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29节
岳宝华见到了孩子,浑身才有了些暖意,整个人仿佛也活了过来。
岳宁扶着爷爷一起出了门,上了七机部的车。
七机部陪着过来的同志说:“小岳,今天可多亏了你啊!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乔启明也说:“宁宁,你刚才执意要送你莫伯伯和伯母,是担心他们会遇到这种事吧?”
“其实,我觉得是自己想多了,毕竟这里是首都,还是在长安街附近,皇城根儿呢。不过回过头看,幸亏想多了。”岳宁说。
“宁宁是怎么会有这样的直觉?”乔启明问。
“您知道知青下乡是什么原因吗?”
乔启明当然知道,毕竟他的亲哥哥就有好几个人下乡了。只是商委的人在,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何苦再去揭开伤疤呢?
岳宁也没打算让乔启明回答,自己接着说道:“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是传统农业国,连年战争阻碍了工业发展,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岗位,下乡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这方面的压力。但这也造成了很大的问题,1976年之后逐渐停止了下乡,大量知青返城,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乔君贤说:“会导致城市有大量无工作、无收入的人,他们拉帮结派,造成社会不稳定。港城在大陆人和越南人大量涌入后,也有这些问题。”
“陈主任在火车上也嘱咐过,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财物,还让乔君贤别把照相机拿出来。陈主任不是说现在北京有四十万待业青年吗?待业青年的工作问题解决不了,就是个大麻烦。下乡已经停止,城市容纳不了那么多人口。火车上有扒手,火车站也会有人被抢。我担心伯伯和大妈妈两人都是连杀鸡都不敢的知识分子,而且伯伯腿脚还不好,要是遇到这种事,跑都没法跑,所以想送送他们,看着他们安全到招待所,我也就安心了。”
乔启明深吸一口气,这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啊?陈主任的一段话,就能让她做出这样的判断。
“那个抢劫的,肯定之前就看到你们了,你们四个人,他没敢动手。要是莫教授和庄教授两个人,他可能就下手了。”七机部的同志想想都后怕,“幸亏小岳机敏,让你们遇到这种事,实在是我们工作没做到位。”
“别这么说,要是样样都完美了,大家都抢着来投资了,也不差我们这点了。”乔启明说。
岳宁附和道:“乔先生这是迎难而上,方显英雄本色。”
她转向乔君贤:“乔君贤,你要是真在鹏城开了工厂,到时候遇到这种被抢被偷事情的可能性也很大,你怕不怕?”
上辈子她小时候,粤城街头还有骑着摩托车抢劫的。后来经济越来越好,治安也越来越好,大家都快忘记曾经街头抢劫是家常便饭了。
“要不你跟我一起去?这样我遇到这种事,就派你出去背文言文,把小偷吓得全部尿裤子。”乔君贤这么一说,其他人都听不懂了。
他笑着把岳宁录口供时的一段经历说了出来,瞬间全车的气氛就变了,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岳宁无辜地说:“我也没想到这人会怕成这样,我背的又不是《画皮》。”
“关键不在于你背《狼》还是《画皮》,文言文有几个人能听得懂?关键是你在那样的情景下背文言文啊!”乔君贤代入那个抢劫的角色,想想都毛骨悚然。
岳宁嘿嘿嘿地坏笑起来:“这下我知道了,你听不懂文言文。”
乔君贤不想再跟她说话。这时,司机师傅“哎呦”一声:“我听小岳说话,没看路口,开过了。”
七机部的同志说:“没事,没事!绕一圈就行。”
车子绕了一个圈子,开进了宾馆。
两对祖孙下车,跟七机部的同志道别。岳宁说:“同志啊!这事儿别告诉我伯伯和大妈妈,免得他们心里有负担。不过呢,要给这些专家宣传一下,他们在专业领域是专家,但在日常生活方面,未必有那么强的危机意识。”
这种混乱的局面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不然也不会有1983年的严打。情况好转要到新世纪之后了。
“我们会回去汇报的,一定做好安全工作。”
岳宁看着车离开,身边的乔启明长长舒了一口气:“多亏了宁宁细心,能抽丝剥茧,理出这么多信息。要是宝如和维文出了什么事,是我叫他们来的,那可……”
“乔先生,没事了不就好了?”岳宁说。
乔启明看着她:“宁宁,我和你爷爷是多年好友,维文夫妇又把你当成女儿看待,你怎么还叫我乔先生?”
