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204节
益美现在实行两班三运转,十二小时进班,十二小时出班,两天白班,两天晚班,两天休息。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设备,增加产能。
白班的工人在工厂里吃一顿午饭,一顿晚饭。大家争相进益美,能吃饱饭也是一个缘故。
那几个工人愣在那里,阿彪说:“我记得了,你们都不吃,我吃。”
“吃啊!为什么不吃,老板娘做的菜肯定要吃。”
“对对,老板娘做的菜,为什么不吃?阿彪你别想吃独食。”
一个中年男人走进食堂,秀秀站了起来,用很不标准的粤语叫:“朱叔!”
“秀秀,货送来了,帮我来点收一下。”
“我马上来。”秀秀站起来放下了碗筷,赶忙走出去。
岳宁和乔君贤把饭盆放在脏盘子筐里。他们看见对过的厂房前停着一辆卡车,正在卸货。
两人走过去,那个中年男人见乔君贤,走过来:“乔老板,风扇叶到了。”
风扇叶得用镀锌钢板剪切,再冲压成型,再油漆。港城益美也是发给五金加工工厂的。这些老工厂都是五十年代建起来的,现在随着港城的发展,工钱贵了,房租也贵了。这种占地大、还是重体力活的机加工工厂,生存空间就少了。年初的时候,那家工厂跟益美提涨价,乔君贤理解他们的难处。
不过商人逐利,当鹏城招商的同志找到他,给他介绍了一家乡镇集体企业。那家企业一直做自行车配件,因为是集体企业,计划调拨上肯定是国企优先,他们常常拿不到原材料,开工不足。
益美所在区域是出口加工区,从日本购买钢材不受限制,让那家乡镇企业加工零件,再送往他们工厂。
因为保税的关系,要做手册,到时候去海关核销。秀秀目前负责这一块,她认真地点收,阿彪他们过来贴了标签把货收进去。
“朱厂长,吃饭了吗?”乔君贤问。
“早上九点出门,还没呢!卸好货了,去城里吃一口。”朱厂长擦了一把汗说。
“不嫌弃的话,去食堂吃一口。”
“这怎么好意思?”
“去吧!别饿着肚子了。”乔君贤说,“我回办公室了,你吃过饭不着急的话,来我那儿坐坐。”
“谢谢乔老板。”
岳宁正准备跟乔君贤上楼去,却见阿根叔和月芹婶陪着一个很有气质的女士进来。
岳宁跑过去叫:“婶婶!”
葛月芹原本姣好的脸庞,现在越发白皙,只是胖了好多,双下巴都出来了,肚子好大了。
阿根对岳宁说:“这就是卢教授,她下午有时间,我把她请过来了。”
岳宁打招呼:“卢老师好!”
“小岳你好啊!”卢老师转头跟葛月芹说,“月芹,你昨天和今天陪着我忙了这么久了,去睡会儿。”
“阿姨我没事,我还要吃一口宁宁做的洋芋搅团。吃好了,坐会儿再睡。”
“去我们房间吧!那样月芹也能躺着。宁宁让我去做养殖场,我也不好拿主意。”阿根说道。
岳宁笑:“阿根叔,你就是听媳妇儿的。”
“搞养殖,你婶婶是我老师,我当然听有文化的。”阿根看向卢老师,“卢阿姨,您说对不对?”
“对,对!”卢老师满脸笑意,“月芹掌握的知识,就是我们学校前两年的本科毕业生都未必有。我跟她说,上面现在有政策,要试点《自学考核办法》,我们学校刚好轮到试点。我在编写教材,主要是针对华南地区特种家禽家畜养殖。我在问月芹,要不要自学考,考出来正好!等真正开设这个专业估计要两年时间,宝宝也会走路了,可以沉下心学了。到时候做我的研究生。”
岳宁可高兴了:“婶婶,学啊!”
葛月芹看向男人,杨勇根点头:“学,我不怕,你以前中专不嫌弃我一个小学生,难不成你成了大学生还能嫌弃我?”
“傻!”
岳宁回头跟乔君贤说:“我跟婶婶和卢老师说话去了。阿根叔也被我带走了。”
“去吧!”
