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337节
沈玉来有条不紊地查缺补漏,禁军论装备之精良在大齐军中首屈一指,此刻又有居高临下的优势,故而场面上看起来很激烈,实则叛军根本无法突破禁军的防线。
纵然有少数叛军越过宫墙,也被沈玉来提前安排的精锐立刻围杀。
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即便到天光大亮,叛军也休想踏入皇宫一步。
便在这时,叛军阵中忽地响起一片呼喊声。
“禁军胁迫天子犯上作乱,奉陈王殿下之命诛杀叛逆!”
禁军将士显然不会将前半句话放在心上,然而所有人在听到陈王殿下这四个字时无不一楞。
难道今夜这场叛乱是因为大皇子想要弑君?
火把通明的广场上,一队精锐高手簇拥着一位年轻男子稍稍向前。
喧杂的战场仿佛突然间安静刹那。
宫墙上的禁军将士怎会认不出,那位年轻男子正是大皇子!
连沈玉来都为之一愣,谁也想不到大皇子居然会出现在叛军之中,而且俨然就是这支叛军的首领。
一股怪异的情绪在禁军将士心中涌起。
大皇子虽然看不清那些将士的面容,但他知道这些人大概会想些什么。
王晏派来的高手足有十二人,团团将大皇子围在中间,有两人甚至贴身而立,防止他临阵变卦。只要他什么都说不出口,在今夜上万人的见证之下,天下人很快就会知道今夜是大皇子谋逆造反。
这就是王晏让人喊出那句可笑口号的缘由。
大皇子知道自己不算聪明,否则也不会被老二比下去,更不会被老三耍得团团转,但是从严家庄园一路被裹挟到宫外广场,这段时间已经足够他想清楚一些问题。
他缓缓低下头,眼中浮现一抹决然之色。
“本王……”
他的声音很低,仅有旁边几名负责监视他的高手能听见,他们不禁好奇地望着大皇子,后方的两人伸手搭在大皇子的肩膀上,自信随时都能让大皇子失去说话的能力。
“……是天家长子,是父皇的儿子,怎会忍受你们这群杂种的胁迫呢?”
大皇子平静地说完,紧接着面上浮现狰狞且疯狂的神色,就像他在王府中责罚下人的时候一模一样。
一股磅礴的劲气轰然炸开!
众人下意识地摆出防御态势,大皇子上身猛然往前一俯,双拳如雷电一般向后击出!
两声闷响,那两名贴身看管大皇子的高手措不及防,被一拳砸出半丈之远。
余者面色骇然,这时候他们才发现这位身娇肉贵的大皇子居然是一位武道高手!
“就算是死——”
大皇子状若疯魔,朝着前方一步步踏进,与王晏派来的高手战成一团。
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挨了多少次攻击,亦不知道前方究竟还有多远,他只是赤红着双眼释放出所有的内劲,一个字一个字从口中迸发出来。
“本王也绝不会背叛父皇!”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震惊全场。
宫墙上的禁军望着那个在叛军之中舍命拼杀的大皇子,所有人脸上浮现凝重的神情。
沈玉来当即怒吼道:“强弓手,掩护殿下!”
箭雨如蝗,漫天而来,在大皇子周围强行逼出一道界线。
“禁军将士听着,本王从未背叛父皇,今夜乃是王晏等人阴谋叛乱,尔等务必死守皇宫保护天子!”
大皇子血染全身,无比艰难地接近宫墙,用尽所有的力气怒吼出声。
高昂的声音涌进所有人的耳中。
一道阴冷的刀光从侧面袭来,在大皇子的小腹处横拉一刀,大皇子仿若感觉不到疼痛一般,探手抓住刀锋,顺势将那名王晏的心腹拉到近前。
其人根本想不到大皇子悍勇若斯,下一刻便是一个血淋淋的拳头迎面而来。
大皇子一拳将他的脸庞直接砸扁,顺手夺过他手中的长刀,望着身周一群叛军,无比狰狞且猖狂地笑道:“来啊!”
当此时,大皇子浑身是血,犹如九幽恶魔,竟然镇住了所有叛军。
“殿下!”
