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这次鞑子挑东北方向突围,要不是他们的探子提早送来消息,王爷早有准备,只怕东北一线就守不住了。守不住边境线,王爷谋划的一切都将落空。
祁王坐直了身子,眉头微皱:“真到要饿死的人时候,就算血流成河鞑子也会南下,很难拦得住。”
镇北大都督也是这样想,所以朝廷为难祁王和东北军的时候他才会插手,有祁王在,至少东北方向是稳的,多一个人多一分助力。
为了北方边境安稳,为了大义,为了大周朝的无辜的黎民百姓,纵使镇北大都督知道祁王借机拉拢东北方向的驻军为己用,他也要保祁王一手。
“最近可有人去天一观见李道长了?”祁王问。
一谋士道:“半个月前去了一趟,李道长说明年雨水充沛,是个好年份。”
好年景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对草原上的鞑子来说也是好事,不缺吃,就不会冒着性命危险打仗。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坏事,因为草原上的人口会继续滋生,这样发展下去总有养不活那庞大人口的一天。
祁王的目光巡视大周朝的舆图,说到底还是大周朝不够强,周宣那小子不行!
祁王的目光最后落在燕州和辽东,周宣既然不行,那就他来。
祁王留谋士们到半下午才放他们走,谋士们离开时,刘忠亲自送他们出门,还给每人准备了一份礼,谋士们都笑着道谢,收下走了。
祁王回主院,顾佑安笑眼斜看:“怎的,明儿就是大年三十了,什么难办的事要叫你这会儿还留人家商议?”
祁王笑道:“确实是难办的事,不过也不是急事,时局若稳定,花个几年工夫来办也使得。”
“若是时局不稳呢?”
祁王抽走她手里的书卷,又端起她的茶盏喝了一口,放下茶盏,徐徐道:“若是时局不稳,那就要快刀斩乱麻了。”
顾佑安垂眸沉思,他却过来扰她,摸她发髻,笑问:“咱们家就两个人,明儿大年三十可要去你岳父岳母家过?”
轻轻握住他的手,笑道:“也不用,等大年初二你跟我回娘家就成。”
“都听你的。”
自从母后去世后,他身边虽仆从无数,到底不是亲人,大过年也是独自一人,他对过年早没了心思。过不过,在哪里过,对他来说并无什么差别。
顾佑安不赞同他的想法,年节这样的节日还是需重视一下,一年到头难得休息,总要放纵自己开心开心不是?
祁王没有要求,没有期待,顾佑安可有呢。隔天大年三十一早顾佑安就看菜单,中午试了几道菜,哪道菜不对口味,或是配菜不喜欢,她都要挑剔的。
顾佑安自己挑剔就不说了,她还一个劲儿地问周祈喜不喜欢,周祈多说几句就不耐烦张口,顾佑安说他:“咱们成婚三日你就走了,这么久才回来,我连你喜欢吃什么都不知道,咱们之间是不是太生疏了些?”
祁王重新振奋精神,笑道:“你说得都对,还要试什么菜?都端上来。”
顾佑安满意了,叫人继续上菜,各种口味都试了后,顾佑安发现他喜欢咸鲜的口味,不喜欢海腥,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菜蔬。
顾佑安盯着他的脸看,祁王笑问:“看什么?”
顾佑安轻叹:“老天爷真是偏爱你啊,就你这个生活习惯,脸上竟干干净净的,一颗痘也不长。”
被夸了,祁王心里愉悦极了。
夫妻俩说笑一场,今儿的试菜就结束了。
试菜的成果是显著的,府里厨夫厨娘们更清楚主子的喜恶,做出来的宴席更合主子的口味。
这不主院里的宴席上桌约莫半个时辰后,府里各处及忙乱的后厨房众人端起酒盏才吃喝上,刘忠这个大管家就得了王妃的令给今日料理年夜饭的大厨送赏钱来了。
大管事张二笑得合不拢嘴,站起来吆喝一声:“诸位,快来谢主子的赏。”
“哎,这就来了。”
“哈哈哈,自从王妃主子进府后,咱们得了好几回赏了,没想到今儿晚上还能有
一回。”
“谢主子们赏!”
