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119节
这七人之外,又有六人负责帮内各项重要职务,一共十三人组成总舵的核心高层。
蒋厚明身为风堂堂主,执掌帮规奖惩,在帮中地位历来仅次于林颉,而且他还是首任帮主蒋植的亲侄儿。
虽然十五年前蒋植在去世的时候,将帮主宝座传给年仅三十岁的林颉,但蒋厚明在帮中同样拥有一股强悍的势力。
见众人皆在沉默,蒋厚明便开口说道:“诸位,某认为这次燕朝不是小打小闹,此举多半有着景朝那位都元帅的策动。虽说风浪暂未波及到七星帮,但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太久,相信很快就会有燕朝使者叩山门,届时我们七星帮要如何应对,大家理应提前商议一下。”
他转而望着林颉说道:“帮主,属下认为此番不宜太过强硬。”
林颉沉默不语。
坐在蒋厚明旁边的林堂堂主冉玄之不疾不徐地说道:“蒋堂主言下之意,七星帮应该接受燕朝的招安?”
林堂掌管七星帮的粮草钱银,包括在燕朝境内各地的隐蔽产业,那些掌柜账房单论武功肯定比不上执行帮规的风堂高手,可是包括蒋厚明在内没人愿意轻易得罪冉玄之这位财神爷。
故此,蒋厚明平静地回道:“某觉得此事大可敷衍应对,先看看燕朝能开出怎样的价码。如果燕朝可以保证咱们七星帮的人过上安稳生活,接受招安有何不可?帮主,属下始终认为躲在山中不是良策,要是燕朝能给帮主一个重要的官职,再让弟兄们继续跟随帮主,那么可以尝试而为。对于七星帮来说,燕朝和南齐并无好坏之分。”
“蒋叔叔此言错矣。”
一道清亮的声音从内间传出来,紧接着便见身着一袭长裙的林溪来到厅内。
冉玄之望着林溪,面上浮现和蔼亲切的笑容。
林颉终于开口道:“溪儿,不得胡闹。”
林溪略显倔强地站在他身旁。
蒋厚明眼中并无怒色,反而微笑道:“帮主,大小姐走南闯北为七星帮立下诸多功劳,她对帮中事务本就有发言的权利,倒也不必怪责于她。大小姐,不知某所言错在何处?”
林溪淡淡道:“蒋叔叔,燕朝招安绿林中人的举动肯定是景朝庆聿恭在暗中推动,他们并非是因为看重绿林帮派的实力,而是想在南侵齐朝之前,肃清自身境内的隐患。换句话说,我们在他们眼里如同家中碍眼的杂物,一旦拿捏住我们的生死自然就会远远丢弃。古往今来,像我们七星帮这般成规模的草莽帮派如果归顺朝廷,下场必然无比凄惨。”
蒋厚明喟然道:“大小姐所言也有几分道理,不过某想问大小姐一句,假如燕景两国大军联合出击,七星帮如何应对?从最近的局势来看,无论此举是否庆聿恭所谋,燕朝都已下定决心针对绿林。若是再像当年一样,七星帮被迫遁入深山老林,大小姐可知届时会饿死多少人?”
林溪微微一窒。
厅内其他人也不由得陷入沉思之中。
谁都知道燕朝只是一个傀儡朝廷,但这个傀儡朝廷可以轻易调动数万大军进逼山寨,更何况后面还站着一个带甲数十万的景朝。
七星帮可战之兵满打满算才五千人,而且非常缺乏精良的军械。
大战来临之际,就算林溪和她的父亲在战场上奋不顾身,也很难对战局造成根本性的影响。
蒋厚明见状继续说道:“大小姐,某是在为七星帮数万帮众的前途着想,并无半点私心。如果燕朝开出的条件足够优厚,某诚心建议帮主接受招安,带领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林溪知道他的话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是她笃定接受招安没有好下场。
正在犹豫之时,林颉开口说道:“蒋堂主说得不无道理,我不会因为一己之私就带着大家走上绝路。不过,燕朝反复无常,朝堂之上朝令夕改,此事不得不防。且再看看吧,不必急于一时,诸位兄弟也可以慎重考虑。”
众人拱手应道:“谨遵帮主之令。”
片刻过后,议事厅内安静下来,只有父女二人。
“爹爹,蒋厚明没安好心。”林溪蹙眉说道。
林颉笑容温和,淡然道:“为父知道。”
林溪走到左首边那张交椅旁坐下,颇为不满地说道:“他仗着老帮主留下的遗泽,时常与爹爹作对,还妄想让我嫁给他家那个不成器的儿子。”
林颉宽慰道:“你不必将此事放在心上,为父早两年便已经明确警告过蒋家小子。”
林溪也只是随口感慨,在她武功大成之后,帮内早就没有年轻男子敢在她面前晃悠,包括蒋家那个不学无术的蠢物。
她眼下更担心七星帮的未来,于是便问道:“爹爹会接受燕朝的招安么?”
