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白色的世界,金色的河流,雾中的无数张门,和金光缭绕的白色光团。
  她努力无声平复自己的心跳,挡不住困意渐渐来袭,失去意识前,她迷迷糊糊地想:
  系统说的时空,到底是个什么时空?它连接了多少?又能连接多少?
  想这么多干什么呢?反正你也只是个普通人,根本反抗不了它……
  。
  秦始皇时空。
  天色破晓,祖龙在寺人的服侍下穿戴好衣物,拿起长剑在院中挥舞。
  当他感应到手腕上的印记发热时,正好是他练完一套剑法之时,他顺势收了力,打开了天幕。
  余光一瞥,天幕的“共赏”选项是灰色的,祖龙尝试点击却没有反应,他心下惊疑,问道:“尔等印记可有感应?”
  听到四周的护卫和寺人都表示毫无感应,他只得作罢,一双眼睛沉沉地盯着天幕。
  【云青青出门时,天色也还没有大亮,加上细雨纷纷,更显得阴沉。
  云青青穿着冲锋衣戴着帽子,费力地抱着两束鲜花,赶上了最早的一班地铁。
  下了地铁之后冒雨朝着目的地赶路,在路上,她清了清嗓子,说:
  “各位观众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有多少人在看我的直播,今天麻烦大家陪我一起完成一件事。”】
  在云青青坐地铁的过程中,祖龙已经沐浴更衣完毕,将轻便的练功服换成了玄衣纁裳,只是未戴通天冠。
  他原本冷眼看着云青青在清晨的城市里穿梭,当云青青开口说话的时候,他震惊得差点把手里的竹简掉落。
  云青青开口说话了!
  不对,应该是云青青开口朝他说话了。
  她主动朝天幕外的人开口,说明她知道自己的生活展现在他人面前,但是根据她的情态和话语,好像她又不知道是谁在看着她。
  祖龙得出了这个结论,心中不禁激荡,自天幕初现到现在,主播——也就是云青青——与他们的交互越来越多,那是不是可以认为,到后面他能够与她沟通?
  若是能与她直接沟通,那于大秦的益处根本无法想象!
  即使是对方提出什么需求,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满足对方,来交换更多关于后世的信息!
  祖龙一边畅想,一边看着云青青最终来到了岳麓山脚下的广场。
  ——东方红广场。
  祖龙的目光随着云青青驻足抬头逐渐落到了那个雕像上。
  【随着云青青的靠近,镜头缓缓自下而上扫过整座雕像,最后又回到云青青的身上。
  “陪我一起给他献上一束花吧。”
  云青青将一束花放在一旁,双手抱着另一束缓缓放到了雕像底座下方,然后她退后几步,看了一眼鲜花中混着的几朵仿真杜鹃和红梅,又抬头凝视着雕像面容,沉默了一会弯腰鞠了一躬。
  云青青转身去拿起一旁的鲜花,一边往回走,一边语调轻快地说:“我早就想来给他献花了,正好这次清明放假,赶早出门献完还能回家吃个午饭。”
  “好了,在去第二个目的地之前先去吃点东西。”
  她在附近随意找了一家店,坐下来吃早餐。】
  祖龙看着双手后背、右脚前迈、放眼东方的人影,又看到雕像底下堆放的鲜花,眼神逐渐变得沉凝。
  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是他从云青青的举动中,感受到了她发自内心的敬意与亲近,仿佛是在瞻仰伟大的贤者,又像是在缅怀亲切的长辈。
  而在那片刻的缄默中,他与那双看着远方的眼睛对视,胸中仿佛同时燃烧起了战意与敬意。
  “此为何人?”
  祖龙陷入了疑问。“此女远道而来献上花束,此人是她先祖?还是学派圣贤?”
  第25章 清明一追思
  天幕上的云青青吃完饭后又抱着鲜花出发,这时一个伺候的寺人小步上前,跪地下拜道:“陛下,奴有感印记发热。”
  “哦,你放出来瞧瞧。”始皇帝放下了手上的竹简,见这寺人确实放出了天幕,内容也和自己面前的一模一样,又令殿内其他人也展示自己的天幕,发现都是一致的情况。
  “收起来吧。”始皇帝吩咐道,又盯着自己拿那重新亮起来的“共赏”按钮,凝神思索:
  那段只有朕才能看到?为何是朕?难道是那石刻雕成的人与朕有何联系不成?是血脉后代,还是……后世创建如朕之万世功绩者?
