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30节
崔慧仪看着那桌的父亲,说:“宁宁,昨天你炒的那个酱料味道太棒了。立德是我外公的产业,我爸当年靠做调味品起家,崔记在港城生意还算不错,不过酱料这块跟另一家调料厂相比,销量稍差些。昨天你们走了之后,他跟我商量,想请你和你爷爷帮忙,一起改良一下崔记的沙茶酱、叉烧酱和柱侯酱这几款酱料的味道。”
岳宁扫了一眼已经吃完早饭、准备离开的崔老板和那位二太,说:“我主动帮你,是因为立德,因为你和你外公。至于你爸,我对我亲妈的评价,你还记得吧?”
崔慧仪望着岳宁,沉默片刻。岳宁接着说道:“这段时间接触下来,能感觉到崔世伯是个把利益放在首位的人。你们父女俩矛盾不断,根源就在于价值观不一样,你看重情义,他看重利益。你和他有着血缘关系,没法轻易切割,但我和他没有关联,也就没必要和他合作。”
在亲情关系里,子女面对这样的父母,想要切割关系谈何容易,陷入内耗也是常事。岳宁上辈子就在类似的亲情困境中挣扎许久,她深知,崔慧仪要走出这种状态,只能靠自己。
崔慧仪长舒一口气,说:“他让我来问,我问了,也就算有个交代了。”
岳宁轻点下头,应道:“嗯。”
崔慧仪突然想起一事,问道:“宁宁,你知道你爷爷的宝华楼出问题了吗?港城的几家电视台和报纸都在报道,宝华楼现在已经关门了。”
“知道,我让爷爷先把店关了。眼下我们俩都不在,阿松叔应付不来,处理不好只会让麻烦更大。”
“也是,你的厨艺都快赶上你爷爷了,这估计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
岳宁记得,上辈子港城的那些富豪公子小姐,一举一动都被报纸追着报道,话题热度丝毫不输流量明星。她心里突然冒出个想法……
“姐,昨天我不是问过你港城报纸电视台的事嘛。港城的媒体除了像内地那样报道国家大事、生产情况,我听乔君贤说还有别的内容,那些内容占比如何?”
“国家大事谁爱看呀?与其关注英国选了哪个首相,大家更乐意看英国王储的感情八卦。港城报纸报道最多的,就是电影电视明星和富豪的花边新闻,就拿乔君贤他大哥来说……”
崔慧仪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港城报纸杂志的夸张劲儿,岳宁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上辈子那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像“人造人造人”“大波压红馆”之类的,画面感十足。
“那就行。”
“你打算做什么?”
“等我回港城,你帮我组个局,找一群能开……”岳宁望向窗外,一辆小轿车驶过,“能开这种小轿车的富家公子小姐,来我这儿吃饭。到时候,宝华楼门口停满一排豪车,越气派越好,让他们来宝华楼,专门吃我做的菜。”
崔慧仪瞧着外头那辆日本皇冠轿车,忍不住笑道:“妹妹,在港城,这种车是出租车,有钱人可不会开这种车。”
“出租车?”岳宁佯装一脸疑惑。
这地方平时少见出租车,崔慧仪一时间还真不知该如何给她解释清楚,只好说:“就是普通人买的平价车,港城富家公子小姐开的车,动辄上百万,甚至好几百万。”
岳宁惊讶地张大嘴巴:“啊?”
这时,乔君贤走了过来,问道:“你们在聊什么呢?”
崔慧仪指着刚坐下的乔君贤,对岳宁说:“你问问他,他开什么车?他哥又开什么车?”
“我哥开马田,我开波子。怎么了?”乔君贤问。
岳宁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别看世界差不多,实际上还是有差异的吗?马田、波子是什么玩意儿?
好可惜,自己最爱的那辆车,那个品牌,不会在这个世界不存在了吧?岳宁暗自伤感。
第29章 到粤城
乔君贤问她:“你问这个做什么呀?”
