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的男替身 第67节
“师哥有空吗?能不能请教你一下……”
“高级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专题,我发你的数据集。其他都没问题,就训练模型反复检查了好几遍……”
“原来是这样,谢谢师哥。”
学妹a十分客气地留下一个苹果,抱着笔记本朝大家点头。
证据二:就算发现他们犯巨低级的错误也不发火。
实例如下:
“哥,那个专利申请书,张老师说你有经验,让我找你再检查一下。文件刚刚发你了,是直接转一份给律师吗?”
“我看一下。”陈言站在工位前,倾身打开文档稍稍皱眉,很快又松开。
“发明人排序跟老师再确认一下,要确保和科研系统上传一致。说明书附图不能有彩色和灰度,重新绘制流程图吧。”
说完补充:“改完先发我校核,律师那边我来沟通。”
“ok!”
师弟b竖起大拇指,扭头小跑进茶水间,咕咚咕咚下肚一杯凉白开,抹嘴道:“绝了!师哥那双眼,十分钟能干我半小时!”
“谁敢信,这还是他昨晚跟张教搞代码到凌晨三点后的状态??”
“天选学研人你以为呢?”
“别低估被所有导师争着要的含金量。”
“最基本的排序都搞错,换郭教必开骂,陈言还是给你留面了。”师姐c打着哈欠,搅动汤匙,手中咖啡散发出醇厚的香气。
“看来你们没猜错,他的确反常。”
“是吧?!我就说,虽然师哥脾气不错,能力强,但不懂为嘛老给人一种不好相处的感觉。难道这就是学霸和学渣们的沟壑吗?”
“因为有洁癖吧,加上自律。”
学妹a若有所思:“师哥的工位是所有人里最干净整齐的,除非教授发话,不然他很少跟我们去聚餐、吃夜宵,无关学业拒绝闲聊。感觉他就属于那种……习惯性把工作、生活区分很开的人?”
“说起来,我都不知道师哥哪里人。”
“衡山。看我干嘛?我没说过么,我和他以前同高中。”
咖啡太苦,往嘴里塞一块牛奶糖,师姐面对大家惊奇的目光,摊手:“没了。我就知道这么多,他不爱提自己的事。”
总的来说,陈言作为标准版别人家的小孩,传说中的学神,成绩一流,性格低调。
回顾三年高中生涯,他最常做的事就是破纪录、得高分,然后被老师们当做模板,用以激励同学们积极奋发。倒没听说他有什么爱好,或同什么人交好。
堪称毫无感情的学习机器。
大学版陈言已经优化太多。
“好歹高冷不失礼貌。”
学姐如是评价,引来争议。
“确定吗……我刚来那阵什么都不懂,一天十几个问题,他最多挑一两条有技术含量的回答。后来混熟脸了,直接已读不回。”
“师哥厌蠢,鉴定完毕。”
“活该,师哥只是师哥谁让你把人当保姆用啊?”
“总之,抛开以前不提,最近师哥就是人很好!特善良,不仅熬夜陪我们组写代码,上周末还请奶茶,谁同意?”
正聊得上头,众人身后幽幽插进一道声音:“哦,是吗?陈言有那么好?”
“对啊,昨天我们说纺织食堂一家煲汤很有名,他也说可以帮我们——”
女生边说边转头,声音惊滞:“郭郭郭……教早上好。”
救命!导师什么时候来的!
怎么一点脚步声都没有!
“早。”郭教授语气平和,点名学生a,“课题做完了吗,下午能发我?”
而后笑眯眯望向学生b:“张老师的活归张老师,我有另外任务要给你,没问题吧?”
小a&小b:啊这……
老油条师姐熟练地端起杯子开溜,师弟师妹们慌乱跟上。
“一个比一个会躲懒。”郭教授摇摇头,负着双手,慢慢悠悠来到陈言身后。
“陈言,昨晚那个代码……”
“改好了,在您邮箱。”
“流体仿真的项目截止不到一周了吧?”
