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369节

  “够了!”
  沈敏一声断喝,随即寒声说道:“到这个时候你还假惺惺地装什么好人,难道伱以为我不知道,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你的阴谋!”
  事到如今,他如何还想不明白,从最开始那次洛耀宗召集各部头人议事,他就已经进入对方设好的陷阱。
  他提出让陆沉亲自来沙州商谈,想找到机会让沙州和齐国的关系彻底无法缓和,当时洛耀宗出人意料地没有反对,反而很配合地推动这件事。
  沈敏那时候以为洛耀宗没有看出这里面的门道,如今才知道这就是洛耀宗设计他的开始。
  及至后面在祖屋大堂谈判,沈天逸屡次三番挑衅陆沉,洛耀宗也没有出言阻止,毫无疑问是在助长铁阳部的嚣张气焰。
  到最后沈敏按耐不住,主动联合者黄部和惠宁部,以一个非常牵强的理由向黑水寨发起进攻,这便让洛耀宗在道义上立于不败之地。
  看着洛耀宗沉默地朝自己走来,沈敏满怀讥讽地冷笑道:“你诱我上当,如今算是成功了,想必接下来你就会推动沙州一统,成为真正的沙州之主,真是好算计啊。”
  洛耀宗脚步微滞,眸光渐冷,沉声道:“沈敏,真正让你走上死地的是你的野心。不管我做了多少安排,假如你没有暗中勾结景人,没有挑起这场内战,谁能动摇你在沙州的地位?谁又敢对你这位铁阳部的头人下手?”
  他稍稍停顿,一字字道:“你有今日的下场,无非就是四个字,咎由自取。”
  “闭嘴!”
  沈敏双目泛红,满面狰狞,挥舞着长刀冲杀而来。
  洛耀宗纵然鏖战良久,依然看不出半点疲惫之态,长枪矫若游龙,瞬间便将沈敏疯狂的刀光隔绝在外,随即挺身突进,无数朵枪花在沈敏面前绽放。
  一时间,沈敏险象环生,左支右绌十分狼狈。
  “父亲!”
  沈天逸见状从远处大步赶来,犹如疯魔一般杀退身前的雅隆部勇士,手持双刀朝着洛耀宗的侧后方奔袭而去。
  当此时,一声清斥在不远处响起。
  “沈天逸!”
  一袭红衣掠过数丈的距离,她手中的长鞭猛然抽出,卷中沈天逸的左手刀,强悍的内劲喷涌而出直达刀身。
  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沈天逸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洛九九,心知没有办法绕过去援护父亲,当即咬牙发力,毫不犹豫地将左手刀倒掷而出。
  一道流光转瞬即至。
  洛九九仰面朝后倒去,长刀从她头顶飞过,但见她左手在地上一点,身体再度挺起,随即右脚在地上一蹬,便如流星一般朝沈天逸飞去。
  星光之中,一抹寒芒乍现,正是洛九九右手紧握的长剑。
  沈天逸仅剩的一丝理智告诉他,铁阳部大势已去,自己的父亲随时都有性命之忧,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挟持洛九九,或许是他们父子唯一逃生的机会。
  他知道洛九九的武功乃是洛耀宗亲自传授,其天赋一直被沙州各部族人称赞,但是沈天逸从来不认为自己比她弱。
  尤其是眼下这种生死相搏的时刻,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洛耀宗似乎已经知道身后的动静,但他没有任何不安与忐忑,显然无比信任长女的武功。他的双眼始终紧盯着徒劳招架的沈敏,长枪越来越逼近对方的胸前要害。
  那点寒芒仿若破开虚空,带着令人心惊的杀意扑面而来,沈天逸目光阴冷,不退反进。
  只见他错步踏前,用自己的左肩迎上剑尖,然后右手刀凌空斜劈,直取洛九九的脖颈。
  这是以命换命的打法,沈天逸赌得就是洛九九没有同归于尽的勇气,只要她被迫变招,下一刻便是他的可乘之机。
  然而他似乎忘记一件事,对于敢孤身远赴齐国京城为族人复仇的洛九九来说,生死之间从来不需要过多的考虑。
  电光火石之际,洛九九身如浮云划出半圆,沈天逸的长刀几乎是贴着她的身躯斩下。
  两人错身而过,洛九九横剑闪过,在到达半圆的终点时,长剑顺势来到沈天逸的咽喉之前。
