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岳飞又一次得胜领军归来,将兵卒留在城外大营后,岳飞就到了留守府拜见宗泽。
两人一番见礼之后,宗泽拿起桌上一个食盒递给岳飞,含笑道:“鹏举,你看看。”
岳飞不明所以,揭开食盒一看,在一个白瓷盘里叠着几块色泽金黄、面条干脆的面饼。
岳飞大喜问道:“是那方便面?”
“没错。”宗泽点了点头,“之前那方便面出现之时,评论区有人说道这与其家乡所谓‘伊府面’极为相似,后我与其多次沟通,终于问得此面做法,制成了这方便面!”
“然后行军打仗,将士们又能多一种干粮了!”
“不止于此。”宗泽指了指天幕上狼吞虎咽着方便面的乘客们,“若有朝一日天灾来临,此面有油有面,又能长久保存、便于烹饪,只要煮开烧开便能快速让灾民饱腹。
此活命之物也!”
。
【在云青青的示意下,镜头切换成了两半,一般是火车上乘客们的日常,一边是俯拍的一片狼藉的大地上,一群橙红色的小点在漫漫泥水中摸索着朝车列车而去。
云青青看到的确有人来救援,紧绷的神经总算稍微放松一下。
“按照这个进度,铁路应该很快就能修复吧?”云青青站在过道的窗户边,痴痴看着远方低声喃喃道。
但是她的庆幸没能持续太久,因为又开始下雨了。
雨势来得又急又快,雨滴拍打在玻璃窗上的声音更像是拍打在乘客们的心上。
大概是下午两点左右,乘务人员开始逐个车厢要求乘客转移。
“再说一遍,由于雨势太大,可能引起两侧山体塌方,我们需要立刻转移!请大家带好贵重物品,不要携带大件行李,先到车站里集合!
老人小孩和身体不便的优先!然后是女同志!男同志殿后!
大家跟我来!”
很快,乘客们冒着大雨离开车厢,在车站集合之后转移附近的村庄。
乘客们被安置在了村民家里、并校后作为活动中心的小学里、还有村委会里。】
。
汉顺帝时空。
张衡看到天幕上泛滥的洪水,想到的却是地龙翻身那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景象。
“永自初元年至延光四年,短短十八年间,几乎年年都地龙翻身,其甚者大至四十二个郡国,皆引起地裂山崩、房屋倒塌、江河泛滥,地龙过处目之所及皆是惨相。”
张衡的眉头紧皱,盯着案几上摊开的纸张,上面墨色线条绘制着形似酒樽的草图。
“如今凡人尚不能预测天灾,但若是在地动发生之时有所感应,京师即刻便能调集各地人力物力赈灾救援,如此就能省下许多时间!就能救出更多人!”
“地动仪,我一定要造出来!”
。
宋哲宗时空。
定州。
苏轼也唏嘘万分:“水利事关国计民生,而民心才是共渡难关的关键啊!”
熙宁十年苏轼于徐州任知州时,黄河决澶州曹村,洪水包围徐州城,他带领军民抵御洪水,修筑东南长堤,那段时日连他自己也住在城墙上,效仿大禹过家门而不入,又派遣分别堵塞缺口以守护城墙,这才终于保全了徐州城。
“若官不能一心为民、以身作则,又如何能要求百姓信服、拥戴官员呢?”
。
晋元帝时空。
不论是城墙之下、巷陌之间,还是乡野村落、山林之中,都有人在窃窃私语着:
“这些人是难民了吧?那个村子怎么敢放人进去哦?”
“难民进村,不得从村人口中抢夺口粮啊?”
“难民凶起来可是要人命的啊!”
他们对村民大开家门欢迎乘客们进门避难的举措难以置信,这世上谁敢接纳受灾的人哦?粮食只有这么多,你吃了我就得饿死啊!
再看到村民们拿出家里的粮油米面,倾尽家底地招待乘客们,那就更不理解了。
“我瞧着他们家里的吃的也不多了啊?”
“这世上真有这样的傻人?还一来就是一个村子?”
“他们肯定是家里还偷偷存了粮食!不可能有人这么大方这么没有戒心的!”
