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
  各时空的观众们被这一手堪称强迫症福音的硬功夫秀得目瞪口呆,甚至有些人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生怕自己惊扰到标兵们的动作。
  “这是人所能达到的吗?”
  “太可怕了!太震撼了!”
  “若汉人皆如此,则我军胜算渺茫啊。”
  “所幸此世汉军多为乌合之众,我部大军南下如摧枯拉朽、势不可挡!”
  “这是如何练出来的?”
  “只怕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吧,其中血汗不为人知罢了。”
  有人震惊,有人庆幸,有人感慨,有人也油然而生一股自豪与艳羡。
  “若这为我王师该多好啊!”
  “虽非此世,却是后人,实在与有荣焉!”
  当镜头近距离扫过广场上与长安街上严阵以待的三军官兵们,更是犹如沸水入油锅,引起阵阵惊呼。
  。
  【云青青看不到观众们的表情,但她知道许多人估计正在捡起自己掉落在地上的下巴。
  “这才哪儿到哪儿呢?”云青青内心爽飞了,暗戳戳地想,“接下来才是重头戏呢?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世界一流军队,什么叫做威武之师。”
  云青青很可惜不能看到观众们的表情,得不到直观回复的炫耀是没有灵魂的,她只能靠自己脑补来获得自我满足了。】
  。
  宋太祖时空。
  当看到领导人乘车一一检阅官兵阵列之时,将士们眼中的火热坚定与口中铿锵有力的口号让赵匡胤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方式——一个让君王加强对军队的掌控、让将士们深刻认识到真正效忠对象的方式!
  “如此,即使后代子孙久居深宫,不曾亲临战场,至少能借由此法令各军知晓君王,尽量杜绝只知将帅不知君王之恶况。”
  ——而这,自然也是削弱武将们手中权力的方式之一。
  。
  在跟着领导人的步伐一一检阅过受阅部队之后,心下思忖:
  “如此人数,只怕有万人之数?
  这么多兵士进入京城,当政者竟然不担心?
  难道后世对于军队的掌控竟如此放心?”
  但转念一想,后世这么多人,说不定便有百万之师,京畿重地驻军自不必说,各地抽调些人也不是问题。
  更何况——
  “他们是以兵种作区分,而非地域。”
  。
  高高在上的君王想到的是朝堂势力的平衡与制约,而巷陌乡野之间的升斗小民则是因为那一句句问答心神激荡。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许多人感到一阵阵恍惚。
  “……”有人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如鲠在喉,张了张嘴却干涩得发不出一个字。
  说什么呢?
  无非就是那些艳羡与憧憬,都是说得厌了的东西。
  最后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话——
  “好儿郎、好女子!好啊……好啊。”
  。
  宋仁宗时空。
  狄青盯着视频中闪过的那些庞然大物,他虽然不知道那些静静停靠在将士们背后的东西是什么。
  但他感受到了其中内蕴的肃杀与危险。
  “这是何物?”
  突然,当时跟云青青一起看的战争电影之中的场景闪过他的脑海,他联想到了那些炮火纷飞的场面。
  狄青倒吸一口凉气。
  “若是那其中不到一人高的武器便有如此威力,那这些巨物……”他不敢再联想下去。
  “那科学之道竟如此恐怖吗?”
  即使是狄青,也不可避免地有了一个念头。
  “还真是,以理服人啊。”
  。
  【视频中,领导人检阅了所有方阵,掉头返回城楼。
  下一刻,各个方阵便动了起来。
  分列式,马上就要开始了。
  “马上开始的就是分列式,各个方阵将一一经过**。广场,接受祖国和人们的检阅。”
  云青青的话音刚落,男主播的画外音就再次响了起来。】
  。
  明代宗时空。
  “飞!飞!”朱见济指着拔地而起的飞机连连惊呼,朱祁钰敷衍地摸了摸儿子的大脑门,眼中只有那些战机。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到战机。
  之前朱祁钰以为云青青所乘坐过的民用飞机已经是登峰造极了,但没想到战机的出现又刷新了他的世界观。
  能在阅兵仪式上出现的东西,毫无疑问都是用于战争的武器。
  不管是人,还是那些机器。
  虽然他不曾亲临战场,但也知道这种利器能给战局带来多么大的影响。
  “强军乃富国之基,军强才能国富,果然如此啊。”
  朱祁钰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清圣祖时空。
  空中护旗梯队出现的时候,黄履庄的眼神就黏在了直升机的螺旋桨上。
  “这是……竹蜻蜓!我怎么没想到呢!”他一边懊恼一边迫不及待地开始削制手上的木料。
  “先做一个模型试试!”