林颉转头望着她,笑吟吟地反问道:“如果伱师弟得知此事,你觉得他会有怎样的看法?”
“女儿……怎么知道。”
林溪微微垂首,声音低了下去。
林颉不动声色地道:“你们分开大半年了吧?”
林溪顺口答道:“八个月零九天。”
林颉“噢”了一声,稍稍拉长语调。
林溪说完之后便意识到不妥,然而覆水难收,只见她霞飞双颊,难为情地嗔道:“爹爹!”
“哈哈哈,好了好了,在为父跟前倒也不必太害羞。”
林颉连忙宽慰,随即目光一凝,望向前方门外。
林溪心中小鹿乱撞,待听到急促的脚步声传入耳中,她抬眼望去便见一名年轻男子快步走来。
来人乃是林颉的心腹长随,他来到近前垂首说道:“帮主,大小姐,南边传来密信。南齐淮州都尉陆沉已经动身北上,正往总舵而来。”
林溪霍然起身,眼中瞬间绽放明艳的神采。
第154章 【浮生一瞥】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陆沉一行人带着织经司伪造的身份,由广陵城西边的望梅古道横穿双峰山脉,然后从旬阳城北面乔装进入北燕境内。
他们的路程规划是经过北燕沫阳路北上,再从南到北斜穿东阳路,只要进入东阳路北边的山区便会有七星帮的人接应。
这条路相较而言有些远,若从淮州北面的山间小道进入北燕东阳路境内,可以缩短将近一半的距离。
陆沉选择现在的路线一方面是出于安全考虑,另一方面是他想切实了解北燕的地理风貌。
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这个时代的地图绘制颇为粗糙,远远比不上自己亲自走一趟看见得详细真实。
随行人员中除了萧望之请来的尉迟归,还有李承恩和谭正等六名护卫,皆是年轻有为的高手。
他们的外貌和衣着都有乔装打扮,陆沉扮做三十岁左右的行商,尉迟归自然是扮做管事,李承恩等人则是一身短打充作仆人。
如果没有近距离的仔细观察和言语交流,仅从外表上判断,陆沉等人毫不起眼,只是一群为了生活奔波的普通人。
就连陆沉的坐骑也另有玄机,这匹看似普普通通的驽马,实则是陆通费尽心思弄来的异域良驹,耐力和速度兼具。
旅途漫漫山水迢迢,陆沉过得非常充实,他沿路观察着北燕的风土人情,闲暇时则和李承恩等人切磋武艺交流心得。
尉迟归寡言少语,偶尔指点一下陆沉的习武心得,虽是只言片语却让陆沉获益匪浅。
待到五月十三日,依靠织经司伪造的身份通过数重考验,一行人终于来到东阳路腹部的官道上,东边就是东阳路的首府汝阴城。
“少爷,要不要去汝阴城转一圈?”李承恩来到陆沉身旁,压低声音问道。
陆沉回道:“你不担心我们被伪燕察事厅的探子认出来?”
李承恩憨笑道:“广陵城里见过少爷的伪燕探子都死绝了,而且少爷不是给我们所有人都易容了吗?将来我朝要是想收复东阳路,汝阴城可是重中之重,少爷不如趁这个机会实地勘察一番。”
陆沉淡然道:“免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汝阴既然是东阳路重镇,军卒和细作肯定多如牛毛,万一闹出动静不好收拾。前面五六里便是可以转道北方的岔路口,我们不要停留继续往北。”
李承恩应道:“是,少爷。”
另一边尉迟归双手拢着缰绳,转头看向陆沉,平和地说道:“陆都尉浑不似二十岁的年轻人。”
陆沉知道此人武功深不可测,从当日萧望之对他的重视便可窥一斑。他后来找李承恩问过,尉迟归位列武榜上册第八,不过在六年前销声匿迹不理江湖纷争,留在淮州都督府专门保护萧望之的安全。
除此之外,尉迟归的过往、师承和身世都是一个谜,李承恩也只知道这位高手习惯空手对敌,从来不用兵器。
此刻见这位沉默寡言的中年男人主动开口,陆沉便微笑问道:“前辈此言何意?”
