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指着酒杯:“罚酒一杯!”
于是,这一场游湖结束,卢文辉回去喝的烂醉如泥,金氏吃的直打嗝,灌了消食汤,夜里还是胃顶的难受。
她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饭量小的跟喂鸟似得,然后陪着桐桐吃。
桐桐每天多大的活动亮,没机会都得找机会动一动。能动的时候绝不闲着,那胃口就好,饭量就是大。
只要愿意,她能一天坐在那里,嘴里都不闲着。尝尝这个,吃吃那个,饱了还能加餐两顿。
今儿吃了不少,“省了咱一顿饭。”
四爷问说:“晚上还吃吗?”
“不吃了!喝碗汤吧。”
还能喝汤,那就没事。
金氏一晚没睡好,早起也只敢喝粥,等卢文辉过来问:“与郡主说了些什么?”
说了什么?
金氏靠在边上,指了口舌凌厉的丫头,叫她一字一句的学。
卢文辉:“……就说了这么点?”
可我们吃了那么些呢!
卢文辉:“……”行了,就这样吧:“你养着吧!饿两天就好了。”
把金氏说的眼泪汪汪的,跟丫头说:“应酬一日,没有一句冷的热的,还要饿我两日。”
卢文辉拍打着额头,心说,金镇果然是极难对付的。
热情、周到,积极响应,喝的有来有往,就是真交情一点没聊到。
他去了一小院,小院内有一对老夫妻,旧仆几个。
有一貌美女子迎出来:“爷来了?”
卢文辉歪在榻上,看向这女子:“你说的对,之前所谋划的,怕是不成。”
这女子叫黄蕊儿,原是一歌女。后被善心人收养,那善心人还是正经的举人之家,当做女儿一般养着。
琴棋书画无所不教!
卢文辉叹气,看着眼前的黄蕊都觉得可惜:“你是时运不济!宫中每年都进人,本打算送你去甄贵妃身边……可那几年,你未曾长开!等长开了,宫里情势已变,奈何?本打算给你寻你如意郎君,可惜呀,那人你攀不上。”
精心调教的黄蕊能刻意逢迎,小意奉承,她是难得绝色,可若与郡主那般的女子比……不输在容貌上,而是输……那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劲儿‘上!
“而今,东宫进人亦难。”卢文辉就道:“……富贵烜赫人家,不缺美人。”见识也多,“如你这般,难施展。”
见过世面的男人很难被女子左右!那位骏马出身寒门,履历干净清白,以为他会过不了外面的美人关,谁知道他连家里的那道关都出不来。
黄蕊儿心中一颤,高处错过了,次之用不上,那岂不是无用?
她低头笑了一下,“妾并非无用之人!”
“哦?”何用?卢文辉用扇子挑起她的下巴:“留你在身边……”他摇头,“你是卢家费心养出来的,你学了什么,爷尽知!虚情假意用到骗爷身上……爷会觉得索然无味。反倒是别的女子,至纯至性更能得爷的欢心。”
黄蕊儿不避开,低声道:“蕊儿知道新知府即将上任,因此,为爷去打探过。”
卢文辉收了手,端坐着:“葫芦庙!爷已经打探过了。”
“但爷可知……甄士隐家有一丫头,名唤娇杏。”黄蕊儿说着,便拍了手,有一个二十许岁的女子被带了出来,倒也算是有几分姿色。
卢文辉看了黄蕊一眼,以目询问:何意?
“此女知道新知府旧事!”
卢文辉挑起眉头,笑了笑。
于是,贾雨村乘船南下,眼看将至姑苏,夜里投宿在码头上,巧遇一对年迈夫妻带着孙女以及旧仆,有码头恶霸欺辱老人家,对女眷欲行不轨。那女子贞烈异常,投了河。
贾雨村唬了一跳,才要遣人去救,却见一船娘投身入河,将女子救了上来。
他又忙派了下属去震慑恶霸,救了这对老夫妻。
对方年迈,一口一个恩公。
他这才知道,这夫妻本是扬州人士,因儿子夫妻早丧,这才带着孙女回姑苏。儿子乃是举人,可惜寿数不长。
“书香门第,败落若此。老儿一死不足惜,只可惜我那孙女,才将将十六岁而已!守丧误了花信,这又……命呀!命呀!倒不如就这么去了……也罢了。”
夜半三更,他听到声响,披衣而起,就见一白衣女子披散着长发站于甲板之上。他走出去:“小姐何故想不开?”
