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糟糠妻谁爱当谁当 第107节

  她依偎在李燕归怀里,仰着脸望他。
  “圣上龙体欠安,周贵妃已被杖杀。”他似乎不愿多谈,疲惫不已的低低叹息一声,“芸娘,我有些累,陪我安歇吧。”
  此情此景,他话语间的破碎和低落让人一览无遗,那股呼之欲出的无助和歉疚让芸娘也感同身受。女子踮起脚尖在他唇角印下一吻,“好,我陪着你。”
  两人紧紧相拥,交颈而眠。
  李燕归躺下的一瞬间,就立刻睡着了。
  夜幕沉沉,殿内没有燃灯,但就算目之所及,皆是黑乎乎一片,芸娘也能想象到他眼底的血丝和满脸的疲惫。
  她摸索到身畔之人的唇,轻轻吻了片刻才伏在他怀中睡下。
  直到怀中女子呼吸平缓,李燕归才慢慢睁开眼睛,脑海中众人七窍流血的可怖模样让他难以入眠。
  只要他一闭眼,就能看到周贵妃和几个小皇子死前不可置信的脸以及满地死尸的皇宫。
  有眼泪悄然从眼角滑落,李燕归默然无语任它肆意流淌。
  自此之后,他就是大梁朝的乱臣贼子,窃国之臣。史书上会如何书写他呢?
  无君无父,心怀不轨的小人?
  他是皇室宗亲,是圣上的亲侄子,是太后的亲孙子。
  圣上对他信任有加宠眷非常,放心将幽州守军和皇城禁卫军尽皆交到他手里,可他是怎么回报皇伯父的?
  他杀了周尧均的亲姐姐和亲外甥,日后他还有何颜面再见昔日故友?
  枕边人的低泣吵醒了芸娘,她循着夜色望去,只见床外侧的李燕归正以手掩面低低哀泣。
  “怎么哭了?”自从生了孩子后,芸娘身上就带了丝母爱。她素手抚上李燕归湿漉漉的脸颊,“莫哭,有什么委屈之事和我说说。”
  “芸娘,”十八岁的少年郎带着哭腔把头埋在她胸前,“我后悔了,我后悔了……”
  虽然两岁丧母,亲爹疏远。可李燕归自幼备受太后喜爱,庆元帝对他也颇为疼宠,偌大的瑞亲王府,他是说一不二的世子爷。
  满幽州城掰着手指头细数,身份尊贵无匹的公子哥儿,他李燕归是独一份。
  他生性风流多情嬉笑怒骂没个正形。就这么没心没肺的混了十八年。
  直到那日为了婚事求见父王,他才得知,他这十八年的安稳人生是用娘亲的性命换来的。
  是用父王深居简出,酗酒度日的人生换来的。
  而那慈爱面善的太后祖母,宅心仁厚的皇伯父,则是让他无父母庇护的真正幕后黑手。
  第143章 小可怜哭唧唧
  他后悔了,他不该在父亲语重心长的胁迫下参与这场宫廷绞杀。
  他是个胆小鬼。
  他本应像当年逃离幽州,躲在漳州浑浑噩噩度日一样,随便选个地方躲起来。可是,他却一时热血上涌答应了父亲的请求。
  “芸娘,我好后悔…”他把头埋在女子绵软双乳间闷头哭泣,“日后我什么都没了…”
  杀了周贵妃和三位皇子,下毒毒害当今圣上,若日后圣上无子嗣送终,说不得同是皇室血脉的李燕归就是下一任皇帝。
  如此贵不可言的身份地位,又怎会什么都没有…
  芸娘耐心抚慰他,“没关系,你还有我,我永远也不会主动离开你。”
  “我永远也不会主动离开你,我会永远陪着你。”
  柔软的触感让李燕归千疮百孔的心奇迹般安定下来,他解开芸娘衣衫,双手覆上去,“我知道。”
  入手滑腻绵软,他俯身。。
  女子低低惊呼一声,上下夹击下,她很快举手投降。
  “当年,我被父王一番痛斥后自觉失了颜面,于是跑去江南母族。我娘也姓李,在江南住的久了,旁人便以为我是江南李氏家族子弟。”
  怪不得重生后的徐进才刚开始也以为李燕归只是普通富家子弟。想来上一世他一直留在了漳州,故此在幽州为官的徐进才不清楚他的真实身份。
  “我一直以为娘亲早逝,父王生来性子冷漠故此才对我不理不睬。没想到…一切都是假象…”
  他埋首在芸娘颈间,温热的泪水顺着芸娘颈间肌肤一直流到胸前。
  “日后,我就是人人唾骂的奸臣贼子…芸娘,你会不会和别人一起骂我?”
  “不会,”芸娘断然否认,她纤纤十指插入男人发丝间揉捏按摩,“我知道你秉性,你是个重义气又正直的好儿郎。”
  “真的吗?”李燕归抬起泪流满面的脸与她四目相对,“你真的觉得我是忠君爱国的好儿郎?”
