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730节

  陆沉镇定地说道:“土雷固然笨拙,只要让它出现在合适的位置上,便能给敌人极大的心理压力。其实认真说起来,火枪产量低下,土雷不便携带,想要依靠它们战胜几十万景军,无疑是异想天开,但战争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任何一点细小的优势只要能累积起来,到最后都能演变成我军的胜算。”
  林颉点头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你已尽得用兵之真意。”
  当今世上,敢于当面点评陆沉的人寥寥无几,林颉虽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但他不光是林溪的父亲,还是陆沉的武学师父,自然有这个资格。
  “岳丈谬赞。”
  陆沉面露微笑,随即对廖继昌问道:“火炮准备好了?”
  一贯沉稳的廖继昌激动地说道:“回王爷,准备好了。”
  林溪不禁有些好奇。
  陆沉颔首道:“那就拉出来试试吧。”
  廖继昌连忙应下,然后亲自跑去前方,带着几名膀大腰圆的匠人从一排坚固的工房中抬出一根粗管。
  这根粗管长约三尺,管身粗近四寸,从头到尾有七道铁箍,内径约两寸有余,重量将近四十斤。
  其实这个重量和长度不算夸张,一名成年男子就可以搬动,廖继昌带这么多人是要将其余配件一起搬出来。
  在陆沉等人的注视下,几名工匠将铁管放在空地上,用铁绊固定住底部,廖继昌则用铁爪将头部架起朝向前方。
  做好一应准备后,廖继昌对陆沉等人说道:“王爷,王妃,林帮主,还请离远一些。”
  陆沉心中了然,沉吟道:“炸膛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廖继昌略显愧疚地说道:“自从收到王爷的密信,小人和邓兄弟他们反复试验,不断提高炮身铸铁的精度,相比最初已经稳定了不少,只是小人担心万一出现意外。”
  “不必有太大压力,我们退后便是。”
  陆沉从善如流,带着众人后退十余丈。
  只见廖继昌亲自将药子和小弹子装入铁管之内,最后用一颗较大的铅弹封住。
  林溪有些惊奇地发现,她的丈夫此刻流露出几分紧张又专注的神情,这可是比较罕见的情况。
  注意到林溪关切的目光,陆沉低声道:“此前他们经历几十次失败才造出合格的炮管。”
  林溪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一次肯定会成功。”
  话音未落,只听前方传来一声惊雷怒吼,天地为之变色。
  “成了!”
  廖继昌无比激动,几乎热泪盈眶。
  数十位能工巧匠尽皆欢呼雀跃。
  陆沉长舒一口气,大步走向前方。
  只见炮身完好无损,二十多丈外整整一排木板已经千疮百孔。
  最中间的木板完全碎裂,几名工匠在十多丈外找到了那颗铅弹,两边的木板上全都是小孔,还有一些嵌在上面没有穿透的小弹子。
  林溪喃喃道:“好霸道的威力……”
  林颉亦点头道:“此物比火枪更强。”
  站在后面一点的陈循心中风云激荡,这一刻他眼前仿佛浮现一幕场景,景军铁骑漫山遍野奔袭而来,齐军大阵之中数百门火炮严阵以待。
  火舌亮起,紧接着无数弹丸激射而出,犹如天女散花一般向高速冲锋的骑兵倾泻而去。
  光是这样想一想,陈循已经激动到浑身颤抖,看向陆沉的眼神充满敬畏,犹如在凝望神祗。
  “可惜。”
  不同于其他人长时间的振奋,陆沉在短暂的喜悦之后,轻轻感叹了一声。
  廖继昌及工匠们闻言立刻安静下来,林溪见状便问道:“怎么了?”
  陆沉道:“火炮的工艺比火枪更复杂,对于材料的要求更高,目前只打造出十二门,后面速度可能会快一些,但是仍然无法形成大规模的量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林颉走过来轻拍他的肩膀,满怀期许和赞赏地说道:“自古以来,从无到有都是最难的关卡,而你已经成功跨了过去,这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步。我不敢想象往后的人间会是什么模样,但我确信大齐会在你手上重现盛世之景,而且必将是古往今来最强大的王朝。”
  所有人无不热切地望着陆沉。
  廖继昌心中一动,顺势拱手行礼道:“请王爷为火炮赐名!”
  余者立刻跟上附和:“请王爷赐名!”
  陆沉环顾周遭,感受着越过山野吹拂而来的春风,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豪情壮志,昂然道:“此炮既为击败强敌而生,便叫破军炮!”