那女子扭过头来,当真是美艳不可方物。
就见她打量了自己几眼,然后凄然一笑,扭过脸去,喃喃的道:“此人虽落魄,然气度斐然,倒是个轩昂男儿……”
第1118章 红宇琼楼(60)二更
贾雨村续弦黄氏,低调成婚。
女子出身书香门第,正值二八芳龄。可惜父早亡,祖父母年迈身子不好,无亲眷无助力。幸而得一贵婿,此人虽年近中年,家中子女与这黄氏年纪相仿,但老夫少妻,郎才女貌,倒也不失为一段佳缘。
桐桐得了信儿的时候,就皱眉:娇杏被甄士隐留在了封家,封家四处打探女儿女婿的去向,想去京城寻人,倒是听闻去老宅找过。
如此,娇杏应该是避开了贾雨村。
可这打哪来这么一女子,竟是在赴任的途中仓促成婚。
银翘从外面买了小食回来,装了盘子放桌上:“听闻知府夫人孤苦,祖母病重,这才仓促成婚。一则以安老人家之心,一则冲喜以救之。倒是成就了一对佳偶!
听闻知府大人器宇轩昂,那夫人年轻貌美……前几日知府大人布衣游湖,与民同乐,而今被传为佳话。”
桐桐笑了笑没言语,她觉得贾雨村八成被人算计了,还被蒙在鼓里呢。
此人辞去甄家的馆舍,这便是察觉到了,甄家恐难依附。于是,他便投靠了王子腾!
王子腾是要站在甄应嘉的对立面上的,因而,他的立场该是与王子腾一致,与老东家甄应嘉成政敌。
而今呢,一下江南就娶一妻室。
年轻、貌美、无依无靠,怎么就叫他遇上了?
无他,好色,掉陷阱里了。
而江南敢这么算计的,能是谁家?
所以,到了要紧的时候,贾雨村这立场就很值得斟酌了。是为了美人向卢家臣服呢?还是为了前程舍了美人呢?
贾雨村就任知府,卢文辉做了同知,四爷依旧为通判。
此次,四爷举荐了宋书,宋书出任训导,掌管一府教育事宜。
新官上任,有三把火。贾雨村先夸四爷:“姑苏接连大变,然治安极好!虽不至于路不拾遗,但也甚少见到盗贼。这两月来,只有三件盗窃案,还都是家贼所为。可见金通判治理之能。”
四爷点了点头,未曾接话。
贾雨村就又道:“因官员空缺,许多急务要急办。其一,夏粮赋税征收;其二,江防水利需得修整,夏汛秋潮,不可马虎。”
秋粮征收乃是四爷的差事,修水利是卢文辉这个同知的差事。
本也是应有之意,那就这么着吧。
公事说完,贾雨村设宴,请下属赴宴,又有姑苏士绅作陪,闹到四爷回来的时候已经接近子时了。
桐桐打着哈欠:“其人如何?”原著上说此人乃是’奸雄‘,是否真实如此。
四爷哼了一声:“能被称’雄‘之人,终归是有一些常人未有之能的。”
桐桐操心的是,夏税不好收呀!
四爷洗漱完往下一躺:“你去游湖去,选一个雨天,坐上画舫,在湖上玩一玩。难得这么清闲的日子,你燥什么?”
“这不是操心你这个税不好收嘛。这样的天,湿热湿热的,你还得上地头去,遭罪呀!”
四爷吹了灯:“瞎操心,睡觉!”
桐桐:“……”这人!
税难收,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个当口,同知府卢文辉这个同知又负责水利,于是,农忙在即,派了徭役下来,征调民夫整修河道。
一边急着抢收,收上来官府才能收钱谷,赋税才能完成;一边正因为庄稼要紧,才要将水利检修一遍,若是水利出了事,将是颗粒无收。
谁都占着理!
贾雨村坐在知府衙门里笑了笑:自己这个知府不好做!一边是郡马,有靠山,上司难压服;一边是卢家子,在江南除了甄应嘉能辖制,谁还能将他如何?
这两人若不闹些矛盾,自己这个上官便谁也不会放在眼里了。
他就看着,看看这两人谁能赢谁,谁先来告状找自己来主持公道。
可一等二等三等,始终等不到。
选了一日,换一身短葛,拎了镰刀,背个箩筐,亲自去看看稻谷收割了没有。结果他就看到了,两边并没有闹出来。
同知府该征调还征调,壮劳力都去修筑河坝去了。
而其他人的收获速度并没有慢下来。
割稻的工具奇形怪状,但确乃利器。用此等工具割稻,能省一半力气一半人力。脱稻壳的工具也是他从未曾见过的,脚踩着,稻谷就流了出来,剩下秸秆。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