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
  汉武帝时空。
  刘彻看着那些数目可观的数据,将其换算成大汉的度量之后,真情实感地酸了。
  “后世真富庶啊,如此多的投入国库、不对,地方府库竟也支撑得住?”
  想起自己北伐匈奴的军粮都要扣扣搜搜,恨不得一分掰成两分花,顿时感觉自己更心酸了。
  “后世说要想富先修路,果然有其中道理啊!”
  如今大汉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粮食转运路途损耗过多,比如粮食从黄县、腄县和琅邪郡靠海的县城起运,转运到北河,一般说来运三十钟粮食才能得到一石,这其中损耗接近两百倍!
  “若能有后世发达之交通,无需人力蓄力牵引之车辆,大汉缺粮之况骤少矣!”刘彻心心念念着后世那些烧油和电的钢铁怪物,即可以运兵,也能运粮,是何等天生的战争利器啊!
  “尔等去问问少府监,那蒸汽机有何进展?”
  “喏。”
  军器监:???
  。
  唐玄宗时空。
  李隆基也被数字迷了眼,不过不是钱粮耗费的数字,而是参赛的国家数目和参赛选手数目。
  “此景与万国来朝何其相似!”他几乎能想象到那些异族人对大唐的一切顶礼膜拜的模样。
  “未有强盛之国,方能有底气举办如此盛会!”他几乎是立刻便想要在大唐举办一场这样的“万国盛会”,来彰显圣明天子的文治武功和泱泱大唐的强盛富庶。
  但他最终还是稍稍按耐了情绪,因为他知道,在这盛会体现出背后的各方面兼具的意义之前,朝中相公不会同意的。
  “可不要让朕失望啊。”
  。
  清圣祖时空。
  将“于京城举办那慕达大会”的口风透露出去,等着臣子们自发筹谋出一个结果的康熙也提起了兴趣。
  “前期有如此巨额投入,必然是当地总督确认能收回成本甚至带来更多的回报。”他把玩着手中的小玩意,“就让朕来看看这其中有何巨利吧。”
  。
  【指针慢慢来到晚上八点,直播中的画外音也逐渐变得激情四射,引得观众们也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一切充满期待。
  主场馆上空深蓝的夜幕下,火树银花伴随着响声绽放,五光十色交织在夜空中,勾勒出一副绚烂的盛世华章。
  而就在欢呼与掌声中,开幕式正式开始!】
  。
  汉高祖时空。
  刘邦看着场馆内万人肃立合唱国歌,不由得收敛了轻浮调笑的姿态。
  “后世可真爱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啊。”合唱结束后,他点评的言辞轻佻,但姿态却郑重。
  陈平道:“或许,这是一种极好的手段,唱着同样的歌曲升起一面旗帜,能让庶民对于国家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更容易令其归心。”
  “如同始皇帝的车同轨书同文字?”刘邦笑道。
  他能拿这位千古一帝举例调笑,陈平可不敢随意附和。
  “好了好了,真没意思。”刘邦无趣地摆了摆手。
  “那我大汉也拟一首国朝之歌吧,歌曲与旗帜就由陈平你来牵头。”
  “喏。”
  “先别急,你看歌舞来了,先同乃公一起赏歌舞吧。”刘邦吆喝着寺人去催一催还没到的几个老兄弟。“他们怎么跑得这么慢?去催一催,再不来酒肉都要冷了!”
  。
  秦始皇时空。
  听着主持人介绍一位位嘉宾,始皇帝的眉头在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中越拧越深,那些冗长的头衔让他面色越发凝重。
  “朕开创千古未有之皇帝,千年后,不仅华夏已无皇帝,异邦亦少帝王矣!”他无法想象,后世究竟是经历了什么才出现了这种突破认知的局面。
  “庶民之力,竟如此可怖吗?”
