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当秦王得知柳澈的招安条件后,果然怒不可遏。黄湛虽然只是内侍省的供奉局官员,但毕竟深得赵建喜爱,能成为他夺嫡的左臂右膀,能保则保。至于王敦,那是他的亲舅舅。王贵妃被打入冷宫,此时王敦的地位更不能受到威胁。
于是秦王下令继续练兵,随时准备突袭檀州城。
而何永,秦王看来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先锋郎将,在靖乱军是洛蔚宁的部下,自然交由洛蔚宁处置。洛蔚宁差点被何永取了性命,也没对他仁慈,当天就下令按军法斩首了。
第116章靖乱军易帅
◎魏王殿下来了。◎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偶尔吹过一阵凉爽的风。
洛蔚宁穿着红色短褐,因伤口仍未愈合,只能小步慢慢地穿梭在校场上,监督士兵训练。
李家兄弟跟在她身后,担心得一颗心都快悬起来。毕竟洛蔚宁的伤口贯穿全身,才养了几天,又是和柳澈谈判,又是巡察训练,就算伤口不会重新裂开,也难以及时恢复。
“宁哥,这儿有我们,你还是回去歇着吧,不然杨御医又要责怪我们了。”
李超靖深知只有杨晞的意思才让洛蔚宁在意,故一开口就搬出她当令箭。
洛蔚宁道:“秦王不愿接受柳澈的招安条件,随时可能突袭檀州,我也不能总躺在床上养伤而耽误了军情。”
李家兄弟正苦恼着如何继续劝说,就看到一抹青色身影从远处走来,真是及时的救星。
“杨医官!”两人纷纷喊道。
洛蔚宁闻声看去,露出了笑容。
杨晞身着青色公服,头戴幞头,显然是从秦王那里偷得空闲而来的。
李家兄弟知趣地离开,杨晞扶着洛蔚宁走到校场边上坐下。
“你怎么又不听话,不多歇几天。”杨晞嗔怪道。
洛蔚宁撒娇般笑了笑,抚着伤口道:“今天已经没那么疼了,况且整日无所事事太闷了。”
杨晞摇了摇头,简直奈她不何。她也不打算劝阻,转而关心了几句她的伤口。
洛蔚宁望着远处训练的士兵,忽然陷入了愁绪,“要是再开战,不知要打多久损失多少性命才能收复这檀州城?”
杨晞了解洛蔚宁,虽身为将军,战场上杀伐果断,面对出战任务也毫无怨言,但私下里却是讨厌战争的。经历过战场的血腥后,她最害怕的不是战死沙场,而是生灵涂炭。
杨晞没说什么,只是扶住了洛蔚宁的肩头以示安慰。
洛蔚宁又道:“若柳澈不提罢免王敦,说不定秦王就答应了。她似乎跟我们一样痛恨高党人,而且还把何永交给我处置,每一个招安条件都像在帮助我们,真是凑巧了!”
杨晞瞧着洛蔚宁意外又高兴的模样,笑了笑,终究还是不忍心隐瞒。
“阿宁,其实……那晚你派阿广给柳澈送信,我也跟着走了一趟。”
她的语气带着忐忑,不敢确定洛蔚宁会否因为她冒充士兵,擅自参与军中事务而生气。
洛蔚宁惊诧起来,“什么?”
“我与柳澈谈了一场,那些条件是我们商量好的。是我让她把何永交给你,也是我为了扳倒王敦,说服她协助我的。”
洛蔚宁简直难以置信,喉咙忽然苦涩难耐,她忍不住站起来,认真看着杨晞,眼里露出了后怕,左右环顾,发现身边没人方道:“此事若让秦王知晓,是会威胁到你性命的。”
她没想到自己受伤的日子,杨晞竟然冒着得罪秦王的风险去与柳澈谈判,惩治了伤害她的凶手。
杨晞笑着摸摸她的头,“这不没事了!”
洛蔚宁知道自己不该和杨晞过多言谢,便把所有感激都咽在了喉咙。
“可你当时怎么确定柳澈会配合你?”她忽然疑惑。
“其实我也只是猜一猜,赌一赌柳澈的为人。你还记得她为何与青军其他首领分道扬镳吗?”
洛蔚宁点头。
“当初柳澈的母亲不满青军头目屠城和称帝,争执之下旧伤复发而亡。柳澈出走想必是她母亲临死前的主意。或许她们母女参与造反真的只是为天下百姓讨公道,当其他人屠杀百姓,称王称帝,就与她们想要的背道而行了。我猜,柳澈想要与之为伍的,必然是心怀仁义,怜悯苍生的人。”
说完,杨晞深深地看了一眼洛蔚宁,又补充道,“这样的将才,又怎会不像我们一样憎恨高党人?”
