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纪霆气定神闲,身边青竹青大,一个跟着纪霆时间长了,另一个逃荒过来的,同样目不斜视。
就在各家小厮议论纷纷时,其中几个人揉揉眼睛:“是他吗?”
“好像是。”
“一年没见而已,怎么变化这样大。”
“快,快去告诉咱们少爷。”
“不去打个招呼吗,少爷让我们专门在这等着霆少爷啊。”
原本是想去打招呼的,再去讨个赏钱,但现在有点不敢?
谁让霆少爷变化大,他们有点陌生。
纪霆径直往国子监大门走,到正门附近的时候,那些没个正形的小厮们就少了许多。
国子监已经存在几百年。
这处建筑看着古朴大气,门前种着松柏,看着书香气十足。
但走进里面,还未看到里面建筑,便看到前面有三个踌躇不前的秀才。
他们三个跟这里面格格不入,秀才青衿所用的布料也很普通。
再加上背着的书箱,明显修补过。
自纪霆跟青竹他们进京之后,还未看到过这样的书生。
纪霆约莫知道三人的来历,脚步轻快地上前,朝他们微微拱手:“三位兄台,可是万兄,袁兄,田兄。”
三人下意识看向纪霆,只见他风度翩翩,整个人气宇不俗,却十分温和。
其中年纪最长的万书生带头回礼:“不知兄台如何认识我等?”
“我跟三位兄台一样,都是七月二十入学。”
纪霆说得委婉,可这么一讲,大家都明白了。
皇上在天下间召了四个秀才过来,正是他们四人了。
不过没想到,四个人当中,三个贫家子弟,甚至上京的费用都是当地县学出的。
只有纪霆一个家世不错,可他爹却已经被罢官。
四个人有了共通点,自然是天然的盟友。
不过万秀才却叹气:“我们于这里,似乎有些不合适。”
不是他自卑,而是这国子监高门耸立,一排排楼宇,一座座房屋,瞧着便吓人。
再有门口那些衣着华贵的小厮,以及这里面秀才举人的打扮。
足以令人心生畏惧。
余下的袁秀才,田秀才,虽然没说话,但同样有些皱眉。
袁秀才更是带了愤愤,可他不知道为何愤恨,便显得有些怪异。
纪霆叹口气,开口道:“既然来了,就说明这就是我们该来的。”
“国子监就是求学之地,你我在家乡时,难道不是刻苦上进之辈?”
“既是学习之地,我等便是最有资格过来的。”
不提那些外物,只提学业。
眼前三位最顶尖的秀才,果然没那样紧张了。
来了一个跟以前环境完全不同的地方。
紧张跟恐惧,甚至愤怒,都是正常的。
不过是安慰自己的方式。
别人看起来或许有些奇怪,但没关系,你既然来了,这里就属于你。
国子监。
读书的地方,求学的地方。
这些贫而好学的学生,应该掌握这里才是。
三人放松下来之后,彼此互换了姓名年龄。
大家这才知道,纪霆竟然是他们当中最小的。
万秀才万岑,今年十八。
袁秀才秉亮,十七。
田秀才田俊,十六。
纪霆,十四。
十四的秀才。
还能说出那般道理,更有这么不俗的衣着。
他是京城哪个大户人家的子弟?
纪霆想了想,刚要说实话,就听背后传来几句震惊的叫喊。
“纪霆!!!”
“好啊!真的是你!”
“你这是怎么了?装模作样的!”
“你在老家被人欺负了吧?我跟你说,还有人给了我一百两银子,让我说你的糗事!我都没说!够义气吧!”
纪霆被后面人直接搂住脖子,偏偏那人还矮,踮着脚尖搂他:“我去,你怎么这么高了?”
“一百两怎么回事?”
砚台的事说完,大家终于有了正形。
不过接下来的话,可就不对劲了:“你养在马行街的幼鹰都要长大了,不去看看?”
“对啊,走吧,正好那老夫子的课最没意思了,不上了。”
纪霆扯了个假笑,后退半步道:“不行,我要上学。”
???