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们无法想象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事,人数劣势但家有余粮的一方倾力相助,饥肠辘辘但人数众多的一方也没有强抢,双方在脉脉温情之余,也默契遵守着一种无言的秩序。
“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啊……”
。
隋炀帝时空。
开凿永济渠征调的男丁女丁越来越多了,若是从高空俯视下去,便会看到这一条长长的河道两边都是密密麻麻犹如工蚁一般的人群。
“我和那些人多像啊。”罗燕燕看着天幕一边那些看起来微小如蚂蚁的身穿橙红色马甲的人,脑中闪过一个念头。
但很快这个念头就分崩离析了,她自嘲一笑,
“怎么会一样呢?他们是为了救人趟着泥水,而我呢?我们呢?我们是为了什么?”
天幕上军民一家亲、官民其乐融融的场景和现实中严苛的小吏、暴虐的兵将两相对比之下,罗燕燕产生了一种严重的割裂感。
“到底哪边是真那边是假呢?到底是谁错了?是我生来卑贱就要如猪狗般任人宰割?是我命如蝼蚁所以可以被上位者肆意摆布?
可后世之种种证明,世间可以有另一番景象!
如果错的不是我,不是我们这鄙薄的蝼蚁,那会是谁呢?
是那些兵过如梳的兵匪?是那些草菅人命的官吏?还是……皇宫中那高高在上、掌控世间一切的天子?”
罗燕燕被自己这大逆不道的念头吓得浑身一个激灵,拼了命地把这个想法塞回脑海最底层,最好是如轻烟薄雾瞬间消散,好教人不要察觉。
但她又忍不住想:“天子的无上威严可以掌控四海,可他也无法掌控我的想法,既然世间存在皇帝的权威不能触及之地,那是否说明皇帝本身就并非完美无缺?”
有些念头,一旦起了,就再也消不下去了。
有些火星,注定是要烧成燎原大火的。
第106章 出差(六)
【第二个白天也过去了,很快,夜色再一次降临。
画面的左边,乘客们三三两两躺在地上或者桌椅板凳上蜷缩着入睡;画面的右边,身穿救生衣的人正在抢修被今天的大雨再一次被损毁的铁路。
云青青却睡不着。
她用手机自带的手电筒照明,小心翼翼地绕开了那些鼾声如雷的房间,孤身一人在学校里四处走动。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个撤并的乡村小学,孩子们应该是都已经转移到了镇上或者是县里的学校上学了。”云青青介绍着这所简单的小学。
学校的楼道间、展示栏还留着学校的简介、优秀学生表彰、教师介绍及先进事迹,另外和一些其他的公示信息、宣传资料(诸如防溺水、禁毒、培养卫生习惯等等),通过这些零散的信息还可以粗略还原出一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乡村小学。
云青青一切如常地进行着直播,好像这次身处险境并没有对她造成什么影响。
但当她看到评论区的弹幕里对她的关切与安慰,一种被家里人安慰后的委屈油然而生——有时候人就是这样,没有人关心的时候一切都可以扛过去,一但有人关心了,委屈就会决堤。
云青青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她声音的干涩哽咽着:“我真的太害怕了……虽然我知道国家不会放弃我们,但是很害怕他们来晚一步……害怕万一有意外呢?
……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风景我没有见过,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没有体验过……最重要的是我爸妈年纪大了,不敢相信他们会受到多大的打击……”】
。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睁大眼睛看着这所学校的布局,心里琢磨着在大明建立这种乡村小学的可能性。
他皱着脸唠唠叨叨地跟好兄弟们诉苦。
“咱这个皇帝也难做啊,前头这些年打打杀杀令天下百废待兴,还有很多地方的官员空置,无人处理当地事务,可咱哥几个都是军汉,打打杀杀咱当仁不让,可这文绉绉的细致活咱干不来啊。”
朱元璋靠着徐达的肩膀并排坐在台阶上,一番话说得兄弟们连连点头,“那些文人自恃清高,瞧不起咱裤脚上的泥巴,不愿意为朝廷出力,要是长久下去,没有有本事的人当官,那那些肚子里没二两货的废物做了父母官,不是对百姓们更加不好吗?”
在座的都是朱元璋的老兄弟,大家都是苦出身,深受官僚盘剥欺压,对付更是深恶痛绝。
“所以咱就想啊,咱不靠他们,咱自己培养自己的人才!
要是大明每个县都有这样的小学,就可以培养出许多识字的孩童,这些孩童培养几年出来就可以做账房先生,好的就能做小吏,咱自己养出来的孩子肯定更加放心,你们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