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段夫人笑盈盈道:“可不是,当年王妃下令建官道的时候,有些眼皮子浅的私下里没少说风凉话,如今再瞧瞧,真是打脸得很。”
  顾佑安并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她和周祈做决定之前就知道大概结果,如今这般,只不过是按照他们计划中进行罢了。
  这只是个开始,往后还会更好。
  一群人说说笑笑,阿萱带着几个孩子来了,阿萱进门就笑道:“姐姐,你来了怎么也不去找我?”
  “没空闲,原准备下午找你说说话。”顾佑安拉她坐,笑着打量她,她的小妹妹真的长大了。
  今儿过生辰的宁宁,带着弟弟们过来:“宁宁给姑母请安。”
  顾佑安招招手,晓月送上一个紫檀雕花的盒子,顾佑安拿过来亲手送给宁宁,笑道:“这是姑父姑母送你的生辰礼,希望咱们宁宁天天开心。”
  宁宁微微抿嘴笑:“宁宁谢谢姑父姑母。”
  阿萱捂嘴笑:“姐,也就是你了,宁宁掉牙后跟咱们说话都要捂着嘴,也就是在你面前才会大大方方的。”
  顾佑安瞪妹妹一眼:“你当初才掉牙时怕羞,连门都不出,你好意思说宁宁。”
  阿萱哈哈一笑:“也就那几天罢了,后头我出门骑马打猎也没遮掩过。”
  阿元站在娘亲身边,好奇地看着表姐的嘴,再过一两年,他也要掉牙了吗?
  顾佑安揽着阿元,笑问:“宁宁,阿元送你什么生辰礼了?在路上时我问他他还不肯告诉我。”
  宁宁还没回答,阿萱拍着大腿笑道:“姐,你肯定猜不到阿元送的什么。”
  “雕的什么物件?”
  阿元送的生辰礼是装在一个小盒子里叫贴身小厮拿着,肯定不是什么大件东西。
  “哈哈哈,你儿子送的生辰礼是一个大金锭子,那叫一个实在。”
  屋里人都看向阿元,杜氏也好奇:“乖乖,怎么送你表姐金子
  ?”
  阿元看小表弟阿阳一眼,道:“上次阿阳生辰时我送阿阳小猪,段六郎叫阿阳把小猪扔掉,他说小猪不值钱,他出去看戏随便打赏戏子的赏钱可以买一箱子我送的便宜货。我想金子比银子值钱,我送给表姐金子,表姐可以买好多喜欢的木雕。”
  杜氏愣住,段集和段夫人夫妻俩脸色顿时不好看了。
  段六郎是段家的小孙子,段六郎在段家年纪最小,在家惹出事来长辈骂一句年纪小不懂事就过去了。
  可在顾家这儿,段六郎今年八岁,比顾家这几个年纪都大,再说他不懂事糊弄过去,就有点不像话了。
  段夫人忙道:“送礼讲究的是心意,世子给阿阳送什么都是好的。我家六郎不懂事说错话,叫世子和阿阳委屈了,回头我叫他爹教训他。”
  阿元说:“段夫人不用如此,段六郎也只比阿阳大五岁,把他打坏了就不好了。”
  三岁的小阿阳听不太懂这么长的话,他的哥哥阿行今年五岁,听得明白了,他说:“外祖母,别打坏了,打哭他就好了。”
  阿萱忍不住了,盯着两个活宝侄子直笑。
  杜氏劝道:“孩子家哪里有什么坏心思,不过是想到什么说什么罢了,亲家也别生气,气坏身子可不划算。”
  见婆婆开口了,段氏也说:“娘,您回去别打六郎,小孩儿之间吵吵嘴也没什么。”
  段集轻哼:“八岁不小了,再不好好教,等再大些就不好教了。你大哥夫妻俩也有错,宠爱小儿子宠得无法无天了。”
  段集夫妻俩本来高高兴兴来顾家庆祝外孙女的生辰宴,因家中小孙子不懂事,中午吃了宴席后,生着闷气回去,段六郎的屁股只怕要遭殃了。
  顾佑安下午也没久留,回去的马车上,顾佑安盯着儿子道:“今儿你是不是故意的?”
  “娘亲,我就是故意说的,段六郎太讨厌了,我想叫他受教训。”阿元痛快承认。
  阿阳生辰已经是两个多月前的事了,这点事叫他一个小孩儿记了两个月,顾佑安也是有点无语。
  “当时你怎么不说?这点事也值得你记这么久?”
  阿元乖乖笑道:“那时候只有我们几个小孩儿在,我说了他肯定不承认,就是告诉大舅母也没用。”
  “你怎么知道没用?”
  “大舅母会替阿阳出头,骂段六郎?”
