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第6节

  于知乐满意地笑了,不管什么时候,美食最能抚慰人心。
  她舀了满满一碗海鲜粥,又分出小半盆凉拌海蜇,递给于越:“去吧,我和小宝等你回家开饭。”
  屋子周边的路况不错,于越去牛棚没遇到什么阻碍。
  牛棚里传出陈昭的声音:“呸呸呸,怎么是苦的?江上清,这玩意能吃?”
  “这是辣螺。”江上清冷声回答。
  眼见着陈昭就要单方面与江上清吵架了,于越立刻朗声喊陈昭。
  陈昭被他膝盖处篮子传出的香味吸引,眼睛一亮:“于越,你是不是也知道江上清在煮吃不了的辣螺,所以专门来打救我的?”
  海水回暖以后,辣螺很好捡,但水煮之后味道不怎么好,有点辣,又有点苦,连海隅村的人都懒得捡。
  于越没有回答他的问题,递过篮子,道:“谢谢你给的蔬菜。”
  “就几根菜,怎么好意思拿你这么多东西?”陈昭嘴上推辞,眼睛都黏在粥和凉拌海蜇上了。
  于越笑了笑,摇着轮椅离开,走出几米还听得见陈昭对江上清絮絮叨叨的声音。
  他到家时,粥的温度正适合入口。
  三人同时舀了一勺粥,动作像复制那般整齐,又不约而同地露出陶醉的表情。
  系统补偿的大米米香十足,配上紧实鲜美的虾肉,让人一口满足,脆脆的生菜丝增添了口感,让风味更上一层。
  凉拌海蜇丝酸爽可口,其中清新可口的青瓜丝更是为打开味蕾作了几分贡献。
  与此同时,陈昭半眯着眼享受美食,牛棚的饭桌上难得清净几分。
  第二天早晨,天才蒙蒙亮,于知乐就出门了,赶往村口坐牛车的地方。
  春耕刚刚结束,镇上有个大集,牛车上已经挤满了去赶集的人。
  于知乐才找地方坐好,一个大娘就凑过来打听分家那天的事。
  “乐妮,听说你家分了这个数?”大娘张开手,比划了一下,“你三婶可是天天在家里嚎呢!”
  车上的讨论声小了,大家偷偷注意着这边的谈话。
  于知乐似笑非笑地看了大娘一眼,嘴唇微启:“咸吃萝卜淡操心。”
  “你!不识好歹,我真是好心喂了狗。”大娘被她一哽,气得讲出从前看的戏文的台词。
  于知乐认得她,海隅村最嘴碎的三人之一——黄大娘,平日里最爱搬弄是非,路过的狗都能让她说两句。
  她懒得理,直接闭目养神,没注意到人堆里一个女生目光闪烁。
  “走喽!”赶车的于大爷长鞭一挥,牛车摇摇晃晃前行。
  到大集时,天已经完全亮了。
  于大爷定了回程的时间,交待好就赶着车到槐树下歇息。
  南风公社的大集一个月一次,很是热闹。
  摆摊的都是各村的副业组,东西卖得便宜,让于知乐逛花了眼。
  一圈下来,她的背篓塞得满满的,才花了不到五块钱。
  期间,她撞见了不少村里人,个个看她买的东西都直摇头,感慨她不会当家。
  于知乐不搭理她们,直奔最后一站,路上遇见卖阳桃和小樱桃的摊子,又各买了一兜。
  大竹村和大陶村相邻,摊子也摆在一块,挑了个角落,摆了一地东西
  她在俩摊子前转了几分钟,开始犯难,想买的东西太多,回村也是个问题。
  大陶村副业组的人有眼力劲,觉得于知乐会是大主顾,主动问:“妮儿,你哪个村子的?顺路的话,我们可以给你捎上门。”
  “我是海隅村的。”于知乐眼睛一亮。
  大哥爽朗一笑:“海隅村离我们那不远,你随便挑。”
  有了他的保证,于知乐一口气要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泡菜坛子,又挑了花色看得过去的几套餐具和几个瓦缸。
  挑完陶器,她又去挑竹制品。
  簸箕、果蔬篮、竹椅、竹筛,她是一个不落。
  最后,她还把大竹村赶了几个大集都没卖出去的“”镇摊之宝”——竹摇椅给收入囊中。
  于知乐交定金很爽快,大竹村和大陶村的人笑得见眉不见眼,直拍胸脯保证散集后立刻给她送上门。
  快到约定时间,她还要去供销社,只好快步走到槐树下,给于大爷递上两块麦芽糖,拜托他帮忙照看一下背篓。
  “不用,你去就是了,我给你看。”于二爷摆摆手。
  算起来,他和于老爷子还是同一个祖宗的,于知乐算得上他的侄孙女。
  于知乐直接把糖塞进他手里,说:“二爷爷,你甜甜嘴。”
  她转身跑去供销社,直接买了两个月量的油盐酱醋,让柜台售货员都忍不住侧目。
  随后,她去另一个柜台称了一斤桃酥和一斤水果糖。
  路过布料柜台时,一个大姐朝她打招呼:“乐妮,怎么不挑桃红在的时间来供销社?”
