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336节

  景庆山望着斜靠在长榻上的老人,毕恭毕敬地行礼。
  老人缓缓道:“景大人不必多礼,请坐。”
  仆人搬来一张圆凳放在长榻旁边,景庆山便在一群韩家子弟的注视中道谢落座。
  来到近前看清楚老人的面色,景庆山不由得心中一沉。
  与几个月前在朝堂上见到的情况相比,韩灵符愈发垂垂老矣,几近于风烛残年,他这个状态莫说出门平叛,怕是连站起来都很困难。
  景庆山之所以第一时间赶来荆国公府,是因为他知道韩灵符在京军中的威望和地位,只有这位老人可以避免流血和厮杀,继而弹压住局势。
  韩灵符温和地问道:“景大人深夜造访,是和京中的动静有关?”
  景庆山按下心中杂乱的思绪,将皇宫那边的状况简略说明,然后迟疑道:“老公爷,下官本不该劳动您的大驾,可是这场动乱来得太突然,如今陛下被困在宫中,唯有您才能掌控住局势……”
  旁边那些韩家子弟并未出言阻止,但是景庆山却说不下去,因为老人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韩灵符摇摇头,低声道:“景大人,非老夫不愿为国效力,只是今夜就算老夫能从榻上爬起来,郭从义和王晏也不会听从。”
  景庆山不解地说道:“老公爷何出此言?那日朝会上,您——”
  “这不一样。”
  韩灵符打断他的话头,徐徐道:“那时候所有人都还在规则之内行事,再加上老夫破天荒出面,他们顾忌到下面人的看法才会退让。如今他们连陛下都敢杀,又怎会在意老夫这个将死之人?”
  景庆山这时才想起老人先前那句话,登时无比焦急地说道:“郭从义和王晏竟然是叛逆的主使?这可如何是好?陛下……陛下身边只有八千禁军啊!”
  韩灵符望着他惊惧难安的神情,不由得颔首道:“景大人忠心耿耿,陛下肯定会很欣慰。不过你是文官,手中又无兵马,这个时候难以帮上忙,不如留在这里陪老夫说说话。”
  景庆山先是不解,然后终于反应过来。
  其实他平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个十分机敏的人物,只不过今夜实在是大齐从未出现过的乱局,一时间慌了神。
  “老公爷,莫非陛下早有准备?”
  景庆山试探性地问着。
  韩灵符微微一笑,摇头道:“老夫早已退出朝堂,连陛下的面都极少见到,自然不知陛下的打算。不过陛下能在这个时候让陆沉那小子出京,老夫相信陛下有足够的底气。忠杰。”
  肃立一旁的长子韩忠杰肃然应道:“在!”
  韩灵符双眼微眯,脑海中闪过当年的金戈铁马峥嵘岁月,语调中多了几分浓烈的杀气:“陛下和朝廷给了韩家无上的荣耀,值此危难之际,韩家儿郎怎能龟缩不出。你带上家中所有子弟和亲兵护卫,打开府库着甲执刃,前往皇宫保护陛下。”
  韩忠杰毫不犹豫地说道:“领命!”
  其余韩家子弟无不昂首挺胸,视死如归。
  众人行礼退下之时,韩灵符一字字道:“记住,韩家只有战死的男人,没有后退的孬种!”
  回应他的是一道整齐划一的声音:“宁死不退!”
  景庆山怔怔地望着这一幕,看着韩家子弟在韩忠杰的带领下鱼贯而出,他心中仿佛有一股热血在燃烧。
  类似于荆国公府内的场景在很多府邸之中频频出现。
  度过最初的惊慌失措之后,当朝中文武弄清楚叛军正在攻打皇宫,许多人自发行动起来,无论他们原先属于何方势力,此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护佑天子的安全。
  修德坊内,相王府。
  王妃宁氏望着正在着甲的二皇子,满脸担忧地说道:“王爷,一定要去吗?”