大家伙儿各个笑开了花,叽叽喳喳地说笑,谢赏谢得格外真心。
可不是么,王爷以前在府里的时候不多,就是在府里,也不在乎吃穿上的事,他们认真当差,也就只有逢年过节跟府里上下一道领个赏钱罢了,单独给他们的是没有的。
王妃来了就不一样了,做得好,自然就得看重,有额外的赏赐。
何止后厨啊,针线上的绣娘,车马房的车夫们,农庄上的庄头农夫,还有常随顾佑安出门的侍卫们等,许多人今年都过了个好年。
用了年夜饭,夫妻俩也不要人跟着,祁王提着灯笼,夫妻俩去廊下走一走,消消食,听到府里各处热闹的说笑声,祁王也觉得舒心。
“多谢你费心操持。”
“不用谢,祁王府是你的也是我的,经营好这些小事,我们都能过得舒坦些。”
在她这儿,管理好府里这些事费不了她多少工夫,顺手的事。
夫妻俩手握在一处,这个年过的都很开心。
大门外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响起来,府里各处的热闹更添一层,一直不远不近跟着的刘忠、徐志、晓月、小菊等贴身伺候的,都笑着过来跟主子拜年。
府里府外的鞭炮声响成一片,新年到来,该是瑞兴八年了。
第68章 同心攀附
大年初一一早,祁王府里伺候的一干人等,分批由管事领着去主院里跟主子磕头领赏,领完赏后,这一上午就这么过了。
下午,祁王在前院接见了许多官员,顾佑安也没得闲,在后院见各家女眷,这一坐就是一下午。
晚上夫妻俩闲谈,顾佑安说锤着腰道:“这回再见,我瞧着孟家和袁家的女眷头都低下来了,对我这个小辈说话也客气了。”
“你是王妃,他们只是寻常百姓,对你客气原是应该。”
祁王对孟家袁家全然不看在眼里,他笑道:“今儿辛苦王妃了,明日去岳父家,也没外人在,你正好歇歇。”
顾佑安拉他手,笑道:“我回娘家自然自在得很,倒是祁王殿下您,您可自在?”
“怎么不自在?岳父也是父,本王陪岳父喝茶清谈原是应当的。”
祁王温声道:“不必在意我,回娘家自然要你开心才好。”
顾佑安眉头微挑,这人平日里瞧着话不多,没想到竟是个嘴甜的。
“你在意我,我心里自然也在意你的,本王妃发发善心吧,体谅你做人女婿的难处,明儿中午用了午宴后,你就别跟我爹闲话了,去我屋里打个盹吧,等要走了我再叫你。”
祁王低头,两人耳鬓厮磨:“你陪我?”
“那是我娘家,你也好意思。”顾佑安老脸一红,一把推开他。
祁王哈哈一笑,退开两步再不逗她了。
顾佑安跟这个时代大部分外嫁的小娘子不同,她跟娘家人是极亲近的,回娘家就是回自己家,没有归宁做客的意思。
大年初二,祁王府的马车从东角门出去,一路沿着东街往城外去,路上惹了许多人的眼。
大年初二松江城里各处酒楼茶肆都开着,不用走亲访友的都聚在这些地方喝茶听戏闲谈。
祁王府的主子出行前后那么多侍卫护卫着,在松江城里独一份,除了王府之外不会再有别家撑得起这样的架势。
有知道祁王府的官宦家眷小声道:“听说顾家全家人都在邻山村过年,年初二外嫁女回娘家,祁王妃今日肯定是去邻山村。”
“不止是祁王妃回娘家。”
“你这是何意?”
“你没瞧见?一路护在马车两边的是祁王跟前的长随徐志,祁王妃跟前的大太监刘忠,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祁王肯定在马车里。”
“嚯,祁王陪王妃回娘家?”
“这有什么好惊讶的,祁王妃还没嫁进门就掌权了,可见两人感情好,论起来,祁王陪王妃回娘家也正常。”
“哎,顾家真是养了个好女儿啊。”
“哈哈哈,羡慕不来,羡慕不来!”
说笑一阵后,各自又说起各家的闲话来,东家长西家短的,也是很有嚼头,打发时辰够够的了。
东街一家点心铺子门口,苏香跟才新婚不久的夫君张平立在门内,见祁王府的车队走远了,两人这才提着点心出门。
张平羡慕地瞧了眼已出城的祁王府车队,低头跟苏香说:“当年岳父既当了祁王的先生,祁王来松江城时就该跟着来,说不得岳父早就是五位一级官之一了。”
苏香轻声嗯了声,再不肯多说。
顾佑安出嫁后,陆夫人打定了主意要赶在过年前把女儿嫁出去,也不再抬头嫁女了,从苏光手下的年轻人中选了年过二十五还未婚配的五级官张平。
张平家原是七八年前从关内迁居到松江城,来松江城前张平只是个秀才,考举人不成,听说松江城好做官,这才巴巴来的松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