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190节

  虽说他被李守振褫夺了军权,可至少保住了性命,而且没有太大的损失。
  温希光望着对面的三旬男子,打量着对方走在大街上几乎无人在意的普通面容,不急不缓地问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在织经司中应该地位不低?”
  三旬男子微笑道:“温都监高看我了,织经司内部藏龙卧虎,我只是被迫潜藏在东阳路的无名小卒。”
  温希光摇头道:“你如今是大将军府的属官,虽然不是李守振的亲信,但也能接触到不少机密,这样的身份注定你不是织经司的无名小卒。”
  男子名叫冯孝文,如温希光所言在大将军府做事,这当然是一个假名字,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即便是在织经司淮州衙门,也只有苏云青和陆沉知晓他的存在,而且只知道他的代号叫做灰鹞。
  去年张君嗣率领东阳路大军进逼淮州来安防线之前,便是他将东阳路的重要情报送回南齐,供秦正和萧望之做出正确的判断。
  冯孝文道:“像我们这种人最好还是做一个无名小卒。”
  温希光沉默片刻,好奇地说道:“其实我更不明白你为何会出现在我面前,难道你就不担心我让人将你抓起来,送到李守振跟前邀功?”
  冯孝文神情淡然,不慌不忙地说道:“陆都尉说过,温都监不是那种人。再者,想要取信于你,我总得亲自走一趟,自然应该承担一些危险。”
  “陆都尉是指陆沉?”
  “是他。”
  温希光不由得想起当初在宝台山里的经历,那夜他和陆沉之间的长谈,再看向眼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冯孝文,他轻声感叹道:“我终于明白淮州军为何能连战连捷,因为有萧大都督、陆都尉和阁下这样的人存在,这场战事的胜负早已注定。”
  冯孝文面带微笑地望着他,说道:“其实我已经暗中观察温都监很长时间,你和李守振那种铁了心给景朝当狗的人不同。从本心而论,你依然认为自己是齐人,所以我才决定按照陆都尉的安排亲自来见你。”
  温希光何尝不知道这一点,从他对两边主帅的称呼便可窥一斑。
  想到这儿,他不禁摇头笑了笑,又问道:“这段时间我待在家中,虽然不清楚战事的具体情形,但也大概感觉到萧大都督和陆都尉不是谋一地,而是谋全局之胜负。冯兄弟,我不会打探他们的详细安排,但你至少要让我明白,你们需要我做什么?”
  “理当如此。”
  冯孝文点点头,继而郑重地说道:“陆都尉让我转告温都监,他深知你在燕军之中人脉广阔,这也是李守振只是夺你军权但没有更进一步的原因。当初在宝台山里,陆都尉对你说过,将来或有并肩作战之时。如今时机逐渐成熟,他希望你可以联络一批可靠的人手,在我朝大军兵临城下之时,协助我军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汝阴城!”
  不知为何,明明已经过了容易冲动的年纪,温希光却感觉到体内沉寂已久的热血有沸腾的迹象。
  “当初我没有选择的权利,因为一家老小都在别人的视线之内,纵然我可以不顾自己的性命,但我委实无法做到让一大家子跟着我送死。如今既然你们肯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我若是再不知珍惜,岂不是世上最愚蠢的人?”
  温希光语调平缓,却透出几分慨然之意,继续说道:“请你转告南边,温某不求高官厚禄,愿为淮州军收复故土尽一份绵薄之力!”
  冯孝文心中触动,举起茶盏道:“多谢!”
