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不知道什么时候云青青跟同事们走散了,但她反倒是得以更加从容地观赏,感受这一份历史的厚重与震撼。】
  。
  在天幕的另一端,各时空的观众们也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这是和上次异国文物展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上一次虽然也有震撼与惊叹,但那毕竟是他国之物,总感觉隔着一层,但这一次却完全不同。
  原始人类时代且不说,从先零羌到西平亭,从鄯善镇到青唐城,从吐蕃到西夏,从羌人到汉民,历朝历代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直到这一刻,很多人才恍惚意识到:
  “啊,原来我们真的已经是后人眼中的作古之人了。”
  一边还没有活个明白,一边又已经死了个透彻。
  期间心绪波澜,又岂是三言两语可以陈述的?
  。
  秦始皇时空。
  咸阳城中的鲁儒们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彼此眼中的万千感慨。
  “这是玉琮,这是礼器啊!”
  “千年前便已有祭祀之器物、礼仪之雏形。”
  “礼之一字,代表的便是华夏文脉与骨血传承。”
  。
  汉武帝时空。
  刘彻闭目养神,身后卫皇后正温柔小意地替他按摩。
  “湟水……或许可以早一些了。”
  刘彻喃喃道,借天幕之便,加上自交战以来的丰硕战果,如今卫青的威名已传到了匈奴,这样看起来,大汉的旗帜可以往匈奴腹地再插上几寸了。
  “早一日打赢,大汉便能早一日休养生息。”
  但在休养生息之前,一定要把匈奴打败、打溃、打怕,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举族融入大汉,成为大汉的子民,或是远遁漠北,远远避开大汉的兵锋。
  “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后世这话虽然说得直白,但事实确实如此。”
  。
  宋仁宗时空。
  天幕里云青青驻足在古青唐城的复原模型旁,唃厮啰豁然起身。
  “原来这西宁城就是青唐城吗?”
  两年前唃厮啰平定了温逋奇的叛乱之后,便举族徙青唐,立法建制,拥众数十万。
  看到展馆内关于河湟吐蕃与宋朝往来的记载,唃厮啰开始认真考虑,是否要进一步加深与宋王朝的联系。
  毕竟唃厮啰亲政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张改变前两任论逋——即李立遵和温逋奇——时代亲近西夏、与宋为敌的外交政策,他极力主张“联宋抗夏”,因此唃厮啰受到了宋王朝的大力扶持,不仅被宋朝授官,还得到了宋朝的物资援助。
  “西夏虎狼,只怕免不了一场战事……”后面云青青看到的内容更是肯定了唃厮啰的猜测。
  唃厮啰意识到,目前的吐蕃光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独立生存下去的,他需要一个多方面的合作者,而宋朝比起其他恶邻显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对象。
  “如今西夏据河西,剽劫贡商、扣留旅人,还对商人征收苛税,扼断了西域各国同大宋的联通之路。”唃厮啰露出微笑,“那便由我族送给大宋一份大礼吧。”
  既然旅人走不了西夏,那便绕道河湟、走青唐城吧。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盯着“茶马互市”这几个字,脑中飞速运转。
  “武德八年,太上皇曾降旨恩准大唐与突厥、吐谷浑等互市,意在安稳边境、换得战马……来人,宣萧瑀。”顿了顿,李世民又补充道,“宣长孙无忌。”
  他要细细了解一下互市究竟有些什么东西往来,又能否在其中做些文章。
  。
  汉宣帝时空。
  乌孙。
  解忧公主与冯嫽的目光在铜镜中相遇,冯嫽一边为解忧公主通发,一边低声交代着目前的形势。
  总之就是不太好。
  自从翁归靡病亡,元贵靡却迟迟未能顺利继承昆弥之位,二人就知道乌孙高层只怕是有了背信弃义之心,意图改立拥有匈奴血统的泥靡为昆弥。
  “乌孙此举,必然引得大汉不满。”解忧公主轻轻叹了口气,“只希望两国不要因此大动干戈。”
  话虽这么说,但解忧公主也知道,乌孙背信,必然有匈奴人在背后推动,而大汉也不会坐视此事发生。
  “公主,您想怎么做?”
  “若是泥靡继任,按乌孙的规矩,我将再嫁给他。
  泥靡骄横狂暴,不管于国于己,只怕都不是易与之人。
  对了,相夫还在敦煌吗?”
