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茶与马能有什么关联?巴郡产茶而陇西产马,又是什么把这两个远隔千里且看上去毫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
  答案已昭然若揭,是行商,是贸易。
  而商人逐利,若能使其经千里之遥也要促成的贸易,必然获利巨大!
  乌氏县。
  倮看着深绿色的树叶在锅里翻炒,经过烘干,最后变成深色的干叶,而那叶子用水一泡,又在水中舒展开来。
  她看得入了迷。
  倮是居住在乌氏县的戎族,也是当地有名的大牧主兼商人,她拥有不计其数的牛羊和马匹,通过将这些牲畜贩卖给关中的农民,再收购关中的奇珍异宝、丝绸陶器及各种日常用品贩至关外,她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还向大山深处的戎王进献织品,换得戎王赐下的十倍牲畜酬报。
  甚至在去年始皇帝巡视陇西、北地郡时,也曾耳闻她的发家史,而赐给她“比封君”的优待。
  作为一个外族的牧主和商人,她已经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就与地位。
  而今天,她那属于大商的弦被拨动了。
  “吾要遣人前往南地换得此物!”若她所料不错,这必然为她带来巨大的利益!
  。
  汉武帝时空。
  桑弘羊的呼吸抑制不住地粗重起来。
  他意识到了“茶马古道”四个字背后藏着的利益所在,若能从中获利,在大汉对匈奴动兵时,国家财政也可以稍微松一口气。
  更何况,如今大汉与匈奴征战败多胜少,他虽未曾上过战场,但也知道其中多为大汉骑兵不足之故。
  ——秦二世无道以致天下凋敝,秦末各路势力大战,更是使得中原大地赤地千里。甚至昔年高祖皇帝时,举国上下都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为天子驾车,高官贵族也只能乘牛车——是他们不想坐马车吗?当然不是!
  中原战马不足,以致大汉与匈奴交战现在仍是受制于此!
  虽不知这茶马交易其中关窍,但试一试总能找到门道的,若能寻到这其中的关键,说不得就能扭转大汉缺马的劣势!
  “来人,备车!吾欲进宫求见陛下!”
  。
  【云青青跟着翻了会锅铲,只觉得手都抬不起来了,只得陪在外婆身边有一茬没一茬地说话,时不时闭上眼睛,发现还是没有文字出现在看板上。
  “难道观众们都不想跟我交流的吗?”云青青几不可闻地嘟囔。但她没能继续疑惑,在用旧报纸盖上翻炒好的茶叶开始烘烤后,她就听到了外面妈妈的呼唤。
  她走到外面才发现太阳已经到了西边了,说明这个下午的时间都在灶台间耗完了。
  “给。”妈妈递给她一个锄头,“跟我去挖土豆。”
  “哈?别了吧,我好累……好好好,快走快走。”云青青的推脱在妈妈平静的凝视下咽回了肚子里,她只能苦哈哈地把锄头架在肩膀上,跟着走到了菜园子里。
  “这一块和这一块都是土豆。”妈妈比划了一下,“你先看我怎么挖的,然后你挖这块。”
  妈妈熟练地抡起锄头,朝着一株土豆苗就挖了下去,先挖松土再轻轻刨开,很快,她就拎起了一串土豆,大的约摸一个拳头大,小的一个鸡蛋大,云青青数了数,这一株有八个大小不一的土豆。
  “哇塞!妈这两块地你用了几个土豆做种啊?”
  “五六个吧,一个土豆大概切了三五块,两块地一共是二十四个眼。”妈妈稍微回忆了一下,回答完又瞪了云青青一眼,“你问这个做什么?赶紧干活!”
  “好哦。”云青青老老实实开始挖土。“所以今天晚上吃土豆吗?”
  “当然,土豆炖排骨、土豆红烧肉、酸辣土豆丝还有一个红烧土豆片吧,还有看你姨妈给不给你们炸薯条。”
  云青忍不住青咽了咽口水,顿时更加卖力起来。】
  。
  【叮——您收到一条消息。】机械音响起来的的时候,云青青吓得差点把锄头砸到自己脚上。
  妈妈的余光看见这一幕,连忙赶她走:“你别挖了,看你挖成什么样子了?去把簸箕里的土豆拿回去。”
  云青青:唯唯诺诺,不敢吱声。
  她提着土豆摇摇晃晃地回去了。
  【系统!我要被你吓死了!】她在脑海中朝着系统怒吼,不待系统回话,她闭了闭眼就看到宿主看板上出现了一长串字。
  【观众1:请问小姐,土豆为何物?来自哪里?如何种植?产量如何?可否为我详细解读?越详细越好。】
  云青青:???
