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571节
他现在对陈安,又有了一个新的认知:心思缜密,懂进退。
但有些事情,需要进一步确定,所以,他接着问道:“那你晓不晓得,董秋玲在哪里?”
“我晓得个锤子,我好好的日子不会过,巴不得她离我远点,这种女人,我几年前就晓得她不是啥子好货咯!”
陈安顿了一下,笑问道:“铜牛、铜鼓,你还要不要?”
孟奎松点了点头。
“那我继续在钟楼饭店,等你两天。”
陈安深深地看了眼孟奎松:“等你东西拿到手,你不妨再像上次买崹参给我弄个车祸出来,或者再给我耍点别的阴招…
包括我家里边,再有人因为这个事情找上我,找上我的家人,你看我找不找你。
我只想好好过日子,把我惹毛了,那结果就只有一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信你就告一哈。”
说完,他不再理会孟奎松,转身走到宏山和甄应全身边:“我们还得在这里再住上两天。”
孟奎松心里五味杂陈,都不知道怎么就招惹到陈安这么一个刺头。
干偷尸贼这一行,能在西北古玩界站稳脚跟,他自然也不是啥善茬。
但老话说在哪儿: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他很清楚,很多人逼急了,往往做事儿不考虑后果,来硬的。
何况是陈安这种,头脑不简单又能玩命的。
撵山人向来少有人愿意招惹,何况是精明厉害的撵山人。
打心底里,他也不想,至少现在不想。
就这一次,明着坑,还不得不受着。
何况,这是八六年,第三阶段的治安整治,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有些事情一旦让人盯上,没有人能受得了。
本来他所做的事儿,就是偷尸的勾当,还有寻西王宝藏的事儿,都得低调进行。
孟奎松心里微微叹了口气,暗想:希望宝藏的事儿,不会让人失望!
陈安他们三人没有返回酒店,而是邀约着去了街上。
孟奎松看着三人离开,也没有回饭店,而是让一个贴身保镖,将好不容易站起来,还在捂着自己喉咙、腰眼的那家伙送去看医生。
他自己则是和另一个保镖上了轿车,匆匆离开。
车上,开着车的保镖问道:“老板,需不需要找回场子?”
“找回场子?你在人家手底下,能走几回合?”孟奎松反问。
那保镖想了想:“单打独斗,我不是对手,但我们人多…耍点手段,还是有办法收拾他们嘞。”
孟奎松哼笑一声:“你晓不晓得,他刚才啷个跟我说?他说,莫把他惹毛咯,不然就是你死我亡…你有把握,能弄干净?”
“有把握!”保镖肯定道。
孟奎松把眼睛闭了起来:“你有把握,但我不想赌,更不想横生枝节。”
“难道就这么算了?”
“聪明的人,不会问这种愚蠢的问题,任何事情,总有个合适的时机…现在,都给老子安分点,莫招惹他们!”
“晓得了!”
“把车子开快点,尽早赶回西安。”
保镖兼司机随即加大油门,出城后,一路疾驰而去,扬起不少尘土。
饭店里为他点的一桌子好菜,哪怕王老板上前来请,孟奎松也顾不上了。
看热闹的一帮子人,今天算是看了个稀奇,都没有想到,一向喜欢强吃货的孟奎松,虽然不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但都看得出,孟奎松在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民手里吃瘪。
不少人心里都觉得有些痛快。
第621章 白高兴一场
三人上街,主要也就是买一些家里的日用所需。
相比起蜀地的县城,汉中可是个大城,各种所需要的东西,几乎都能找到,购买方便。
其实所买的东西,无外乎一些衣物、吃食。
在前往百货商场的时候,宏山好奇地问:“狗娃子,你跟孟奎松是啷个商量嘞?”
陈安笑道:“他自己说,给我三十万作为买铜牛铜鼓的钱和对我们仨的补偿!”
“三十万…”
宏山被吓了一跳,惊呼出来,发现自己声音大了,赶忙把嘴巴捂住。这是他不曾想到的一笔巨款。
陈安伸手搭在他肩膀上:“啷个,你还觉得多啊?”
“是有点超出意料了,我之前猜,顶多会给十五万,没想到比我想的还翻了一倍!”
