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225节

  “是啊!”岳宁笑着点头,想起乔爷爷和大姨夫在抗战时期,广州沦陷后曾去越南河内组织运输,和他们一样去支持抗战的,后来留在当地的人,想来也有不少吧?
  同桌的另一位大叔叹气感慨:“要是中国人来港城也就罢了,现在那些越南人也蜂拥而至。英国人就是慷他人之慨!”
  “一边说要限制大陆人来港,取消‘抵垒政策’,一边又接收越南难民,英国人根本不管港城的承受力,不分华人、越南人全都放进来。”
  “去年就一直吵着骂大陆不管边境,说越来越多大陆人涌入港城,还嚷嚷着要取消抵垒政策。可转头就在日内瓦签署《关于处理越南难民的国际公约》,把港城列为越南难民第一收容港。电视里只大肆渲染内地移民造成的问题,怎么不报道越南难民问题?”另一位大叔气愤地说,“还不是英国人自己博取名声,却让港城承担后果!现在问题爆发了,就避重就轻,放大陆移民的问题来转移注意力。”
  说完,这位大叔不忘向老板解释:“我不是说你们不该来,大家都是中国人,西贡不安全,你们来这儿理所应当。”
  “我明白。”老板并未辩解,只是抓了一把新鲜河粉放入漏勺,在沸水中上下翻搅,让每一根河粉均匀受热。
  他拎起漏勺轻轻颠了两下,沥干水分后倒入大碗,又从配料碗里取出切得极薄的牛肉片,依次铺在河粉上,再从竹篮里抓出一把豆芽和几叶新鲜的九层塔。
  一勺滚烫鲜香的牛骨汤浇在河粉上,瞬间,牛肉片在热汤的冲击下由红转褐。
  老板娘将牛肉河粉端上桌,岳宁用筷子挑起半透明的河粉,吹凉汤勺里的热汤。河粉看似清淡,却因烤焦的洋葱、香茅和罗勒叶赋予了独特风味。她咬下一片烫至半熟的牛肉,肉质鲜嫩弹牙,再嗦一口粉,汤鲜味美。
  正吃着,穿蓝衫的大叔不慎将汤匙磕在碗里,汤星子溅到岳宁手上。大叔忙说:“对不起啊!”
  岳宁连忙摆手:“没事。”
  “英国人搞的政策,他们哪把港城当自己的地方?抵垒政策说废就废,难民收容港倒抢着认,摆明了把我们当垃圾桶!”大叔抹了把嘴,“真系希望早日回归祖国,就算穷,都好过被人当水鱼劏。”
  对面的灰衫大叔却叹了口气:“回归?你看大陆人连饭都未必食得饱,他们养得起港城?”
  “港城五百万华人用不着大陆养,只要不受这种窝囊气!”蓝衫大叔冷笑一声,筷子指向墙上褪色的港英政府宣传画,“你看他们天天讲法治、讲公平,越南难民毫无阻碍地放进来,大陆人游水过来就拉去遣返,有半点公平?当年1967年港英政府调英军镇压华人,转头那些人还去伦敦领勋章!”
  岳宁吃着河粉,想起上辈子来港城时,好友曾指着维港夜景感叹:“八十年代的香江,连海风都带着黄金味。”
  言语之间,都是对内地耽误港城发展的抱怨和对英国人的怀念。这个年代的港城在文字记录中确实璀璨,自己当年的反驳显得苍白无力。
  此刻,铁皮棚顶漏下的阳光斑驳地洒在简易的木桌上。岳宁吃完河粉,擦了擦嘴,那些被美化的记忆里,人们只记得动辄消费几万的“宁宴”,却忘了港城也有铁皮棚下的煤炉。
  她起身问道:“多少钱?”
  “三蚊。”
  价格着实便宜,岳宁从包里摸出钱递给老板娘。
  她看了眼两个小姑娘,其中一个怯生生地问:“你是宁宁吗?”
  “是啊!”
  一直默默做河粉的老板说:“你们要像宁宁姐姐一样好好念书,将来才能成为有本事的人,知道吗?”
  岳宁看了看那块招牌,翻转过来发现背面还算平整,便问:“还有油漆吗?我帮你们写块新招牌吧!”
  老板惊喜道:“我去买,马上就来!”
  他连跑带颠地拿来一罐油漆和一把刷子。岳宁抬头问:“您叫什么名字?”
  “李佑财。”老板摘下旧木牌。
  “写‘佑财西贡河粉’,好吗?”岳宁问。
  老板连连点头:“谢谢,太感谢了!”
  岳宁写好招牌,老板娘握着刚才收的餐钱,犹豫道:“宁宁,这钱……”
  “您拿着,小本生意不容易。希望你们一直保持今天的品质,把这块招牌做响。”岳宁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
  往体育馆走的路上,岳宁发现门口已被记者再次围得水泄不通:“宁宁,你知道数学考了多少分吗?”
  岳宁低头一笑:“应该是全对吧?”
