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不语 第148节

  康和觉得有些稀奇,虽料湘秀也不会坑自己兄弟,但张金桂疑的也有些道理。
  既是城中户,他也便去打听了一耳朵。
  夜里头康和偷偷说与了范景听:“那姓鲁的人家倒确似湘秀说的那般,家里不差,姑娘也端正,原本是定了一户人家的,后头做了毁才耽搁到这年纪上。”
  两人并躺在塌上,康和挪动身子凑过去贴着范景:“你可晓得因何做毁?”
  范景答他:“我如何会晓得。”
  康和道:“听得是那男家的小郎不端正,成婚前偷养了一个娼哥儿在外头,一日里去相会,教鲁家姑娘捉了个正着。”
  “这姑娘可是个厉害人物,当即在外头便甩了那小郎两个大巴掌,将人打做了张猪头脸,迎街把人一通斥骂,教那小郎丢尽了丑。”
  “两家婚事自就作罢了,可这事情虽是那男家不厚道,婚事才毁的,外头见识了鲁家姑娘的厉害,都言人霸道凶悍,不敢娶。一年挨过一年,方才到了这年纪。”
  范景听此,倒是动了动眉心,男子多爱贤良温顺的,如此自犯下了错,也不惧家室发难,鲁家姑娘泼辣,许多男子自是忌惮。
  他看向康和:“依大伯娘的脾性,她许这样厉害的姑娘配她的心肝肉?”
  康和好笑道:“我估摸是湘秀刻意没与大伯娘说这一茬,要么就是她经先前的事不敢再挑剔了。不过多半是前者,若是后者,近来她也便不会四处炫耀她家的好婚事。”
  “要我说还是湘秀的眼光好,给自己兄弟寻了这么个媳妇。大房那头就得要个厉害的姑娘才制服得住,大鑫哥是个没甚么主意的人,要是两口子都这般,日子难顺遂。”
  范景没言,不过倒也认康和的说法。
  范鑫能落定下来,范家也去了个大事,省得张金桂终日里来唉声叹气的。
  他动了动脚,贴着康和的腿,这人就跟个火炉子似的,夏月里头爱淌汗也便罢了,这冬月里还这样体热。
  今儿夜里头大福教陈三芳用一块儿栗子糕给哄去了那头睡,塌上就少了那么个小崽子,却觉床无端宽了好多似的。
  一宽敞了,冬里头睡着就觉冷些。
  康和见范景肯贴着他,手顺势便伸进了他的亵衣里头去。
  他在范景耳朵边细声道:“你说那些男子在外头包着娼哥儿娼姐儿是做甚么使得?”
  范景闻言,斜了康和一眼。
  这人分明又是想说些不正经的话了,他不接他的茬儿。
  康和见此,道:“难道你不晓得?”
  “不晓得。”
  康和道:“那我说与你听听。”
  范景心想真是如何说都要落进他的嘴里,他倒想听他要如何说,便道:“你说。”
  康和压低了些声儿:“其实也就是为着………”
  “哎呀,没读上两日书,我也说不了个清楚明白。要不然你与我些铜子,就当是包我一回,我身体力行,教你晓得是作何使的。”
  范景挑眉,问他:“你是个甚么价?”
  “我这身形,我这相貌,不说上乘,那也绝计能算个中上。不过这些也都是花架子,不抵事,除了能点着灯使,也占不得甚么优势。”
  “要紧是我有劲儿,时辰还久,不是俗小之物。”
  范景耳根生红,这人是生意做久了,谈起买卖来得心应手,竟连卖自个儿也都好意说如此一通出来。
  “你这么能干,索性是进窑子里头去营生罢了。”
  “我可不是那般随随便便的人,我挑买主,只卖你一人。今日里头好价,给钱就成,不嫌多少。”
  康和捏了捏范景的腰:“哥哥究竟是包还是不包?”
  范景道:“先验货。”
  康和将本就穿得薄的衣裤一并给丢去了床下,让范景验了个清楚明白,两人好是一番折腾。
  转过了几日,珍儿与骆川宜也家来拜年。
  夫妇俩乘着辆马车回来,拿了六匹布,四盒子点心,外还有几盒不晓得是甚的年礼。
  康和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菜来吃,家里热闹了一场。
  吃罢了饭,珍儿与家里头的女眷说些体己话。
  “瞧着你这丫头出嫁了不过小半年,气色倒是好。在骆家可是顺遂啊?”
  珍儿有些羞臊道:“他待我倒极好。”
  陈三芳跟巧儿听得皆是一笑。
  “家里是大嫂嫂在管家,她是个能干的人物,人也明理,不难相处。素日我除却伺候一二婆婆,倒也没旁的事情可忙,多数时间便陪着他温书。”
  “那骆童生呢?你那公爹可还好相与?”
