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她知晓,因为母亲早逝,徐德妃同养育她的祖母最为亲厚,平日里对她多有感激。
  “说什么?老夫人怕是惦念您的病情,想尽办法医治好您。”
  昨日祖孙两个说话,梅影并不在殿中。
  徐德妃轻轻笑了一声。
  因为没了力气,就连笑都是那么轻,再也不能在这世间留下痕迹。
  “不是的。”
  徐德妃说着,眼泪顺着眼角滑落。
  “祖母说,我的几位堂妹都到了年纪,若是陛下来探病,还要我提一提。”
  梅影愣了一下。
  “怎么会?”
  她十分震惊,瞬间便明白了老夫人的意思。
  徐德妃眼看也就这些时日,若徐氏再不努力,怕是以后就彻底同皇帝离心。
  这一年里徐府飘摇动荡,忠义伯的荣光不再,只剩下徐如晦一人支撑家业。
  可徐如晦又能支撑到什么时候呢?
  徐父延误军机,赵氏贪墨粮草,徐氏还能有如今的荣光,已经是皇帝陛下开恩。
  等徐德妃撒手人寰,最后这点情分就散了。
  只剩下徐如晦一个人苦苦支撑。
  用不了多久,恐怕忠义军都将不复存在。
  如今,老夫人这样说,无非是想要同阮家一样,死了一个女儿,就再往宫里送一个。
  只要皇帝身边还有徐氏的身影,那徐家就能苟延残喘,再续荣光。
  对于徐氏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
  然而他们终究没把徐德妃放在心上,眼看她即将年轻夭折,也未曾为她多难过一分。
  这一生,似乎就这样白白蹉跎过去。
  徐德妃只落了一滴泪。
  那眼泪隐没在她斑驳的鬓发里,不见踪影。
  “姑姑,你还记得吗?”
  徐德妃的声音衰弱:“十三岁那一年,我说我也想去忠义军,做威风凛凛的女将军。”
  “当时祖母答应我,笑着说我一定是最优秀的。”
  “可没过多久,”徐德妃的声音断断续续,“没过多久,我就落了水,染了寒症,身体一落千丈。”
  “我再也不能习武了。”
  “后来陛下登基,我作为他们党争的筹码,被送入宫中。”
  “或许从一开始,徐氏就只想让我好好身处宫闱之中,不能诞育皇嗣,让陛下疑心,又要主位一宫,延续徐氏的荣光。”
  徐德妃说到这里,声音里满是嘲讽。
  “他们把所有的一切,都压在我一个弱女子身上,这就是武将世家,这就是开国元勋。”
  的确可笑。
  现在徐德妃终于恍然大悟。
  “我不过是最好用的工具而已。”
  “如今我要死了,没有用了,所以就被徐氏毫不留情舍弃,再也不分给我一丝一毫的关心。”
  祖母也好,父亲也罢,从来都没有真正爱过她。
  唯有兄长,对她有几分真心。
  可如今徐氏风雨飘摇,徐如晦自顾不暇,他用命换来的延续,不过是苟且偷生。
  徐氏早就腐烂不堪。
  就连父亲,都被权利和贪欲腐蚀,再无年轻时的意气风发。
  徐德妃的笑声是那么凄凉。
  “姑姑啊,你说我该怎么办?”
