说得过去只是这一年天远地远的,怕自己生了异心也是自然。
  不过自己不是毫不犹豫的就接了国子监的职么?皇上还怀疑自己和王家有私交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