“我觉得不多,那次翻车的事情,我们三個可是差点就把命给丢了,我从来不觉得,我们的命那么不值钱。”
尽管这年头,钱很值钱,很多厂子、矿区出了人命事故,往往补偿的只是两三千块,甚至只是几百。
三十万,三个人分下来,一人不过十万而已。
虽然现在的钱,在很多人眼里,一万顶得上过上二三十年几十万,但陈安依旧不觉得多。
毕竟,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不少人腰包越来越鼓,但钱也是真的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上辈子是个瘸腿废人,干不了什么,但这辈子不一样,难得重活一次,陈安有足够的自信能赚到更多,可不是区区十万就能买断的。
倒不是他贪,而是冲着孟奎松那番险恶用心而去的。
命也从来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至少他觉得自己的不是。
宏山很快将心里的惊讶压下,问道:“那这个事情,就这么过了?”
陈安摇摇头:“啷个可能嘛,只是先收点利息而已!死仇就是死仇!就像招财断掉的那条腿,长不回来一样。”
一直不怎么说话的甄应全补充了一句:“他孟奎松,也绝对不是那种花了三十万就罢休的人。相反,他给得越多,越说明有问题。他只是暂时不想我们坏他的事情而已。
一旦等他事情得逞,回过头来,绝对就会想办法搞我们,这就不是一个吃得了亏的人。”
陈安冲着甄应全笑笑:“跟我想得一样,我从来不敢低估人心的险恶。”
宏山闻言,面色变得凝重:“等回去以后,还是要随时提防了。”
陈安长长呼了口气:“提防肯定是要提防嘞,但是,也不用太过担心,我之所以提了一嘴宝藏的事情,就是想告诉孟奎松,要是还敢算计我们,就不要怪我坏他找宝藏的这个事情。
在他宝藏没有找到之前,他应该不会乱来,等找到以后,安置妥当,就难说咯!
话又说回来,不坏他好事,也说不过去,那宝藏若是真有,怎么也不能便宜了他。”
三人在街上逛了两个多小时,大包小包的东西买了不少。
东西送到车上放好以后,又特意去农贸市场,准备买些肉,喂给一直关在车厢里的几条猎狗。
最让陈安意外的是,在去农贸市场的路上,看到了一家生产发电机的厂子。
他找到门卫大概了解了一下,听说生产小型发电机,让陈安很是兴奋了一下。
若是盘龙湾门前的河里装上一个,那就再不用看着一到晚上,发出的光亮还不如一盏煤油灯的电灯发愁了。
他早就在想这个事儿了。
这厂子可不是什么国营工厂,而是私人投资开办的,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原来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行的法子,在这些年,也调大了比重。
厂子生产出来东西,也在找销路。
听闻陈安有意购买一个小型水力发电机,厂子负责人很是热情地接待,甚至还领着三人进厂里看了一圈。
结果,陈安发现自己白高兴一场。
厂里生产的小型水力发电机,那在他眼里也绝对是个大家伙,就盘龙湾那河流的水量,根本带动不起来,是那种需要建立小水电站才能运转的东西。
可不是后世那种两个人就能轻松抬走的超小型水力发电机。
他有些不甘心地问那负责人,有没有那种适合私人使用的小机器,换来了负责人的一个白眼。
但好歹还给了他一个解释。
因为这年头的水利发电,即发即用,没办法存储。
用电的时候得保证有水,有水发电的时候,还得保证电能用掉,要不然都有问题。
而且自然条件受限,有河流可发电的地点有多少?没这条件的占多数,没有基数,也推广不开。
再说了,这年头,私人有几个有钱给自己买那种玩意儿的。
开厂是为了盈利,那种超小型发电机,现在没搞头。
这让陈安白高兴一场。
他细细一想,发现自己多少有些时间错位了,显得有些可笑。
总觉得在上辈子很常见的微型水利发电机,在这年头也会很常多,结果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也难怪,在接下来的十多二十年里,很多山村一直用电困难。
都没什么市场,人家也不可能生产。
看来,得等到以后电网改造了。
他只能作罢,也遗憾自己没有那种手搓发电机的本事。
三人悻悻地离开发电机厂,去农贸市场买了些猪肉,回到车上喂狗。
晚上,三人依然住在钟楼饭店,相比起其他那些小旅社,在汉中属于大饭店的钟楼饭店,虽然鱼龙混杂,但也绝对要安全靠谱得多。
睡觉的时候,三人不敢有丝毫大意,一样轮流守夜。
隔天,陈安开着车子出了趟城,主要是领着招财它们,到山野里跑一跑,活动一下,顺便找点小动物喂狗。
接连在蒙着篷布的车厢里边关了两天,几条猎狗也是憋闷,下了车以后,各自压腿伸腰,在山林里来回撒欢地奔跑了好几圈,这才在陈安身旁安定下来。
大半天的时间,三人领着猎狗打了三只野兔、四只松鼠,还刨到两只竹溜子,都被统统喂了招财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