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其他四人听得他的话,都往外看去。
“还有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便放榜了。”卫长昀听着屏风之外的议论,“快了。”
沈明尧亦是盯着那还未张榜的石壁,无意识捏了捏手。
姜宁难得坐不住,起身走到窗旁趴着,探头往外看,试图看清石壁上的痕迹。
“在这儿能看到吗?”
谢蕴更是个急性子,跟着趴在他旁边,眯了眯眼,“我好像看不清,太远了。”
姜宁回头看卫长昀,“你呢?”
卫长昀哑然一笑,“我也看不清。”
姜宁撇撇嘴,心里琢磨要不要下去。还没等他试探着问,就被身旁谢蕴看出来。
“你现在金贵着呢,下去跟那些人挤,有个好歹怎么办?”
“我也没说要去。”
“你眼睛都快飞下去了,这还没想?”
姜宁立即捂住耳朵,假装听不到。
自从身边人知道他有孕后,一个个地把他当成泥捏的,生怕热了化、冻了僵。
闲聊了几句,时间反倒是过得快。
不多时,一队官兵开道,手捧长卷的礼部官员信步走来。
原本就吵闹的人群,顿时如炸开了锅,发出一阵接一阵的哗然。
只见礼部官员将长卷上的火漆揭开,而后由身边两个小吏帮忙,长卷缓缓打开,张贴在了贡院门前的石壁上。
一声锣响,元安十九年会试放榜。
“让一让,这会元是谁啊!”
“快快,我看看我在哪!”
“我中了,中了!一百零八名!”
“这会元竟是——竟然不是国子监考生,更不是金陵籍!”
……
与姜宁他们一街之隔的酒楼二层雅间内,一身贵气的年轻男人听到脚步声,便放下茶杯。
片刻后,门被敲响,前去看榜的随从进来。
“参见殿下。”
“今年会试头名是——”随从顿了顿,“黔州籍考生,卫长昀。”
太子闻言,掀起眼睛,朝身边看了一眼,“知道了,退下吧。”
“是。”随从应声退下。
太子朝外看了一眼,起身道:“卫长昀,原来那篇文章是他写的。”
“本宫倒是好奇了,这人有意思。”
“安臣。”太子往外走,忽地停下,“你是岳州籍,本宫可记错?”
温安臣垂下眼,抬手行礼,“殿下未记错。”
“是了。”
太子沉吟片刻,“你可是父皇亲自选出的状元,出身岳州世家的能人。”
温安臣一怔,并未露出任何异样,只是道:“臣不敢当。”
太子闻言,低笑一声,大步走了出去,随行之人立即跟上。
然而下楼之时,太子抬头望向了对面紧闭房门的雅间。
目光扫过守在门口的两人,瞥见腰间与手中护刀,眸色一沉。
他那位大皇兄,也并非看上去那般镇定。
-
“中了中了!”
“公子!中了!”
“姑爷,咱们中了!”
接连三人从屏风外跑进来,气喘吁吁的,却都一脸喜色。
三人面面相觑,而后一擦汗,朝愣住的几位公子、姑娘行礼。
“都中了!”
都中了?!
姜宁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立即问:“都中了?!”
三位小厮立即点头,尤其是上次来给姜宁他们报信的谢家小厮。
这会儿看卫长昀的眼神,尽是崇拜。
沈明尧和聂丛文听到中了,心里一松,好歹是有脸面回乡。
再一看谢家小厮的神色,不由对视一眼,双双看向卫长昀。
姜宁后知后觉,看一眼谢蕴,见她和自己一样,便望向卫长昀。
平日里从不为此事露出紧张的人,此刻攥着杯子。
姜宁挪到他旁边,“长昀,是第几名?”
他一问,其他人立即看向谢家小厮。
谢家小厮就等着人问,当即乐出了声,“恭喜卫公子、姜公子,此次会试,卫公子乃是会元!会试第一名!”
会元!
会试第一名!
卫长昀起身,向谢家小厮道谢,“多谢。”
不知为何,听到结果后,他反而没有预想中的兴奋或者轻松,反而有些空落。
姜宁一喜,顾不得旁人在,直接抱住他,“长昀!是会元!”
他喜欢的人,果然是世上最聪明、最好的人,就知道一定可以!
“长昀,恭喜!”