  珍儿道:“公爹平日里要去私塾教书,早出晚归的,应酬也不少。虽他比家里头其余人要威严些,但我也少有与他碰着。”
  陈三芳听此便放下些心来,去年下半年家里头忙,云表姐几回邀她去耍,她也都不得空闲去,对那头的事情也便不甚清楚。
  接着她又问了几句骆家使着几个人,骆家大朗去年生意好不好这些事。
  巧儿听得津津有味,对这样大户些人家的事多好奇。
  下晌,珍儿就要回去。
  范景在几人说家常话的时候,去棚里扯了两只兔儿,两只大鹅,外还有四只鹌鹑宰了收拾好,又上屋里头寻了些东西出来装着,一并给弄去了珍儿的马车上。
  珍儿瞧着范景默不作声的与她拾掇恁些东西,心头多不是滋味。
  她道:“大哥哥,已经很多了,不肖拿了。”
  范景看了眼珍儿,他没多言什嚒,只道:“有事情就上铺子里来。”
  珍儿应了一声。
  走时,一家子都送,大福喊了声姑姑,珍儿抱着大福亲了亲,多是舍不得。
  回去的路上,忍不得在马车上落起泪儿来,骆川宜与她擦了擦,好是一通哄。
  如此,淡淡的日子,眨眼去了三载。
  第91章
  “往左,再往左一些。欸,对咯!”
  “这院墙定是要夯结实,下石下料都不肖省,要紧得弄好,弄扎实!”
  五月上,天气已见暖,范家地界儿上正是干得热火朝天,凿石抬木的声音响得几里外头都听得见。
  打范家老屋边上,新起了一处大宅屋,直冲着二十间的屋子去建。
  那砖、瓦、石料、木材……堆了几大庞堆,遭屋宅的都是俩工队,日里头最热闹的就属这处,村里耍闲的农户都爱往这头来瞧看。
  快至午间,太阳爬起来晒人,康和从屋里提了一桶茶汤,吆喝着修屋的师傅吃水解个渴。
  大槐树底下乘凉的农户见着康和出来,拍马屁说这宅屋修的宽敞阔气,都快赶过乡长家的大屋了。
  康和笑了笑,拿了碗,也喊看热闹的农户吃。
  自也有那般嘴巴酸的,不吃康和的茶水,道:“康和,你家这宅子修得宽大,外头的屋墙弄得几丈高,人是架着寻常矮梯都爬不进去,乡里乡亲的,恁是要防谁呐?”
  这说话的是村里姓邓的一户人家,三年前意外弄得了个买卖做,这几年也挣下了些钱,在村里头是那般靠前的人家了。
  小户乍富,难免觉自己有几分富贵天分,在村里头也便抖得起来了。
  可这真到了比自己箱笼里还有子儿的人家,难免看得眼红,虽知自个儿差人一截,可心头又不服气。
  他想着以前范家多穷的人户啊,遇着灾年里头,家中米缸没了粮,还上他们家里头去借过米,比他们家里还不如的人户,一扭头倒是富裕了起来。
  其实算起经营生意,也就比他们家早那么个两三年,可人不晓得咋就能置些许多的产业来。
  就拿村子上说,如今他们家手里头足有四十三亩田地耕种着,三户佃农给他们家种地。
  他给粗略计算着,只怕光土地的收成,一年就能挣出个上百贯的钱出来。
  要单靠着种些谷稻自不成,可人家会盘算吶,尽种些会变钱的,就好似那油菜。
  十几亩地的油菜,春月里头一水儿的开那教一个漂亮,好似半个村子都黄灿灿的,一茬菜籽收去榨了油,能出百数斤。
  种油菜也便罢了,又树蜂箱,那产的花蜜又甜又香,听说城里点心坊都上范家买蜜。
  人家种了油菜又种豆,黄豆子绿豆子,要啥有啥。
  气人的就是人种啥都能好,那范家老二叔旁的不行,却会料理田地得很啊,家里头肥又多,土地好,如何不高产的。
  说起肥不又得提人屋里养的那几大棚子的牲禽啊,鸡鸭鹅兔的,十里八乡做事摆席谁不晓得上范家来买禽肉。
  不说摆席吃肉了,看买牲口都能上他家里去,牛、马、骡子、驴都有,也不晓得那姓牟的去哪处弄来的,那样会养。
  这且还是乡里头的产业,人城里还支着铺子干咧,生意又红火,不知一年得挣多少去。
  要少挣了,村里能造这大宅屋出来?又还使唤着四五个人,那日子过得,谁瞧了不眼热。
  姓邓的就是琢磨不透,自家里除却偶得的手艺能做得走,想学学范家多几条路子经营,不知怎就行不通。
  去年想学人在土地上找生意,便种了些瓜菜来卖,忙活了一年,竟是盈亏方才相抵,白给一厢折腾。
  他这般看着范家红火,自是越瞧心里越不得劲儿。
  康和听了这邓家说的话也不恼,他笑道:“这高墙自是防坏心歹意之人的,可见得不是为着防邓兄弟,你可不要多心啊。”
  诸人听了都笑起来,姓邓的觉遭了戏耍,可却也不好意再说甚么。
  辨得多了,倒好似他真要图人点儿什嚒似的。
  至午间,范家一家子在老屋那头吃饭。
  天热烘烘的,家里头去年赁的长工小香,中午用家里榨的山胡椒油拌了一碟子嫩莴苣叶,清爽味香,倒是得大家的欢喜。
  这小香赁来,素日里头帮着烧饭浆洗些衣物,外还有个长工连四哥,干些粗活儿。
  饭桌子上,范爹吃了一碗粥,说道:“家里头这屋子再有个把月怎么都该建好了。弄了四五个月了,终日里头都吵闹得很呐。”
  陈三芳说他:“你还嫌闹腾,人别家想受这份儿罪还没得受咧。”
  范爹听此,笑了一笑,这话说得不假。
  他家这新宅屋,敞大不说,建造用的材料可都是些好料子,光是打屋墙用的石和砖,就是几十贯之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