“制造话题啊!在港城,最能引发话题的,可不就是你们这些富家少爷小姐嘛。我爸说当年福运楼兴旺的时候,福运楼前面那条马路上,一溜儿停满了小轿车。那些富家公子带着当红名伶、明星和舞女去福运楼吃饭,报纸上关于这些公子哥儿的新闻,好多都和福运楼有关。我就琢磨着,要是你们的豪车把宝华楼门口的马路堵得水泄不通,那不也能给宝华楼带来话题热度吗?”岳宁说道。
“岳宁,你还没去港城呢,就已经想到这一层了?”崔慧仪惊讶地说。
“这么做可行吗?”岳宁问道。
乔君贤回答:“可以。”
“要论话题度最高,得找蔡致远,就是君贤蔡家的表哥。他执掌着港城最大的电视台,还主持港姐选拔,本身又是个花花公子,今天跟这个女明星,明天跟那个女明星,最近正和吕明明打得火热呢。”崔慧仪给岳宁推荐道,这时炒肝端了上来,她拿起勺子舀了一口放进嘴里,差点一口吐出来。
岳宁看着她的表情,笑道:“吃不惯吧?”
崔慧仪努力咽下,说道:“有股腥味,而且这蒜没爆香,是生的,颗粒还大,又加了那么多酱油。这……他们就不能学学咱们南方的小肠汤,把肠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吗?”
崔慧仪这么一说,倒让岳宁想起上辈子的一个故事。有个少年参加厨师大赛做九转大肠,故意留着屎,还说是保留大肠原本的味道,这个喂评委吃屎的片段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现实中确实有人追求食物原本的味道,不过可不是用这种极端方法。
“吃不惯就别勉强了。不过你说的这个腥味,不是他们肠子没收拾干净,实际上是刻意保留的,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但这腥味回味起来,还带着点香气。这腥味是因为肠子外面包裹着的油,熬猪油时,这猪油就带着内脏的一点点腥味,所以它不是纯粹的腥,而是一种独特风味。它的蒜香也很有层次,分了几批次放蒜,蒜粒的成熟度不同,口感也不一样,还有……”
岳宁这么一解释,乔君贤问崔慧仪:“慧仪姐,我尝尝?”
崔慧仪示意他随意,乔君贤拿了个勺子,从崔慧仪的碗里舀了一勺吃进嘴里。尝过之后,他说:“慧仪姐,别浪费了,你不吃我吃,我用小米粥跟你换。”
崔慧仪护住碗:“谁说我不吃了?想吃自己点去。”
乔君贤已经点了小米粥、包子,再加一份炒肝儿,他也吃不下了,只能作罢。
崔慧仪又尝了一口,仔细品味这个味道。听岳宁这么一分析,初尝是腥味,细品之下,确实如岳宁所说,会有一股香气,且层次丰富。
岳宁说:“要是不习惯就别勉强,反正你以后常来,多吃几次,习惯了就会喜欢上的。”
崔慧仪说:“我能吃。就像日本的博多拉面,进店就是一股臭味,又咸又腥,第一次吃,根本受不了。我去了很多次之后,也爱上了这一口。”
太好了,崔慧仪也想到了博多拉面,这样他们再谈这个生意就容易多了。
岳宁说:“俗话说,北京菜没好食,单靠穷讲究。意思是北京物产不算丰富,但做法上特别讲究,就拿这下水来说,自成一派,炒肝儿、爆肚儿、羊散丹、卤煮,都各有特色。不过作为一家以外宾住客为主的涉外酒店,就该考虑客人的接受度,而不是一味追求正宗。不用猪肠上剥下来的水油,改用普通猪油,接受度会更好。”
“有道理。所以我们把豚骨拉面的浓汤保留,去掉这些特殊风味。这样的速食面不仅能打入日本市场,也能适应其他市场。”崔慧仪说。
“嗯。”岳宁点头,心里却有些无奈,减掉这些风味,对有些美食而言,就如同三魂七魄少了一魂一魄。
“不说这些了,还是说说该请谁过来。”崔慧仪回到原来的话题。
乔君贤的早餐送来了,他边吃边说:“我请我表哥,让他带两个女明星来。”
“我叫上赵熙如,让她带上刘家耀,就是那个当红炸子鸡。”崔慧仪说。
“当红炸子鸡?”
岳宁没想到这个年代就有这个说法了,露出惊讶的表情。
崔慧仪以为她不理解,解释道:“就是最近特别走红的一个男明星,长得特别帅,演了好几部武侠片,唱歌也不错,现在打开电视和电台,到处都是他的歌。赵熙如家是做服装代理的,她自己在米兰学时装设计,现在回港城开了工作室,给刘家耀做时尚指导。”
想起上辈子的娱乐圈小鲜肉,岳宁来了兴致:“怎么个帅法?”