  轻轻一点,朱红顿现。
  紧接着便是一条细细的血线。
  洛九九站定身形,沈天逸并未立刻倒下,他只感觉到一股又痛又麻的滋味,连忙抬起左手捂住自己的咽喉。
  鲜血从他指缝间溢出来。
  他“嗬嗬”地叫着,却发不出一个清晰的音节,双眼死死地盯着前方。
  在那里,一杆长枪贯穿沈敏的胸膛。
  洛耀宗抽枪而出,带出一蓬血雾。
  沈家父子在相隔不到六丈的距离上望向彼此,然后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倒下。
  在生命的最后瞬间,他们眼中依然满是仇恨和怨毒之色。
  两人伏诛之后,本就接近崩溃的铁阳部战兵终于迎来了大溃败。
  至此,大局已定。
  大齐边军精锐在陆沉的指挥下查缺补漏,没有给铁阳部战兵逃走的机会,面对杀到红眼的雅隆部和惠宁部勇士,除了极少数忠于沈家父子的人之外,其他还活着的铁阳部战兵相继选择投降。
  黑水寨外的平地上,响起一阵阵怒吼声和欢呼声。
  这道连绵不绝的声浪传进寨内,很快便引发更加热烈的回应。
  洛耀宗将那杆杀敌无数的长枪交给身边的亲信,然后带着洛九九来到大齐边军的阵地之前,看着迎上来的陆沉,拱手一礼道:“多谢!”
  陆沉还礼道:“恭喜大首领平定叛乱,从此沙州内忧外患皆除,可以安心发展壮大。”
  洛耀宗品味着他的用词,所谓平叛当然是从上而下,这句话意味着陆沉代表大齐,认可了洛耀宗沙州之主的身份。
  他不由得看向陆沉身后的齐国精兵,随即收回目光,对陆沉说道:“内乱虽平,洛某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才能让沙州重归宁静。洛某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陆侯莫要推辞。”
  陆沉对此并不意外,虽说铁阳部的势力已经烟消云散,但是预料中的水西部和大石部援兵没有到来,这里面显然出了意外,再加上如何整合沙州各部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洛耀宗短时间还无法闲下来。
  他从容地说道:“大首领但说无妨。”
  洛耀宗正色道:“洛某最近一段时间要奔走于沙州各地,请陆侯带着贵属暂驻黑水寨。洛某不在的时候,寨中族人的安全便托付给陆侯了,否则洛某难以放心。”
  陆沉微微一怔,他当然不会相信这个理由,从洛耀宗在这场内乱中的表现来看,他又怎么可能控制不住黑水寨。
  他如此决定,不过是想向陆沉和大齐传递一个信号,沙州不会变成大齐的敌人。
  一念及此,陆沉道:“大首领放心,陆某定不负所托。”
  洛耀宗点了点头,然后干脆利落地告辞离去。
  陆沉向远处望去,目光深邃且悠远。
  洛九九并未立刻跟随父亲而去,她站在陆沉身旁,不复之前强杀沈天逸时的冷厉果决,反而隐约透出几分乖巧的意味。
  似是察觉到她的神情变化,陆沉扭头望去,正好迎上她清澈的眸光。
  当此时,残阳洒满大地,天边晚霞似血。
  第465章 【江山多娇】
  北燕,河洛城。
  距离那场令谋良虎刻骨铭心的攻防战已经过去将近一年,南齐淮州军在河洛城留下的痕迹渐渐被抹去。
  北城那段垮塌的城墙终于修缮妥当,当然是由城中的高门大族掏银子,在京畿之地征调工匠和民夫完成。
  浸润着丝丝寒意的深秋阳光中,一行人来到重新合拢的北城附近,登上焕然一新的坚固城墙。
  为首之人正是大景南院元帅、常山郡王庆聿恭。
  一众亲兵护卫落在后方,跟在庆聿恭身边的除了景军将领,便是勉力维持北燕朝廷运转的几位重臣,其中以宰相王安的身份最为贵重。
  如今的燕帝年方五岁,是庆聿恭让人从京山张家找来的小娃娃,按族谱来论算是张璨的侄儿,朝堂大权自然由下面那些亲近景朝的重臣掌控,大抵便是二王一陈一程四人分权的格局。
  这四人当中,王师道掌察事厅,陈孝宽掌枢密院,王安和原河洛府尹程昌言分任左相、右相。
  王安身为左相,又是北地第一门阀翟林王氏的家主,毫无疑问是如今的北燕朝廷第一人,但是他在庆聿恭面前依然毕恭毕敬执下属礼,便如此时此刻。
