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570节

  顿了一下,他强调道:“是一个铜器五万,两个铜器,十万!”
  十万块,对于孟奎松这个西北盗墓第一人来说,这么些年经营下来,他要拿出来,一点都不困难。
  收上一批老物件,往广东跑一趟,他就能赚回来,甚至能赚到更多。
  但这样的数量,却也让他有些肉疼。
  陈安不知道这年头的古董交易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但上辈子也曾看过一些鉴宝、拍卖之类的视频,那些古董,动辄上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都有。
  虽然过上几十年,钱没有如今值钱,但却不妨碍他对盗墓、买卖古董这些暴利行当有一个基础的认知。
  所以,并不觉得一个铜器要价五万过分。
  宏山和已经抱着麻袋包裹的猎枪靠过来的甄应全,在听到陈安这要价的时候,也吓了一跳。
  昨天还说要价三万来着,现在怎么突然就变成五万了?
  却听陈安突然又变口:“不行,一个铜器六万,两个十二万,我们三个人好分!”
  这话听得孟奎松后槽牙都咬得咯吱响:“我就想不明白,你怎么敢要这么高的价,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陈安看了看手里的两个物件:“东西是我的,我要啥子价,还不是我说了算。我不想浪费口水跟你讨价还价,你爱买不买!我这两天可是听你的大名都听出老茧咯,晓得你有钱…”
  “你这是明摆着要坑我了?”
  孟奎松从兜里掏出一包烟,抽了一根给自己点上:“我是不缺那点钱,但我那些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你这话说的,像是我逼着你买一样!”
  陈安笑道:“再问一遍,要不要嘛,不要的话,我可就走咯,下次你要是再问,我可能还要涨价,机不可失。”
  孟奎松看着陈安这一脸无赖样,没有说话。
  他现在更多的是在想,陈安怎敢为这两个小铜器,开出如此天价。
  难道,他晓得这两件器物,跟西王宝藏有关?
  若是如此,倒也能说得过去。
  可是,这么不爱惜,怎么看也不像啊!
  陈安却是没有给他太多考虑的时间,随意地摆摆手,转身就走。
  孟奎松脸色一寒,冲着护在身旁的一人使了个眼色。
  那人微微点头,大步朝着陈安就走了过去,二话不说,伸手就抓向陈安的后脖子。
  只是,他手还未触及到陈安的皮毛,陈安像是后脑勺上长了眼睛一样,反手就是阴阳手,以更快的速度,扣住那汉子身来的手腕,猛然向外一拧,那汉子忍不住怪叫一声,身体跟着不由自主的转了一圈,摔倒在地。
  阴阳手轻轻一扣,可使对手伤筋动骨。
  针对的就是沉脉、冠脉、迟脉,属于点穴术的一种,等到要发劲的时候,一把手扣住,严重的时候可以使血管破裂,伤及经脉。
  陈安久练,在一遍遍的练习中,早已经将这些技巧融会贯通,成为一种本能,随手而为,却蕴含着极强的力道。
  早就看出跟着孟奎松的三人是练家子,也知道孟奎松不可能放送到面前的铜牛铜鼓溜走,陈安又怎么可能不防。
  大概是这家伙仗着自己有些手段,没太将陈安放在眼里,本想着一抓出去,抓牢了陈安的后脖子,凭借自己手上的功夫,能轻易拿捏,却不想,陈安反应如此迅速,回击得更是犀利。
  在他手腕被扣住的一刹那,陡然的剧痛立刻传来,跟着的那一拧,他只觉得自己手臂的骨头被掰动,不得不跟着转动身体化解,不然的话,怕是最轻也得脱臼,让那只手使不上劲。
  他还未能从陈安那一扣之下挣脱出来,陈安已经跟着蝎子手出手,一把锁住他的喉骨,跟着又是一拳钉子拳重重打在他的腰肋上。
  三个动作干脆利索,一气呵成。
  只是一个照面,那汉子竟然就被陈安给放翻在地,弓缩着身体,疼得怪叫连连。
  正所谓:按穴打点最得力,疾痛气必泄,动垮力必虚。
  这一幕,看得孟奎松心惊肉跳,他知道陈安会武,却没想到竟然那么厉害。
  护在他身旁的另外两个汉子,也是面色大变,他们手底下是有功夫,可是套路居多,并没有那么强的杀伐能力。
  陈安转身看着孟奎松:“你还是像以前一样那么卑鄙!你看看现在,当街伤人咯,你不赶紧摇人?我记得,你在汉中,也很有些关系的嘛。”
  “你这话啥子意思?”孟奎松有些惊悸地问。
  “啥子意思?你还挺能装!”
  陈安一步步朝着孟奎松走了过去。
  宏山和甄应全却是非常默契地,从麻袋里拿出双管猎枪提着。
  “你既然装不晓得,那我给你提醒一哈,当初在陈庆林当经理的药材收购公司,你从我们手里边买了棵崹参,一转头告诉你手底下哪个叫雷选运的偷尸贼,然后又指派一个叫刘三的混子,半路捣鬼,弄得我们坐的车从山坡上翻滚下去,我们三个,可是差一点点就把小命送了。
  有些事情,你我心里边心知肚明,我手头这东西,为啥子要叫那么高的价钱…为争一口气啊,你不觉得,该好好补偿我们一哈?”
  陈安眯眼看着孟奎松,一脸戏谑,他重新将袋子里的铜牛铜鼓拿出来:“我可是听人说,这玩意儿,跟啥子宝藏有关,多要点钱,应该不过分!”