  。
  明穆宗时空。
  戚继光看着方正的阵列,发现自己无论是从前后左右还是斜角看,每一个人的摆臂、踢腿幅度都一模一样,数百人的方阵动起来却恍然若一人。
  他的表情经历了从轻松到正视再到叹服的变化。
  他素来自矜治军严明,如今这点傲气却被狠狠打击到了。
  “也不知这练兵之法出自何方神圣。”
  戚继光惊叹的不是一军能有此效果,而是所有方阵都是一样的复制粘贴,这说明,士兵们能够训练成这样并不是将帅本身的带兵能力所致,而是后世的华夏本来就有了一套体系的练兵方法。
  有能力的将帅或许可以练出百胜之师,但往往因为将领们的敝扫自珍或是方法奇特而不能将其推广,所以也只能局限于一军。
  可后世的百万之军分明就是按照同一套体系练出来的。
  想到这里,戚继光狠狠心动了。
  “不知能否求得详细的练兵之法?”
  。
  【空中护旗梯队划过天际之后,首先经过**广场的就是抗。战老兵方队和英雄子女代表方队。
  “昔日为国建功勋,今日受阅展风采。”在老兵方阵出现的时候,云青青就站了起来。“这些就是七十年前为我们流血牺牲的人,英雄不朽。”】
  。
  秦始皇时空。
  黑夫看着那些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兵们,眼里有着深深的羡慕。
  “惊,你说我们日后能活得像他们一样久吗?”黑夫粗略算了算,这些人居然都已经有七八十岁了。
  这是一个在眼里非常不可思议的数据,要知道他们里的上一任里长算是附近最长寿的了,也只活了五十八岁,而他死之前的样子比这些七八十岁的老兵看上去还要苍老萎靡。
  惊看了看憧憬的黑夫,没忍心说出他的担忧。
  惊不知道后世的情况,但他在服役的路上遇到过许多自杀的士卒。
  ——那些士卒在战场上受了伤,大多数都缺胳膊少腿。虽然其中有些人获得了爵位和田地,但失去了劳动能力,为了不拖累家中只能自戕而亡。
  惊觉得,自己兄弟二人多半也会走上这条老路,如果他们没有死在战场上的话。
  。
  秦二世时空。
  “最后一碗米送去作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作军装,最后一个娃送他上战场。”扶苏被这朴素的大白话深深震撼了,这一刻,他仿佛从那些身影中看到了当年大秦横扫天下的影子。
  “仁是什么?”扶苏问自己。
  儒家有无数典籍和理论来解释仁的定义,但这一刻,扶苏突然意识到,仁要具象化地落到具体的人身上。
  比如那些为了大秦冲锋陷阵的士卒、为大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的黔首,而不是流于纸面的空谈,或是局限于那些他目之所及能看到的群体。
  “宣蒙恬。”
  第133章 受阅
  【前三个乘车方队经过,紧随其后的就是高擎军旗的三军仪仗队。
  十个擎着功勋荣誉旗的英模方队依次亮相,每一个方阵的前身都有着各自不尽相同的光辉历史,相同的则是他们坚定的步伐与信念。
  “这些方阵所代表的抗。战故事、战役经过我都耳熟能详,不仅写入了课本让每一个孩子学习这段历史,更是有许多文艺作品从各个方面来记录曾经的艰辛。”
  云青青的双眼直视着镜头,眼神坚定。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总有人妄图通过删改和否认歪曲历史来篡改我们的民族记忆,但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谁给我们带来伤害,谁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都记得清清楚楚。”】
  。
  唐太宗时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后世千年之史书亦是大唐如今参考之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