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他和袁术刘表看上去是互相成全,实际上刘表看袁术不顺眼看他也不顺眼,就算要放弃豫州返回江东也得一路打回去。
好不容易得来的刺史之位,就这么扔掉他实在不甘心。
“乌程侯莫急,颍川各城尚有存粮,供军中弟兄用到年底不成问题。”荀晔肃着脸回道,“留在颍川事关重大,我愿留不算数,还得和家里商量商量才行。”
孙坚拍拍脑袋,“是我太着急了。”
这小祖宗愿意留下就行,只要他愿意,荀氏那边、荀氏那边应该能答应。
……吧?
乌程侯自己代入荀氏长辈的身份,想想一大家子都在并州,这小祖宗只是回老家接人却一去不复返。
他提刀捅死撺掇好孩子胡闹的人的心都有了。
但是他不是荀氏长辈,他是急需靠谱世家协助治理豫州的豫州刺史,所以荀小将军还是留下吧。
诸天神佛都睁开眼睛,保佑荀氏长辈在做决定的时候都被猪油蒙心同意苑陵侯留在颍川,回头祭祀的时候他一定给各位多放个猪头。
……
另一边,郭嘉和戏焕已经理顺官署的情况,空缺的官员暂时从颍阴调人暂任,之后是直接转正还是拍拍屁股走人再说。
官署里的文书太乱,俩人看的眉头就没有松开过。
郭嘉叹气,“看出来乌程侯从来没管过政务了,但凡他往这里看一眼,这些东西都乱不成这样。”
戏焕面无表情的放下手里的竹简,拿起旁边那卷继续翻看,“也可能是县令县丞根本不给他看。”
虽说乌程侯的大军由袁术供应粮草,但是粮草的来源不能太单一,不然就等于主动把命脉送上门。
大军驻扎在阳城,按理说整个颍川的城池都可以供应大军,可是并没有。
颍阴没有,阳翟没有,作为驻军所在的阳城也没有。
所以乌程侯这个豫州刺史到底干到什么地方去了?怎么感觉跟路过豫州似的?
难怪他走到哪儿杀到哪儿,地方主官不配合他的命令的确够烦人,这么一看他到豫州后竟然还收敛了不少,至少没有因为城里不给粮草就杀主官。
嗯,颍阴阳翟等城躲过去了,阳城这些官员和周昂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正好撞刀尖上,神仙来了也保不住他们的性命。
好歹是一县之令,怎么能把政务处理成这样?
任命书送到颍阴至少要明天才能等到人,官署里也没有其他能帮得上忙的帮手,俩人一边干活一边吐槽,出口的话越来越毒。
暴躁毒蛇喷洒毒液.jpg
荀晔三步并作两步找过来的时候,两个人正在大骂县令为什么能把县内封侯的私奉养和其他税收混为一谈。
颍川是郡不是国,但是境内也有不少县侯乡侯亭侯。
无能之人身居高位,被杀不冤。
“奉孝叔,志才叔,我能进去吗?”
戏焕抿口茶平复心情,眨眼间恢复如常。
“进。”郭嘉甩甩手腕,看着剩下的那堆竹简直接一不做二不休不干了。
他们把大致情况梳理一下就行,明天就有新人过来上任,剩下的事情让新人头疼去,他怕再看下去会气死在这儿。
“叔,我和曹家大公子曹子脩较量了一番,他没打过我。”荀小将军进来先报喜,炫耀完了然后才说正事儿,“曹孟德已经回东郡了,刚才乌程侯说袁术觉得他和我有见不得人的交易所以断了他的军粮,因为是袁术先翻脸,所以乌程侯直接开口想让咱们留在颍川。”
很明显,豫州的世家不给乌程侯面子,愣是把他一个豫州刺史给架空成了光杆司令。
很巧,他们能拿捏住豫州的世家,还能让乌程侯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带兵作战。
就和他之前说的那样,乌程侯只是缺一个能给他供应粮草的合作者,这个合作者可以是任何人,不是非袁术不可。
比起他们想法子让孙坚和袁术决裂,袁术那边主动将孙坚推走才更利于他们接下来的发展。
郭嘉愣了一下,“袁公路……他没病吧?”