这才认识他两天,要是叫得太亲近,难免有攀附之嫌。不过有莫伯伯这层关系,也没什么。岳宁叫了声:“乔爷爷。”
“乖!”
一起走进电梯,他们楼层不同。岳宁和岳宝华的楼层到了,祖孙俩出了电梯。
电梯里,乔君贤跟乔启明说:“爷爷,您不知道刚才啊!我还正奇怪,岳宁为什么说我傻,她就这么不着痕迹地跟我换了个位置,挡住了那个人的袭击,太厉害了。”
乔启明笑着出了电梯:“这孩子确实聪明。”
乔君贤听爷爷这么说,兴奋地想跟爷爷详细讲讲:“还有啊!”
乔启明看了孙子一眼,拿出钥匙,打断了他的话:“凌晨两点多了。这样一个有胆有谋的女孩子,可不会喜欢上一个为了点小事就睡不着的男孩子。”
乔君贤像是心思被戳穿,一时间有些尴尬,说:“爷爷,晚安。”
“晚安!”
*
岳宁被门铃声吵醒,她摸了摸床头的钟,一看才早上八点。她昨夜凌晨三点才睡,好不好?
她打着哈欠去开门,见门口站着崔慧仪,瞬间一个激灵,立刻清醒了。她原本说要跟崔慧仪秉烛夜谈,后来又说今早一起吃早饭,自己连着爽约,姐姐这是找上门来了吧?
“姐姐你等一下,我去洗把脸。”
岳宁转身去洗脸,崔慧仪走了进来。岳宁在卫生间洗漱:“姐,你坐。”
崔慧仪在沙发上坐下,岳宁刷完牙,擦着脸出来:“抱歉,昨天晚上送我伯伯和伯母回招待所,遇到了抢劫。”
“抢劫?没事吧?”
“没事,把那家伙送警察局了,就是耽搁了些时间,三点才睡。”
“那我不是吵醒你了?”
“还好啦!我等下在飞机上睡一会儿就行。”岳宁说着走进卫生间。
“昨晚我想了一下,我特聘你为我们公司的产品顾问。给你产品开发保底一个产品一万港币,授权分成,每卖出一包,给你一分钱,怎么样?”
“哇!那我还没去港城就有钱了?”
“我就怕你不收。君贤说你给他出主意,只让他送你一个收音机。”
岳宁进卫生间换衣服,声音从里面传来:“你和乔君贤不一样。乔君贤是我帮他出个主意,那是跨行业,而且是一次性的,说到底只是朋友之间探讨商业机会。但你这个不一样,咱们是相关行业,未来是要深度合作的。既然有长期合作的打算,那一开始就该分配好利益。再说立德食品厂又不是你一个人的,我跟你投缘,有朋友之情,可我跟你爸、你姐之间没这么深的情分。我没必要给你们白干活,对吧?”
崔慧仪开心地应道:“可惜你还没回港城,我真想立马带你去趟日本,去尝尝日本的拉面。昨天你那个高汤粉,真的太有那种味道了。”
“真的?”其实不用带她去日本,她都知道日本拉面是什么味儿。
上辈子宁烧腊在日本的第一家店就在东京池袋,那也是宁烧腊全球销售最好的门店之一。这得益于她把鳗鱼饭、牛肉饭、拉面这些日式快餐以及传统小饭馆的菜品吃了个遍,然后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日本人的口味。
“真的,真的。”崔慧仪说,“现在日本经济好得如烈火烹油,谁都想赚日本人的钱。你去巴黎、米兰看看,那些高档品牌店、高档餐厅里都是叽里呱啦讲着日语的人。大部分高级商店都配备了日语翻译……”
岳宁穿好了衣服,梳着头发。头发干枯毛躁,一时半会儿养不回来,真麻烦。
外面崔慧仪还在说着日本的情况。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岳宁暗暗骂自己,想什么头发呢?脑子僵化了,为什么执着于宁烧腊,为什么一定要复刻上辈子的成功之路?
宁烧腊能够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新世纪之后中国经济腾飞,中国人成了世界的“购物狂”,到处买买买,老外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中国的饮食文化。而现在日本即将迎来最辉煌的八十年代。
日本拉面尤其是九州豚骨拉面,以其鲜美浓郁的汤头最容易俘获人心。豚骨拉面的代表博多拉面的风味,咸中带着淡淡的猪骚味,让很多外来人员难以接受。如果这个时候,她和崔慧仪一起打造一个改良的日式拉面品牌,应该能赚翻吧?