“原来如此。可是秦王不会放弃王敦,柳澈是不愿接受招安了。”
“你放心,王敦的户部尚书坐不坐得住,不是秦王一人能决定的。明日我就修书传给父亲,把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他……”
向从天收到信后,自然会安排人散布靖乱军副将被俘虏的消息以及青军的招安条件,暗中唆使张党官员弹劾王敦,赵建为了尽早平息叛乱,恐怕不得不暂时罢免王敦!
……
第二天,杨晞还来不及传信,军营中便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魏王殿下来了。
秦王率领一众将官迎接。看到魏王一行十余名幕僚,另有上千名卫兵,秦王以为靖乱军在檀州城外损失惨重,副帅被俘的事传回了汴京,心中大为不安。
“二哥到来也不提前给弟弟传个信,突然就到,着实给了三郎一个惊喜呀!”
魏王一袭白衫,俊朗的面容显出了沉重,温声道:“也非二哥不想提前告知,只是遵照父皇的意思保密。”
闻言,秦王心也凉了半截。既然魏王行程保密,那必然是为了稳定军心,他这个靖乱军元帅位置怕是坐不住。
正如他所料,魏王当众宣读了靖乱军易帅的圣旨,并传赵建口谕,召秦王回京。
秦王以为大祸临头,吓得脸色苍白,双腿都软了,身边的内侍赶忙扶着才不至于摔倒。
“二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魏王扶着秦王肩头,道:“容后再谈吧!”
魏王的接风宴散场后,留了秦王在行宫密谈。诸将官离开的时候议论纷纷,揣测汴京发生了什么事。
洛蔚宁一路压抑着震惊,和杨晞回到营房的院子里才开始谈论。
“檀州兵败的事会不会早已传回京城了?”
杨晞蹙着眉头思索了起来,她有想过这个可能。但若是因为兵败而易帅,魏王不至于在众人面前三缄其口。从圣旨里,她能感受到措辞里并无责怪秦王之意,魏王对秦王说话的时候语气温润,面色沉重,似乎在暗示秦王,易帅非他的过错,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再看魏王今日的一袭白衣,与他往日的穿衣风格迥然不同。
她瞥见地上凋零的树叶,抬头看去,眼前这棵栽种在院子中央的梧桐树,几乎满头叶子都红彤彤的。她恍然想起,现在已是深秋季节了。
她扳着指头,喃喃自语地计算着。
“巺子,你在想什么?”
“我知道了!”杨晞恍然大悟,然后笑了出来,笑容里有欣慰,眼神还带着些许凌厉。
“快半年了,死得还真是时候!”
第117章整蛊
◎你说等你当官了就回来迎娶我的。◎
第二日,不等洛蔚宁等诸将官送行,秦王就带着幕僚团匆匆出发回京。后来军中上层才流传开了消息,原来是从前宠冠六宫,在后宫煊赫一时,后来被废黜打入冷宫的王贵妃病逝了。
至此,靖乱军所有大事由魏王全权处置,他很快召见了洛蔚宁询问檀州的情况。洛蔚宁把檀州大败,副帅被俘,以及柳澈的招安条件一一禀告魏王赵珙,并言柳澈虽为女儿身,却是难得的将才,只要招安她,不足三月就能把剩余匪军剿灭。
秦王在得知王贵妃病亡,自己又失了靖乱军元帅之职后,深知大势已去,是保不住王敦的了。唯有恳求魏王念在兄弟情谊,把檀州大败和副帅被俘虏的事情瞒下来。魏王履行了承诺,只在军情奏折中称赞柳澈的才能以及招安条件。
接下来十余天,檀州城里城外两军风平浪静,但远在汴京的朝堂却掀起了狂风巨浪。
向从天得知赵建收到魏王奏折后,立即令枢密院事吴焕怂恿张党人弹劾黄湛和王敦,此事迅速发酵。驸马向恒暗中动用国子监的关系,发动了学生在宣德楼外跪伏请命,为了大周江山稳定,问罪黄湛,罢免户部尚书。
没了王贵妃的撑腰,王敦被众多官僚落井下石,赵建迫于压力,为了早日平乱,遂捉拿了黄湛,罢官王敦。当圣旨传到后,魏王亲自到檀州城外宣读,柳澈被封靖乱军前军军师,率领兵将归还城池。
至于被俘虏的副帅秦扬,不慎被青军里一个嚣张恶劣,目无军纪的男兵打折了腿,柳澈为了给靖乱军一个交代,已将这名士兵斩首,魏王便也不好再追究。
伤筋动骨至少三个月才能下地,秦扬既然无法领兵打仗,魏王便将他免职打发回汴京休养。而洛蔚宁招安有功,取代了秦扬,任前锋将军兼靖乱军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