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我是从孩子手中看到的。他读这种图书,却不大爱读圣贤经典,我认为此书有害,因此前来。”
  他们陆陆续续说了自己的来意,却没人交代,如何想到烧书的举措?
  张梓若复问一遍。
  那些读书人不约而同的望向领头者。
  领头者嘴硬:“我和他们一样!都是不想见孩子被祸害而来!既然明知道是危害,自然要把危害给处置了!烧书是我提的举措!”
  张梓若点点头,问:“你们来自府城?”那些图文并茂的书,购买者最多的便是来自府城的人。
  多数读书人应是,只有寥寥两三个来自县城。领头者不答,警惕的望着张梓若,不知道她想要做些什么。
  张梓若笑眯眯道:“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们前来闹事,惹得众人都无法安心读书,作为惩戒,罚你们每人各抄十张我规定的内容,你们可敢?”
  “这有何不敢?”
  “我们敢做敢当!”
  张梓若点点头,当即向教谕大人借来笔墨,制作了一份古代简易版报纸。
  上面主写“云县河湾村图书馆开业”的消息、“图文书籍试读片段”、一个常用字的演变过程,及相关谜语等,配上可爱的图画。
  然后,让那些读书人抄写。
  管他幕后指使者究竟是谁,反正你能煽动热血读书人来我这里闹事,我也能让这些热血读书人去帮我发传单!
  谢谢幕后黑手送来的免费打工人,我马上就把我们村的图书馆宣传到位!
  第303章 我等又有何惧
  那些知错就改的读书人现场抄写简易版报纸。
  教谕大人和张梓若在一旁协商模拟卷子的事情。
  在后面帮忙抄写报纸的县学学子悄悄推推于越,示意他去求个情。
  让张夫子少出点主意。近来,县学动不动就考试,每次考试完还按成绩排名,按成绩排名不说,还要调座位。
  他们这么大的人了,每次成绩出来,考得不好,还要被示众,他们不要面子的嘛?
  于越摸摸鼻子,看同窗们表情,没好意思说,这些举措,是他听张夫子无意中提起,然后,自己拿卷子给教谕大人时,一时高兴告诉教谕的。
  他在同窗们的注视下,慢吞吞上前。
  “何事?”教谕问他。
  于越想不来合适的理由,情急之下,只好说道:“我觉得卷子还是太少!我们作为将来要科考的人,必须多做卷子锻炼!这些模拟卷子有利于我们学问的增进!我是来说请两位夫子,多出一点卷子!”
  后面竖直了耳朵的同窗们,险些没把手中的毛笔给捏断。
  于越说完,自己也快要哭了。我到底在干什么?
  教谕对他进行了大大的夸奖,还对张梓若说道:
  “于越近来成绩不断提高,这与他的好学和上进是分不开的。
  我本想着卷子出太多,他们会太累,但看他们如此好学,真是令人欣慰!张夫子若是再出新卷子,劳烦也送我一份。或者等休沐,我派人去取。”
  张梓若笑道:“好说好说。”
  于越已经不敢回头看自己的同窗了。
  他暗自思索,近期去河湾村读书,会不会好一些?
  简易报纸,说是报纸,其实更像是大幅传单。内容并不是特别的多。
  那些读书人们抄写好以后,将这些报纸交给张梓若。
  张梓若只把县学学子和帮忙的读书人所抄写的报纸收了起来。
  至于那些知错就改的人所抄写的成果,让他们自己收着。
  “我们自己收着?”
  对方愕然。让他们抄写不是为了自己用吗?
  张梓若笑道:“读书不易,一名读书人想要多多读书,除了买书便是抄书。想要遍览群书更是艰难。”
  周围的读书人深有同感地点点头。
  是这样没错,富贵人家尚可买书,寻常学子多是抄书。不说遍览群书,就是自己想看的,也不一定能借得到。
  张梓若:“图书馆的创立本就是为了方便天下向学之人读书。然而,还有许多人四处奔波,苦苦借书,并不知图书馆的存在。
  你们手里的这些纸张,都记载着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消息。你们可以把这些纸张送给自己认识的读书人。
  你们一人抄了十份,也就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告诉、帮助十个人,让十个人有书读。”
  听了她的话,那些被怂恿,或者一时激愤前来抗议寻事的读书人们,无不感到惭愧。
  手中轻飘飘的纸张,瞬间也觉得沉重了许多。
  “在下惭愧,知道自己狭隘,却不知自己是如此狭隘,险些玷污了图书馆。还请张夫子恕罪。在下回去后,一定会尽力宣扬河湾图书馆,让更多的人有书可读!”
