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张平到松江城后一回就选中了文官,因对律例较为熟悉,就去了管刑法的衙门,花了五六年从六级官升到了五级官。
按理说,张平这样有官职,且外貌又还不错的青年官员娶妻不难,他拖到这个年纪还未婚配,说白了就是想上娶,想借岳家的势。
在洛阳也就罢了,左右官宦人家多,说不得就叫他如愿了。
可在松江城啊,一级大官就五位,二级官数来数去也就那么些人,这些人家都是互相嫁娶,一般也轮不到张平这种毫无根基的低级别官员。
张平拖到这个年纪本来都想作罢了,谁知道祁王曾经的先生,如今管刑狱的苏大人,他上级的上级,竟托人来问亲事,他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张平如愿娶到了苏香,为了岳父对他有个好脸,愿意提携他这个女婿,成婚这一个月来,张平去了苏家四五次了,陆夫人都暗地里嫌他去得太过频繁。
张平也不傻,看出了些什么后,趁今日正月初二是回娘家的好日子,他一早就带着新婚妻子采买点心去岳家。
张平花了银子买了年礼,身边又带着苏香,这次上门来,张平底气十足,对岳父岳母一顿问候请安。
陆夫人把女儿从头到脚仔细瞧了一遍,猜女儿过得不错,这会儿对张平也稍微有个好脸色,也有心情跟他客气两句。
“平哥儿来了,你爹娘在家可好?”
“劳岳母惦记,我爹娘身体安康,他们叫我替他们跟您和岳父问个好。”
苏光笑道:“都是一家人,客气这些做甚,以后常带着阿香回来瞧瞧就成。”
张平忙道:“岳父说的是,我爹娘也这样说。况且……今儿我瞧着祁王殿下也陪王妃去顾家了,我等自然该跟祁王殿下一样的。”
“哦,你们来的路上碰到祁王殿下了?”
张平笑道:“倒也没瞧见,只瞧见许多护卫护送祁王府的马车出东城门去,点心铺子旁的茶楼里,有人说跟在马车旁边的是祁王身边的长随,猜测祁王肯定在马车里。”
苏光笑着点点头:“祁王年幼时就很有孝心,常常得先皇和先皇后夸奖。”
张平顿时来了兴趣:“祁王幼时是什么样的?”
“祁王幼时啊……”苏光脸上透出回忆的神情,随后笑道:“都说三岁看老,这句话在祁王身上格外应验,祁王幼时跟如今大差不差。”
张平笑着往苏光旁边走了两步,给岳父倒茶,笑道:“祁王既是个孝顺的,应该是念旧情的,您该多跟祁王府走动走动才是。”
张平可是托人打听过了,岳父虽贵为祁王曾经的先生,却不常去祁王府走动,到底有师徒之谊,未免太生疏了些。
苏光还未开口,陆夫人皱眉,冷声道:“老爷,我跟阿香说说话,你若跟平哥若是有事要谈,就去前院书房吧。”
张平心里一抖,不好,不知道哪里又得罪这位岳母大人了。
苏光也不想再说祁王,起身道:“平哥儿跟老夫去书房坐一坐吧
,最近我得了一本《四书校注》,你也瞧瞧。”
“是,小婿听岳父大人的。”
张平嘴上答应,心里却叫苦,他本来只是个学识一般的秀才,到松江城选了官后为了苦心钻营官场,就更是放下了书本,他哪里配岳父这样的皇子之师指点他?这纯属为难他嘛。
张平一走,陆夫人就冷笑道:“眼皮子浅的东西!”
没有指名道姓,苏香和屋里伺候的老仆都知道她说的是谁。
陆夫人盯着女儿:“我问你,张家那老婆子,还有你上头那两个嫂嫂可有欺负你?”
苏香摇摇头:“婆婆是个不爱立规矩的,对我和两位嫂子都很好,不曾欺负我。”
“你那两个嫂子欺负你了?”