  这位雄主的目光又一次落到了那个处于整个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上,这一次区别于之前,他终于像看待“士”一样正视了他们的存在。
  “蝼蚁之力,亦可搬山填海。”他闭了闭眼,下定了决心,“此次清缴六国余孽获得的金银财物上交国库,而土地丈量清算之后分给军士吧,算是践行朕予他们的承诺。”
  他想再下令各地黔首,如若发现六国余孽谋逆而举报者,可分得贼子的金银田地。
  他并不在乎这道政令下发可能导致的诬告,首先秦律对于诬告有着严苛的处罚,其次因为他的目的就是清算六国贵族残存的势力,为了安抚六国贵族,他保留了他的的许多权力与财产,但这并没有让他们对大秦、对皇帝归心。
  始皇帝本想籍此直接拔除某些隐患,但是不得不考虑这一政令会带来的其他负面影响。
  “还是再仔细斟酌一番吧。”
  。
  【介绍完莅临现场的嘉宾之后,紧随而来的就是文艺表演。
  巨大的3d投影投放在舞台中央,悠长的编钟声响起,一名舞者在火焰之中舞蹈,伴随着其舒展四肢、悬空甩袖的动作,火焰燃烧成一片火海,而在那熊熊火焰之中,各种各样的光影一一展现。
  古朴的石刻与骨器代表着遥远的原始文明,巨大的青铜器与陶器象征着礼仪之邦的开端,而后是精美瓷器、丝绸绣品、书轴画卷、乐器、各类经卷碑刻、四大发明等等让人目不暇接的各类展示着绚烂华夏文明的物品,然后是各地代表性的建筑风格以及长城、紫禁城、兵马俑等举世闻名的奇观……
  这一连串的投影看得云青青目眩神迷,忍不住醉倒于这绚烂的文化之海中。
  最后过往的辉煌一一沉淀,新生的灿烂扑面而来,舞台地面上高山与汪洋、都市与乡野、星空与深海展现出当下蓬勃发展的一幕幕。】
  。
  “是论语!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是书圣的《兰亭集序》!”
  “这是蔡侯制纸之景吗?奇哉叹哉!”
  “啊,这是我们用的犁!犁也能大大方方给贵人们看吗?”
  “菩萨!菩萨在上,请受信女一拜!”
  “这是长城!我曾修筑过长城哩!”
  起初,各时空的人还热衷于在投影中寻找自己熟悉的物品,到后来看得心潮澎湃便只顾得全心全意地沉溺进去了。
  在为后世神奇的技法惊叹之余,即使是最愚昧的人心中也油然而生一股自豪的热情。
  “这就是中国!这就是华夏!这就是我的国与家!”
  第120章 演出
  【前半段的文艺表演过程中,云青青一边看着节目,一边唧唧歪歪点评。
  “啧啧啧,还是比不上08年的奥运会,前后多少届都没有能出其右的,尤其是在扣扣搜搜的伦敦奥运会和小日本的阴间开幕式对比下,我大中华的深厚文明底蕴和泱泱大国气度都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
  那个时候还小,只是被那盛大辉煌的场面镇住,越长大才越能解读出其中的深意啊。
  好了好了终于结束了,运动员该入场了吧?”】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看着那一个个国家代表团逐一入场,表情颇为惊异。
  “观音婢,我只知大唐之外还有广袤土地,海外仍有国家,却不想国家数目竟如此之多。”
  “大唐与周边寥寥几个邻国相处已是摩擦不断,后世那么多的国家,想来彼此之间也各有纷争吧。”长孙皇后感叹道。
  “我素来以为中原富庶,大唐足以傲视万里之土,井蛙不可语于海者,因其拘于虚也。”
  “海外有敌窥伺,虽有高山大海阻隔,但若是他们先一步获得那能够横渡汪洋的大船,以坚船利炮寇关进犯,那就是我华夏之大危机。”李世民忧愁地叹息,“后世已受过此等苦楚,我身为前人之天子,怎忍心此难再现于我中原大地?故而时时忧虑,辗转难寐啊。”
  “二郎。”长孙皇后脉脉看着李世民,后者安慰地拍了拍妻子的手背,“观音婢,你放心,我不是因将来误眼前之辈,我只是心中常怀警惕,行事更为谨慎长远而已。
  为后世子孙计,是我辈不可推卸之责任。”
  “陛下,妾有一事请奏。”明灭的光芒中,长孙皇后站起来朝李世民行礼,李世民忙起身扶着她,“观音婢,你这是做什么?”
  “陛下,妾忝居皇后之位,想履行国母之职责,为大唐子民做些谋划。”长孙皇后的目光温柔而坚定。
  “妾知陛下仁善,体恤天下女子难以负担授田带来的赋役,想要取消女子授田、减免其赋役,但妾观后世女子之状,想请陛下只减免授田的数目而不取消女子授田的资格。”
  李世民松开了手,长孙皇后仍旧保持着行礼的姿势。
  “皇后,你以国母之身奉上国策,那朕就只能以天子之姿对待你了。”
  李世民面色和缓,语带鼓励,“皇后免礼,坐下同朕仔细说说你的想法吧。”
  “唯。”长孙皇后坐到李世民下首,对着大唐的天子娓娓道来她对于此事的观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