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149节
打开文章:
文章中,先是很早之前在沪市所进行的问答内容。
最后的内容是之前柳乘荫在车上用微讯与记者交流的对话信息整理而成。
用的格式依旧是采访的问答格式。
只是原本是柳乘荫主动找对方的,而在文章中则变成了对方开的头。
文章中,笔者在写这部分时,他十分严谨地,先是用一个新的采访日期将这部分内容与前面隔开,又注明这段是通过聊天软件进行的,大概是这样:
(以下采访时间于4月7日下午,采访通过聊天软件的视频通话功能进行)
记者:听说柳导最近在采风,准备创作新的作品,请问在最近得到采风过程中有遇到什么难忘的经历吗?
柳乘荫:不巧,就在今天…
柳乘荫就这么将自己今天的经历说了出来,包括自己破案的各种细节。
但因为文章篇幅缘故,很多东西都被“概括”掉了。
不过,在“概括”后面有一个网页链接——详情请登录.xxxx…
柳乘荫在手机上点开那个网址。
浏览器软件打开后没很快跳转到了警方的信息公示平台中关于柳乘荫破案过程的事情的声明文件。
不过,声明中虽然比采访文章中讲得详细了些,但还是隐去了很多柳乘荫推理的内容。
最后,柳乘荫在文件末尾再度发现以个链接——内部学习内容链接.xxxx…
柳乘荫点开,结果发现是加密过的,只允许满足某些条件的警方内部人员可以查看。
看到这里,柳乘荫不禁感到奇怪:什么意思?难道他的推理内容还是什么普通人不让接触“危险信息”不成?
第168章 被打断的“神隐”/新电影的想法
“我的推理难道是什么危险的东西吗?”
柳乘荫此时还没离开警局,在看到这个后,他忍不住拿着“加密信息”找警方的人询问。
警方的回答是:柳乘荫虽然已经成功破案,但他的推理中所提出的那些推理依据涉及到了大量知识面,其是否正确还未获得专家的确定,未确定的东西,警方不好直接拿出来公示。
万一其中有假, 那就会误导民众,从而影响警方乃至国家的公信力。
如果都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就可以放出来了吗?”当时柳乘荫这么问。
然而警方的回答是:酌情……
大概是说,有些知识不适合给大众知道,以免有心之人利用,靠这些知识反过来增加破案难度。
比如:骨头用什么火候、煮多久后会产生什么相应的变化啥的……
还提醒柳乘荫:以后如果打算拍什么探案类的电影的话,到时候尽量收着点, 如果断案推理的内容涉及到某些危险的知识的话,记得别讲得太细,尽量“蒙太奇”一些, 以免教坏观众。
拍探案类电影?
柳乘荫表示他对这类电影毫无兴趣。
毕竟探案类电影十分考验剧本。
一部好的探案类电影,跌宕曲折的转折,精密的逻辑,让人拍案叫绝的犯罪手法,这些缺一不可。
柳乘荫不觉得自己能写出这样的剧本。
当然了,柳乘荫可以从别人手里买。
可是,如果拍以剧情为核心的探案类电影的话,柳乘荫在音乐、画面上的能力似乎没法得到最大发挥。
如此一来,就算这部探案类电影被拍出来,其所能为柳乘荫获取到的影响力估计也远不如他之前所拍的那两部电影,再加上观众们对柳乘荫电影的画面和音乐所产生的“抗性”……
可以预见,这部探案类电影所产生的影响力会低的可怕,性价比极低,除非……
除非那部电影是由柳乘荫自己的经历改编的!
因为,如果电影的剧情是柳乘荫的经历的话, 那么当观众可以通过看电影了解到柳乘荫在探案方面的能力,从而通过“探案”这一未开发过的新领域让柳乘荫收割到巨大影响力!
想到这里,柳乘荫突然有了个想法……
………
在柳乘荫确认了稿子, 并觉得无什么问题。
很快,官方媒体就通过各渠道、平台发布了这个采访新闻。
在警方提供证明,官媒提供宣传的情况下。
“柳乘荫牵扯连环杀人案”这一消息才刚登上热搜头条没多久,还没来得及借着头条的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消息,便立马就在官方背书的澄清下,一切疑虑都烟消云散。
随后,网友们的目光又被这则采访新闻中的两个重要信息所吸引——
首先是:连环杀人案居然是柳乘荫破的!
其次是:柳乘荫要参加“蓝运会”,而且他曾在公开赛中将枪械射击项目的世界纪录全部破了一遍!
