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的话已经很明确了,他想开海禁,或者说,想重开下西洋一事。
但当年禁海是太。祖下的圣旨,以防倭寇扰乱故下令“寸板不许下海”,后永乐帝遣三保太监七下西洋,虽向四海昭告了大明天威,却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甚至造成了国内钱荒,故往后大明再未遣船队出海,更是……
朱厚照看出殿内官员们欲言又止,忍不住开口问:“想说什么?”
英国公往前一步,道:“禀陛下,当年三保太监下西洋留下的海图与宝船制法均已不存。”
“不存?怎么会不存呢?”朱厚照又惊又怒,霍然起身,“这些不都应该都存在玄武湖吗?”
英国公硬着头皮道:“成化年间,时任车驾郎中刘大夏认为三保下西洋废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以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于国无益,故将其付之一炬。”
“鼠目寸光!”朱厚照愤怒地一拍扶手,道:“你们只见到国内负担,未见船队出海,多少周边小国与大明交好往来,更有甚者奉我大明为宗主国,若是日后战事起,这些小国就当为大明御敌于国门外的边防!”
“朕可以不开海,但必须遣宝船出海寻高产作物,大明处在这所谓的小冰河期,若是连年干旱,各地必然灾情四起,若国库无粮,必然人心动荡,国朝不稳!别忘了北方还有鞑靼虎视眈眈呢!”
说罢,朱厚照不欲多言,挥袖离去。
随侍太监尖声唱和“陛下退朝”,朱厚照充耳不闻,怒气汹汹地往养心殿而去。
你们这些人,当朕真的不知民间疾苦?福建道广东道那些地方,私船出海的还少吗?以
权谋私朕尚可容忍,若乱我大明国运,哼!
。
宋哲宗时空。
赵煦对这亩产千斤的作物也十分心动,但章惇却有不同的看法。
“官家,上次澹澹生烟曾提到元祐三年为一零八八年,此次提及后续那明朝为一四九二年,这数字记年想来是后世历法,这么算来如今为一零九三年,据后世还有四百年,于大宋当务之急当为西夏与辽国,只有先平定陆上边防,国朝才能有余力发展水师。”
章惇建议道:“可传令市舶司,由市舶司向番船番商下令寻找土豆之种,若能送来种子者,可减免其税赋或将禁榷之外的货物市额增加,番商必定趋之若鹜,如此便可不费吹灰之力获得种子。”
赵煦点点头,认可他的建议。
“虽如今以西夏为心腹大患,但水师不可不练,海外还有如此广袤的土地,若有机会,当取之。”
更何况,那澹澹生烟所言的“大航海时代”,是否说明今后会是水师更为重要?
。
宋高宗时空。
赵构看着云青青画出的地图,大喜过望。
“海外竟还有如此宝地,亩产千斤的作物,广袤的土地,善!大善!”赵构兴奋地下令,“朕要建水师,造宝船!”
若能训得一支强劲的水师,那完全可以避开金人的锋芒,乘船前往那美洲,如此宋与金划海而治,金人再也无法威胁朕的安危,岂不妙哉?
。
【等到视频播放完毕,云青青继续说:“具体操作就是这样,土豆不挑地、产量高、好养活,而且不需要向麦稻一样脱壳,产量是多少就是多少,不会有损失,确实是一种很好的粮食。
但是也因为它没有外壳保护,所以不能像水稻和小麦一样长期存储,必须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最好是地窖,而且土豆一旦发芽就会产生毒素,吃了发芽的土豆轻则呕吐腹泻等,重则丧命。这就是为什么土豆只能作为主粮也就是水稻小麦这种粮食的补充粮。”
云青青一拍脑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土豆有晚疫病,而且发生的频率还挺高,一旦有植株感染,这种疫病会大规模扩散至其他植株,造成大量减产。”
云青青在地图上爱尔兰的位置又画了一个圈,“这个地方叫做爱尔兰,这里长期种植土豆作为主粮,在1845年到1850年爱尔兰爆发了晚疫病并很快蔓延开来,导致土豆歉收,几百万爱尔兰人民陷入了大饥。荒,而当时英国正统治着爱尔兰地区。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大英帝国正是殖民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号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这些英国人面对这史无前例的大饥。荒无动于衷,不仅没有施加援手,甚至仍要求爱尔兰出口土豆,将天灾硬生生变成了人祸。所以在大饥。荒结束之后,爱尔兰就掀起了独立运动,经过七十多年的抗争,将爱尔兰南部从英国独立了出来。
自从爱尔兰大饥。荒发生之后,很多国家就以此为戒,所以,土豆产量再高,也不能做主粮,甚至不能用单一的粮食作为主粮,因为一旦发生疫病,就是席卷全国的巨大灾难。”】
。
唐玄宗时空。
“日不落帝国!”李隆基的眼里燃烧着熊熊的野心,“朕亦要让大唐疆域上,太阳永不落下!”