“恭喜恭喜,长昀,你这可是要做黔州第一人了啊!”
“恭喜宁哥儿,恭喜长昀!”
屏风外有不少人,一听会元在这,差点把屏风推倒。
人挤着人想看,有的道喜有的攀交有的直接问他可有娶妻。
掌柜跟伙计更是,迅速过来请他题字。
这阵仗一下搅散几人想聚一聚的心思,连忙从茶楼离开。
可天底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姜宁和卫长昀自己都还没到家,榜前知道会元是谁的人,纷纷四处打听卫长昀住处,竟是比他们还要提前到。
姜宁和卫长昀一看,转身就走,打算先避一避。
“真吓人。”姜宁心有余悸,在街边一处小摊坐下,“还好他们不知道你什么模样,不然走在街上都会被追着跑。”
卫长昀拿了手帕递给他,“有没有挤到你?”
刚才在茶楼,那么多人围上来,一个挤一个,虽说他们都护着姜宁,可也难免有疏漏的时候。
“放心,没什么事。”
姜宁啜着茶,“我自己也留意着呢。”
卫长昀点头,替他剥着花生,“家门口那些人,可能要好一阵才散,我们在外吃过晚饭再回去。”
姜宁心情好,笑眯眯地点头,“好啊。”
卫长昀对上姜宁含笑的眼睛,不知怎么,也笑起来,“这么开心?”
姜宁点点头,“当然开心了,这可是会元——”
特地放轻了声音,“第一名!从小到大,我都没在大考里拿过第一。”
他顿了顿,盯着卫长昀,“能采访一下,你这会儿什么心情吗?”
卫长昀错愕看他,笑了声。
“高兴。”
“也松了口气,还有一些畅快。”
面对姜宁,卫长昀总是少一分在外的从容和稳重。
想来,他也不过十八岁。
“人之常情。”
姜宁眨眨眼,“不过这天下学子众多,不少人看不起黔州学子,都觉得地方偏僻,能出什么人才,连当官都觉得是流放,毫无眼界与为官治世的本领。”
“你这一回,可是替黔州学子正名了。”姜宁一想到这里,便忍不住笑。
“不知道当日在州府嘲我们是乡巴佬的展公子考得如何。”
闻言卫长昀摇了摇头,不禁失笑。
“难为你还记得。”
“我可记仇了。”姜宁哼了声,“这段时间,咱们在城里吃东西,听的那些话,我可都记下了。”
一个个的势利眼,瞧不起人。
尤其是前一阵,他们碰到了国子监的一群人,不知道听见他们说了什么,知道卫长昀是考生后,便阴阳怪气的。
“大夫说了,少动怒。”卫长昀摊开手心,把花生递到他面前,“戒急躁。”
姜宁抓过来,吃了两颗,“大夫也不全对,气大虽伤身,憋气亦伤神。”
卫长昀:“……”
“你说的有理。”
被迫在城里闲逛的两人,直到入了夜,才悄悄地回了住处。
大抵是守了一天都不见人,所以他们回去时,已经没人了,估摸明天再来。
不管如何,总是能清净一晚。
待两人收拾好,回到房间里,已经是将近亥时。
姜宁拿了衣服,回身时见卫长昀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心念一动,轻手轻脚走过来,从后面蒙住他眼睛。
“在想什么,累了?”
“有一点。”卫长昀这一阵也不轻松,该看的书还得看,要做的事也没少。
今天放榜,心里高兴之外,接下来四月初的殿试,亦是不轻巧。
姜宁就着姿势替他按了按太阳穴和眉心,“既来之则安之,莫要这般担心。”
“嗯。”卫长昀呼出一口气,握住姜宁手腕,抬起头看他。
姜宁知晓他意思,便绕到前面,坐在他膝盖上。
卫长昀搂着他腰,把人往上抱了抱。
如此一来,姜宁几乎是跨在他腿上,微微低头,就能亲到他。
姜宁伸手,在他眉上划过,“辛苦了。”
声音放轻了些,“这么多年,都辛苦了。”
不只是这一两年,而是过去的那些年,都辛苦了。
卫长昀抱着他,呼吸微促,仰起头,目光流连在姜宁的眉目间,心口被迟来的情绪挤满。
“宁宁。”
“我在。”姜宁答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