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 第333节

  这不是反了天?
  好一点情况是徒弟老实懂事,把从“夏有白雪”赚来的钱分多一点给自己师傅,差一点的情况闹得师徒之间几乎势不两立。
  有的也不是为了钱和师傅较劲,而是为了上台的机会。
  放在平时,要是没有师傅的引荐,没茶馆剧场会收新人上台。
  至于团里的剧目,那都是师傅们的专场和指定传人的专属舞台。
  哪怕他们平时练得再勤奋,只有端茶送水的份。
  “夏有白雪”算是在曲艺界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很多人都以为这股子邪风吹不了几天,毕竟没人会认为“赔本买卖”有什么前途。
  但他们不懂的是,什么是“抢占市场”和前期投入。
  张夏至的野心很大。
  按照他大哥说的,她要做这个圈子里制定规则的人!
  其实“夏有白雪”一点都没亏,只是赚的很少而已。
  “这不是胡来么?”
  潘老师傅摇头叹气,自己的儿子学了十八年,连区里的晚会也上去唱过一个角,可特么“夏有白雪”就是看不上!
  自己在京里戏曲界可是老人老名,圈里人见了他都得客气三分,可“夏有白雪”的老板却一点名字都不给。
  对于儿子练了多年的老曲目不屑一顾,反而对自己几个记名徒弟自己乱编的“武戏”格外垂青。
  门口又被几个徒弟放了一堆礼物,但潘老师傅还是没让他们进门。
  他总觉得这帮兔崽子是在和他显摆。
  好好的给他儿子当配角捧腿不好么?
  潘老师傅的爱人看时间差不多了,这才出门把礼物都拿了进来。
  她知道自己丈夫就是做做姿态,让邻居们看看。
  几个徒弟大半赚的钱都在这些礼物里了,要是被人偷了,两口子都没地哭去。
  徒弟们今天送来的礼物里还夹了一张纸。
  潘老师傅好奇的看了一眼。
  下一秒,他猛的跳了起来。
  “好家伙,夏有白雪这是要彻底造反了啊~!”
  “百戏进京,还连演三个月!”
  “不行,孩子她妈,我今儿不搁家吃了,我得去一趟协会。”
  “这事情有点大。”
  得潘老前辈心急火燎的赶到地方,发现协会里来了不少人。
  手里都抓着那张纸。
  “黄梅、越剧、花鼓戏、豫剧......好家伙十八个剧团上京!”
  “呵呵,这夏有白雪是不安好心啊,十八路诸侯进京,他分明是生了反骨!”
  “慌什么,前清的那会,也出过同样的事,最后结果如何,呵呵。”
  ......
  一帮人正闹着,从协会会议室里走出一个笑眯眯的老头来。
  “都被吵吵了,部里的通知已经下到了我们这里。”
  “都回去好好琢磨琢磨,这回京里要选出六个剧团十二个剧目参加这场盛会,下周五开始遴选,咱们可不能落了国粹的面儿!”
  “还有,手里都有宣传纸吧?”
  “这赛制可要看明白了,最后一个月只有六家剧团能进最后的决赛,靠的是用夏有白雪门票的票根投票。”
  “不过,郭老,这路演是什么词啊?”
  “对,还有这个收集签名决定排片率又是个什么搞法?”
  “郭老,这让我们的剧团成员上街推销什么签名劵,这也太羞人了吧!”
  “前六进决赛我懂,可这还有两个可以复活又是个什么鬼?”
  “对对对,夏有白雪就喜欢乱来。”
  ......
  卓家的八家茶馆在第二天也推出了一个活动,是和文化界联合办的。
  邀请了京城各大名家在茶馆里连演九十天,都是全北京人能朗朗上口的剧目。
  卓家这次是真的准备赔本赚吆喝了。
  但活动没开始几天,卓家就发现自家在现金流上出现了问题。
  满京城给茶馆剧院提供瓜子零食那些的是百货公司,往日都是一个月一结算。
  可夏有白雪却忽然真金白银的砸了过来。
  张夏至要拿下计划内划给剧院茶馆的所有份额。
  为什么张夏至敢打计划内物资的主意?
