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植树造林,此举不为泽被当世,但为后世子孙计也。”
  。
  【云青青尝试着往外拨打电话,果然打不出去。
  她在心里呼唤系统,询问道:“系统,你能告诉我一些情况吗?比如为什么没信号了?”
  系统在她的脑海中回答:“是泥石流损坏了信号基站。宿主请放心,你们的求援信息已经送出去了,很快就会有救援人员来的。”
  “那麻烦你帮我监控着救援信息。”云青青稍稍安了心,又问,“你能让我的手机有信号吗?”
  “可以让您能接收到外界信息,也就是联网,但是不能对外发送信息。”
  “那也行。”云青青松了口气,背着包爬下了床。
  “大家请放心!我们会尽力保证大家的人身安全,尽力保障食物供应!”乘务员声嘶力竭地喊道,力图压过嘈杂的议论声。
  “车站的工作人员已经启动应急预案,将防洪物资提供给大家,接下来我们会有工作人员去寻找物资,一定保证让大家都有吃的!请大家回到各自的座位上,不要乱!不要乱!照顾好自己和同行人员,尤其是老人和孩子!”
  然而乱糟糟的人群根本无法轻易安抚下来,直到一声欣喜的呼喊响起——
  “物资来了!”
  乘务员接收到信息立马又喊道:“物资来了,我们马上就在餐车准备晚餐,请大家稍安勿躁!再说一遍,请大家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
  唐宪宗时空。
  看到人群渐渐散开,白居易松开了紧握的拳头,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可算是安抚好了。”
  他真怕这些陷入恐慌的百姓会一时冲动做出过激之举,一旦有人不遵守规则,那这个局势就控制不住了。
  “小吏难为啊!可敬!”
  。
  隋文帝时空。
  长孙平看着那些防洪物资飞快地发放到乘客们的手中,点点头颇为认可:
  “不论古今还是后世,筹措物资以备荒年皆是重中之重啊,如遇天灾此类物资便是救命之物。”
  一直以来,他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之灾,百姓往往难以为继。
  于是去年他拜度支尚书不久,便上奏天子建议民间在每年秋收后各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而这村巷存储这些粮食的公仓就叫做义仓。
  虽然此政令推行不久,结果不显但长孙平相信,此举定会造福世人。
  。
  汉高祖时空。
  刘邦蹲在清凉殿门口摆了个烧烤炉子烤串。
  身边一连串的寺人欲哭无泪地看着皇帝拿着毛笔将各种蘸料往烤串上刷,想要开口阻止又不敢。
  刘邦拿起一串肉送到嘴里,把签子随手一扔,立马便有寺人忙不迭上前捡起来,生怕垃圾碍着他的眼。
  “啧,这些人终究还是软了些。”刘邦点评着天幕上那有不愤于老幼优先结果自己没打到足够饭菜的人意图生事,工作人员好声好气劝告的情况。
  “乱世用重典此法亦适用于天灾之下,若无强硬法度约束,乱起来是必然的。
  要是乃公,起码得将那些破坏秩序之人揍一顿不可!”
  自殿内款款出来的吕雉冷哼一声,反驳道:“若是那些小官吏以此惩罚乘客,激化了彼此之间的矛盾才是大大不妙。”
  “那是他们手段不足,要是乃公,区区几百人定能叫他们心服口服。”
  “陛下有这个心力,不若考校考校盈儿的功课。”
  刘邦的神色一下子淡了下来。
  “再议再议,先让乃公先饱食一顿再说。”
  。
  【云青青也打了半份晚餐,之所以是半份是因为她考虑到了自己的食量和体力所需,打多了也是浪费。
  她原本就是光盘行动的践行者,更遑论此时。
  说是晚饭,其实吃完天色也还早,为了安抚乘客们的情绪,乘务人员们每个车厢发了些瓜子,又有意地挑起话头,让乘客们彼此之间多加交流。
  云青青知道他们不容易,所以主动接过了本车厢破冰的任务。
  ——她向大家吐槽自己的工作。
  “大家听听便罢了,不要多说哦,毕竟隔几个车厢还有我的同事在呢。
  你们猜猜我为什么会乘这辆车?还不是这糟心的工作……”云青青一开始还有点尴尬,但一打开吐槽的话匣子那是关都关不住啊。
  ——毕竟上班嘛,能有几个不疯的呢?