“新增了一些边界条件,正在重新调整设置,最迟明天中午可以交。”
“好,效率不错。”
不愧是他看好的学生,全实验室最靠谱的苗,能跟上他的速度。
郭教授满意地连连点头,拿出u盘:“听说你对网站建设有兴趣,这是我找隔壁刘老师要来的课件讲义,你看能学到什么程度。”
“刚好现在网络课比较火。刘老师对线上开课没把握,拿你试试水。”
余光瞥见一旁亮起的手机屏,备注元元,明摆着女孩子。
“谈女朋友了?”郭教授问。
陈言并未否认,语气沉稳:“不会耽误做项目。”
“你有分寸就好,也不用绷太紧。”拍着肩膀,郭教授语重心长说完。
提包走进办公室时,回头恰好瞧见自己一贯周正笔挺的学生放松了坐姿,低眸握手机的模样要多专注有多专注,竟显得那张肃冷的脸、线条都软化几分。
年轻啊。
啧。郭教授又摇头,不禁感慨:小年轻,甭管平时多老成,陷入爱情都一个样!
…
6:32【郑】:早,买了你和你朋友的早餐,放在门口。
6:32【郑】:出门记得带伞。
11:46【郑】:服设专业期末要做衣服?感觉怎么样,还好吗?
11:52【乔鸢】:剩两套。
11:53【郑】:好,在吃饭。
17:02【郑】:晚上想吃什么?打算做酸菜鱼和蒸芋头。到草莓的季节了,超市里看着还不错。
断断续续地聊着天,得益于昨晚的勤奋,今天任务不重,陈言提早离开实验室。
收到回复时,他正在结账。当即关闭付款码,切换到微信界面。
乔鸢态度冷淡,仅发来两字:【蓝莓。】
【好。】陈言前脚走出超市,下秒掉头寄存到,惹得阿姨一脸奇怪。
“忘买东西啦?”
她穿着统一的工作服问。
“对。”陈言微微颔首,“这里有卖润喉糖吗?”
听师弟师妹们聊天,都说冬天喉咙干痒。乔鸢偏爱吃酸辣刺激的食物,应该用得上。
“有的有的。”阿姨热情指路,“往左拐,不晓得哪个货架但肯定放最上面,你找找。我家小孩说红盒子的好吃。”
“谢谢。”
陈言挑好糖和蓝莓,再次排队付款,一面向乔鸢汇报:【草莓也买了,要是不喜欢,可以送给朋友吃。】
乔鸢:【她今晚住宿舍。】
郑:【那我少买一点。】
“一共52.9元,要袋子么?”
收银员的询问促使陈言抬头。
这些天来,他一直以‘郑一默’和‘明野’的身份交替联系乔鸢,后者毫无水花。托厨艺合格的福,乔鸢偶尔肯回前者几句。
只是她眼疾未愈,第一不发表情包,第二不带语气词。回复简短,总是一副意兴索然的样子。
陈言并不介意,始终保持恰当的、不至于令人反感的频率维持存在感。
温水煮青蛙,前提是青蛙够迟
钝。
而乔鸢敏锐、警觉,可能被他持续性付出姿态所打动,又或者是,终于愿意仔细打量一下这位近在咫尺、看似无害的追求者。
她难得主动发起话题:【你在超市?】
陈言秒答:【小区附近那家。衣服做得怎么样?】
【就那样。】乔鸢反问:【你呢,今天干嘛了。】
紧接着,陈言另一个账号也收到消息。
乔鸢:【在哪?】
郑一默,机械工程学院同级生,按课表应该在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机械原理。上午复习公式、做题,准备期末考,下午补cad作业。
明野则以临时抱佛脚为荣,上周开始不再以面试为理由去网吧,但凡没课便瘫在宿舍里看动漫、刷英美剧。
【郑一默】:刚交完作业,专业课拿了82分,可以庆祝一下。
【明野1】:学校外面,头痛,好像感冒了。
同时编出两套行程,给出截然不同的答复。说来幼稚,陈言承认,他想试试,哪个人更得乔鸢的重视。
坏消息是,乔鸢无视郑一默,单独回了明野。
好消息,一辆货车嗖地穿过视界。
伴随着熙熙攘攘的嘈杂声,红灯,陈言提着一大袋食材,驻足的刹那无意间在马路对面捕捉到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