杨勇根去办公室借了几个水杯,和他们一起进了宿舍。
他们夫妻俩一个房间,里面一张床,一个书桌,一个柜子。床沿上铺着一块红双喜的浴巾,葛月芹请卢老师在床沿坐下。
岳宁接过杨勇根倒的茶,说起在法国的见闻,把杜兰德集团的产业现状数了一个遍,着重说了法国鹅肝的市场潜力。
“其实法国鹅肝,并不全是鹅肝,部分是鸭肝。育肥的鸭肝风味很浓郁,育肥朗德鹅的鹅肝则是细腻,是鹅肝中的上品。法餐和日餐交流非常深,日本厨师去法国几大厨师学校学习的非常多。我们要把目标放在日本市场。”岳宁说道,“从天时地利人和上来讲,日本有巨大的需求,而法国产能严重受限,这是天时;地利就是咱们在鹏城,本身鹏城对着港城,出口非常方便;人和,月芹婶和阿根叔本身就是畜牧方面的专业人员,现在又有卢教授这样的大专家,饲料厂正在跟卢教授合作,未来引进种鹅,饲料配方都要有人,也有工厂愿意技术支持。还有一个完整的、优质的鹅肝咱们可以出口,不完整的鹅肝,我打算跟崔记调味品的崔慧文崔老板商量,让他们为杜兰德集团做代工,生产鹅肝酱。”
岳宁看向卢教授:“卢教授,我在法国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了,但是,我怕我阿根叔没有专业指导,而且他不懂英语和法语,就是法国方面想要帮助,也会有很多麻烦。本来我是想让进出口公司的同志帮忙介绍专业人员。现在好了,您这样的大专家在。法国人跟我说朗德鹅很容易在四十天左右得‘翻翅症’,那是因为喂的料里缺乏什么物质。这种病症不是大事,但是鹅在笼子里会互相摩擦,导致鹅出现应激。后期育肥、填料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会在鹅肝上出现血斑。这种有血斑的鹅肝,品质就不够高了。大专家的支持就很重要,发现问题要能解决问题。”
卢教授一听,还真是他们专业方向,说:“鹅是最容易发生翻翅症的一种家禽,通常是缺乏钙,钙磷比例失调引起的鹅骨骼发育不良。严重的时候,可能三分之二的鹅都会翻翅。我们有帮一家狮头鹅养殖场解决过这个问题,让狮头鹅的翻翅症降低到9%。”
岳宁笑了:“这不是找对人了吗?”
岳宁看向杨勇根:“阿根叔,你说,你干不干?不干,我找给我供货那些养殖场了。要是你干,在国家还没明确这个养殖公司算在我名下时,这几年你就边干边学着经营。等过几年国家明确鼓励私营经济了,我就把养殖场转给你。你就好好搞养殖业,做个老板。”
“我能做老板吗?”杨勇根有些迷茫。
岳宁却是信心满满:“能啊!你又聪明又厚道,刚开始我带着你做,以后恐怕你自己都能做得风生水起。”
整个小杨沟,岳宁最看好的就是阿根叔,他是有这个潜力的。
杨勇根看向正在吃洋芋搅团的老婆:“月芹,我听你的。”
葛月芹点头:“宁宁的话,你还能不信?”
“我干!”杨勇根点头。
岳宁站起来:“那行,我去厨房看看,鱼来了没有。晚上我给大家做太安鱼。”
“我也再去饲料厂了。”卢教授站起来说。
岳宁说:“卢老师,晚饭来厂里吃。我再做几个菜。”
葛月芹说:“卢老师,宁宁做的菜可好吃了,一定要来尝尝。”
“好。”卢教授看向葛月芹,“月芹,你睡一会儿,多休息。宝宝才能长得快。”
岳宁陪着卢教授一起下楼,把卢教授送出了厂门。
岳宁往食堂走,食堂外的水槽边两个陌生的阿姨在洗碗。
岳宁走进厨房,厨房里春梅婶和食堂大姨已经在清理鱼了。
她们清理干净鱼,岳宁剁块,随口问:“婶儿,你们怎么分工的?”
“厨房归我们两个,外头归两个清洁工。两个清洁工负责打扫办公室、车间的卫生间和食堂。她们和另外两个清洁工跟着车间一起翻班的,办公室不是上常日班吗?晚上不用打扫,所以她们半夜会给工人下一顿面条或者米粉……”
岳宁听春梅婶这么说,问:“晚班吃得很简单吗?半夜是面条,早上是粥和包子。那晚班的人不会觉得吃亏?”
“不会啊!上晚班有饭补,还有晚班补贴。我们车间的工人,连带晚班补贴和加班工资能拿到一百块呢!粤城国营大厂,能有一半吗?”春梅婶说道。
另外一位阿姨说:“不过咱们厂港城的工人工资可高了,听说要两千多呢!”
“这个没什么好比的,你随随便便过得去吗?过去了还能进咱们厂里吗?”春梅婶说道,“对我来说,从西北过来,一年拿百来块钱,变成一个月拿七十多,我已经很开心了。对你来说,你家就在边上,不用跑外头。”
“也是,我大伯子家两个女儿被同宗的一个族里的兄弟给带到港城去了,去的时候说是做什么饭店服务员有三四千工资,最后去那种地方做服务员。”本地阿姨说道。
岳宁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春梅婶不解:“哪种地方?”