  云青青的独角戏没有持续很久,很快就有人加入了话题——这大概是社畜之间的共鸣吧。
  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
  有带着孩子北上求医的夫妇,也有高考后毕业旅行的准大学生,有千里迢迢回家探亲的打工人,也有一路什么都不想说走就走的行动派。
  于是云青青在这个小小的车厢,听到了天南海北的故事浓缩成的一段段人生。
  多奇妙,他们原本素不相识,却因缘际会在这里分享彼此的独特人生。】
  。
  汉武帝时空。
  卫青和将士们围坐在火堆边,听着千年后的人生。
  这一刻,他想起了远在长安的陛下、姐姐们,还有他那开始到了叛逆捣蛋年纪的外甥。
  回过神来就见身边的张次公一双虎目含泪,看得他汗毛倒竖。
  “张副将,你怎么了?”
  “咱老子想起了那一帮子兄弟,当年一别就再也没有见过了,也不知道今后还有没有机会跟他们一起喝酒吃肉,坐在一起叙旧。”
  张次公早年曾为盗,投军后就一直征战在外,再未与当年一起落草之人见过了。
  “放心,此次击溃匈奴尔等功不可没,还朝后陛下必将重赏,封侯亦有可能!”卫青拍拍他的肩膀,鼓舞道,“皆是你可携功返乡,与故人共话往事。”
  “是啊老张,咱们立了这么大功,将那些匈奴人打得屁滚尿流不敢再犯,咱们是英雄啊!”另一位副将苏建哈哈大笑道,“咱们这是保家卫国,到时候你的老兄弟都要羡慕你嘞!”
  听到这话,四周的兵将们都放声大笑起来。
  “也不知这小女郎能不能脱险啊。”张次公又将目光挪到了天幕上,“看了这么久,这女郎就像咱妹子一样,可不能有个闪失啊。”
  将士们都继续关注天幕的动向,和乘客们一起翘首以盼着救援的到来。
  这一盼,就又从天黑盼到天亮。
  被困一天两夜之后,救援能到来吗?
  第105章 出差(五)
  【一觉醒来,水位还未下去,但好消息是大雨已经停了,这至少让大家有了个盼头。
  而昨天下午出去寻找物资的工作人员也带着物资返回——他们联系了车站附近的社区小卖部,冒着大雨来回好几趟终于连夜搬回了矿泉水、方便面和火腿肠等真空密封容易保存的物资。
  饥饿的阴影仍然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头上。
  经过与系统协商,它同意可以使用能量提供云青青的活动所需,所以她也把一部分的食物让了出去。
  而她出发之前以备不时之需携带的葡萄糖冲剂,也早就拿给了更需要的人。
  物质虽然仍然短缺,但是目前最让人恐慌的,还是在于大家失去了与外界联络的方式。
  现在明面上只有列车长的一个卫星电话能够接收到外界的信息。
  但当到了中午列车断电后,为了保证信息的流通,不得不也将这个电话关机,只在特定的时间点启用接收外界的消息。
  即使是有着系统,云青青也心里没底,隔一段时间就询问系统外面是否已接收到信息,是否已经派遣救援,得到系统的肯定回复才能安心。】
  。
  清高宗时空。
  徐茂材是一个新上任不久的小县令,当然他这官不是正经考上来的,而是家里花了大把银子捐来的。
  虽然不是通过正道步入仕途,但毕竟读圣贤书多年,徐茂材心里还是有着一份为国为民的情怀在的。
  所以当云青青身临险境的那一刻,他就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
  他可以从中观摩后世人如何动员百姓、应对天灾以及处理危机情况。
  所以这些天他吃饭睡觉或是翻阅往年卷宗、了解当地事务之余都分出注意力关注着事情发展。
  而让他疑惑的是——
  “为何本官劝告百姓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却收效甚微呢?”徐茂材想起昨日自己前往视察河堤时对着民夫们说的话,那可谓是绞尽了脑汁。
  他这辈子都没有这么放低身段说过话——自幼锦衣玉食、仆役环绕的徐大人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同样的招数,那些乘务人员用起来收益颇佳,到了他用就没什么效果呢?
  “难道是我的文笔不够,写出来不打动人心?还是我说话技巧不佳,不能令百姓信服?”
  。
  宋高宗时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