岳宁走出去:“那有什么,等我去了港城,找机会去日本,差一两个月,也没什么。”
崔慧仪觉得岳宁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极快。她站起来:“走吧!我陪你一起去餐厅。”
两人走进电梯,岳宁看着电梯金色轿厢壁上她们俩的模样,崔慧仪的短发可真好看,她很是羡慕。
“怎么了?”崔慧仪察觉到她的目光。
“姐姐的短发好好看,我也想要。”
“我是为了打理方便。要说好看,还是港城现在流行的烫发好看。”
“像二太那样的?”岳宁问。
“对,她那种现在最流行了。”
“那一头蓬松的头发?我在厨房做事,那得吸多少油啊?再说那样蓬松的头发,也得配漂亮的衣裙吧?穿着那样的衣裙还怎么做事?”岳宁继续盯着崔慧仪,“还是你的头发好看。”
“回港城,我带你去剪。”
“好。”
两人走进餐厅,岳宁看到崔老板和崔二太在吃早餐,便和崔慧仪一起走了过去。
“爸、婉姨,早!”
“崔世伯、二太早!”
两人回应了她们。崔老板放下筷子说:“坐这儿一起吃?”
崔二太站起来,拉开椅子:“宁宁,坐。”
“不了,我是陪宁宁来吃早餐,顺便单独聊聊未来的发展方向。”崔慧仪对岳宁说,“宁宁,我们去窗边。”
“崔世伯、二太,失陪!”
崔慧仪带着岳宁离开,崔二太讪讪地坐下,朝岳宁的方向望去。
岳宁接过菜单,从前往后看。崔慧仪用粤语说:“三明治、汉堡这些可千万别吃,那个面包全是碎屑,很干。这里真没什么好吃的,就连黄小米粥都……”
岳宁见菜单上居然还有炒肝,便抬头说:“一份炒肝,一份包子。”
崔慧仪要了一杯红茶。
岳宁又察觉到那个二太在看她,脸上露出不耐烦的神情。
“宁宁,你怎么了?”
“你们家那个二太,她的眼神实在让人不舒服。她要是真想打量,那就大大方方地看,偏偏总是偷偷摸摸地看。”岳宁从鼻孔里哼了一声,“说不出的感觉。”
崔慧仪转头看过去,正好对上那个二太,白了她一眼,又转回来:“她看到我和你在一起,心里窝火呢!在她心里,崔家的家业,不管是我爸的崔记,还是我外公的立德,都该归她儿子。”
“这样啊?那你爸是什么想法?”
“她这是想多了。我爸最多把他自己的崔记给儿子,不至于连我外公的产业都给他儿子。立德早就说好了,最后是我们姐妹俩的。再说我爸在外面还有两个女人,另外两个没她这么好运气,一个没生过孩子,一个生了个女儿。可人家年轻啊!谁知道还会不会有儿子?”
服务员端来一盘包子,岳宁看到包子,脸上立刻洋溢出笑容:“透油包子,看着就喜欢。”
这包子小巧玲珑,底部透着油光,透过包子皮就能隐约看到里面的汤汁。岳宁夹起一个包子,一口塞进嘴里,大小刚刚好。难得在这样的涉外宾馆里吃到这么好吃的包子。
岳宁竖起大拇指:“姐姐,你要尝尝吗?这包子味道很棒。”
岳宁招手叫来服务员,给崔慧仪要了一双筷子。崔慧仪将信将疑,夹起一个吃了一口。对她这个南方人来说,味道稍微重了些,但不难吃,尤其是那股葱花混合着油润的香气。
炒肝也端上来了,岳宁闻着那股蒜香中带着脏器特有的味道,说:“味道太正宗了。”
岳宁端起碗,吸溜了一口。服务员还没走,像是在等她评价。岳宁放下碗:“汤浓稠,肠多肝少,肥肠软烂却有嚼劲,肝尖鲜嫩,恰到好处。”
岳宁又拿了一个小包子,蘸了蘸炒肝浓稠的汤汁,塞进嘴里。崔慧仪见状,仰头对服务员说:“服务员,我也要一份炒肝……再要一份包子。”
“姐……”
岳宁刚想说什么,服务员兴奋地说:“我们这儿的大师傅做北京菜可正宗了。”
算了!等慧仪姐尝过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