  “安仲公,大军所需粮草军饷甚巨,还望你与朝堂诸公多多费心。”
  庆聿恭打量着这段新建的城墙,语调温和地吩咐着。
  安仲乃是王安的表字,虽然庆聿恭没有回头,王安听见这个称呼之后依旧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谦卑地说道:“王爷还请直呼下官姓名,当不起公之一字。关于大军所需的粮草军饷,下官及同僚们岂敢掉以轻心,定会完成王爷交待的任务。”
  庆聿恭负手前行,微笑道:“甚好,本王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有功要赏,有错自然要罚,本王素来讲究赏罚分明,值此大战紧张时刻,更容不得有人尸位素餐亦或是心怀鬼胎。安仲公,你如今是燕国左相,一定要约束好下面的人,本王不希望看到前两年那些乱象。”
  “下官谨遵王爷之令。”
  王安的面部表情天衣无缝,心中却有些忐忑不安。
  南齐淮州军攻占河洛的时候,他和陆沉在北燕门阀权贵面前演的几场戏应该没有破绽,但他不敢确定庆聿恭会不会心中不爽。
  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随着燕国边境上的关卡守卫达到一个空前的严密状态,莫说他们王家的秘密消息渠道,就连织经司在河洛城的人手都无法往南边传递消息。
  王师道竟然真是庆聿恭最忠诚的鹰犬。
  这些情况让王安有了深切的危机感。
  可是翟林王氏上千口人的目标太大,他想走都走不了,为今之计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好在庆聿恭今天只是稍作敲打,简单安排一番,便让几位如履薄冰的北燕重臣退下。
  他带着一群景军将领继续向前,走到城墙外侧,眺望着城外连绵成片的屋宇,淡淡道:“谋良虎,说说那天城墙垮塌的细节。”
  谋良虎老脸一红,河洛之战是他从军三十年最大的耻辱,旁人根本不敢在他面前刻意提起,但是庆聿恭发问,他只能老老实实地将当日细节说来,没有丝毫隐瞒遮掩。
  其实早在河洛失陷的时候,谋良虎便已经将战事经过和请罪奏章一并送往景朝大都,最终景帝只是严厉地训斥他一番,可知是庆聿恭帮他求情,否则最低也是罢官去职的下场。
  纸上文字终究比不得现场复现,景军将领听着谋良虎的陈述,结合眼下看到的景象,对于那天河洛城的天崩地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穴地攻城……”
  庆聿恭双眼微眯,旋即看向旁边唯一的中年文士:“伱怎么看?”
  文士名叫仲晓通,现为郡王府幕僚之首。
  他虽然是北地齐人出身,却和王安这种后来归顺景朝的齐人不同,他的父亲年轻时便已经逃难到景朝境内,因为学问出众得到庆聿恭之父庆聿定的赏识,被收入麾下充作幕僚。
  仲晓通子承父业,颇得庆聿恭的信任,本质上来说他已经是实打实的景朝人。
  他稍作思忖,徐徐道:“王爷,这种穴地攻城法首要便在于地下空间的挖掘和火药放置的位置。南齐陆沉显然是一个杂学旁收的聪明人,不论这种法子是不是他自己所想,对于将来的战事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依小人之见,此事难点有二,首先现在用来制作烟火的火药无法产生这种威力,其次是如何放置火药,让爆炸的威力一次性破坏地底的支撑,从而让整段地面塌陷。”
  庆聿恭颔首道:“有难点不可怕,关键在于找到方向。南齐历来善守,又有雄关坚城高墙为屏障,我军当初吃了不少亏。如今既然陆沉想出这个法子,我们岂能不多加利用?此事便由你负责,无论需要多少工匠和银子都会满足你,本王只要看到成果。”
  仲晓通心中涌起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躬身一礼道:“小人必定竭尽全力!”
  庆聿恭微微一笑,随即双手按在墙垛上,对身边另外一位武将问道:“南边的情报收集全了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