  “哇!果然是我们宁宁,早就知道自己能考满分!”
  “而且第二名只考了79分!”
  岳宁这才发现来了许多粉丝:“这么热的天,你们怎么都来了?”
  “给你鼓劲啊!下午也要考满分!”
  中午时分,考试分数已揭晓,电视台现场播报了成绩,粉丝们纷纷赶来庆贺。
  “宁宁,下午也要考满分!”人群中有人大喊。
  岳宁摇头笑道:“别抱太高期望啦,不太可能的!我英文真的不算好。”
  岳宁走进考场时,沈文琪匆匆跑过来:“宁宁,你去哪儿了?蔡先生中午来找你吃饭,没找到人。”
  “我发现了一家超好吃的越南河粉摊,去吃了碗西贡河粉。”岳宁知道摄像机正对着自己,借机说道。
  第268章 邀请同行
  岳宁的英文答题确实没有数学考试那么顺畅,交卷时也和大家一起交了。
  交完卷,她被主持人请到前面。主持人笑着问她:“宁宁,英文考得怎么样?”
  “是我的正常水平。”岳宁答道。
  “那你认为自己可以得多少分?”
  岳宁记得卷面总分没算过,因为总分不固定,分数是按照得分百分比计算的。她谨慎地说:“八十以上,最高应该不会超过九十。”
  岳宁正要离开,忽然看见蔡致远,立刻跑过去喊道:“哥哥!”
  “我还想找你吃饭呢!你跑哪儿去了?”蔡致远皱眉问道。
  岳宁轻声解释:“我去吃了一碗街头的越南河粉。那家店是越南逃难过来的华侨开的。我发现现在越南逃过来的难民越来越多,但是公众的目光还是集中在内地移民身上。”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不是因为你吗?”蔡致远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
  她上次勇闯九龙城寨的事,港英当局还没完呢!在民意支持下,当局组织警察几次冲进九龙城寨抓捕嫌疑人。其中有些人害怕了,跑回大陆,却被大陆公安逮捕。这几个人虽然是从大陆偷渡来港的,但早就持有港城身份,现在他们要求回港受审,大陆方面坚决不放。
  这些人若按大陆法律,都该判死刑,可港城已经有十多年没有执行过死刑了。这引发了司法权归属问题,现在港城律政界吵得不可开交。
  “社会影响已经够了,这件事也引起了足够重视。抵垒政策马上要取消了,内地非法移民已经不是重点。要让民众看到当下更大的问题是越南难民问题。”岳宁想到那对操着流利粤语的越南夫妻,还有他们两个可爱的孩子。
  蔡致远叹了口气:“英国人推港城出来,也不是没道理。你要知道越南针对的就是在越华人,整个南洋,无论哪个国家都是华人掌握了巨量财富。两年前,越南政府开始针对这些华人,没收财产,华人几十年积累的财富灰飞烟灭,只能往外逃。所以目前的越南难民大部分是华人。他们都像余家、叶家一样是下南洋的华人,我们蔡家早年也是去新加坡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都已经在说,不愿意接收难民了。如果舆论闹起来,港城也不接收,难道让他们在海上绝望吗?我不愿意报道,是物伤其类。”
  “我知道,刚好我中午去吃了越南难民开的河粉店。你正好借着机会宣传一下,说那家河粉店很好吃。用同情的镜头去拍摄越南难民,让大家了解他们极其困难的处境。从另一方面来说,公约说好的港城只是中转站,这些难民会被分派到其他国家,这也是提醒英国人,尽力协调,让难民能转向其他地区。港城是弹丸之地,必须来了尽快就走。如果港英政府不管,接下去越来越多的人过来,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到后面总归会爆发的,难道再来一个九龙城寨?”岳宁认真地说,“哥,htv是港城最大的电视台,咱们有社会责任。”
  蔡致远侧头看她:“我先让人去拍那个小铺子,这几天找长辈们商量商量,这是一件大事,我们要承担责任,也要多方面考虑。”
  岳宁点头,蔡致远伸手弹了一下她的脑门:“中午找你,是想跟你商量,《厨王大赛》开赛那天,你把卢卡斯和岩西给找过来?咱们把声势弄得大一些?”