  【系统,你管这叫一个问题?】
  【宿主,我跟您说的是的幸运观众将各有一次提问的机会。】
  【好嘛你在这给我抠字眼。】云青青无语凝噎。【算了算了,让我去查查资料看看怎么回复人家。】
  与系统的交流很快结束,在外人看来云青青只是眨了下眼,她把土豆运到屋子里,招呼了大家来清洗,就随意找了一个房间开始搜索。
  “收到这位观众朋友的提问了,你等我一下,我先查查资料再回答你。”
  云青青熟练地打开了搜索软件。
  第42章 解答一问题
  【云青青用手机搜索“土豆”,划过前面的菜谱和购买链接,点进了百科。
  她略过前面一长串的科属和性状,直接滑倒了其种植历史上,同时也贴心地把手机页面同步投屏到了直播界面。
  “土豆有很多称呼,像是马铃薯、洋芋等等,既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当蔬菜,是目前全世界的七种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地位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云青青一边看一边总结道。
  “土豆的人工种植历史大概有一万到八千年左右,主要是在美洲那边,在十六世纪下半叶随着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带到了欧洲,后来又随着欧洲的冒险者和殖民者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土豆具体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尚不能准确判定,根据目前已有的史实,在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时已分别由西北和华南通过多重途径传入,大概明朝和清朝,当然有一种说法是明朝万历年间就传入了。”
  云青青想了想,翻出纸笔,在纸上大概画了七大洲的轮廓,又大概描了一下中国所在的位置。
  “马铃薯是在秘鲁起源,大概是这里。”她在南美洲西边画了个圈,又在中国所在的位置画了个圈,“跨过大洋来到了亚欧大陆,最后传入我国。其实有时候我在想,要是当年郑和在下西洋的时候不要只沿着亚洲南部走,最后抵达非洲,也往北走走去美洲看看,那是不是土豆、玉米、红薯这三种随随便便亩产千斤打底、在封建时代产量高得就像作弊一样的作物是不是能早点传入我国,这样历史上那些‘大饥,人相食’的记录会不会就少很多?这壮举的意义就更加非凡!
  尤其是明朝正处于小冰河期,由于气温剧降、北方干旱造成粮食大量减产,就算是后期这三种作物传入,明末人口也锐减了足足一半,这个一半说起来轻巧,具体到数字却是五千多万人!”】
  。
  明成祖时空。
  天幕上突然弹出一行字的时候,饶是朱棣有了心理准备也被吓了一跳。
  “是谁提问了?”本时空的人看不到开播前的系统提示,他只能根据云青青泄露的只言片语进行猜测,“可惜没有告知是何人有此奇遇……”
  扼腕叹息只持续了一刹,朱棣很快收拾心情仔细查看文字,越看他的眼睛瞪得越大,在云青青挖土豆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这种作物,看起来——五六个即可栽出二十四棵植株,且每棵植株的产量都很可观!
  朱棣粗粗估算了一下,即使是以一个坑里的土豆做种,也起码是二十四倍的收获!这是何等恐怖的产量!
  “提问者实在是深得朕心!”
  看到云青青画出的简略地图——简略到任何一个学过地理、且还没有还给老师的人看见了都忍不住吐槽的地步——时,他更是激动得自己随手描绘了下来。
  “待郑和回来,朕要将此图予他,令他再行出发,向海外诸国昭告我大明威德。”朱棣刚想到这里,就听到云青青提起了郑和下西洋之行,朱棣的目光顿时顺着海岸线一路往北落到了美洲大陆上。
  “往北苦寒,只怕难行啊……什么?亩产千金的作物?还是三种?去!必须去!”
  。
  明宣宗时空。
  郑和看着云青青随手画出的地图心潮澎湃,听闻云青青提起他下西洋之行更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咱一介残缺之身,竟也能青史留名吗?咱值了!……陛下,郑和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您看到了吗?”
  此时此刻,郑和心里想到的仍是那个他从年轻时候就侍奉的君王——也是他唯一效忠的君王。他看着他的主君从燕王起兵靖难、到后来登临帝位得掌天下,而主君也给了他莫大的殊荣——走出宫廷建功立业的机会,只可惜雄主已逝,只留他在这京城孤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