戏焕扶额长叹,“是袁公路的话,倒也不稀奇。”
荀晔眼睛亮晶晶,“我和乌程侯说要等家中长辈安排,没有直接答应。”
虽然有点对不起他们这几天打出来的感情,但是该拿乔的时候还是得拿乔。
*
晨光熹微,朝暾初露。
自乌程侯率军北上讨伐董卓,其子孙策便应好友邀约携母亲弟弟妹妹移居庐江舒县。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严厉的江东猛虎外出征战,家里的虎崽子小太阳一样热情洋溢八面玲珑,短短小半年便结交到一大群朋友。
还都是那种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名士朋友。
这么一看,他可比他那只会干仗不懂得交朋友的猛将父亲厉害多了。
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又到了秋游打猎的季节。
孙家虎崽子呼朋唤友准备去城外游猎,然而还没等他出门,他的好朋友就先一步造访家中。
“瑜弟?”孙策放下手里的箭袋,有些惊讶的看向来者,“不是说好在城门口见面吗?怎么到这儿来了?”
周瑜看看对外面传言一无所知的好友,明明路上想好了怎么说,看到好友后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怎么了?”孙策对上小伙伴欲言又止的表情不知道哪儿有问题,“我身上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周瑜又看了他一眼,先让旁边收拾东西的仆役先退下,然后才郑重其事的说道,“我今早听到些和你有关的传闻,想着应该让你知道……”
孙策小鸡啄米般点头,不等他说完便追问道,“什么传闻?”
天塌下来个儿高的顶着,不管发生什么都得直接说,遮遮掩掩的的更吓人啊瑜弟。
“前不久袁绍所表的豫州刺史周昂趁伯父不在攻入颍川,这件事情你知道吧?”周瑜斟酌着言辞说道,等小伙伴回应之后才继续说道,“听说反攻阳城时伯父身边那小将异常生猛,外面都在传虎父无犬子、上阵父子兵。”
孙策眨眨眼睛,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什么?”
周瑜看似委婉,实际一点儿也不委婉的重复道,“虎父无犬子、上阵父子兵。”
“我在舒县待的好好的,他哪儿来的可以带上战场的儿子?”孙策捏捏拳头,“瑜弟稍等,我待会儿就回来。”
——娘!你男人在外面还有儿子!
第61章 小矮子郭嘉
*
在抵达阳城之前, 郭嘉和戏志才一致认为诱拐乌程侯的计划漏洞百出风险极大。
百足之虫断而不蹶,不管袁绍袁术斗成什么样,天下士人依旧会冲着汝南袁氏的名头去投奔他们。
兄弟二人一人在南一人在北, 南方士人投奔袁术北方士人投奔袁绍,得亏他们俩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真要让他们齐心协力重振袁氏风光才坏事儿。
现在这样就很好, 兄弟不合才能让天下士人放眼他处。
道理是这个道理, 但是让已经和袁术关系密切的乌程侯忽然倒戈还是不太可能。
他们可以合作打周昂, 身为颍川本地人, 支持正儿八经的刺史合情合理, 孙坚也不会因此怀疑他们别有用心。
选择留在颍川就不一样了, 世家子不愿屈居人下,孙坚位至一州刺史肯定也不愿意低头,他们要留在颍川大概率要和孙坚干一仗。
说句不好听的,那种情况下对孙坚来说他们和周昂没什么区别, 唯一的不同就是他们是颍川本地人。
如果傻小子特别想留在颍川,按照他们俩的保底计划就是利用本地人的身份釜底抽薪把没有根基的乌程侯赶走。
兵强马壮很重要, 然空有兵马疏于谋略却是大忌, 三万精兵不足以让他们束手无策。
事成之后会对他们荀小将军的名声有点影响,不过问题不大,袁绍挤走并间接害死韩馥都能继续当他的冀州牧,他们没把孙坚弄死已经算手下留情了。
但是现在……
郭嘉有点头疼,他想知道袁术离开京城去南阳的时候是不是忘了带脑子。
且不说有他袁术能托底的情况下孙坚完全没有理由转投他人, 就一点, 怀疑人家有小心思可以私下敲打, 上来就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关系破裂是什么情况?
孙文台转投荀氏?
孙文台知道吗?荀氏知道吗?压根没影儿的事他就这么当真了?
这合理吗?
两位足智多谋的大才面面相觑,实在想不通袁术为什么主动把孙坚推走。
不怕对面运筹帷幄深谋远略, 就怕出现这种完全摸不着头脑的举动。
说他们别有用心吧……乌程侯只要到他们身边就绝对再没有出走的可能,钱粮武力软硬兼施也能把人栓死在他们这里。
说他们是故意的吧……为什么啊?
荀晔听着两位谋士叔循着蛛丝马迹分析袁术这么做的原因,很想告诉他们不用这么费劲儿的复盘,袁公路办事本来就不按常理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