  岳宁上辈子参加过在里昂举行的博古斯世界烹饪大赛,这个大赛被称为烹饪界的奥林匹克,是法国里昂国际酒店、餐饮、食品展的一项重要活动。
  四月份岳宁要去法国参加厨师交流,也是里昂国际酒店餐饮食品展的一项活动。所以岳宁提议htv和港城国际食品博览会合作,把《全球中餐厨王大赛》作为这个展会的活动。
  今年把开赛放在博览会期间。按照计划,整个《中餐厨王大赛》将延续一年,到明年的博览会期间进行半决赛和决赛。以后每年半决赛和决赛都会放在博览会期间进行。
  首场比赛,日本的福山楼水平如何,岳宁不知道。但是锦华饭店两位大厨,那都是国家级大厨,除了摆盘跟国际主流审美有些差异之外,手艺是没得说。
  “好,我等下回去就去邀请,跟卢卡斯说一声我的宁宴陆府也开了,让他来尝尝。岩西和宫本,我应该都能邀请过来。”岳宁自信地说。
  蔡致远看着场上:“成绩出来了。”
  这次阅卷,除了机构之间互相阅卷之外,为了避免判题不够公允,htv还请了英中的老师来做复核。
  做电视节目,肯定不能一下子把成绩全放出来。他们先放了岳宁的成绩,果然如她所料,拿了八十七分。
  有了早上的满分,显然这个八十七分,大家不是很满意。
  师奶们自我安慰:“宁宁从大陆出来才一年,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不是哦!就是从小在港城长大的,这个成绩也很好了。”边上一个小伙子补充道,“这个考试难度,比正常的高考要难,正常招生考试八十五分就能拿a,能拿a的人也就10%。”
  这时场上贴出了一张完整的榜单,英文最高分是一家叫恒心的机构,94分,后面还有一个91和一个88,岳宁排第四。
  两位来自蔡家资助的英中的老师站在榜单前,拿着话筒的老师清了清嗓子:“中午我们李老师已点评过数学卷子,其难度远超常规招考考题,英文虽稍显温和,但也超出了招生考试的平均水准。难题分布集中,尤其在英文卷的阅读理解第三篇与写作部分,考纲内极少涉及的文学性隐喻分析及跨文化议论文题型,对考生的词汇深度与逻辑架构能力提出了近乎严苛的要求……”
  这位老师把手放在第十位:“这次考分比较集中,按照我们的经验,这里以上都能获得a的成绩,宁宁的成绩介于a和a+之间。其实她的英文已经很好了。她说她英文不好,是跟她的数学比吧?”
  在全场大笑中,今天的直播结束了。
  这个结果出来,htv的人立马去采访那位专业人士,那位专业人士尴尬地说了两句,最后客气地说,等七月岳宁出好成绩再说。
  当天晚上htv的生活类节目去探了那家铺子。这家铺子被岳宁点名好吃,自然顾客盈门。
  htv的社会新闻做了一档关于越南难民的追踪报道节目,以同情的目光去看待越南难民问题,同时也讲述目前港城面临的困境,里面也说了,这样源源不断的难民前来,会不会形成另外一个九龙城寨?
  这个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各家电视台都采访了政府官员和社会名流,希望他们能够更多地关注这个问题。
  社会热点从内地移民转向了越南难民。报道中称从七八年以来有二十五万人通过中越边境进入中国内地,内地在自己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安置了这些人。而从未接收过其他肤色人种的德国也开始接收越南难民。
  岳宁也是因此开始关注这些历史,海外华人的历史是一部血泪史,从菲律宾马尼拉屠杀,到美国的排华法案,印尼六五年的惨案,乃至今天越南的华人坐船逃跑……
  上辈子的岳宁在中国崛起的年代长大,从未有过如此的感受。
  走在维港遥望北方,明知道这个国家会以惊诧世界的速度崛起,她依然希望祖国崛起的脚步能再快一点,再快一点……
  *
  港城国际食品博览会即将开幕。去年的博览会上岳宁给粤省农产品进出口公司做推广,也认识了邱春明,和他来了一场鹅肝大比拼,让人记忆犹新。
  杜兰德集团去年在东亚市场获得成功,今年的展台超级豪华。财大气粗的他们还请了法厨、日厨和从宝华楼借的厨师,来当场演示他们产品。
  铜锣湾如今已经被称为“小东京“,鸿安被日本旅客买爆。有宁小厨、宝华楼、坤和楼、春风楼等这些港城酒楼入驻外,日本商家也纷纷进来,铜锣湾现在遍地都是日料店,日本商家也非常重视这次食品博览会。
  今年重量级的参展商比去年多了很多。
  岳宁又为博览会更添一个重量级的新闻。
  她为《中餐厨王大菜》邀请来了卢卡斯、皮埃尔和瓦莱尔三位米其林三星大厨,还邀请了宫本和岩西两位日本厨艺大师,以及石川这样一位美食评论家。
  这年头,能邀请到一位米其林三星大厨已经是荣耀至极了,一下子来了三位,而且还有两位日本大厨,一位日本美食家。
  记者们比追星还要来劲,电视台甚至开专题讨论。
  电视台现在最关心的是,岳宁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菜品,迎接同行?
  岳宁放出风声宴请同行的地点放在试营业的宁宴陆府。
  为期一个月的试营业期,宁宴陆府并没有接受外界的预定,只给亲友们做人情。
  想要试营业期间订到宁宴陆府的宴席,也就成了港城富豪的面子。
  去过宁宴陆府的人,都对这家酒楼赞不绝口,甚至有人说让他开了眼界。
  这个时候能去宁宴陆府的人,那都是非富则贵,都能说开了眼界的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