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哼!我们分辨的很清楚!流传数千年的经典,被配上乌烟瘴气的图画,不是亵渎是什么?
  你们这是助纣为虐,知道吗?他们亵渎经典,你们竟然不闻不问,还颇以为荣的在此读书!你们与作恶的人有何不同?!”
  第300章 比试
  图书馆内出来的读书人们也都怒了。
  “不分青红皂白,以偏概全,激愤无礼,我看你们不是来为读书人讨公道,你们是来闹事的!”
  吴攀:“你们是见不得大家有书可读吗?”
  一石惊起千层浪。
  人们议论纷纷,好不容易才有书可读的人,对这些闹事者无不怒目而视,纷纷拦在他们面前,义愤填膺地进行指责。
  两方吵吵闹闹,一时没个安宁。村民火冒三丈,恨不得把闹事者直接捆起来。
  “干什么!干什么!你们敢无故抓人?天下还有没有王法啦!”
  “夫子来了!”
  “夫子来了!”
  人群从最外层让开一条路。张梓若进来环视一周,“怎么回事?”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说明原委。
  闹事者在旁边叫嚣,“你就是亵渎经典的主使者?!”
  张梓若不理他们,了解事情的原委后,瞧瞧拿着图书,前来闹事的读书人,心下一沉。
  好个通判!不仅上折子诬陷他们,想要绝了河湾村的发展道路,竟然还使这种下作手段,怂恿人前来闹事!
  你不是不想来河湾村辩论吗?不是派人来闹事吗?
  那我就以此为机,让你辩论也得辩,不辩也得辩!
  她扬声说道:“静一静!你们不是想要解决这件事吗?行!我们就当面锣对当面鼓的解决!”
  闹事者狐疑,“怎么解决?你愿意烧毁邪书,再不做亵渎经典之举吗?”
  “凭什么烧?你张张嘴,知道烧掉的是多少人的心血吗?”村民愤愤不平。
  “别急。”张梓若安抚下大家的情绪,说:“在此之前,我们先弄清楚一件事。关于这些书,究竟是不是邪书!究竟有没有亵渎经典!”
  “怎么不是?!”闹事者气愤地抖开书籍。
  书中,每一段话下方,都有一张图,画的风格可爱又夸张,类似于现代漫画的画法。
  每幅画中,人物的对话,也都是帮助理解,通俗易懂的言语。
  闹事者指着书中,飘着两行宽面条泪,与君王激动相见的图画,愤愤道:“这不是亵渎经典是什么?对圣人经典,怎能如此不敬?!”
  “没错!此乃歪曲经典的邪典,是祸害读书人之举!”闹事者纷纷附和。
  张梓若沉稳道:“你们的意思,我知道了。这种别开生面的图书形式,冲击力确实很大。但书籍本就是让人用来读,用来增长学问的。
  我们应当看的是,一个人读这样的书,有没有学到知识,学到的知识是否正确。
  假如他读这样的书,和读常规的经典,一样能增长学问,那有何不可呢?”
  “强词夺理!”“满口胡言!”
  闹事者皆不服,对张梓若指指点点,激情相喷,唾沫星子都快要喷出来了!
  “就你们长嘴了?!”
  “欺负谁呢?”
  “来闹事还有理了?”
  巡逻队员和村民们挡在张梓若面前,将面前的闹事者扛得倒退数步。
  张梓若冷冷道:“枉你们自诩读书人!口口声声叫着为天下百姓讨公道,张嘴就要烧了图书馆和里面的书籍!
  你们知道里面都有什么书吗?你们知道这是多少人的心血和希望吗!
  读书人不是最讲究礼仪的吗?今日我可看不到一点礼仪,只看到蛮横无理的闹事者!
  更看不到任何解决事情的正确态度!我看你们讨公道是假,闹事为真!”
  “没错,吃饱了撑的,来我们这里闹事!你们这么关心天下读书人,不想法子造福他们,来我们这儿干什么?”村民们帮腔。
  闹事者丝毫不惧,“这等邪典,处理的唯一方法就是烧了!让它们再无法危害世人!”
  张梓若:“少张口闭口邪典!说一千道一万,也不如事实来的清楚!
  图文兼备的书究竟是不是一本好书,对于增长学识有没有用,一试便知!”
  见闹事者犹豫,她刺激道:“怎么?口口声声说着讨公道,临到事上就不敢了?莫不是心虚?”