  大嫂在乎体面,当着外人的面训娘家侄子,大嫂应该做不出来。
  阿元眨眨眼,所以啊,他才想到跟段六郎祖父祖母告状,这个比较有用。
  顾佑安叹气,抱起儿子放在膝上,道:“你呀,整天跟你父王闹腾,我看你的聪明脑袋肯定是从父王那儿继承来的。”
  她小时候只是个寻常孩子,肯定没这么多小心思,也没有她儿子这么好的记性。
  阿元到底年纪小,他再聪明也是个孩子,小心思一眼就被老成精的大人看穿。但是,阳谋也是谋,不管什么法子,有用就成了。
  此时,顾稳和田清徳在后院下棋,张世南在一旁观战。
  田清徳盯着棋盘,笑道:“才六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心思,祁王和安安也算后继有人了。”
  顾稳嘴角微翘,对外孙也不吝夸奖:“阿元那孩子打小就话少,脑子却很灵活,心里也有成算,难得。”
  田清徳幸灾乐祸道:“段家那小孙子只怕难逃一打。”
  顾稳道:“也该打,小小年纪不读书习字,学些纨绔子弟做派,简直败坏了段家的名声。”
  “唉,段大人和他的几个儿子都不错,段家在松江城如今也算高门大户了,有权有势,几代人攒起来的富贵温柔乡,后代子孙中养出几个纨绔子弟也不足为奇。”
  田清徳嘴上这样说,心里却警惕起来,他田家的几个孙子可不能出现段六郎那样的,要不他老头子定要打断他们的腿。
  由彼思及是人之常情,只要没发生在自己身上,自然可以不痛不痒,段氏到底是段家的女儿,不由得就想多了。
  段氏把儿女叫到自己身边,问他们阿阳生辰宴上发生了何事,阿行阿阳两兄弟一个五岁一个三岁,早不记得两个多月前的事了,只说段六郎讨厌。
  宁宁年纪大些,她倒是记得,她皱眉道:“那天段六郎嘲笑阿元送的小猪不值钱,要抢了扔掉,阿元身边的小厮护着阿元,把他推开了。”
  宁宁当时想告状的,也就是看在几个表姐又是替段六郎道歉,又是拿东西哄阿阳的面子上,加上阿元劝她,她才算了。
  要不然,就是不跟大人告状,她都要替阿阳初期打回来。
  段氏叹气,女儿喊阿元时语气亲亲热热的,喊侄子只生分地喊段六郎,可见其差别。
  段氏仔细回想,那会儿阿元说侄子时安安的表情明显是不知道的,以安安夫妻俩对安安的细心程度,就是孩子们之间发生口角,照顾阿元的小厮不可能不禀报给主子。
  安安既不知道,那肯定是小厮没说,是小厮忘掉了,还是阿元不许?
  若是阿元不许,阿元小小年纪就管得住身边的小厮了?
  再想到时隔两个月杀了个回马枪,段氏更是心惊,阿元那孩子瞧着文气得很,他竟这般能忍,还会算计!
  段氏身上不禁惊起一层鸡皮疙瘩。
  “娘,你想什么呢?”
  见娘不说话,宁宁说:“娘,您不高兴吗?”
  “娘没有不高兴。”
  侄子和自己的儿女之间谁轻谁重都不用想,段氏看着三个儿女说:“以后在外头碰到谁说你们,或是骂你们了,你们记得回来告诉娘。”
  阿行说:“娘帮我们报仇吗?”
  段氏笑道:“好,以后谁欺负你们,娘帮你们报仇。”
  宁宁摆摆手道:“不用啦,小姑姑说,好姑娘都是有仇自己报。”
  段氏无奈叹气:“你听你姑姑的还是听我的?”
  宁宁嘿嘿一笑,并不说话。
  段氏见女儿这样,就想到以往婆婆被阿萱气到了时安慰自己的话,她现在照样拿来安慰自己:唉,小娘子虎气些也就罢了,至少在外面不受欺负。
  段集归家,叫来小孙子就是一顿打,段六郎被打得浑身红印子,哇哇大哭,她娘心疼得直抽抽,见公婆都黑着脸,她也不敢多问。
  段家那边且不提,顾佑安带着儿子归家时,周祈也回来了。
  顾佑安看到他就说:“你儿子不得了了,现在知道告状了。”
  周祈笑道:“他跟谁告状了?”
  顾佑安口渴,一边叫丫头倒水一边笑着跟周祈说:“可精彩了,你儿子这个状告得有勇有谋,叫他跟你仔细说说。”
  周祈瞥儿子一眼。
  阿元不搭理他父王,迈着小短腿儿巴巴地跟他娘亲进门。
  阿元不肯说,顾佑安这会儿兴致好得很,绘声绘色地把儿子今日告状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顾佑安抱着儿子猛亲了口,笑着对周祈眨眼:“你说句实话,你小时候是不是跟阿元一样有心眼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