你疯了?
纪霆不等大家反驳,抬手压了压:“我不逃课。”
“我要上学。”
完了,纪霆真疯了。
一年而已,一年而已啊。
纪霆肯定认识眼前这几人,确实是他之前的狐朋狗友们。
不过,不等他们有疑惑,纪霆先深吸口气:“你们先告诉我,你们怎么进的国子监啊。”
他不想在这里遇到熟人好不好!
兄弟几个嘿嘿一笑:“因为你啊。”
其中一个凑到纪霆身边:“我们哥几个听说你要来国子监读书,立刻求了爹娘,然后就来了啊。”
“对啊,以前我们就在一起读书,现在继续读,不好吗?”
“看我们讲义气吧!”
万秀才他们几个,都听傻眼了。
纪霆已经想找个角落蹲一会。
怎么还有这种事啊,你们怎么还跟着我过来。
这合适吗。
纪霆看了一圈,冷笑道:“要一起读书吗。”
众人不明所以,点头说是。
“好,那从今天起,就一起读书!”
第64章 第64章顺势
这些人答应得好好的,不过很快便歇了心思。
各个说自己还有事要忙。
有的说约好去吃酒。
有的要去马行街,还有的要去郊外游玩。
总之各有各的事。
他们过来,也是因着纪霆头一日上学,故而等他一会儿,还开口道:“晚上等着我们来接,到时候给你接风洗尘。”
说罢,这些人便散尽了。
明显是太过无聊,过来找乐子的。
跟他们来国子监一个目的。
等这些人走了,万秀才他们三人的脸色明显极差。
方才那些人随口说的话,却实在刺痛他们的心。
“国子监很好进啊,家里听说我们要过来,其实还有点不情愿。”
“他们听说你来,这才答应的。”
“对了,你怎么还考上秀才了,是你自己读的吗?我也回老家考一个吧。”
这些话在他们口中稀松平常。
但听在万秀才三人耳朵里,却尤为刺耳。
他们辛辛苦苦考上的秀才,被这些权贵子弟质疑。
而被家乡视为高高在上的国子监,竟然是这些纨绔子弟,随随便便都能进来的。
不对,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来。
而是不情不愿地进来。
这跟他们收到皇上圣旨时,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当时有多高兴,现在就有多沮丧。
能被皇上钦点的文章,必然是极好的。
而写出这样文章的书生,也是天底下极聪明的人。
其实在刚进国子监,看到那么多小厮仆从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了。
现在更是如此。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方才被纪霆点拨了几句,此刻又被打回原形。
万秀才三人变得尤为沉默。
此刻只剩他们四人,气氛更加凝重。
纪霆欲言又止,刚刚跟其他三人拉近关系,现在又疏远了。
不过他也能理解。
打个比方说,本以为国子监是最好的学习,自己辛辛苦苦考了进来。
然后发现,这里面的学生不仅不用考,还有点嫌弃此地。
对这些贫而好学的秀才来讲,是极大的不公平。
纪霆算是处于两者之间,有些不好说。
纪霆为了缓和气氛,去见国子监祭酒之前,把自己所知道的情况一一说出。
国子监的建立就不用说了,他们都学过,前身如何不必赘述。
现在说的,则是国子监的官员组成。
“从本朝太祖到如今,国子监也算几经变化。”
“如今设祭酒,司业,监丞,典簿,皆一人,后有博士三人,助教十六人。”
这里只挑重点地讲了。
祭酒,从四品,可以当作是国子监的校长了。
平日并不总在国子监当中,他在朝廷礼部还有官职。
司业可以说是副校长,为正六品。
平日里,学校有事找他即可。
后面一干职务,各有其用。
但跟学生们接触最多的,便是博士,助教,以及学官,也就是夫子。
博士相当于年级主任。
助教等于每个科目的班主任。
学官夫子,就是教导他们的正式夫子了。
他们有些在朝廷还有职务,不怎么过来。
有的则像是专职。
尤其是中间的助教,最是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