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还是说......您完成了贵人的嘱托?”
  说到此处,洪池眼神微亮。
  陆云铮闻言面露尴尬之色,摇了摇头,洪池的神色便冷了下来。
  “既如此——”
  眼看洪池要走,陆云铮急忙拉住了他,往他手里塞了一锭银子,还有一封薄薄的信。
  “洪兄弟,烦请你将这封信传给贵人,十万火急!”
  洪池蹙眉,却不收银子,只道:“十万火急?”
  陆云铮立刻点头。
  洪池犹豫了一瞬,又将信掂了掂,终于在陆云铮期盼的目光中点了头,“好,那属下就为......”
  这时候,忽然有人说笑着走近,二人同时警觉地背过身去,故作寻常地往两头走去。
  陆云铮回头隐晦一瞥,发现洪池已经将信塞进了袖口,登时心头微安。
  他在信中透露了些许将来之事,虽说得隐晦,想来能得襄王爷的兴趣。
  希望王爷能尽快派人来,治治惜枝的手......
  陆云铮此番当真是别无他求了,一颗心悉数扑到了顾惜枝身上。
  ————
  另一边,散朝后。
  江浔同蔺老朝外走去,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忙忙追上来,躬身道:
  “江大人留步,圣上召您去往御书房。”
  四周朝臣闻言,纷纷扭头看过来,面上意味难明。
  江浔立刻辞别了蔺老,随那小太监去往御书房,入内时,殿里仅盛帝和一旁伺候的福顺公公。
  江浔正要跪下行礼,案后的盛帝已摆了手,笑道:“修直,过来替朕研墨。”
  福顺公公急忙让出了位置,将手上的墨条递了过来。
  江浔接过后,一手提袖,一手研墨,目光规规矩矩落在砚台上。
  盛帝抬手蘸了墨,在铺展的宣纸上大笔挥毫,而后笑道:“修直,这四个字如何?”
  江浔闻言这才微微抬眸,只见宣纸上赫然写着“佳偶天成”四个字。
  他当即放下墨条,恭声道:“圣上之字,笔走龙蛇,神韵天成。”
  盛帝唔了一声,一边搁笔一边说道:“旁人若这般说,朕便觉得是在阿谀奉承,唯有修直这般说,朕信是实话。”
  “正月里去提亲,如何了?”
  盛帝状若不经意地问起。
  话题起得突然,江浔先是微怔,随即面上掠过一抹极轻的笑意,回道:
  “回圣上,沈将军已然应允,臣不日便要遣媒人上门,正式提亲了。”
  江浔此次去沈府提亲,是早早就写了折子呈进宫的。
  毕竟从前盛帝曾几番要给江浔说亲,他都拒绝得干脆,且还说过“终身不娶”的话。
  无论盛帝有没有当真,江浔既改了主意,自当问过盛帝的意思。
  福顺公公垂着头站在一旁,这会儿也在咂摸圣意。
  这件事若是放在旁人身上,往大了说,定个欺君之罪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可他记得清楚,圣上那日读到江大人的折子,竟弯了嘴角,毫不犹豫批了个“准”字。
  有时候连他都瞧不准,圣上对江大人的恩宠到底有多深。
  盛帝微偏着头,捕捉到了江浔脸上的笑意,眸色渐深,温声道:
  “那沈家姑娘朕是瞧过的,确实非寻常闺秀能比,难怪从前朕与帝师说的那些姑娘,修直都瞧不上,原来是要挑个顶顶好的。”
  江浔听到盛帝夸赞沈嘉岁,轻轻弯了眉眼,却很快又摇头,如实道:
  “回圣上,诸人好坏比不得,只是沈小姐于臣有恩在先,臣便多关注了几分,而后——”
  “而后倾心于沈小姐的心性品行,这才生出了成家之念。”
  说这些话的时候,即便江浔极力克制,但眉眼间还是溢出了些许喜色,与寻常沉稳冷静的模样大不相同,引得福顺公公也多瞧了他两眼。
  盛帝将江浔的神色尽收眼底,不由扬了唇,“成了,知晓你情窦初开,这些话朕不稀罕听。”
  “若是放在从前,朕自是乐意给你赐婚的,只是前些时日在御苑,你也知晓,安宁郡主是中意你的。”
  江浔闻弦知意,当即躬身道:“圣上不曾治臣一个欺君之罪,已是恩典。”
  盛帝见江浔这般识时务,满意地点了头,“成了,去吧。”
  盛帝挥了手,江浔当即行礼告退。
  这时,福顺见盛帝拿过奏折,便上前伺候,头一偏,察觉盛帝很是愉悦,不由心生惊奇,讨巧道:
  “老奴瞧着,圣上今日可是龙颜大悦。”
  盛帝微一颔首,扬唇注视着江浔离去的背影,意味深长地说道:
  “福顺,一个人不为财,不为色,不为名,不为利,心境澄澈如镜,可称他一声真君子。”
  “可一个臣子如此无欲无求,为君者......寝食难安啊。”
  福顺闻言猝然抬眸,忽然明白了圣上不仅不追究江大人欺君,反而允了这门亲事的用意。
  没有一个上位者,能容忍无懈可击的下属,从前的江大人无畏无惧,便是赐死,他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可如今,不一样了。
  沈小姐就是江大人的软肋,是怯懦,是深思熟虑。
  故而,圣上乐见其成。
  福顺想到此处,赶紧将心绪敛下,只做无知,谁知盛帝又开了口:
  “明日早朝,便宣布周山祈福一事吧,叫朕瞧瞧,这次会有多热闹。”
  盛帝意有所指地说着,伸手将面前写着“佳偶天成”的宣纸抓揉而起,缓缓捏成一团,随手往福顺身上一扔。
  福顺赶忙伸手去接,忙乱间突然听得盛帝轻笑着低喃一声:“佳偶能不能成,还不一定呐.......”