  两人将温热的茶水饮下,彼此的目光中尽显壮怀激烈。
  第244章 【波澜】
  在淮州军和东阳路燕军陷入僵持的同时,靖州军亦对北燕沫阳路展开一系列攻势。
  不同于李守振的步步失算连战连败,沫阳路大将军牛存节作为这十年来燕国军方最受重视的后起之秀,在边境战事中展现出非常老道的指挥能力。
  他将整个沫阳路防线分为三段加一城,每段防线都有一处重兵把守的核心点,分别是西线的严武城、中线是位于首府雍丘城南边的白马关、以及东线的石泉城,最后那一城则是东北方向控扼盘龙关出兵路线的新昌城。
  每段防线都有严密的防守体系,兼之牛存节在这半年里坚定不移地推行坚壁清野的政策,让靖州军很难找到缺口,因此燕军守得非常扎实。
  大半个月里,边境上接连爆发了四场战斗,迄今为止沫阳路还没有丢失一城一地。
  面对这种仿若铜墙铁壁一般的防守,靖州军并未表现出急躁的情绪,各部精锐按照都督府的安排相继进入预定位置,然后有条不紊地寻找敌人防线上的空隙,力争切断敌军各部之间的联系。
  或许牛存节的战略素养比李守振更高一筹,但从靖州军的反应来看,大都督厉天润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像淮州军那般快速推进,而是全线铺开由点成面,将沫阳路八万燕军死死压制在漫长的边境线上。
  飞羽营如今已是战场上的绝对王者,这支久经磨砺的精锐骑兵扩充为八千人,从战事爆发后便分散成六支小队,在各处战场协助靖州军完成前期战场的构建,主要是逼迫燕军乖乖待在城池关隘之中,同时扑杀对方派出来的斥候游骑。
  一个凛冽的冬日午后,数百骑从北方返回蒙山城,这里便是当年靖州军取得蒙山大捷的所在,如今作为靖州都督府的临时驻地,方便厉天润就近指挥各部军队的行动。
  厉冰雪戎装在身,面容清冷,一路策马来到都督府,然后径直赶往后宅。
  刚刚走到正堂廊下,她便听到里面传来父亲中正平和的声音。
  “伪燕众将之中,庞师古当年和我有过数面之缘,其人精于权术和谋身之道,在兵法上造诣平平,而且如今身居高位愈发惜身,当年那点锐气也已消失殆尽。陈孝宽、张君嗣和李守振等人大多类似,可领一万之军,难当方面之任。伪燕朝堂对此亦是无可奈何,因为真正有将帅之才的苗子,早已被景朝拉拢吸纳。”
  “那么在大都督看来,牛存节此人有几分能为?末将观其排兵布阵,倒也称得上张弛有度合乎章法。”
  “牛存节——”
  厉天润的声音戛然而止,抬头看向走进堂内的年轻女将,脸上泛起亲切的笑意。
  堂内还有数位大将,如霍真、范文定、徐桂等人,见到厉冰雪满面冰霜地走进来,不由得心虚地往后缩了缩。
  厉天润的病情对外严格保密,但是堂内这些亲信大将都很清楚,而且厉冰雪在北上之前对众人千叮咛万嘱咐,除非有特别紧急的军情,否则一定要保证大都督安心调养,寻常小事不要去叨扰。
  如今他们陪着厉天润闲谈杂务,可以想象厉冰雪会是怎样的心情。
  不过待厉冰雪走近之后,看清厉天润的脸色,又想起方才听他的声音颇有中气,脸上的冰霜瞬间消散,关切地问道:“父帅的身体大好了?”
  “好了很多。”厉天润点了点头,指着旁边的交椅说道:“坐下一起听。正好你回来了,我不需要再重复一遍。”
  “是,父帅。”
  厉冰雪难掩喜色,虽说心里有些不解,但也没有在这个时候着急询问。
  她仔细地打量着自己的父亲,相较于前段时间旧疾复发又添新病的苍老和虚弱,如今看起来确实要好了很多,脸色也终于有了红润的血色。
  厉冰雪不知道自己离开的大半个月里发生了什么,但能看到父亲病情好转,她心里自然十分喜悦,那些不安和惶恐也暂时消失,静心听着他的讲述。
  “回到先前的问题,牛存节勉强算是伪燕将帅中的一个异类。这并非是说他如何能征善战用兵如神,而是指他非常细致又不钻牛角尖,擅长及时调整自己的错处。如果用一个相对贴切的形容,其人就像是一块狗皮膏药,贴上之后再想甩掉就很不容易。”
  厉天润的形容很生动,众将皆笑了起来。
  笑声止歇之后,霍真斟酌着问道:“大都督,既然牛存节擅长这种死缠烂打的阵地战,我军如今采取的策略是否需要改变?末将并非是在质疑大都督,只是希望能够尽快打开突破口。”
  他略显耿直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堂内众将包括厉冰雪在内都神色如常,并未觉得他在触犯大都督的威严。
  这是靖州都督府十多年来形成的优良风气,也是厉天润着力培养的结果。在他公布最终的决定之前,任何人都可以发表看法,无论对错和是否合理,这便是知无不言言者无罪。
  厉天润笑道:“你们不是已经做出改变了吗?”