  第620章 我就是专门来坑你的
  孟奎松不是没有认出陈安他们三人。
  相反,他对三人的情况知道得挺多,总的评价:撵山厉害,还会武,在小镇的人脉关系不错。
  发生在石河子村不少关于陈安被人说道的事情,他都听闻过不少。
  比如被人绑到桦树梁,赤手空拳逃出来,凭借陷阱,反杀一帮子追杀他的人;比如洪水,像是预先知道一样;又比如铜鼓在石河子东北边山里丢失后,又有两人寻着长毛狼狗找上苏同远,而那两人也死在山里;还有米仓道上试图劫道的家伙…
  他甚至怀疑,莫名其妙消失的封正虎、雷选运、苏同远、董秋玲等人也都早就死在陈安的手里边了,只是其中总有种种缺失,似乎又联系不起来。
  最大的一点是,这些人都跟陈安有过很不好的交集。
  陈安给了他一种很危险,很难缠,不好招惹的感觉。
  正因如此,他进入钟楼饭店,本就冲着铜牛、铜鼓而来,没有直接找上陈安,而是想利用自己在盗墓行当这一块的地位来压人,想让陈安他们知道自己的份量,能“好说话”一些。
  只是,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陈安。
  这家伙,不按套路出牌啊,而且还相当记仇。
  几年前发生的事情,当时孟奎松凭人脉关系将事情推到刘三身上,当初三人并没有太大反应,在医院里边养上一段时间就走了,他还以为陈安他们知难而退了。
  那时候,孟奎松也才刚刚起步,买崹参也是为了攀关系,那些钱于他来说,也是笔大钱,他自然想着拿回来,却没想,惹出现在的麻烦。
  陈安他们三个看似没什么见识的山民,并不是那种甘于忍气吞声的人,事情在他们那里,就一直都没翻篇,想着找补回来。
  而且,陈安的身手是真的了得。
  随身防护的人,好歹也是个练家子,寻常几个人近不了身,在陈安手底下,竟然就这么两三下被放倒,站都站不起来。
  再看看宏山和甄应全,猎枪已经上手,大有随时动手的可能。
  不愧是经常跟野兽打交道的人,那一股子狠辣、杀伐,让人心惊。
  更让孟奎松头疼的是,陈安他们似乎知道手里的两件铜器,跟西王宝藏有关。
  他不知道陈安究竟知道多少,但他很清楚,这是不能公开的秘密,一旦传扬出去,他盘算这些年,怕是得功亏一篑,就连他自己,都可能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他思来想去,觉得还是退一步比较稳妥:“行,就按照你说的,一個铜器六万,两个铜器十二万。”
  至于动用在汉中的人脉关系…万一把陈安他们彻底惹毛了,他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
  陈安笑了起来:“我刚才说,我会再次涨价…刚才让你手底下的人对我出手,你不会觉得,就又这么过了吧?”
  孟奎松这次坦然了:“那你想要多少?”
  陈安转而把问题抛给他:“这次你自己说!”
  孟奎松想了想,走到陈安旁边,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句话。
  陈安顿时笑了。
  却听孟奎松接着说道:“数目不小,你得给我两天时间。”
  陈安点点头:“可以!”
  孟奎松又说:“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陈安抬头看了眼围在饭店门口的众人,冲着宏山和甄应全说道:“蛋子哥,甄叔,伱们在这里等我!”
  他转身朝饭店一旁走了过去。
  孟奎松也让两个保镖别跟来,他自己随着陈安走了过去,避开人群十多米后,两人停下脚步。
  “你是想问我啷个晓得这两件铜器跟西王宝藏有关,是不是?”
  陈安先开口,声音压得很小。
  孟奎松点点头:“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你应该晓得,这种事情非常隐秘,我寻找宝藏,也不想功亏一篑!”
  陈安既然猜到孟奎松想问什么,自然也有自己的说辞:“是董秋玲告诉我的,她到我家找我,想要回铜牛,我随口问了几句,她大概跟我说过,这是她祖上传下来的东西,还说了张献忠四个义子,铜牛、铜鼓、铜龙、铜虎,分别交给他们四人,事关西王宝藏。
  你既然在找,也晓得在蜀地,各种关于西王宝藏的传闻不少,并不是很难理解。”
  老方法,推给死人!
  孟奎松沉吟一会儿:“你没说实话!”
  陈安嗤笑一声:“你爱信不信,我只晓得,她当时很慌,像是有人在追她。她说这东西留在手里边会惹来麻烦,有不少人在找,你也在找。
  不然,我闲着没事,会带着这两个小东西,专门跑汉中钟楼饭店?主要还是因为晓得你在找,想找补点回来,我们就是专门来找你嘞。
  至于宝藏,我没得兴趣掺和,鬼晓得那铜龙、铜虎在啥子地方。
  我这人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有自知之明,我晓得找到这些东西,如同大海捞针,更晓得,即使东西找全了,真找到宝藏,或者说,真有宝藏,那也不是我能染指嘞。
  我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手里边的铜牛、铜鼓,送出来顺便赚笔钱,让人晓得东西不在我手里边了,麻烦自然也就不会去找我,这钟楼饭店,龙蛇混杂,是个好地方,铜牛铜鼓很多人都看到了,相信会传出去。
  我不晓得到底是些啥子人在找这些东西,但只要不找我就好。
  你现在也可以反悔不要,我也不是非要把东西卖了,当着众人把东西毁了,一样可以免除麻烦。
  说直白点,我就是专门来坑你嘞。”
  事情说得真真假假,陈安也很擅长。
  孟奎松听得一阵头疼,很有种进退两难的感觉。
  铜牛、铜鼓若是真被毁了,这些年一直惦念的西王宝藏,怕是就再没找到的可能;可要是把东西收了,麻烦自然会落到自己头上来。
  他很清楚其中的过节,一番权衡后,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东西在自己手里,只要找到宝藏,再不济也能分一杯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