  【云青青打了一辆出租车,一路往北而去,一个小时后,她站到了唐人万寿园陵园的大门前。
  “接下来带大家一起去看看我们的神农。”她轻轻地开口,仿佛生怕声音太大惊扰了逝者的亡魂。
  云青青的脸色有些苍白,她打着伞沉默地走在陵园里,在朦胧的烟雨中,林立的墓碑上的照片仿佛是已逝之人透过那双眼睛看着人间。
  她最终站在了鲜花与稻穗簇拥的墓碑前,面对着苍松挺拔,作为墓碑的巨石上,金色的“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在绵绵细雨中熠熠生辉。
  云青青的鼻腔酸涩,眼眶一红,上前将花束放在鲜花堆中。
  “袁爷爷,我来看您了,也不知道您在天上是不是还继续研究杂交水稻。”云青青哽咽无言,她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只是喃喃一句,“我现在每顿都光盘,绝不浪费粮食。”
  她朝墓碑深深鞠了一躬。】
  云青青对着镜头说话的时候,很多人都吓了一跳,但毕竟是老观众了,很快就平息了骚乱。
  “那女娃是在对咱说话吗?”
  “这是在哪里?看上去怪阴森瘆人的。”
  “神农?他们那也有神农吗?”
  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庶民奴隶,他们的目光都紧紧跟着云青青的步伐,所有人都好奇,这位神农是何许人也。
  他们看到墓碑的时候都很疑惑,奈何云青青鞠了躬之后迅速离开,没有给他们仔细看的机会,镜头也没有对着墓园过多拍摄,扫了一下巨石及上面的文字就将视野升高,然后拍了天际的远景,等到镜头回到云青青身上,她已经离开了墓园。
  “方才那是……坟茔?”有人后知后觉。
  “何人竟敢称神农?”农家弟子追尊神农为师,以农为国之本,看到有人妄称神农,他们被挑动了愤怒的神经。
  “那是何人?竟受万民香火供奉?”也有人回想着方才所见,发出了疑惑。
  【“不知道你们在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在我们这里,半个多世纪以前出生的那一代,大概就是我的爷爷那一辈,还经历过饥荒挨过饿,到了我这一辈,就不再为粮食发愁。
  以袁老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开创了中国的杂交水稻事业,水稻的产量从五六十年前的亩产四百公斤提升到了亩产千斤以上,不仅让十四亿中国人吃饱饭,还有余力让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有饭吃。”
  云青青往停车场走去,那里有在等候她的出租车司机。
  “他就是我们的神农,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只要世界上还有人吃着他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他就永远活着。
  肉身逝去,但精神长存,历史会记得他,人民也会永远缅怀他。
  所以我想要你们都知道他的功德,让他的名字在不同的地方万古流芳。”】
  云青青的话说完,各个时空先是陷入一片沉寂,然后嘈杂的声音如同沸水一般轰然炸开。
  。
  秦始皇时空。
  农家的弟子们陷入了疯魔。
  “什么?!亩产千斤以上?!”
  “莫不是说这位袁老真的是神农转世?”
  “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秦时的主食以小米为主,水稻亩产不过八十斤,连云青青所说的四百公斤零头都没有,亩产千斤更是想都不敢想了。
  咸阳宫中的始皇帝也被这个数字震惊得无法保持惯常的威严神色,亩产千斤能养活多少人口?十四万万人又是多少劳动力啊!
  若是有这么多粮和人,他想做什么不成?南征百越,北伐匈奴,四海之内莫不敢往!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激动地站了起来,双手握拳狠狠扬了一下。
  “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他兴奋地连连念叨,“朕要开一农作司,专研水稻杂交之法!不,不仅是水稻,豆、麦是否都可杂交?”
  “来人,拟旨!”
  。
  明太祖时空。
  “咱也要大明有这杂交水稻!”朱元璋蹭的站起来,吩咐道,“快请百室先生入宫!”
  山东,东平。
  床榻上躺着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他马上就要死了。
  屋内孝子贤孙跪了一地,他听完云青青的一番陈述,激动地举起干瘪的手,瞪大眼睛看着儿子糊满了眼泪鼻涕的脸,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
  “父亲!父亲!儿子明白!”头发花白、已经做了曾祖父的老人抓住父亲的手,“儿子必定将您的农书刻印发行,教授百姓其中之法!若有幸,儿必将其献给朝廷,以全父亲爱民之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