  “在下亦是!定当全力以赴!”
  其他人也纷纷行礼,表示自己一定会将河湾图书馆的消息传达到位!一定会将这些记载消息的纸张送给最值得送的读书人!
  张梓若笑道:“劳烦大家,那我在这里先行谢过了!”
  她行了一个礼,说道:“这些纸张上面的内容,大家经手抄写,也都明白,图文结合确实会引来一部分人的误解。负责分发的你们恐怕也会被误会。”
  那些拿着报纸的读书人都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无碍无碍,我们也刚好重温一下,何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您放心,我们自己已经走过了,他们将来可能会走的路。我们会好好劝说他们的!”
  “我们会用实例告诉他们图文形式的可取之处的!”
  众人纷纷表态。
  张梓若笑道:“多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一种新的形式出现,被人误解是很正常的。”
  “倘若有人有不同的意见,尽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送到颍州迅捷物流据点。据点人只要把对方的意见反馈送过来,我们一定会给予回复!
  若是有时间的话,也欢迎他们前来河湾村,当面辩论。”
  “理越辩越明。辩论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学习进步的过程?咱们都是为了大家更好,能有更大的进步,不怕辩论!”
  “好!”周围人纷纷鼓掌。
  “夫子之心胸,令人叹服!”
  “有夫子此言,我等又有何惧!”
  热血读书人纷纷打包票,一定分发宣传到位,甚至还问张梓若多要了一些报纸,斗志昂扬的告辞离开。
  张梓若派出去购买东西的徒弟,抱着一摞摞的纸张,以及一封封的坚果花茶等回来。
  张梓若以此谢县学教谕与众位学子的帮忙。
  “耽误你们许久,你们还耗费笔墨帮忙抄写这么多份报纸,实在不知如何报答为好。这些小小的心意,不成敬意,还请诸位莫要嫌弃。”
  教谕大人和诸学子推辞。数番拉扯之后,张梓若留下这些礼品,带人离开。
  谷子站在她的马车面前,见她出来,向她回禀,一切都准备好了。
  来县学,干扰了人家读书,人家又帮了那么大的忙,自然要道谢。
  但那些为他们出头,不辞辛苦跟着从河湾村来到县城的人,也不能忽视。
  正回馈很重要。对仗义执言、见义勇为的人,必须要加以奖彰和鼓励。如此,下次再碰到类似的事情,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帮忙,形成一个优良的人文环境。
  因此,张梓若掏钱让谷子他们去买东西,东西并不贵重,但是聊表心意。
  前来帮忙的人,没想到自己会收到谢礼。推拒再三,经过张梓若的开解,他们或腼腆,或高兴的收下这份惊喜。
  而收获了很多报纸的读书人,一回到府城,便立刻开始兑现承诺,将报纸分发给自己的好友和同窗。还有人写了长长的信,把报纸折叠起来塞进信封,寄给外地的友人。
  第304章 来了!来了
  为了掌控事情的进展,看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颍州通判特意派了人,悄悄潜去河湾村。
  从公衙回来,他逗着廊下的画眉,心情愉悦。
  此番读书人去河湾村闹事,说明大势如此,天下读书人都不想看到经典被亵渎,不想看到这种有违常理的图书馆出现。
  宁知府和余家,都别想凭此得到什么功劳,不惹一身骚就算好的了。
  而且,这件事可不是他指使的。他顶多就是派人买了一些图书,让那些读书人看到这些图书而已。
  是那些读书人看不惯,与我何干?
  “老爷!老爷!不好了!”
  “什么事大呼小叫?”
  “小人在外面发现了这个!那些闹哄哄去河湾村的读书人都回来了!如今正在街上分发这些纸张!”
  仆从递上一张那些读书人分发的报纸。
  “这是小人花高价从一个读书人手中买来的。”
  通判接过来一看,河湾村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消息瞬间映入眼帘!他脸上乌云汇聚,“那些回来的读书人都在发这种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