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世祖时空。
某国代表团入场的时候,顾炎武就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住了。
无他,其他国家的代表团人数有多有少,多者百数以上,即使是少者,也总是有人三两相伴,唯有这个代表团只有一个人。
“一人成行吗?”顾炎武有些发怔。
听到云青青也在感叹“孤身一人远渡重洋至此,只为告诉世人,他的国家仍然存在”时,顾炎武不禁心下大恸。
“反清已有颓势,待吾辈鲜血流尽,谁还能佐证故国的存在呢?”
“吾道不孤?吾道至孤啊!”
逆天下大势,何其难也!
。
明成祖时空。
朱棣回想着天幕之中展现的种种各民族亲如一家的场景,对后世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十分好奇。
“民族自治……莫不是仍旧沿用着土司治理当地?不,土司治土民,久则易尾大不掉形成割据之势,绝不可能如此。”
他又想起了心中萌芽已久的那个念头——
废土司,以中央流官替代地方世袭。
“此事还需多多完善,决不可轻举妄动。”朱棣决心再沉下心来翻翻后头那个清朝的一些史料记载,看能否从中获得些许灵感。
至于这个清朝……
“大明厚待以胡里改和斡朵里两部为首的建州女真,而大明之惠于属夷者,以建州女真所被为最厚[1]……既然做了大明的附庸,那便先为大明戍守边境吧,待到日后或再迁往西北等地,或与汉人混居通婚,改汉姓说汉话习汉字,如此一来便可将其消融于汉人之中了。”
虽然不至于为了几百年后的历史屠灭建州女真,但朱棣已经决心要这个部族彻底消弭于历史长河之中。
。
【运动员入场的过程冗长,云青青很快就看得瞌睡连连。
为了分散注意力,她用平板搜索直播的回放翻到开场表演的那一段,开始逐个给大家解释投影一一对应着什么。
从远古蒙昧讲到盛世兴亡,云青青越讲越起劲。
要问她怎么知道这么多?感谢万能的网友和官方爸爸科普。】
。
汉和帝时空。
蔡伦此时正兼任尚方令,于少府监作秘剑及诸器械,他改进了相关的制作工艺,使得出产的尚方器械莫不精工坚密,因此他更加受到皇帝的看重。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且不便于人[2]。”
蔡伦一直想制出精美的纸墨,来投喜爱文史和笔墨的皇后所好,所以空闲之余他往往闭门谢客,而亲自去各类作坊观摩走访,这番努力之下,不久前他终于找到了制出更方便低廉的纸张的苗头。
而就在这个时候天幕出现了,云青青给蔡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灵感,籍此他的研究进度几乎可以称得上一日千里。
今天云青青提到的内容更是让他心潮澎湃。
“蔡侯纸……”他听着云青青对于造纸术的简介,“树皮、碎布、麻头、渔网……如此价廉物美,岂不是献礼的上上之选?蔡侯纸,蔡侯纸,莫不是今后我有幸封侯?有幸籍此青史留名?”
顿时,他对于制出新纸的动力更足了。
“天下能人何其多,我要赶在世人之前向陛下献上新纸制法!”
蔡伦精神奕奕地前往阅览区翻看资料。
。
宋仁宗时空。
杭州
毕昇此时正在歇凉,他为书肆刻工,日日与纸墨雕版打交道,深知雕版刻印的艰难。
而在日复一日的刻印中,他的心头模模糊糊有了一个念头——
雕版不便,那是否能将其缩小,由一版多字换成一版一字呢?就如同秀才老爷们的刻章一样。
他不敢将这个念头诉诸他人,一个小小的刻工意图对百年来已成定势的雕版印刷指手画脚,谁能听呢?大概都是会嘲笑他不自量力吧。
但当他听到云青青说“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他的心中突然有了无尽的勇气。
“或许,我可以试试。”他回房拿出了自己吃饭的家伙——刻刀与木料,“我先自己悄摸试一下,万一可行呢?”
至于试出来了要做些什么,毕昇也不知道。
他只是想试一下。
。
宋徽宗时空。
赵佶不关心那些国家代表,也不甚在意其中的可用信息,他仍在回味开头那场梦幻而璀璨的烟花秀。
“如此美景,不能复见,实在是憾事啊!”
