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
【“十九世纪是科学成果盛放的世纪,工业革命促成的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连带着让各种自然科学学科——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逐渐成形,自然科学的完善也深深影响到了社会科学的诞生或重塑。
而这些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完成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型之后,具备了强大的生产力,能够快速低廉地生产出商品与武器,他们开始全面探索世界的各个角落,并在这个过程中成功殖民了世界大多数地区,以倾销的方式破坏许多古文明国度——比如中国、印度等——既有的社会与经济体系。”】
。
明神宗时空。
之前的预感成真,赵顼并没有因此感到任何开怀。
在见识到了西方诸国那无情无义、残酷血腥的做派之后,他神色悲恸地对清朝下了定论。
“此朝亡于外患矣!”
而异族亡清又于蒙元亡宋、满清亡明截然不同,后两者至少是在华夏文明之畔孕育出的种族,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彼此之间尚能存在一丝微薄的温情,而那西方诸国之于华夏,则是彻头彻尾的陌路殊途,完完全全的“非我族类”了!
。
明世宗时空。
“区区百年,这所谓物理、化学等道华便能大行于世?”
朱厚熜一面惊异于云青青所透露的科学史,一面又不由得雄心顿生——
既然如此,在天幕典籍库的积累下,想要在他的有生之年看到许多科学成果的爆发,似乎也不知什么痴心妄想?
“若能在大明制出那些上天入海的神器,岂不是离求得真仙大道又近一步?”
退一万步说,至少他为这科技爆发所做的贡献,能够为他积累一笔极为可观的功德吧?
朱厚熜看着手上那本记录着他登基后所下的利国利民的政令而估算出来的功德值的小册子如是想道。
谁也不要低估一个修仙狂热份子的决心啊!
。
汉武帝时空。
“经济,经国而济世。”桑弘羊的眼睛灼灼发亮,透露出一往无前的野心。
“我便要做大汉的管仲!大汉千百年的基业定有我桑弘羊的一番苦心!”
发完雄心表完壮志之后,桑弘羊就继续琢磨大汉如今的经济体系,并思考要如何从这个方面下手改革了。
“大量低廉的商品倾销能够使一地一国之经济崩溃,继而是社会动荡……这可不止是一种经略我朝的手段,更是一种制衡他国的权术!”
要是能就此完成一部巨著,说不定他今后在后人眼中就是“管子”一般的“桑子”了。
嘿嘿。
。
【“不过科学与经济都会成为政治与军事的延伸,前面说到法国发生了大革命,在历经各派倾轧之后,拿破仑·波拿巴指挥法国军队对抗反法联盟的一系列战争,他又通过雾月政变上位,成为了法兰西的掌权者,之后拿破仑登基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启了他的独裁时代。
之后法兰西又经过了好几轮政变,包括但不限于波旁王朝复辟、法兰西第一帝国复辟、法兰西共和国和帝国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直到1879年共和派赢得了法国总统选举,共和制才在法兰西最终确立。
而在法国动荡的这段时间,欧洲的其他国家也没有闲着。
普鲁士王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统一,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除奥地利以外的所有南德意志邦国都被普鲁士纳入了北德意志邦联,自此以后,德意志邦联改称德意志帝国。
另外,作为古罗马帝国的核心,意大利自中世纪以来就陷入了长久的四分五裂、内乱不息之中,再加上从十六世纪起,西班牙、奥地利和法国等国先后入侵意大利。意大利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斗争,直到十九世纪的三次独立战争之后,意大利终于摆脱了长期受外族压迫和分裂割据的局面,获得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
远在另一片大陆的美国则在经过墨西哥战争和南北战争后基本成形,并逐渐成为了北美洲的强国。”】
。
汉武帝时空。
刘彻疲惫地捏了捏眉心,今晚骤然接收到的信息实在太过繁杂,其时间跨度之长让他也不由得有些头晕脑胀。
而最让他头痛的是——
“这欧洲野蛮,犯上弑君、改朝换代怎么好似屠夫杀鸡屠狗一般?”