  “是,昆弥薨后,相夫公主就停在敦煌等候消息了。”
  “若是元贵靡不能继位,只怕这妻子他也娶不到了,也好,至少相夫能回长安,在家乡婚嫁。
  无论最终是谁继位,届时大汉定然遣使者前来,吾要与他们商量一事。”解忧公主苍白柔美的脸上仍然有着哀伤,眼中却闪过冷光。
  天幕出现以后,解忧公主最大的感受便是乌孙的子民对于大汉的排斥之心渐少而向往之心日益增多,她知道,是后世“民族团结”的种种令乌孙人爱屋及乌,逐渐放下了戒心。
  解忧公主在想:
  既然民族融合是大势所趋,那为何不能早来一些呢?若乌孙不能为大汉所用,那她或许就该采取某些手段了。
  毕竟,她是大汉的公主。
  。
  隋炀帝时空。
  “博物馆,博揽天下奇物之馆。”
  杨广感觉自己的体内有某种热情正在涌动,他的目光一遍遍游弋在灯光下的那些文物上,胸中升腾着建造奇观与集邮的欲。望。
  “朕要营建大隋之博物馆,广收天下奇珍异物于其中,以待来日万国来朝,向那些番邦蛮夷尽展我大隋之繁荣富庶!”
  杨广心中豪情万丈,那么下一步传旨天下,命各地搜寻珍宝贡入大兴,并征召四海男丁女丁服役了。
  要展现大隋无上上国之气度与内涵,那就只能稍微苦一苦百姓了。
  第147章 参会
  第二天活动就正式开始了,与会的两百余家单位代表分布在各个会场,带着各自的年度成果和同行们作经验分享。
  这些成果囊括了前端研发、生产攻关、工艺改善、现场管理等多个维度,可以说包涵了机械行业中上下游企业的方方面面,云青青只是在下面听着,就觉得获益匪浅。
  当然,这种盛会她也不会吝啬向古人们展示。
  她知道许多人对这个没兴趣,他们或许更想看一些吃喝玩乐,但总有人想了解这些枯燥的、无法获得短期收益的东西,这两天的窗口就是为他们打开。
  所以云青青拼了老命每天早起准点参会,一坐就是一整天。
  。
  【云青青打了个哈欠,听着台上西装革履的男人侃侃而谈着某些精密部件制作流程工艺改进过程,他的分享过程就像他们的产品一样精密规整,展示的报告中推进进度每一步都使用了各种分析工具,而每一步分析也都带着翔实的数据。
  就是数据太翔实了,听得云青青直犯困。
  果然,报告内容太过繁琐冗长,这次分享由于超过了预计时间而被打断叫停,在点评阶段,评委老师犀利地指出——
  “既然你们生产的产品精度要求那么高,那么请问一个合格率不到百分之八十的产品,你们为什么会将其投入量产?而在工艺改善之前,那些高比例的不合格品又是怎么处置的?”
  台上的男人被哽住了,云青青没忍住低笑出声。
  但她转而又叹了口气,跟身边的同事说道:
  “唉,工作的这几年,我看到了制造业一种畸形的困境,就是下游制造企业收到了供应商的不合格品,往往基于种种原因而选择了妥协,好一点的会返工处理,而差一点的就直接特批接收,这些不合格品加上制作过程中的误差生产出的产品有着瑕疵与不良,但成品被以各种理由通过了检验,最后由客户承担了一切的不合格。”
  同事也心有戚戚焉,附和道:“尤其是这几年经济下行,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啧。”
  两人对视一眼,没有再说下去。
  这时候传来了主持人的报幕,新的代表上台做车间管理方面的分享,同时请下一组做好准备。
  而下一组,就是云青青和同事的这一组了。】
  。
  清高宗时空。
  听着那些短小精悍或是冗长枯燥的汇报,这一刻,乾隆突然回想起了这些年被垃圾话奏折支配的恐惧。
  那是一种一天要写无数“知道了”的酸爽。
  乾隆闭了闭眼,决定随机点名一份收藏,盖个章来冷静一下。
  。
  秦始皇时空。
  李斯静静听着这些内容,不快地拧起眉头。
  虽然他现在已经逐渐失去了实权、退居幕后,但他仍是朝堂内外法家的带头人,听到评委老师的提问,他的心中自然而然地浮现了一句话。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