  “我们行的正,坐的端,有何心虚?你要如何比试?”
  张梓若:“你们选一本常规启蒙书籍,我也选一本启蒙书籍,两本书除了图文形式,内容一致。我们各拿上五到十本。
  你们拿着传统启蒙书籍,去找十名不识字的农人进行教导。我们这边也一样。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人数,最后看,两者是不是有一样的效果?究竟看什么书的人记住的内容更多,更牢固?你们可敢一试?”
  闹事者瞅瞅从图书馆内出来的百姓,谨慎道:“我们如何知道,你选的人,究竟是识字的,还是不识字的?”
  张梓若:“好说,为了公平公正,我们可以一起前往其他村子,选取不识字之人进行比赛;也可以前往县城,寻找德高望重之人作为见证。”
  “行!”一群人当即前往县城,寻找掌管县学的教谕作为见证。
  挑选的二十人,也不用他们去选,而是教谕派出学生,在街上询问找人。
  被派出去找人的于越,撒欢似的拉着人询问:“兄台,你可识字?”
  “大叔,来学认字吗?”
  百姓对他避之不及,连连拒绝,唯恐他是个拍花子。
  经过一番奔波,众人终于找来二十个愿意配合的不识字的人。
  县学的读书人,来自河湾村的读书人和百姓,将张梓若他们围的水泄不通。
  “在何处进行比试?”教谕问。
  张梓若:“劳烦大人,就在县学之内吧!环境清幽,许是能多识得几个字。”
  “好!以一炷香的时间为限,百姓识字者最多的胜!你们可都做好准备了?”教谕问。
  “做好了。”张梓若与闹事者,各居一侧,拿着书随时准备开始。
  教谕吩咐,“来人!燃香!”
  香炉里的香升起一缕飘飘袅袅的轻烟。
  张梓若与闹事者同时开始讲学!
  第301章 差距过大
  闹事者那边找来了五本一模一样的书籍,每两个人看一本书。
  为了保证公平,张梓若也拿了五本书,平均两人看一本。
  比赛一开始,闹事者那边便多人齐上阵,恨不得一对一的教导。为了防止人多口杂,他们派出五个人同时教学。
  围观的于越一看这架势,再看看只有一个人教学生的张梓若,恨不得亲自上阵,也去帮忙教学。
  河湾村的百姓们和曾经听过讲学大赛的读书人们,却不慌不忙,镇定自若的观看比赛。
  闹事者那边,所教导的百姓已经开始齐声诵读。他们反反复复的吟诵。
  张梓若这边,她按照自己的节奏,不慌不忙的继续讲课,争取让大家听一节课,就有一节课的收获,实实在在的理解、学会。
  围观的众人,一会儿看看这边,一会儿看看那边,小声的议论着,两边哪个赢面大一些?
  县学的学生们都跟随于越去过河湾村的图书馆,知道那里藏书众多,部分书籍形式别具一格。
  但对于张梓若的讲学方式却不大了解。
  现今,他们看着两边的比赛,觉得拿传统书籍的这边,赢面更大。
  他们自己读书学习,也是如此,跟着夫子念句子,反复吟诵。
  吟诵数遍以后,夫子大概讲一下,这两句是什么意思,然后大家继续吟诵,把刚刚学习的内容给背下来。
  这是他们常见的,也常用的学习方式,自然觉得这种方法更为靠谱。
  于越却不这么认为。他曾经多次去观看河湾村的讲学大赛,单看那些能上台讲学的村人,便知道张夫子这种教学方法是多么的有效!
  闹事者那边,讲过句子的释义后,又让百姓齐齐诵读。
  领头的人扭头望一眼张梓若,看她还在和那些百姓说一些不知所谓的废话,矜傲的回过头来,觉得自己这一方赢定了!
  香炉里的香一点点的燃烧。
  双方都加快了进度。
  “时间到!”
  伴随着一声大喝,双方都停止了讲学。所有人又汇聚一处。
  教谕让二十位百姓站到前面来。
  “刚才你们都已经学习了一炷香的时间,接下来我会对你们进行提问。无论结果好与坏,皆不需紧张,只不过是一次寻常的提问罢了。”
  二十位百姓拘谨的连连点头。
  教谕:“此次教学以识字为主,那我便考考你们字都记得怎么样。”
  他先是让人拿纸笔来,写了二十个不同的启蒙常用字,分别交于这二十人。然后让他们一一念出,纸张上的字怎么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