这让网友们大感震惊!
柳乘荫这个广告专业的导演不仅会做曲子、出专辑、玩游戏吊打世界冠军,现在又展现出了侦探和神枪手的方面的能力!
先说“侦探”方面。
而且根据报导的说法,其查案子厉害的程度看上去比那些侦探小说里的名侦探还要厉害!
毕竟人家侦探小说里的名侦探破个案子怎么也要用上几千字的篇幅,甚至整本书。
而柳乘荫呢?
根据报导中和警方所公布的情况,柳乘荫的破案十分快速,三两下就确定了凶手,并找到了被凶手抛弃的凶器!
“神枪手”方面。
根据报导得知,今年公开赛只是柳乘荫进入运动运领域的首秀,然而,在这场首秀中,柳乘荫向世人展现了一番什么叫“出道即巅峰”!
这个“巅峰”也许并不是柳乘荫人生的“巅峰”, 但却是当前“世界的巅峰”!
将枪械射击的世界纪录都破了一遍,这是什么情况?
简直离谱。
不管怎样, 事实就是如此。
原本网络中那些靠着断章取义的信息中伤柳乘荫的和支持柳乘荫的双方相互对峙。
因为官方下场背书的缘故,那些企图通过“大概、也许”,以各种猜想引导网友目光,博眼球的人纷纷罢手。
一时间,网络上基本只剩下支持柳乘荫的那些声音。
随后,这些声音就着柳乘荫的“辉煌战绩”在网络上开展了一番庆祝。
一是庆祝他们所喜欢、所支持的柳乘荫没有辜负他们的信任,的确没有做出那些天憎人恶的事情,这反过来证明了他们的眼光。
二是庆祝他们在这场网络的战斗中获得了胜利!
甚至,原本许多因为不了解事情真相,而且对柳乘荫这个人又没有强烈到可以为这种事情“站队”的感情倾向,而选择不站边,只是观望的人,在事情实锤后,他们也下场参与了这场庆祝活动。
一来庆祝世上不仅没有从此失去柳乘荫这个能为他们带来好作品的创作者,反而还多出了一个“罪恶克星”。
二来凑个热闹…
总之,网络上开始了一场狂欢!
而这场狂欢的引发源头——柳乘荫,他的名字在今天获得了恐怖的热度。
…
看到网络上的反馈,柳乘荫松了口气。
如此一来,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免得家里那边打电话过来“会审”。
然而,明明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可不知道怎么的,柳乘荫总感觉自己好像遭遇了什么失败似的,心里空落落…
是什么呢?
柳乘荫冥思苦想。
很快,他终于反应了过来!
对哦!
谷緗
他这次旅行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好像是为了“神隐”来着!|
哪怕他在旅行途中记录拍摄自己品尝美食、制作美食的过程,准备制作关于美食的旅行纪录片从而在“美食”领域获得影响力。
然而,在计划中,他是打算在旅行结束后,大概在8月后再将所拍摄的纪录片发布出去。
在此期间,柳乘荫打算尽可能不再网上弄出太大的关于“个人”的动静,让网友们将柳乘荫稍微淡忘掉,好能够让柳乘荫成功从台前转向幕后。
然而,看网络上这动静,看现在网络上“柳乘荫”这三个字的热度,柳乘荫就知道,他的“神隐”过程,被打断了!
当然了,可能有人会这样说:反正那篇采访过不了多久也是要发出来,柳乘荫在枪械射击运动的成就迟早会被人知道的,如此一来,柳乘荫终究会因为这篇采访而导致“神隐”中断的啊!
然而,柳乘荫想说的是:不是这样的!
柳乘荫其实早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
一开始,柳乘荫在接受采访前就想到了自己的“神隐”会被这篇报道打断的可能性。
毕竟这篇报道里,柳乘荫又是“破国内票房纪录的首个六十亿导演”,又是“刷新了枪械射击运动所有纪录的天才黑马”,这俩名头都很厉害。
前者是“国内第一”,而后者更是“世界第一”!
然而,事实是,经过公司里专业人员以及业内资深营销人员的推断,柳乘荫得知,这篇采访虽然能引发一些关注,但影响其实并不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柳乘荫的“破国内票房纪录的首个六十亿导演”这名头并非突然获得,这是柳乘荫从《追梦》这部电影上映后,三个月里不断积累票房,最终获得的。
在此期间,关注国内电影界情况的那些人,基本都从头到尾目睹了《追梦》这部电影从强势突起、逼近记录、突破记录,再突破六十亿票房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