  她哽咽地说着,却没有一滴眼泪。
  “我都不知道要去恨谁。”
  “我这一辈子,都跟个笑话似的。”
  蝇营狗苟,争权夺利,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徐德妃现在回忆起自己曾经的跋扈模样,都觉得可笑。
  她甚至觉得自己面目可憎。
  梅影紧紧握着她的手,眼泪滂沱,可声音却坚定。
  “娘娘,我爱您。”
  徐德妃睫毛轻颤。
  “娘娘,当年我女儿夭折,夫家容不下我,我卖身入府,是您选中了我伺候在左右。”
  “当时我就发誓,此生都要为娘娘而活。”
  “娘娘待我的好,我从来都没忘记过,多年来我们相依为命,说句僭越的话,娘娘就跟我的女儿一般。”
  “他们不要娘娘,是他们眼瞎,娘娘,你还有我,我要你。”
  本来徐德妃已经流干了眼泪。
  但此时,她又忍不住流下泪来。
  她紧紧握着梅影的手,只在她身上感受出一丝温热。
  “梅影,可我撑不下去了。”
  徐德妃哽咽地道:“我撑不下去了,太疼了,太苦了,每一天活着都是煎熬。”
  梅影起身坐在床榻边,把她牢牢搂在怀中。
  “娘娘,有我在,我会让你好好的。”
  徐德妃靠在她温热的怀抱中,慢慢闭上了眼睛。
  她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曾经的落水、寒症、中毒、吐血,耗尽了她所的生机。
  现在她重病在床,骨瘦如柴,饭食难以下咽,躺着都觉浑身疼。
  身上冷热交替,活得艰难。
  梅影的陪伴,是她最后时光里,唯一的安慰。
  徐德妃想要伸手回抱她,却发现自己已经抬不起手了。
  她已经成了废人。
  “姑姑,徐家已经成了兄长的拖累。”
  “老迈昏庸的父亲,一意孤行的祖母,还有那些废物一样的旁支,”徐德妃轻声说,“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娅姐儿早就有心仪之人,两人三书六礼,徐氏再丧心病狂,也不可能送她入宫,”徐德妃道,“三妹管着家中营生庶务,手腕高超,商场厮杀才是她的天地。”
  “我不想让她们入宫,白白蹉跎岁月。”
  梅影轻轻拍着她的后背,语气温柔:“娘娘,您无论要做什么,梅影都陪着你,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徐德妃靠在她肩膀上,卸去了所有的戾气,犹如温顺的兔儿。
  她说:“姑姑,我不会让你再做什么了,我想你平安终老。”
  梅影沉默了。
  其实她的想法是,想陪着徐德妃一直到最后。
  她走了,她也不想再苟活了。
  徐德妃似乎知道她的想法,只是轻声笑了一下。
  难得的,她的声音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姑姑,我不要你陪我,我要你幸福终老,长寿无忧,这是我唯一的心愿,你可能满足我?”
  梅影姑姑的泪水再度洒落。
  那热泪滴落在徐德妃的后背,让她终于感受到一丝温暖。
  “好。”
  徐德妃笑了一下。
  “姑姑真好。”
  “你最好了。”
  此时,外面传来说话声。
  桂香进了寝殿,低声道:“娘娘,孟熙嫔同您道别。”
  同住一场,孟熙嫔自要同徐德妃见礼才能离开。
  梅影轻轻放开徐德妃,扶着她重新躺下。
  徐德妃病这几日,其实不愿意见人,平日里也就姚贵妃和梅贤妃看望,她才见一见。
  桂香已经准备请孟熙嫔离开,却听徐德妃说:“请她进来吧。”
  “好歹道个别。”
  孟静语从灵心宫出来,眼睛还发红。
  她低头用帕子擦了一下眼泪,叹了口气。
  在她身后,桂香领着宫人捧着数样锦盒,给她送到马车上。
  那是徐德妃娘娘的赏赐。
  孟静语坐到软轿上,仪仗升起,队伍前行。
  前方阳光明亮。
  孟静语回过头,看着灵心宫干净如新的匾额,喃喃自语。
  “娘娘,再见。”
  第114章 若娘娘能得偿所愿,可要给朕额外谢礼。
  封嫔大典之前,姜云冉就在忙碌中度过。
  时间紧凑,事务繁杂,姜云冉每日分身乏术,就连景华琰都没时间见。
  这惹得皇帝陛下有些不满。
  尤其有一日景华琰看到御茶膳房做了果木烤鸭,便想请贵嫔娘娘至乾元宫叙话。
  结果小柳公公面无表情地去,哭丧着脸回来。
  被梁三泰踹了一脚,才哆哆嗦嗦说:“贵嫔娘娘说今日繁忙,还请陛下体谅。”
  景华琰不想体谅。
  他怎么觉得如今姜云冉终于升为贵嫔,立即把他弃之脑后,仿佛他一点用处都没了。
  这不能啊,不是还要当贵妃吗?
  景华琰心里小算盘打得叮当响,面上按兵不动,实际上早就想好了对策。
  封嫔大典前一日,景华琰特地来了一趟听雪宫。
  他来的时候姜云冉正在同礼部的仪宾一起看典礼流程,反复询问和背诵,以便明日万无一失。
  见到景华琰,姜云冉有些惊讶,仪宾忙起身行礼。
  她也姓景,是旁支宗亲,自己争气考取功名,多年来一直在礼部任仪宾。
  所有爵位晋升典仪,都由她经手。
  宫中来来去去,她见得最多,之前姜云冉封为美人,她也曾见过她,并未觉得有何奇特之处。
  如今见景华琰一进来的目光,她心中一动,倒是有些了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