“就是那种地方,男人寻开心的地方。”
第240章 太安鱼
“什么?”陆春梅的手停了下来。
那位阿姨还生怕陆春梅不懂,说:“港城有那种歌舞厅,男的女的抱在一起跳舞,彭擦擦。陪男人喝酒,有钱的。陪男人睡觉,钱就更多了。”
“啊?这不是伤风败俗吗?你大伯子也不去想办法把闺女给带回来?让闺女待在火坑里。”
阿姨摇头:“刚开始,我那两个侄女写信回来,我大伯子找了我家那口子,一起去找同宗那家人,让把两个女儿放回来。那家的小子索性回来了一趟,跟我大伯子说让他拿四万块钱出来,他带两个姑娘回来。”
“四万块?哪有这个道理?让他带姑娘去做工,不是去当……”陆春梅一时间没办法形容,“当那种的。”
“人家可不跟他讲理。给钱就放人。”阿姨看着她,“那小子拿出四百块钱给我大伯子,说如果两个女儿好好工作,每个月给我大伯子四百块。”
陆春梅也是有女儿的人,她说:“谁要他的臭钱?当初把孩子交给他,也是让他带去港城干正经活的。他们家有人在家吗?要我,就天天去他们家闹。”
“你是你,我大伯子一个月五十多的工资,我妯娌是农村户口,一个月可没几个钱。他们除了这两个女儿,还有两儿一女,大儿子到了说亲的年纪,小儿子还在上小学。你觉得他们怎么选?”
“要钱不要孩子?这爹娘猪狗都不如。”陆春梅想想小姑娘就气得肝疼。
阿姨讥讽地笑:“当晚,他们夫妻俩就来我家,说大妹、二妹,都是去做服务员,给客人端茶倒水,之前是他们误会了。我们夫妻俩听得都愣了。反正是他们的女儿,爹娘不心疼,我们也没办法。他们日子可是一天天地好过起来,可不仅是这每个月四百块,两个姑娘每个月还寄钱回来,一个月能有一千多呢!六七个月,就攒了八千块,开始造房子了。今年春节那小子回来,还去他们家喝酒吃饭了。那小子离开的时候,又有三个姑娘跟着过去了。新年上来,”
听说夜里有几家偷偷去他家。过了春节,又有三个姑娘跟着过去了。
“都知道了,还让他带走?”陆春梅实在没办法接受。
“钱啊!两个姑娘六七个月就能造房子,边造房子边等他们寄钱回来,等房子落成,身上一分债都没背。你说谁家不眼红?”阿姨翻白眼,“漂亮的姑娘一个月两百,清秀的姑娘一个月一百,长得不好看的还不要。”
岳宁越听越觉得早上遇到的小姐姐只怕也是这种吧?
现在港城要从正规渠道过去,说容易当然很容易,但是对普通人来说,真没那么简单。
按照常理,那个周国华的大伯,不应该先把自己侄子弄出去,等侄子自己安定下来,再把晚秋姐姐接过去。
为什么要费心费力把两人都弄过去呢?应该是看上小姐姐特别漂亮吧?
岳宁这下上心了,她说:“阿姨,也许不是你想的那样。港城正经工作,只要肯吃苦,也能挣不少钱。”
“我知道啊!我们家老刘刚开始就是这么想的。尤其是他来了咱们厂里,听说老板娘,您的酒楼就喜欢招眉清目秀的姑娘做服务员,只要聪明好学,吃得了苦,一个月也能挣两三千港币,服务好的,可以超过三千呢!过年后,老板不是派他们几个去港城厂里学了两周吗?他抽空去找他侄女,找到了,两个侄女白天在睡觉。支支吾吾跟他说了两句,他觉得不对劲。就在她们住的地方守着,傍晚看见两个侄女出门,他悄悄地跟了上去,一个歌舞厅。他守到半夜,看见侄女被一个男人搂着出来。”阿姨摇头叹息,“不然,我们也以为自己误会了呢。他回来找了他哥,他哥让他少管闲事,还说他是不是眼红他们家日子过得好了。”
岳宁留了一条鱼,其他鱼剁了鱼块,鱼头和鱼块分开,鱼头等下做汤,一条鱼做拆鱼羹招待卢老师。
葱姜料酒加入鱼块中,她又在鱼块里撒了盐,边翻动鱼块边问:“哪家歌舞厅?”
“叫什么月上兔。哎呦,哎呦!老板娘……”阿姨像是想到了什么,“我就是跟春梅姐说说,春梅姐不是咱们这儿的人,也不会粤语。我老公不让我跟外人说这些。”
鱼块加了盐之后,经过翻动,很快就出了黏液,岳宁去自来水下清洗鱼块,说:“我就随口问问,我和君贤平时都不去歌舞厅,这些跟我们没什么关系。”
“是啊!是啊!老板对谁都很客气,他跟小姑娘都保持距离的。”阿姨说道,“而且大家都知道老板有女朋友了,都叫您老板娘了。”
知道叫月上兔就好了,回去之后,找朋友问问就知道了。岳宁先洗了一半鱼块,把鱼块放到竹篮里,沥掉些水分。
再去洗另外一半鱼块,她说:“港城如果有落脚的地方,自己有点本事,过去确实能多挣点钱。可要是没什么本事,赚的也就是些辛苦钱。当然那种钱是另外一回事了。”
“是啊!我们夫妻俩能进益美已经很开心了。”阿姨说道。
她老公以前在厂里专门做马达绕线,刚好风扇的马达虽然是从日本进口的,需要技术人员检测,就把这位老师傅招了进来。
老师傅进来的时候,刚好食堂在添一个阿姨,老师傅就把他老婆给介绍进来。现在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也有两百出头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