  于知乐停住脚步,大姐嘴里的于桃红就是老太太最疼爱的小女儿。
  “大姐,我们分家了。”她只一句话就堵住了大姐想扯闲篇的心思。
  大姐讪讪一笑:“这,我也没听桃红说过。”
  于知乐扯了扯嘴角,离开,出了供销社之后却总觉得有人在跟踪她。
  猛地一回头,她看见一个瘦弱的身影闪入小巷。
  没几秒,那人踩着小碎步走到于知乐面前,弱弱地说:“我,我刚刚,在大集上看见你买了很多东西,想问你要不要买些花回去种?”
  说着,她掀开挎着的竹篮顶层的草。
  “你这是投机倒把。”于知乐警惕地看着她。
  女生长得很瘦弱,下巴像被刻意削尖那般,身上的衣服是破破烂烂的,但指甲整洁。
  她听了于知乐的话,脸色一白,连忙摇头:“没,我,我,没有。”
  “等等,我都要了。”于知乐在要撒腿跑卡前叫住了她,递过五毛钱。
  女生小声道谢,跑开。
  等于知乐再回到槐树下,有一半人已经到了,三三俩俩聚堆讲于知乐的闲话。
  才几个小时,于知乐在众人眼里就成了败家的代表人物。
  面对轮番的说教,她也只是淡淡地回了句:“请问用你家钱了吗?”
  回到村时已是正午,于知乐费了很大力气才把买的东西搬到家门前,却看见一只大竹筐。
  竹筐里发出微弱的呜咽声。
  第6章
  于知乐走近,发现是两只巴掌大的小狗,心生疑惑。
  她推门而入,看见于越和于迟望着满地的盆盆罐罐发呆。
  问了于越才知,大陶村副业组的人在她付完钱之后就装车往海隅村赶,恰巧碰到村里人,问了路。
  如今,整条村子的人都知道她在集市上买了一车不顶用的东西,于老太太气得直骂街。
  “我们家有钱有票,你随便用。”于越见她皱眉沉思,说道。
  “她爱骂就骂,我在想铁锅的事。”于知乐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小于越不愧是大款,真大气。”
  于越难得脸红,低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好了,现在给小越和小宝发礼物!”于知乐脸上笑意多了几分。
  于越和于迟直勾勾地盯着她,眼神里暗藏期待。
  于知乐给他们每人分了一只小狗,说:“以后它们就是小越和小宝的小伙伴,取个名字吧。”
  于迟小心翼翼地捧过小奶狗,扬了扬手里的皮皮虾壳子。
  “好,小宝的狗狗以后就叫爬爬。”于知乐看他用脸去贴小狗,神色更温柔。
  于越思考了一会,说:“摩尔,我的狗以后叫摩尔。”
  于知乐第一反应是哑然失笑,而后才连声应是。
  之后,她给爬爬和摩尔弄了些米汤,就带着于越收拾东西。
  于知乐在
  屋檐下洗刷坛子,倒扣晾晒,边洗边说坛子的用处。
  腌咸菜、泡泥螺…她早在买时就想好每个尺寸的坛子的归宿。
  于越收拾她在集市和供销社买的东西,手指触碰到纸质物体,惊喜看向于知乐。
  于知乐恰好抬头,与他对视:“去了趟废品收购站,刚好遇到有人卖书。”
  “谢谢姐姐。”于越捧着崭新的教科书,嘴角上扬。
  东西很快归置好,于知乐把买来的花种在墙角,便进屋休息。
  于越孜孜不倦地翻看化学课本,于迟则安静地看小狗喝米汤。
  估摸着快要退潮了,于知乐拎起新的竹篓往海滩走。
  从踏出后院的瞬间,她就开启直播,照常先切全景视角。
  “今天退的是大潮,潮汐会大涨大退,海货种类会更丰富,也会更新鲜,但是赶海的时间会相对短些。”
  直播才开始,热度在慢慢增加,弹幕还比较稀疏,于知乐开始科普潮汛信息。
  还没走到海边,xxxx进入直播间,砸了二十个云海。
  【水煮斑节虾吃了,还不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