崔慧仪都顾不上吃东西了,一心想跟岳宁描述那个男明星有多帅气。
岳宁听得入神,想想上辈子港城八十年代那神仙打架的娱乐圈,内娱那些小鲜肉根本没法比。她这么一联想,兴致顿时高涨,问道:“真的啊!”
“到时候你见了就知道了。”崔慧仪觉得遇到了知音。
“言过其实了,没什么好看的。”乔君贤插话道。
崔慧仪转头看向乔君贤:“知道你好看,可你不是那种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吗?”
岳宁听了直冒汗,心想难道别人就能亵玩了?她赶忙纠正崔慧仪:“姐姐,亵玩可不好,美好的人和物又不是独一无二的,好看的、赏心悦目的人,当然是多多益善。我可以欣赏乔君贤的美貌,也不妨碍我欣赏其他人的美,对吧!”
乔君贤放下勺子,站起身来:“我吃饱了,你们慢慢吃。”
说走就走?岳宁看着他碗里还剩下的小半碗黄米粥,他们家不是有不浪费粮食的规矩吗?
岳宁吃过早饭,放心不下,乘电梯直接上了乔君贤住的楼层。她去过乔启明的房间,却不知道乔君贤住在哪一间,要不一会儿碰到他再问?
刚转身,就碰见乔君贤从走廊过来。乔君贤见到她,微微一愣:“你找我爷爷?”
“不是,我找你。”
“找我?”
岳宁点点头:“对啊!你今天早餐都没吃完,是不是不舒服?”
“啊……对,我有点偏头疼,胃口还没恢复。”乔君贤笑了,那笑容如同扯开乌云的太阳,格外耀眼。
岳宁顿时觉得他有点傻:“偏头痛还笑得这么开心?”
“不疼了,没事了。”
“没吃饱,会不会饿?”岳宁问。
“没事,等会儿在飞机上吃点就行。”
这下岳宁放心了:“那就好,我去楼下整理行李了。等会儿就要走了。”
“等等。”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白色小药袋,“给你。”
“这是什么?”岳宁接过。
乔君贤说:“我去开偏头疼药,顺便给你要了两颗晕车药,等会儿到机场,上飞机前半个小时吃。”
他真细心,还想着给她拿药。
“谢了。”岳宁拿着药下楼去了。
乔君贤看着她消失的方向,耸耸肩,掏出钥匙打开房门。
*
岳宁整理好行李,下午一点的飞机,十一点从这里出发。
到了楼下大厅,除了乔家祖孙、乔启明随行的两人,崔老板和崔二太也在等车,崔慧仪要过两天再走。
送崔老板和崔二太的是食品厂的刘主任。他看见岳宁在大厅,捧着一个小酒坛子走过来:“小岳,还真让我赶上了,老张让我送一坛酱给你。”
岳宁接过坛子:“哎呦!这多不好意思呀。”
“被你那么一夸,他高兴坏了。谢厂长也夸他了,说港商要是决定投资,他的豆酱有功劳。”刘主任说。
岳宁点头:“那是,那是!刘主任,替我谢谢张师傅。”
“谢厂长也让我谢谢你!”
“应该的,应该的。”
刘主任带着崔家夫妇上了车,岳宁也等到了七机部的车。
乔启明转头对岳宝华说:“宝华,我已经让人把资料送到宾馆了。等会儿咱们落地,把宁宁去港城的表格填了,我让人先去把手续办了,过几天宁宁就能去港城了。”
“乔老板,这……”
去港城投靠亲属,虽说不算困难,但总归有程序要走,最少也得个把月。
“这什么这?宁宁是你岳宝华的孙女,也是维文和宝如的囡囡,我又不只是在帮你。”乔启明说,“我和君贤的大姨夫,一家给国内造船厂下了一条六万吨的散货船订单。国外远洋轮现在都已经三四十万吨了,国内造这六万吨的船,还有不少困难。宝如是这两条船的总设计师,维文是电子仪表这块的设计人员。我这么做,是让他们俩安心工作。”
“谢谢乔爷爷!”岳宁也不客气了,普通人办这些事只能干等着,像乔启明这样有能力的,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车子到了机场,岳宁去休息室坐下,正要去倒杯水,准备登机前吃药,面前突然放了一罐可乐:“给你。”
岳宁抬头看向乔君贤,乔君贤说:“这东西在港城街边小店到处都是,不过这里只有涉外宾馆和涉外商店才有。”
“谢谢啊!”岳宁终于能亲手打开易拉罐了,“啪”的一声,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