  ......
  宫道悠长,青石铺就,阳光洒下,泛起微微光泽。
  江浔身着绯红官服,脚步沉稳而有力地踏在青砖上,忽而停下脚步,缓缓回首。
  目之所及,宫殿巍峨,翠瓦琉璃,庄重威严中透着神秘。
  他只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而后脚步坚定地朝外走去。
  第147章 身前身后皆有我在
  第二日早朝后,花朝节周山祈福一事就传遍了京城,因着只剩半个月的时间,众人便紧锣密鼓准备了起来。
  当晚,从大理寺下值后,江浔便直奔定国将军府。
  昨日他便来过了,是为了给沈嘉岁换药,还郑重拜见过沈征胜和纪宛。
  沈征胜都懒得拆穿江浔那点小心思。
  要换药,他堂堂定国将军府没有府医不成?还需江浔赶着下值后,眼巴巴跑来?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江浔揣着什么灵丹妙药呢。
  纪宛身为未来丈母娘,就宽宥多了。
  难得江浔有这份心,只要岁岁高兴,反正他二人是过了明面的,来就来嘛。
  想当初,夫君还借着寻大哥的由头,三天两头造访忠勇伯府,就为了多瞧她一眼呢。
  沈嘉岁坐在暖厅里,远远瞧见江浔背着医箱走进来,便不由扬起了嘴角。
  “江郎中来了?”
  她也不曾起身,心安理得地坐着,目光追随着江浔,直到他走到近前。
  江浔把医箱往案上一搁,像模像样地冲沈嘉岁做了一揖,“姑娘,可否叫鄙人瞧瞧你的伤势?”
  “噗——”
  沈嘉岁忍俊不禁,江浔抬起头来之时,眉眼间也盈满了笑意。
  才端来热茶的白芨:“......”
  好好好,她又多余了是吧?
  她走!
  江浔坐下后,动作轻柔地拆开纱布,仔细查看了沈嘉岁的伤口,不由面露满意之色。
  “岁岁果然有好好遵医嘱,想来二月初二的时候,伤口也该长得差不多了。”
  沈嘉岁闻言登时眉眼飞扬,“太好了,我歇了两日没练枪,就觉不自在得很。”
  这时候,江浔起身拧了湿帕子来,避着伤口仔仔细细为沈嘉岁擦拭手掌。
  沈嘉岁只觉掌心麻麻痒痒的,往后瑟缩了一下。
  江浔抬眸,唇边镶着笑意,“岁岁,会有些痒,再忍忍。”
  沈嘉岁面上微红,又老老实实将手递了过去,有些不好意思地别开了目光。
  为了转移注意力,她主动提起了二月初二的周山行。
  “上次阿浔说要再仔细琢磨琢磨,如今思虑得如何了?”
  江浔正在给沈嘉岁上药,闻言动作一顿,直到再次给伤口缠好纱布,这才抬起头来,正色道:
  “岁岁,周山行只怕......也要辛苦你了。”
  沈嘉岁听到这话立刻坐直了,眸光晶亮,毫无惧意。
  “谢谢阿浔没有以保护的名义将我排除在外,快说来听听,是‘上刀山’还是‘下油锅’?”
  江浔的神情本还有些凝肃,可当他对上沈嘉岁灿亮的目光时,也没忍住舒展了眉眼。
  似乎不管什么事,只要到了岁岁这里,便叫人觉得充满了希望。
  思及此,江浔俯身靠近,压低了声音,将这些时日以来的盘算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