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 第319节

  他之前弄到的那“近百万”投资实际到账的也就十多万,多数还在各乡镇企业的户头上。
  而眼前的华侨才听他忽悠了一个小时就肯出一百万啊!
  张功高忽然觉得一根手指已经显示不出自己作为张家家长的风范,旋即又摇头。
  “一百万不行。”
  这让王金成和在一旁偷偷看着这边情况的同伙的心又都悬了起来。
  “我得投两百万~!”
  “不过得到了广州才行,谁身上也没带那么多钱不是?”
  张功高觉得自己竖着两根手指的姿势分外有力量。
  而王金成已经麻了。
  现在还是1984年底,距离他最辉煌的时候还有好几年的时间。
  两百万啦~!
  这就要到手了?
  不远处的中年人故意假装被汤汁呛了一下。
  王金成得到同伙的提示,终于记起了两人之前的商量。
  他们的第一目标是弄一笔可以在国外用的钱!
  rmb只是其次的选择。
  “其实我的实验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成品化实验阶段,”王金成又接着忽悠,“这需要从国外进口一些设备,不知道两位能不能把这两百万换成外汇来进行投资?”
  外汇?
  张功高有点尴尬。
  这东西他这个“海外华侨”.....是真没有。
  不过李二秀则有些迟疑的说了一句。
  “外汇,我倒是有几张,但你找得开么?”
  什么玩意?
  你爱人说的可是两百万投资诶,你多大的钱,还问人家找不找得开?
  见王金成一副看傻子的表情,李二秀也来了脾气。
  她从皮夹里摸出了几张淡红的国外货币出来。
  这是她在儿子一本收藏册里看到的,儿子见她好奇就都送给了她。
  有次最高银行的“工作人员”来找自己儿子谈事,她还请人看过,那人也说这些纸币还真是国外钱(只是没注意那人的脸色有些奇怪),人家还贴心的给她开具了一张证明。
  王金成在看到放在桌上的那张外国纸币时,眼珠子都快掉了下来。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同时李二秀还把盖有某行大印的证明也拿了出来。
  是真的一千万~!!!
  两个乘警的手立即紧张的摸到了腰间。
  “大家都不要靠近,也不准离开,在张先生夫妇交易完之前,都不要做声!”
  身体有些抖的王金成下意识的看了同伙一眼。
  发现同伙的脚在不住的点着桌腿。
  ——你特么快答应对方啊!
  中年男人心里狂喜。
  有了这一笔外汇,哪怕是和日币一样的不太值钱的货币,那也是一笔天大的财富!
  “要不,我算二位三成的股份?!”
  王金成哪里找得开这个东西,但也不想就此放过。
  李二秀有些犹豫的想把钱拿出来,但被王金成死死的压住了这张钞票。
  两位乘警的手枪飞快的顶住了王金成的脑袋。
  “同志,放手,不准乱来~!”
  王金成红着眼睛看着有些后怕的李二秀。
  “我这里还有十万找给你,另外算你们四成五的股份!”
  “这可是一本万利的水转油啊~!”
  张功高狡猾的眨眨眼,拉了自己老婆一下。
  他听儿子说过这种货币不值钱。
  而在北京的这段时间,他耳朵听到的最不值钱的就是鬼子的钱。
  大概一块能换24、5块的样子。
  如果按鬼子的汇率算,这张纸币也就46万而已。
  换这小子十万加四成无股份,血赚啊!
  合同飞快签完,王金成拿起纸币乐呵呵的去了硬卧车厢。
  而就在半夜,王金成和他的同伙直接下了火车。
  他们怕天亮后人家反悔!
  可都觉得自己占了便宜的人都不知道,张清明给老娘耍的这些千万大钞是玻利维亚亚诺。
  其实这是一种几年前就发行流动的制式支票。
  1985年,这种面值的亚诺支票在黑市上可以兑换......十美元。
  第345章 张功高请的帮手
  王金成差一点就没跑成。
  因为列车长见他带着这么大一张钱,特意让乘警帮忙看着他一点。
  要不是他的同伙中年人,老练的指使他故意得罪了乘警,让乘警有些嫌弃的离得远远的,他们两个还不一定跑得掉。
  现在的王金成还没有被捧到日后的那种地位,也没有日后那样大的胃口。
  他这个时候已经和中年人在商量,要不要带着这张钱往边境跑?
  忽然消失的王成立即引起了乘警和列车长的注意。
  张功高夫妇是在清晨吃早饭的时候,才被列车长委婉的告知王金成带着那张巨款消失不见。
  有些心慌的张功高在中途的一处火车站值班室,给自己的儿子忐忑的打了一个电话。
  自己不过是见儿子这样出色,当父亲的也不能太差,所以才想出个风头罢了……。
  张清明一大早的被电话性吵醒,本来一肚子气,但听到是自己老爹的声音也不敢发作。
  在他听完整件事后反而笑出了声来。
  “水转油?那人是不是叫王金成?”
  “呵呵,那就是一个骗局!”
  “您别看那一张票的面额超大,其实那就只值十美刀,大概也就八十到一百的样子。”
  “您收了他十万块,赚海了!”
  听说那什么玻利维亚亚诺根本不值钱,老张这才背着手得瑟着回到了火车上。
  “不用报警,没事!”
  张功高跟列车长扯了个谎。
  “姓王的没赚我也没亏。”
  “算了吧!”
  两口子吃了一次教训,再也不去想什么投资不投资的了。
  两人觉得自己还是乖乖的回广州收租的好,那个小服装厂能行就行不行就拉倒。
  张功高对着老婆叹息了一声:“这改革开放没几年,变化也太大了,我们有些跟不上了啊……。”
  火车走走停停又几站。
  张功高索性和列车长直说了自己的要求。
  这才换了身普通的衣服坐到了普通车厢。
  绿皮火车的普通车厢相当的热闹。
  正值改革开放头几年,各种新鲜事物在火车上层出不穷。
  “大家看好了,我现在就开始发功!”
  说话的是一个胖子,车外下的大雪他却在车厢里穿着件儿背心。
  手舞足蹈的对着一个盖在桌面上的瓷碗不断发着功。
  如果张清明能有幸看到这一幕的话,肯定会联想到八十年代从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全国流行的那一阵气功大师热。
  那时候电视上还有不少这种话题的影视剧,甚至把气功和特异功能都扯到了一起。
  全国各地各种大师满地走,各种民间传统戏法的传人都粉墨登场。
  在张清明看来这种所谓的气功大师,还不如路边对着树练功的老头来的厉害。
  张功高好奇的看着那个瓷碗,他确信没有看到这个人使花招。
  但在这个人发功之后,碗下盖着的两块钱还真的就不翼而飞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