当年陈涉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极大地鼓动了庶民们不甘引颈受戮的心,如今再见到欧洲的王朝更迭如同儿戏,是不是会滋生出某些人不该有的痴心妄想?
最重要的是,你们这些君王搞得大汉天子的光环似乎都因此而黯淡了!
。
晋元帝时空。
祖逖的目光格外悠长深邃。
“独立战争……不论古今,无论种族,抵御入侵的心总是相似的。”
祖逖仿佛被国内外那些源源不断抗击入侵的事迹鼓舞了,他昂首望天,大笑道:
“吾道不孤!”
。
清高宗时空。
“可恨可惜!”乾隆不甘地叹息,就算得知了关于欧洲局势只鳞半爪的消息,但到底远隔百年时光,如今能做的实在有限。
更何况,天幕的出现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历史进程,云青青如今透露的消息是否可用还未可知呢。
“但……到底可以施为一番。”
不管有没有用,先把网撒下去,说不定如今的一着闲棋会在若干年以后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呢?
第199章 世界(三十七)
【“国外风云动荡,国内的形势又如何呢?
清朝有着最严密、最完善的统治,这样逻辑缜密、牢不可催的却只为培养出来服从于一家一姓的奴隶,同时,贪腐的官员侵蚀着帝国的肌体,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字狱又打断了文人的脊梁,盛世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曾率领英国使团来华的马戛尔尼曾评价道:‘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补充一下,这次访华发生在1793年,该使团是第一个到达中国的英国外交使团。
在此之后,清朝还自诩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欧洲人对于华夏的观念却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他们窥破了这个古老帝国的虚弱,认为‘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要击败它并不困难。
清王朝隐藏在盛世之下的矛盾已经逐渐爆发,在十九世纪中叶,著名的太平天国起义更是一举点燃了清晚期的烽火,此后捻军起义等十多次起义绵绵不绝。”
云青青没有透露更多关于农民起义的信息,只是草草介绍:“这一系列起义的最直接导火索之一,就是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最后以清王朝的战败告终,占领此后,清王朝不断地割地、赔款、商定关税,原本紧闭的国门被人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也从一个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逐渐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被迫走上了半殖民地的道路。
同时这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宋哲宗时空。
定州。
苏轼想起了神宗皇帝时那折腾掉了他大半条命的“乌台诗案”,如今想来,仍心有戚戚焉!
“吾素来嫉恶如仇,如见不平事,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过往诗文,或奋厉有当世志,或一心致君尧舜,如今却有大梦恍然之感……”
苏轼扪心自问,“难道我也被这打断了脊梁吗?”
不!绝对没有!
或许他的心境有所变化,但初心从来不曾改变!
。
清世宗时空。
听闻云青青提及文字狱,雍正勃然变色。
“暂且不论先帝时庄廷鑨、戴名世之流倒置是非,语多狂悖,因而获罪;今岁汪景祺、钱名世等于文集之中曲尽谄媚、颂扬奸恶,悖谬狂乱,至于此极!”
他被云青青这番话勾起了诸多不愉快的记忆,怒目斥道:
“惜见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种得漏网也。”
再一联想原内阁学士兼礼部左侍郎查嗣庭出任今岁秋闱山西主考官时所出题目,言辞之间,其心怀怨望、讥刺时事之意昭然若揭。
之后雍正又派人搜查其寓所及行李中,得日记二本,内容悖乱荒唐,怨诽捏造之语甚多!
“自唐宋以来,去古已远,习俗浇漓,人心诈伪,狂妄无忌惮之徒,往往腹诽朝政,甚至笔之于书,肆其诬谤,而查嗣庭诽议圣祖仁皇帝用人行政、大逆不道之言,不可胜举,可见其与汪景祺等相为表里。”
心思百转之间,雍正已经想到了更深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