  二皇子没有因为这句话大发雷霆,他只是简短地安慰道:“王妃不必担心,本王不会有事。”
  宁王妃还想再说,二皇子已经迈步向外走去,只留下一句话:“王妃在府中安心等待即可,本王定会平安归来。”
  来到前庭,一名全副披挂的年轻武将迎上前来,行礼道:“殿下。”
  此人名叫缪玉麟,乃是相王府护卫统领。
  二皇子边走边问道:“情况如何?”
  缪玉麟答道:“叛军势大,暂时无法确认有多少京军参与其中。王府护卫八百人已经集合,墨苑那边五百余人正在赶来。”
  二皇子微微颔首,沉声道:“传令下去,深夜局势混乱,我们人少叛军人多,莫要冲动上头和叛军硬拼,想办法进入皇宫协助禁军才是正道。最迟天亮之后,京营肯定能反应过来。只要皇宫不被叛军攻破,父皇便能重新掌握局势。”
  缪玉麟恭敬地应下:“是,殿下。”
  二人来到东边跨院,八百护卫已经集结完毕。
  二皇子站在高处,对众人说道:“诸位,京中叛乱忽起,叛军正在攻打皇宫,本王将率你们勤王护驾。究竟是何人筹划这次反叛,本王尚不知情,叛军究竟有多少数量,目前同样未知。这一次极有可能是不归路,本王唯一能做出的保证,便是与大家同生共死。如果我们能活下来,本王许你们一世富贵!”
  清朗月色之下,八百护卫齐声应道:“愿为殿下效死!”
  “好!”
  二皇子朗声一喝,旋即拔出佩刀,凛然道:“众将士,随本王前行!”
  第425章 【生与死】
  在景庆山赶往荆国公府、叛军正在攻打皇宫的同时,上将军王晏亲自领着两支京军朝皇宫的方向挺进。
  他们打出护驾平叛的旗号,然而真正的目的是配合最先出现的叛军,争取在今夜凿穿禁军的防线。
  凛凛铁骑中央,王晏神情冷肃,眼中隐约有几分张狂之意。
  这一次他裹挟了为数众多的江南世族,否则光凭他、郭从义和宁元福等人,凑不出第一波进攻皇宫的万余精锐。
  在经历大半年的持续打压之后,面对天子不肯罢手的态势,这些门阀望族终于团结起来,他们只想杀死宫中的那位皇帝,然后扶持一个愿意合作的皇子上台,没有人比根基浅薄的三皇子更合适。
  更不必说三皇子早早就表露过亲近江南世族的倾向。
  当今之计,务必要尽早杀死天子,不给那些帝党任何反应的时间。
  王晏遥望南方,唇边泛起一抹狰狞冷厉的笑意。
  在他志得意满的同时,另一位上将军刘守光刚刚得知叛乱的消息。
  北城节堂驻地,身材高大魁梧的刘守光快步来到前堂,迎面而来的是勇毅军都指挥使霍怀山。
  北衙一共六支京军,原本都归王晏一人统率,且时间长达六年之久,他对这六支京军的影响力很深,常人难以断定其中分寸。
  如今北衙一分为二,刘守光分掌三军,然而除了霍怀山这位他从南衙带过来的指挥使之外,剩下两军时常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
  虽然那两位都指挥使明面上总是毕恭毕敬,可一旦需要他们做事便有各种各样极其正当的理由进行推诿。
  “上将军,皇宫局势危急。”
  霍怀山语调急促,脚步不停。
  刘守光干脆利落地说道:“现在肯定等不到陛下的调兵旨意,也不需要继续等下去,勇毅军和亲卫营即刻随本将前往皇宫护驾。”
  他没有提及另外两支京军,显然是因为信不过对方,霍怀山也没有浪费口舌,立刻应道:“遵令!”
  两千亲卫营乃是刘守光压箱底的本钱,亦是他能够在京军体系中立足的仰仗,里面每一位将士都是他的心腹,作战勇猛悍不畏死,一如他本人的风格。
  亲卫营很快便集结完毕,勇毅军稍微慢一些,但也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
  刘守光一声令下,全军迅即向南挺进。
  然而他们才刚刚走出两条街的距离,负责开路的前军先锋便停了下来,紧接着一员武将策马来到后方,大声说道:“禀上将军,千牛军和龙骧军挡住了我军的去路!”