  “对。”芸娘爱怜的抚上他脸颊。
  没想到李燕归内心是个缺爱又缺乏认同的人。
  他活像个小哭包,一哭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
  芸娘手忙脚乱安慰了他一整晚,他才慢慢不再流泪。
  “等局势稳定下来,我们便离开这里返回漳州,日后我们做一对寻常夫妻举案齐眉,你说好不好?”天光微亮,他眼圈红红,话语中带了淡淡的鼻音。
  届时只怕不是你想走就能走的。
  芸娘含笑颔首,“好,无论去哪儿,我都会陪着你。”
  “谢谢你,芸娘。”他睫毛湿润,把芸娘白嫩小手放在唇边吻了又吻,“我就知道,我对卿卿之心恰如卿卿对我之心。”
  皆是虚情假意吗?芸娘不合时宜的想。
  在床上时,李燕归哭哭啼啼脆弱万分,一旦下床,他又变成了那个面容冷肃,锋芒毕露的卫尉大人。
  长定殿。
  宫女们扶着颤颤巍巍的太后来到龙床前,床上的庆元帝双目紧闭,脸色灰败,一副了无生机之象。
  “我的儿…”太后老泪纵横,心痛难言。
  “太医院那边怎么说,还没有个章程吗?”太后气的狠狠杵了杵鸠仗,“皇家养着他们还有何用,皇上都躺了这么久还没弄清楚个子丑寅卯,到底是他们不尽心还是有人从中作梗!”
  满室寂静,无人敢言。
  毕竟敢说话的几日前就死掉了。
  “我老了,不中用了,也没人把我这个老婆子放在眼里。”太后呵呵冷笑两声,“传钟院判。”
  宫女领命而去。
  不多时,太医院钟院判匆匆赶来。
  入目就是太后娘娘横眉冷对的铁青脸色,钟院判硬着头皮请安后却迟迟听不到命他起身的话,于是只能一直跪在地上。
  身后跟着的两名御医也直挺挺跪着,不敢抬头。
  直跪的三人膝盖发酸,各自心中想了无数遍一家子人头落地的场面,上首才传来淡淡的,“起来吧。”
  “钟院判,圣上一向器重你,哀家也对你甚为信赖。此番皇帝昏迷不醒,太医院却诸多推诿敷衍,莫不是有了不臣之心?”
  “太后娘娘息怒,臣万万不敢!”钟院判“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臣愚钝,实在查不出陛下病因,自请告老还乡,还望太后娘娘恩准。”
  “死到临头,居然还妄想能保住你那条小命!”太后眼神狠厉,“钟代敷衍圣恩藐视皇家,即刻起,革除太医院院判之职,杖八十以儆效尤。”
  宫廷刑仗用的皆是带铁钩的长仗,八十仗下去必死无疑。
  奇怪的是,太后一声令下,负责守卫的禁卫军皆不动如钟。反而是太后身边伺候的太监宫女合力押下钟院判欲拖走行刑。
  “皇祖母何以动怒。”李燕归负手踏入大殿,“钟院判德高望重,医术精湛,若连他都没把握下针,只怕天下间再也无人敢为陛下医治了。”
  钟院判低垂着头,让人无法看清他表情。
  “皇祖母不过是一时之气,你们这帮子下人非但不劝诫着些,反而火上浇油,简直胆大妄为。”他斜睨太监宫女们一眼,宫人们吓得立刻跪了一地。
  “好生送钟太医回去。”李燕归越过宫人大步流星来到龙床前。
  禁卫军搀扶钟院判离开。
  吵闹闹腾的大殿瞬间落针可闻。
  “真是一出好戏!”太后满是皱纹的脸上沟壑纵横,再无往日和善可亲,反而阴云密布阴狠吓人。
  “是哀家瞎了眼,没看出你的狼子野心,竟劝皇帝把禁卫军放在你手里。”
  当年十三岁的李燕归和瑞亲王发生矛盾,负气出走,一走就是几年不回幽州。
  太后几次三番派人去请,他都不肯回来相见,与亲爹瑞亲王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意。
  后来又听闻他在江南闹的不成样子,整日流连花丛,没甚正事。
  就这么僵持了几年,太后因思念这个孙儿,便央求皇帝出面,给他赏个差事,好哄李燕归回来。
  正巧当时禁卫军统领因病告老,太后便提议把差事给李燕归,左右是一家人。这孩子又是个心性不定的,正好可磨磨性子,也省的他成日躲在外面不回家。
  第144章 疯狂
  虽说天家无父子,可太后和庆元帝因愧对李燕归,便对他多了丝宠溺和心软。
  刚登基时,庆元帝忌惮宗室,忌惮外戚,忌惮任何有可能会觊觎他皇位的人,为此做了许多心狠手辣之事。
  或许正是他杀伐过重才导致他子嗣艰难。庆元帝登基十余年才得两子,大皇子体质羸弱,是个走一步三咳嗽的病秧子,二皇子则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
  随着年纪增长,庆元帝心态逐渐有了变化,他开始向往阖家欢乐其乐融融的氛围,也开始日夜担忧将来的大位继承者。
  奈何他虽然广盈后宫,满宫嫔妃肚子却没什么动静。
  心灰意冷下,庆元帝想把自己抛弃多年的兄弟情捡起来,也多番尝试修补与瑞亲王之间的关系。可惜瑞亲王对庆元帝所召从不肯奉命,躲在王府闭门谢客拒绝见人。
  无奈之下,庆元帝只能把目光落在李燕归这个侄子身上。
  李燕归人长得俊俏性子活泛很讨人欢心,太后和皇帝都很喜欢他。冷冷清清的皇宫因李燕归时常到来插科打诨,也有了丝寻常百姓家里的温暖暖意。
  是以后来周贵妃进宫后连生三子,另有妃嫔也诞下一子,拢共有了五个儿子的庆元帝也没有减少对李燕归的宠爱。
  李燕归这个在庆元帝心里爱笑爱闹且长不大模样的侄子,并未让庆元帝产生丝毫防备之心。
  即使庆元帝杀了这个侄子的娘亲和哥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