如此,想来在史册上,他的功绩也必然不输太宗陛下!
。
唐太宗时空。
“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听完了云青青讲的故事,李世民忍不住感叹道。
“陛下圣明。”众臣皆叹服。
。
汉文帝时空。
“为君者不仁,焉能不受其苦?”刘恒淡淡地评价道,“不过这所谓的单一主粮一说确实有几分意思。”
虽然他也想要那高产作物,但此时的大汉实在力有不逮。
“只能记录在册,以供后人了,希望大汉后代君王能平匈奴、开航海。”
。
清世祖时空。
“一四九二为明弘治五年,那这么算来如今便为一七七八年?也就是在六十多年后,这大饥。荒便会在那西方的国家发生?那大清能否从中撰取利益?”
虽然自认为大清乃天朝上国,但若是能以此为契机,为大清取得某些利益,乾隆也是不介意的。
“后世人屡屡提及西方,想来其中必有干戈,朕还是得遣人去看看。”
。
汉惠帝时空。
“什么?后世竟有女王?”刘盈如遭雷击,他不可避免地想,如今一手把控朝政、临朝称制的太后听闻此消息,是否会有效仿之心?
“维多利亚女王?”吕后惊异了一瞬,随后便不可置否地淡淡一笑,如常去处理政务了。
人心将为此浮动,但她知道她要什么。
。
周武皇时空。
“果然是蛮夷之地,男子为天女子为地,男为阳女为阴,怎能乾坤颠倒、阴阳错乱?”有人在酒肆茶馆中唾骂道,“这岂不是乱了伦理纲常?”
身边喝酒饮茶的人均默默地远离,这人疯了,也不想想如今龙椅上那位究竟是何人,她手底下的酷吏可不是吃素的。
紫微城中,女皇大笑出声。
“虽为异族后人,但同为女主,当浮一大白!”
第44章 聊聊一水稻
【云青青觉得关于土豆她说得差不多了,她毕竟不是专业人员,连地都十几年没下过来,只能凭借着自己的理解来解释。
“好了,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还有什么想问的吗?趁着机会跟大家交流完我就下播了。”云青青问道。】
【观众2:请问这位娘子,能否细细解释一番之前提及的双季稻与杂交水稻?】
云青青:……
好家伙,这位的问题比之前那个短,讲起来却更加重量级啊。
【“这位朋友,你这个问题我没法详细讲啊。”云青青一摊手,苦笑道,“以我的知识储备,只能讲一下最浅显最表面的东西,我要是能讲清楚那我就不会苦哈哈地天天打工了,这可是我国最顶尖的农业成果。”】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不由得有些心焦。
经过他与众臣的讨论,最终决定询问目前他们最关心的——也是同时天下人最关心的——关于水稻的问题,毕竟不管是太子还是人祸,有粮在手,心里才不慌。
所以他提出了这个问题,谁能想到云青青竟然拒绝呢?
若是白白浪费了这个宝贵的提问机会,实在是让人扼腕,但无奈的是他也无从找补了。
“陛下这是关心则乱了。”杜如晦分析道,“澹澹生烟只说自己只能讲述最浅显的那部分,并未拒绝解释,陛下何不再听听?”
李世民眼睛一亮,强自按耐心中焦急,坐在龙椅上翘首以盼。
而云青青的表现也正如杜如晦所说。
【“不过我可以给大家稍稍讲一点我了解到的。”云青青一边低头在手机上搜索,一边说,“首先来说双季稻,其实双季稻不是一种水稻,而是再生稻、混作稻、间作稻、连作稻等各种稻子的总称,双季稻的特点就是一年中种植一季早稻再种植一季晚稻。
早稻于五月中下旬开始插种,七月中下旬收割,然后紧接着就马上翻耕水田、插种晚稻秧苗,要赶在农历立秋前完成插种,然后在十一月时收割,赶在将霜前完成收割。不管叫什么名字,只要能达到一年种两季的稻子就是双季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