苏香又摇摇头:“一大家子住在一处,偶有争执难免,两位嫂子出身不如我,或是因为忌惮这个,也不敢明面上找不痛快。”
陆夫人稍稍放心,叹道:“也罢了,女子嫁人难寻到十全十美的,张平虽只是个寻常人,张家人倒也还算不错,日子过得下去就成。”
陆夫人当初把张家里外打听了个明白,她坚信张平这人难有大出息,只要他们苏家不倒下,张平指着苏家提携,就不会对阿香太差,如今这局面跟她预想的一样。
只是吧,唉,这个女婿到底不如她的心意。
瞧瞧杜氏的女儿嫁的是什么人家,她这个……唉。
陆夫人这几年越来越信命了,她打出身起到嫁进苏家,生下两儿一女,就没有不顺心的时候。
如今这几年她叹气的次数,比前半生几十年加起来都多,她好似都习惯了。
被陆夫人惦记的杜氏啊,正欢欢喜喜迎女儿女婿进门,连连夸了祁王好几句,能亲自陪安安回娘家的女婿就是她心中的好女婿。
顾佑安还不知道她娘这么会夸人,一句接一句都没有重复的词语,她听得都忍不住笑意。
杜氏悄悄瞪女儿一眼,扭头又对祁王笑道:“早知道你要来,安安她爹早叫人准备好了茶点,你们男人家去说你们的事吧,我叫安安去帮我做点事。”
祁王客气道:“都听岳母的。”
杜氏嘴角的笑意更大了:“先去吧,一会儿用午食了我使人去请你。”
杜氏拉着闺女进门,阿萱也想跟过去,被嫂嫂段氏拉着不让:“阿萱乖,嫂嫂带去你后厨瞧瞧有什么好吃的。”
阿萱无奈地被嫂嫂拉着走:“我不是小孩子啦,嫂嫂怎么还用好吃的哄我。”
段氏笑道:“你说这话你猜我信不信?前儿晚上你偷吃……”
“羞死人了,嫂嫂可别说了。”阿萱急得跳脚捂住段氏的嘴。
段氏轻笑道:“好,你听嫂嫂的话,嫂嫂就不对外说。”
阿萱轻哼:“好嘛,我听嫂嫂的话。”
“咱们阿萱真是乖孩子,明儿嫂嫂回娘家带你去玩一日,你可愿?”
初二小姑子要回来,顾文卿和段氏就商量初三再回娘家,住一晚初四早上就回松江城民人巷那边的家,安排安排初五请客的杂事儿,正正好。
阿萱跟段氏亲近,自然愿意去:“嫂嫂家有什么好吃的?”
“好吃的呀,嫂嫂娘家厨娘特别会做猪蹄,你可爱吃?”
“爱吃呀,炖得又软又糯的猪蹄谁不爱?”阿萱高兴地蹦跶了两步。
姑嫂俩说说笑笑去后院,那边杜氏拉着女儿去主院,还没进门呢就边走边说起来:“年前这一个来月王府里送了七八回菜蔬了,你回去叫人别送了,免得叫外人知道说嘴,好似我们家嫁了个女儿就贴上王府似的,跟那什么一样,哦,对,孟家,我们家可不想像孟家那般惹人嫌。”
顾佑安任由她娘拉着,故意笑道:“杜夫人,如今您是不得了了,这才几个月过去啊,您都嫌弃上孟家了?原来您可不是这样说的。”
杜氏坦然道:“那谁知道你会嫁给祁王?你既是祁王妃,自然是有些不一样的。”
顾佑安不想跟她娘扯那几筐菜的事,进门坐下就问:“年前我也忙,只使人给田家和张家送了礼,不知道他们家最近咋样了?”
杜氏坐下便道:“你白婶婶家两个儿子都娶妻了,她心里的担子放下,那叫一个神清气爽,浑身安泰,自然过得好得很。再说张大夫家嘛,张隐山他那个媳妇儿怀孕了。”
顾佑安惊讶:“这就怀孕了?”
张隐山成婚比她还晚几日,算算日子,就算新婚当天晚上就怀上了,这也才一个多月吧,这么早就知道了?
杜氏小声道:“听你刘婶婶说那孩子本就是从小学医的,她的身子骨调养得好,小日子准得很,上月小日子没来,张大夫摸脉后就说有了。”
杜氏激动地拍大腿道:“张大夫不愧是当过御医的人,把脉就是准,日子这样浅竟然能把出来,一般的大夫可不成呢。”
杜氏扭头看女儿,顾佑安一下就明白她娘的意思,赶忙道:“我身子骨也好得很,大过年的你可别请张叔给我把脉,意头不好。”
“也是,你和祁王……年纪轻轻的,多处一处说不得就有了。”
成婚才三天就夫妻分离,上哪儿要孩子去?
杜氏说:“对了,大年二十九那日,山上的胡家人,还有松江城的韩掌柜都给咱们家送了礼,想托我们家给你传句话,想见你一面。”
“见吧。”
“我猜你肯定愿意见他们,我叫他们正月初五去咱们家吃年宴,到时候你顺便见见他们。”
“也成。”
前院里,祁王说到做到,跟岳父大舅哥闲话了一上午,当然,大体是顾家父子俩在说,他在听。
也就是在家里,若是在衙门,三人之间不像闲聊,倒像是顾家父子在汇报公务。
毕竟是年节上,年节就该休息,顾佑安也是体谅她爹和大哥的不容易,下午把周祈带去她院子里午歇,傍晚用了晚食就回祁王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