  周遭武将神色皆变,刘守光浓眉皱起。
  千牛军和龙骧军便是他麾下的另外两支京军。
  姑且不说他们眼下的举动是否犯上作乱,关键在于这两支军队的动作居然比勇毅军更快,提前堵在刘守光领军往南的必经之路上。
  片刻过后,刘守光带着一群武将来到前军,只见长街之上火把通明,对面的两支京军已经列阵完毕,摆明了不会让勇毅军过去。
  “上将军。”
  对面阵中忽地响起一个沉稳的声音。
  刘守光循声望去,眼中泛起一抹冷色。
  枢密使郭从义策马前出,在一个安全距离上勒住缰绳,他左右两侧是千牛军和龙骧军的都指挥使。
  刘守光沉声道:“郭枢密这是何意?”
  郭从义高声道:“今夜京中生乱,叛军正在攻打皇宫,局势无比混乱。如今上将军王晏已经带着麾下精锐前往皇宫救驾,为免有人浑水摸鱼,除王晏麾下京军之外,其余军队尽皆原地待命,不得自作主张。”
  这话未免是将刘守光当成傻子糊弄。
  然而刘守光心里清楚,郭从义此举只是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那两位都指挥使便能驱使麾下士卒听从他的命令,毕竟他是大齐军方第一人,论理对大齐数十万军队有直接管辖之权。
  刘守光深吸一口气,言辞锋利如刀:“叛军正在围攻皇宫,陛下身处危险之中,郭枢密不想着拼尽全力援护陛下,却有闲心在这里等着本将?陛下若是有个闪失,郭枢密能够担起这个责任?本将不管郭枢密有何理由,但凡阻挡本将前去救驾者,一律以反贼视之!敬告尔等,立刻让开去路,否则秋后算账之时,便是尔等抄家灭族之日!”
  前方军阵中一片骚动。
  “刘守光!”
  郭从义厉声一喝,继而怒斥道:“本官说的很清楚,叛军根本不是八千禁军的对手,王晏麾下数万精锐足以扑灭这场叛乱!你现在非要领兵前往皇宫,焉知不是想趁机反叛!尔部原地待命,本官既往不咎,如若再敢向前一步,格杀勿论!”
  局势一触即发。
  一员校尉快步来到刘守光身后,焦急地说道:“禀上将军,一支军队从北门入城,正朝这边赶来,他们打着骁勇大营果威军的旗号!”
  骁勇大营?崇山侯胡海?
  这个名字在刘守光脑海中闪现,他旋即想通所有事情。
  郭从义和王晏狼狈为奸,而且不知勾连了多少势力,今夜分明就是他们联手促成的叛乱!
  一念及此,刘守光毫不犹豫地拔出长刀,厉声道:“郭从义、王晏犯上作乱,欲行弑君谋逆之举!千牛军、龙骧军将士听令,弃械者可免一死,否则与叛逆者同罪论处!”
  郭从义心中一凛,他没想到刘守光的反应如此果决,原本打算等胡海手下的果威军赶来,以三围一逼迫刘守光束手就擒。
  忽明忽暗的火光之中,刘守光策马前冲,扬刀怒吼道:“将士们,随本将杀敌!”
  勇毅军和亲卫营紧随其后,如一片铁幕席卷向前!
  杀声骤然冲天而起,仿若直上云霄!
  ……
  北城的厮杀并未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因为此刻他们最担心的是皇宫的局势。
  在这场从一开始就无比激烈的攻防战里,禁军在沈玉来的指挥下展现出几近完美的兵法素养。
  皇宫有护城河围绕,东西两面没有足够的空间让叛军施展,因此他们攻击的重点便是北面的和宁门。
  此处有一片宽阔的广场,足以让叛军摆开阵型,他们不断通过石桥涌到宫墙之下发起进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