  第899章 【藏锋】
  翌日,天光微熹之时。
  陆沉缓缓睁开眼睛,转头望着依偎在他肩头的林溪,嘴角不由得微微勾起。
  眉不描而翠,唇不点而红。
  她脖颈间那抹白腻平添几分风流韵致。
  陆沉忍不住贴近了一些。
  林溪没有睁眼,但她显然已经被这家伙的气息唤醒,于是从被褥中抽出左手,无比精准地按在陆沉的脸上,呢喃道:“不许胡闹。”
  陆沉打趣道:“师姐,太阳快晒屁股了。”
  “哼。”
  林溪轻哼一声,脸上泛起一抹笑意,然后左手顺势揽着他的肩头,睁开眼凑过来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微笑道:“王爷,起来啦。”
  陆沉笑了笑,起身披衣。
  两人洗漱完简单吃了一顿早饭,与林颉告别之后便离开这片隐秘的天地,率领五百亲卫前往西边相距二十余里的七星帮总寨。
  如今这里已是七星军的驻地,与另外三座营寨遥相呼应,组成宝台群山内部的防御体系,再加上遍布山中的陷阱和明暗岗哨,可谓天罗地网滴水不漏。
  景军几年前还曾试探性地往山里派过斥候,结果一个都没有回去,后来他们终于打消了类似的念头。
  陆沉没有带林溪直接前往总寨,而是来到东边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
  林溪望着矮丘上整整齐齐纵横排列、经常有人打扫的坟墓,一时间心中百折千回。
  墓中安眠着在燕景联军进攻宝台山时壮烈牺牲的七星帮儿郎。
  她扭头望去,便见另一侧宽阔平整的空地上,肃立着乌泱泱一片军卒,最少也有数千人。
  “夫君,这是?”
  林溪不解地看向陆沉。
  “七星军现有一万一千余人,我决定在这个基础上增加八千人,以锐士营三千步卒为主体,再从宁远军、镇北军、广陵军中抽调两千忠勇之士,还有父亲这些年攒下的三千人,其中有近两千人在那片山谷里负责警卫。”
  陆沉微微一笑,平静地说道:“这八千人都是我亲手带过的兵,如今由你直接统领。”
  林溪心中讶异,又有几分忐忑,轻声道:“我?”
  七星军从成立那一天开始,都指挥使便是林溪,虽然她在和陆沉完婚之后几乎没有管过军务,一直是由三位副将余大均、娄成元和楚铸打理,但是这个主将的职位始终挂在她身上,而陆沉麾下所有亲信都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嘴。
  不谈陆沉对林溪的尊重和喜欢,只要知道七星军八成以上将士都来自七星帮,就明白这世上除了林颉之外,没有任何人能代替林溪。
  林溪是否亲自操持军务不重要,这支雄师从始至终都会坚定不移地遵从她的命令。
  “当然是你。”
  陆沉的语气愈发温和,徐徐道:“这八千人将会承担最重要的职责,而我本人分身乏术,除了交到师姐手中,我想不到还有谁更让我放心。”
  林溪嫣然一笑,眸中泛起一抹柔情,她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刻意提起厉冰雪,毕竟飞羽军同样重要。
  陆沉朝那边招了招手,四员大将立刻快步跑来。
  “参见王爷!”
  叶继堂、余大均、娄成元和楚铸恭敬行礼。
  “不必多礼。”
  陆沉面色沉静,对林溪说道:“夫人,叶继堂原为锐士营都尉,如今我提拔他为七星军副指挥使,由他负责指挥四千骑兵。”
  林溪对此自无不可,叶继堂和刘隐是陆沉麾下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这两年统领锐士营劳苦功高,对陆沉的忠心更不必赘述。
  叶继堂拱手一礼道:“请王妃放心,末将必定竭尽全力,决不懈怠!”
  林溪微微颔首道:“好,我相信叶将军能够率领麾下将士建功立业。”
  陆沉等他们简短地沟通完,开口说道:“七星军余下七千余步卒,由娄成元和楚铸分别统率,你们的职责是守好山中这几处寨堡,不论景军会不会冒险,你们都不能轻忽大意。”
  二人齐声应下。
  陆沉又看向沉稳内敛的余大均,叮嘱道:“往后你便是王妃的副手,助她统领这八千将士。”
  余大均拱手道:“末将领命!”
  陆沉随即向林溪揭开谜底:“夫人,昨日你见到的三种新式武器暂时依旧会对外保密,而且不会分散到各军之中。山谷那边已经修建了营房,你带着八千将士暂时驻扎在那里,尽快熟练使用那些武器。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你再带着他们出山。”
  这会林溪已经猜到丈夫的想法。
  新式武器固然霸道凶猛,面对数十万景军却是杯水车薪,因此陆沉一定会将这些武器留到关键时刻,尽量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在决战之前,确实只有林溪亲自坐镇才能让他没有顾虑。
  她站在明媚的春光里,对陆沉说道:“你放心。”
  陆沉轻声道:“好。”
  无需千言万语,短短三个字便足以两心相知。
  ……
  景朝,大都。
  虽已四月中旬,因为地处大陆北方的缘故,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清冷之意。
  置身于变得有些陌生的上书房里,蒲察更能感觉到心底的寒意。
  从尧山关脱身后,他先是快马加鞭回到南京城,在一众大将错愕不解的目光中阐明自己的遭遇,紧接着在上百精骑的保护或者说押送中,一路夜以继日披星戴月赶来大都。
  来到景帝面前,这位曾经的忠义军大将已经瘦得像是变了一个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