一群精锐禁军突破叛军的阻挠,将靠近宫墙的大皇子护在中间向后撤去。
其实此刻大皇子已近油尽灯枯,他只觉脑中一阵恍惚,于是奋起最后的力气将手中长刀掷出,只见夜色中寒光一闪,长刀径直插入一名叛军的心口。
他露出一抹满足的笑容,随即仰面倒下。
第426章 【踏浪行】
端诚殿,后殿。
宫人们端着水盆进进出出,每个人脸上都泛着沉重的神情。
盆中是帮大皇子清洗伤口之后的血水。
数名太医围在榻边,无比专注地帮大皇子医治伤势。
宫外一战,大皇子独自诛杀七名王晏派来的高手,以及四十余名叛军,自己则身受重创,刀伤便有十一处,尤其是小腹所中那一刀非常严重,而且还有一些短时间无法查明的内伤。
殿内烛火通明,气氛几近凝滞。
许皇后在几名女官的搀扶下,望着长榻上双眼紧闭的大皇子,眼眶中满是泪水。
因为当年生他时险些难产而死,再加上大皇子远不及三皇子那般懂得讨人喜欢,许皇后确实更加偏爱三皇子,同时无法对大皇子亲近起来。
然而这终究是她的亲生儿子,她怎会愿意看到眼下这副场景。
先前三皇子向她表露争储之意的时候,她便明确对其说过,切不可因此伤害到自己的长兄。
无论如何,终究是母子血脉相连。
当此时,皇宫北面杀声震天,殿内血腥气弥漫鼻间,但是宫人们仍旧能维持镇定,因为天子身躯笔直地站在不远处,不见丝毫慌乱。
李端静静地看着正被太医们抢救的长子,目光相较以往多了怜惜之意。
此刻看着性命垂危的长子,这位意志无比坚韧的皇帝心里涌起强烈的自责。
约莫一炷香过后,满头大汗的太医院正桂秋良来到天子面前,惶恐地行礼道:“陛下,臣罪该万死,请陛下治罪。”
李端望着这位太医院正的眼神,缓缓道:“有话直说。”
桂秋良心中一叹,小心翼翼地说道:“殿下伤势过重,体内更是油尽灯枯……”
后面的话他便无法出口。
李端微微一怔,随即再度看向榻上的长子。
“父皇。”
躺在榻上的大皇子忽地发出一道虚弱的声音。
李端随即走到近前,看着大皇子苍白如纸的面庞,放缓语气道:“朕在。”
大皇子望着他无比崇敬的父亲,艰难地说道:“儿臣……给您丢脸了。”
李端注视着他的双眼,摇摇头说道:“不,你今夜所作所为,令朕感到十分骄傲。”
大皇子呆住,良久后,一滴眼泪从他眼角滑落。
他凄然一笑,自知大限将至,缓缓道:“儿臣确实很笨,让父皇费了许多心,儿臣不孝……”
天子身后,许皇后听着这番简短的对答,猛然间泪如雨下,颤声道:“皇儿!”
李端再度向前一步,缓缓道:“你是朕的儿子,不许胡思乱想,好好养好身体,将来朕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去做。”
大皇子眼中泛起一抹浓重的眷恋,却又化作一片释然,道:“父皇,母后,希望下辈子还能做你们的儿子,儿不孝,无法再尽孝了……”
声音越来越低,直至悄然无声。
他的双眼已经闭上。
“皇儿啊!”
殿内响起许皇后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宫人们无不低声啜泣。
李端定定地看着溘然长逝的长子,内心的剧痛撕扯着五脏六腑,几乎令他无法站立。
他抬起颤抖的手抚过大皇子的脸颊,然而他却再也不会醒来。
许皇后不顾仪容,扑在大皇子身旁不停喊着他的名字。
李端微微闭上双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再度睁开之时,眼中已是一片血色。
“照顾好皇后。”
这是今夜他留给殿内众人的最后一句话,不待宫人们应下,他便转身向殿外走去。
来到长廊之下,北边的喊杀声清晰可见,月色一片清冷肃杀。
秦正快步匆匆而来,听着殿内传来的哭声,这位织经司提举面色大变,立刻跪下沉痛地说道:“陛下,请节哀。”
李端望着夜幕上那轮明月,缓缓道:“外面局势如何?”
秦正答道:“王晏率领两支京军将至宫外,郭从义领两军将刘守光拦在北城,与此同时,骁勇大营所辖之果威军从北门入城,正在抄截刘守光的后路。皇宫这边,叛军被陈王殿下气势震慑,短时间内无法对禁军造成威胁。”
“郭从义、王晏、胡海……”
李端说出一个个名字,眸光冷厉肃杀,一字字道:“动手吧。”
“臣遵旨!”
秦正大声应下,然后起身快速离去。
李端依旧站在原地,身后负责保护他的禁卫高手无不噤若寒蝉。
片刻之后,只见三道烟火从皇宫西北角升起,直上天际,照亮半座京城的夜幕!
这些烟火无比明亮,尤其是在这深夜之中,二三十里外都能清楚看见。
皇宫北面的叛军无不仰头望着,虽然他们不懂这些烟火的用意,可是所有人心里都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距离皇宫不远的两支京军也已瞧见,王晏神色微变,旋即化为一片平静,对身边的武将们说道:“皇帝已经穷途末路,可是今夜不会有人来救他,立刻加速前进,务必在天亮之前拿下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