尉迟归道:“像你这般年纪的公子哥,正是章台走马春风得意的时候,很少有人这般耐得住寂寞,行事老成持重。我一直待在萧大哥身边,见过不少军中新秀,单论武功强过你的人也有,但基本没人能做到像伱这样谨小慎微。认真说起来,在沉稳厚重这方面,或许只有大公子能和都尉比较一二。”
陆沉知道他口中的大公子是指萧望之的长子萧林,如今在太平州担任都指挥使,他谦逊地说道:“前辈谬赞,我只是不太喜欢招惹计划之外的麻烦。”
尉迟归微微颔首,正要开口之时,他忽地转头向后看了一眼。
后方传来一阵雷鸣般的马蹄声。
众人纷纷扭头望去,便见上百名骑兵奔袭而来。
这条官道是连接北燕京城与东阳路的唯一要道,故而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原本路人车马徐徐前行井然有序,这上百名骑兵一路奔来几无减速,直搅得道中一片仓皇混乱,各色人等不由得纷纷惶然躲避,可见这些骑兵的骄横霸蛮。
陆沉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惹人注目,随着他短促的命令下达,李承恩等人立刻让到路边。
尉迟归并未特立独行,只不过眼中多了几分冷意。
那群骑兵极其蛮横,然而官道上没人敢公然叱骂,尽皆小心翼翼忍气吞声地躲开。
他们中间有一位年轻贵公子,俊眼修眉皮肤白皙,气质清贵高雅,虽然是男子打扮却一眼可知是女儿身。
“滚开!”
道路前方有一名中年男子行动迟缓,领头的骑兵怒喝一声,旋即手中长鞭挥出,狠狠抽在那名普通百姓的身上,只见百姓在地上滚了几圈,在路旁停下后惨嚎不止。
挥鞭的景朝骑兵哈哈大笑,其他同伴亦是笑声接连响起,仿若那个北燕百姓在他们眼中如猪狗一般。
景朝骑兵继续向前,队伍中的年轻贵公子似乎没有注意到前边的小插曲,在经过陆沉这一行人的时候,她转头看了过来,先是扫过目光木讷的尉迟归,然后顺势看向旁边的陆沉。
刹那之间,四目相对。
陆沉心中微凛,这个女扮男装的年轻贵公子眼神深邃,犹如一潭深不见底的幽湖,就连阳光都只能照进数寸之地,于是他立刻移开目光。
贵公子面无表情地回首,只是唇边微微勾起。
约莫小半个时辰后,东阳路首府汝阴城出现在景朝骑兵的视线中。
他们渐渐放缓速度,一名心腹凑近说道:“小人遵照殿下的吩咐,已经留下几名机灵的兄弟盯着那几个人。”
贵公子便是景朝常山郡王庆聿恭的爱女庆聿怀瑾,她抬眼望着前方汝阴城高耸的城墙,淡淡道:“知道了。”
心腹其实满心不解,他不知道郡主殿下为何会在意道旁的几个普通行商,只是长久以来养成的服从让他不敢多问。
庆聿怀瑾似乎知道他内心所想,悠然道:“你不明白我为何会注意到那几个人?”
心腹愧然道:“小人愚钝,请殿下指点。”
庆聿怀瑾轻轻一笑,策马徐徐入城,同时说道:“路上所有人看见我们都是唯恐避之不及,唯独那几个人处变不惊,这种意外状况发生时本能的应对说明他们不是普通人。再者,那些人应该想不到我经常易容乔装,对于他们看似妥当的伪装实在是太熟悉了。”
心腹敬佩地道:“原来如此,殿下慧眼如炬,小人敬服之至。”
“行了,马屁少拍些。”
庆聿怀瑾淡淡道:“一会我去见李守振,你从城里选些好手跟上那些人,等到僻静地方查清楚他们的来历。他们既然没有来汝阴城,多半是转道向北,要么是去宝台山的绿林汉子,要么就是身份见不得光。你要注意一些,莫要在人多嘴杂的地方弄得鲜血四溅。”
心腹连忙拱手道:“小人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