他叹息着在纸上挥毫,却发现不能描绘出当时景象的十分之一,便不满地将笔墨丢开,郁郁地坐在椅子上。
“虽不能复现,但大宋如今亦有烟火,命匠人潜心钻研,或可再现七八分盛况?”
赵佶正欲下令,就听到云青青吐槽:“火。药这种划时代的东西,传到欧洲人家拿来制作武器攻城掠地,并且不断改良精进,到我大宋手里就是用它放烟花,也在改良精进,不过是琢磨着怎么放出更好看的烟花。
这算不算坐拥宝山要饭吃?啧啧啧。”
赵佶顿时没有了下令的欲望。
“那欧洲距离大宋万里之遥,尚不足为惧,如今非但不能发展火。药,还需下禁止之令才行!”
这种伤天害理的东西就不应该出现在世界上,大宋仁义治国怎能容忍百姓因此伤亡?
——自诩仁君的赵佶如此想。
至于那不能宣之于口的不愿武官掌握此等利器的念头,则被赵佶轻飘飘地掠过了。
第121章 收尾
【运动员入场的环节显得格外抓马。
某些国家出场的时候欢呼寥寥,而那些和我国交好的国家,即使是小国也获得了热烈的鼓掌与欢迎,而在最后我国代表团出场的时候,欢呼和尖叫简直要穿破场馆穹顶直入云霄。
“当代年轻人,主打的就是一个爱憎分明。”云青青也送了某些国家一对远隔万里的白眼。
“运动员入完场了,接下来就是领导讲话了,怪没意思的。”云青青礼貌性地对致辞的领导们分去了一个目光,然后就低头开始搜索网络上的对比视频。
你问什么对比?当然是北京开幕式和其他开幕式的对比啊。
云青青表示:就是要拉踩。】
。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听着那后世一国之首脑在高台上说些套路话,他有些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国家的主人要如此贴近黔首?
“君王当至高无上,近则不恭,不恭则不威。”
在始皇帝的认知里,君王应当对外保持神秘,只有足够的距离感才能带来威严,才能让人敬畏。
虽然如今他的威望与功绩已经举世无双,但这个思维仍旧长久地保留在他的脑海中。
“庶人愚钝,尊者垂怜或有安抚之效?”
安抚这个活自然不能由始皇帝本人去干,不如……
“不若遣扶苏前往咸阳周边巡视?”这个突如其来的念头让始皇帝开始郑重思量可行性,虽然巡视天下是君王的权力,但扶苏作为帝国未来的继承人,重点,之一,于公于私自然都有代父巡视的资格。
“正好让他去见见民间疾苦。”免得一天天只知道在朝堂内外不断挑衅君父,只知道不断找茬,却不知如何解决问题。
“上次好像阳滋说要出去游玩?那就让她陪着扶苏一起去吧。”
在这种小事上,始皇帝从来都是满足孩子的,再说这一路上也让兄妹二人互相有个照应。
。
汉武帝时空。
刘彻自认贵为天子,什么珍奇异景没见过——天幕除外——世间少有什么能让他惊奇。
但今天他确确实实被狠狠震惊到了。
通过云青青的直播和混剪视频前半段的展示,他知道这运动会是一项举世参与的盛世,自然是要喜庆明快,怎么有些国家展示出来的这么阴间呢?
“哦,不,这比阴间还阴间。”
在时人眼中,死后的世界与生前无异,所以才会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所以才会有隆重的陪葬。
既然如此,那阴间自然不可能是这种令人压抑不适的氛围和色彩基调。
“今年的大傩可要隆重点,洗洗眼睛。”刘彻嘀嘀咕咕,一说到大傩,他就联想到了其他的。
“后世以一月为岁首,大汉如今仍以十月为岁首,既如此何不干脆修新历法?”
现在天幕的出现,令秦朝在民间的存在感格外地高,刘彻想通过改历来将秦汉区别开来。
“那就既要用到太史令,也需招揽民间擅长此道的贤才,那就干脆再发一道招贤令吧。”
召天下天文历法、数算水利等方面的人才入长安!
。
隋文帝时空。
杨坚却有不同的视角。
虽对其阴森恐怖的表演氛围不敢苟同,但杨坚却从那些垃圾回收利用之中看出了些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