  众将闻言尽皆陷入沉思之中。
  厉天润这句话含义较深,涉及到靖州军的整体方略,但他们每个人都只负责一部分区域,无法通晓全局做出判断。
  片刻过后,厉天润继续说道:“靖州军的风格历来是以勇猛果敢著称,去年你们已经向伪燕将帅展示过这一点,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席卷江北六城。如今我要伱们压制进度围而不攻,这就是改变的地方。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方才我提过,牛存节是一个很擅长调整的敌人。”
  范文定沉吟道:“大都督是说,如果我军继续沿用去年的策略,选择一两处主攻方向,牛存节便会立刻做出调整,至少能在局部地区保证防线的厚度。他用兵不算死板,而且对于部下的掌控力很强,所以才能做到这一点。”
  霍真顺势接话道:“所以大都督让我军全线铺开,就是要逼迫牛存节将所有兵力均匀洒在防线上,不给他从容调动的机会。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我军是攻方占据主动,燕军是守方处于被动,倘若他没有足够的机动兵力,防线必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厉天润微笑颔首,忽地轻咳两声,随即转头示意厉冰雪不必担心。
  待众将讨论完毕之后,厉天润开口说道:“两军僵持一段时间,想来牛存节已经做好全线死战的准备,我军便要以雷霆之势打开突破口。霍真,范文定,你二人立刻返回驻地,三天内率军赶赴严武城东北边,吃掉两座辅城里的五千兵马,然后掉头配合临浦军拿下严武城。”
  两员虎将当即起身应下。
  厉天润又道:“这一战务必要打痛牛存节,逼得他向河洛城求援。”
  “末将领命!”
  “都去吧,后续行动依照军令行事。”
  众将退下之后,厉冰雪望着厉天润的脸色,关切地说道:“爹爹,要不要先歇息一会?”
  厉天润摇头道:“不必,我知道你心中有些疑惑,其实这件事说来很简单,只是为父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厉冰雪知道他指的是什么,想来父亲的身体不会莫名其妙地变好,便问道:“爹爹,莫非是京城派来了太医?”
  “和京城无关,陛下现在并不知晓我的病情。”
  厉天润站起身来,说道:“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厉冰雪好奇地点头,父女二人离开正堂,来到东边厢房,只见房内有一位老者正在摆弄煎药的炉子。
  “老神医何须亲自动手?让府中的丫鬟做事便是。”
  厉天润笑呵呵地说着。
  老者摇头道:“大都督的病情需要好生调理,先前那两位郎中的金针之术虽然神妙,仍旧比不得老朽这个方子。这服药火候极其重要,老朽委实不放心假手于人——诶,这位应该就是厉大小姐吧?”
  厉冰雪望着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觉得好像在何处见过。
  厉天润便介绍道:“冰雪,这位是薛老神医,淮州广陵人,如今的太医院院正是他的师兄。薛老神医淡泊名利,单论医术并不弱于太医院那些人。”
  他又对薛怀义说道:“老神医,她便是我的长女厉冰雪,如今任职飞羽营都尉。”
  薛怀义神情郑重,拱手一礼:“老朽代广陵城的百姓们谢过当初厉都尉千里援护之情。”
  厉冰雪连忙侧身避开:“晚辈岂敢受此大礼。”
  薛怀义微笑道:“自然受得。厉都尉或许不知,当日你领飞羽营骑兵出现在广陵城外,与守军相互配合击溃敌军,老朽就站在城头上目睹全程。过往也曾听说靖州都督府有一位年轻女将英姿飒爽红粉巾帼,那日一见愈发敬佩。”
  厉冰雪垂首道:“这是晚辈应尽之责。”
  厉天润见状便说道:“冰雪,薛老神医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是陆沉那孩子特意请他来为我治病。”
  话音入耳,仿佛有一道清风忽地吹进厉冰雪的心里。
  荡起一圈圈涟漪。
  第245章 【解语】
  “大都督,老朽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老神医但说无妨。”
  “你身上的宿疾可以医治,但是长年累月积压的伤势对于身体的伤害难以彻底根除。无论是那两位郎中的金针之术,还是老朽开的方子,纵然有效果上的差别,本质上都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关键在于大都督得减少操劳,尤其要注意神思不可忧重。”
  薛怀义这番话让厉冰雪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她紧张地问道:“薛老先生,真的没有办法彻底治愈家父的病症吗?”
  薛怀义略显为难地看了厉天润一眼,注意到他眼神中的深意,便微笑说道:“厉都尉不必过分担心,老朽定当尽力而为,而且接下来这段时间会常驻于此。”
  厉冰雪稍稍宽心,又简单聊了几句,父女二人便告辞离去。
  行走在回廊之中,厉天润温和地说道:“冰雪,方才关于战事的讨论,你可有什么心得?”
  厉冰雪按下心中的忧虑,认真思考之后说道:“我赞成爹爹的想法。这段时间巡视边境,我发现牛存节确实有几分真本事。伪燕各处城寨的防御颇为严整,如果他没有跟随爹爹的节奏布防全线,而是主动放弃一些城池再度收缩防线,我军更难找到突破口。”
  厉天润微露赞许之色。
  厉冰雪继续说道:“眼下他被自己的布置困住动弹不得,只要范、霍两位将军如期赶赴预定位置,凭借兵力上的优势先声夺人,牛存节必然进退两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