  因为京城百货公司刚好开始改革试点——价高者、给现金的,优先足量供应。
  卓家在之前就被张夏至坑了一把,到现在都没缓过气来。
  这次迎击张夏至的攻势也是不得已而勉力为之。
  光是邀请那些名角给的定钱就把卓家从另一条线抽调的现金用的七七八八。
  别看小小的茶叶和瓜子、花生,没了这三宝,连老戏迷都坐不住。
  论行里的资历,张夏至根本不配给卓家提鞋,但论财力,情况又调了个。
  一月到三月份京城计划分给文化娱乐场所的零嘴份额被张夏至一口气吃了个干干净净。
  至于计划外的......,张夏至也包圆了大部分。
  剩下的部分各区百货公司都不敢继续大批出售,因为居民们最起码的零食需求是不敢出问题的。
  卓家只能一点点的从津门、河北等地往京城倒腾计划外的,价格平均算下来居然和张夏至进货的价格差不多。
  第359章 卓家抄底
  卓家这次是铁了心要和张夏至对抗到底。
  换做一个月前,卓家看张夏至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可如今,在应对张夏至的用词上都羞辱的用到了“对抗”两个字。
  不是张夏至有多厉害,还是她背后的哥哥强到离谱。
  自从听到卢超被抓、马德胜跑路,卓家也猜到自己的私下做的事瞒不住张家,所以两家有了点不死不休的意思。
  百戏进京,摆明了就是张家兄妹要用真金白银来砸死卓家起家的根本——八家老茶馆。
  妥妥的阳谋。
  卓家也不是没找过人,但也不知道为什么,几乎以前认识的所有关系都对这件事不冷不淡的,摆明了不想掺和。
  张清明的名声卓家知道,知道光他投资的那些产业在上头心里的分量就肯定比卓家重。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就连自己以前的靠山严家严老,如今连面都不见他们了。
  惊慌之余,卓家只能勉力自救。
  幸好他们还有另一条来钱很快的路子——从港岛过来的小电子产品。
  如今最便宜的一块电子表价格在十二块左右,而卓家拿货的总成本也不到七块。
  卓家的销售渠道主要是从京城和上海出货,除了零售之外更多的是批给其他城市的商贩。
  为了保住自己起家的根本,卓家最近将每日从小电子产品销售上收回来的货款都投入了这场茶馆竞争之中。
  到了元旦前一天。
  卓家终于发现了小电子产品市场上的不对劲。
  元旦前的三天,本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销售旺季,但卓家仅仅在京城里批发零售的小电子产品额度竟然不足淡季的一半。
  上海的数据到了夜间才传过来,销售额不及去年的30%!
  一家新成立的电子产品销售公司,正在以卓家出货价80%的价格疯狂甩货。
  卓家几个当家人的眼前就摆着几块电子表、计算器和随身听。
  “仅仅是这种电子表,对方的款式和花色就有二十多种,远超我们三色系列,而且款式、功能都远远超过了我们的货。”
  “但他们打着元旦大促销的牌子,一块表才卖10块。”
  “五道口那边的地摊市场,都快抢疯了......。”
  “还有这个计算器,应该就是本子国去年年底最新出的那种,只不过精简了科学算法,但这东西在港岛买也要十美元甚至以上,可他们就敢卖五十块rmb!”
  有人仔细打量了一番这台小巧的计算器。
  “诶,不是sony,是somy,应该是盗版货,怪不得有些功能不全,还卖得这么便宜!”
  “五十块,他们的成本是多少?”
  “不要提这个计算器了,需要这个东西的人并不多,现在最麻烦的是我们之前卖得最好的随身听,现在完全滞销!”
  “人家的随身听比我们的轻巧、功能又多,款式花色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们的卖四十块一台,人家卖三十块一台,这根本卖不过啊!”
  卓家家长看向自己的大儿子卓远航。
  因为找人对付张清明父母的事就是大儿子的自作主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