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皮疼,未尝深伤。
他吓的几乎不敢呼吸,好半晌,才觉得牙关猛的一疼,门牙好似就敲下来了,而后左手的手臂咔嚓一声,断裂之声太过于清晰。
他感觉到,这人要是想杀他,够他死一百遍了。
就在他以为这人戏耍完,就要杀了自己的时候,这人将自己往出一推,他骨碌碌的给滚了出去。
周围的人回头一看,吓的惊叫,而后一哄而散。
他迅速的爬起来,一身的血也不敢停留,怕警察追来,被姚管事逮住了,龙爷连辩解的余地都没有。
真就是极快的跑回去,吓懵了火车站的人。
他跟着血葫芦似得,冲进了正厅:“龙爷……”
龙爷面色一变:“这是?那娘们干的?”
“不知道!”真不知道!但今天的事,挺邪性。
龙爷看他身上的伤,而后喊人:“请大夫!快把大夫请来。”
大夫来了,给查看了伤口,上了药,这才说:“……没诚心杀人,下刀太准了。就一条细线的深度,就伤到动脉血管了。刀刀都能杀,刀刀都没杀,这是捡了一条命回来。”
桩子后怕了起来:“……肯定跟那个娘们……跟那个林先生有关!龙爷,这个女人背后有人。”
龙爷焦头烂额,说猴子:“叫人通知茶庄,运他们的货。”而后又喊其他人:“备厚礼,上姚管事家赔罪去。”
至于这个林桐背后牵扯到什么人,那是以后的事了。
就这个人的本事,真要杀自己,自己只怕过不了今晚。对方不杀,留了余地,就得知道分寸。
他看桩子:“以后离那个林桐远些!不要骚扰他男人,更不要去她家附近徘徊。否则,谁也救不了你。”
“那这事……”
“先藏着!就说土匪进城,他们干的!咱得罪的人多了,谁报复都不奇怪。不要把跟茶行的事宣扬出去……否则,其他商号就会有样学样,要是谁都敢对咱伸爪子,咱之后还赚啥?”
“知道了,肯定不瞎说。”
于是,半下午,张文沛就见到了龙爷打发来的人,通知自己抓紧去出货:“龙爷说,玩笑的事,怎么还惊动林先生了。”
“是是是!是我不懂玩笑……这就打发人去拉货!马上就去。”
货拉回来,检查之后,他赶紧在下班之前赶到邮局,给总行发了电报:货到,林不负所托!
出来就专门买了厚礼,上金家去。
去的时候林先生正在院子里收拾鱼,“哎哟!我这是来巧了。”
桐桐就笑:“鲫鱼炖豆腐,留下吃饭。”
人还没进屋呢,四爷就回来了,“哟!张叔。”
“金先生,今儿可真是多谢了。”张文沛十分客气:“茶行的货,龙爷放行了!”
四爷看了桐桐一眼,就道:“我还真不知道这个事。”说着就问桐桐,“解决了?”
桐桐’嗯‘了一声,“解决了。”
四爷才说张文沛:“她拿的工钱,她去解决。您要谢就谢她,我可是受之有愧。”
俞红还没走,本是要走的,愣是被留下来吃鱼。
结果却听到:事是林桐办的,且办成了,跟他先生并无关系。
张文沛就一愣:“哟!是我有眼不识金镶玉了?”
桐桐就笑,将收拾好的鱼给金秋,“啥有眼不识金镶玉,您可别抬举。拿人家钱财,替人家消灾,不能马虎呀!”
说着就把人往屋里让:“快屋里坐。”
但到底是怎么办到的,她也不说,张文沛也识趣的不问。
俞红也算是见到了这位金先生。
桐桐介绍:“这是俞大姐。”
四爷只客气道:“大姐坐,多亏你帮忙照看家里。”
“客气!”
鲫鱼炖豆腐一大盆,但因着俞红跟张文沛并不认识,大家说话就都不自由。压根就没人说正经话题,提的都是青黄不接这个时节,难免的日子。
张文沛都说:“说实话,真不如去乡下!乡下又安全,又不至于没活路。哪个都有荒地,边边角角开荒种点,真都不至于饿死人。在城里落脚,难!比在乡下难多了。”
谁说不是呢?
张文沛又说:“董大顺……知道的吧?婆娘在县里,不跟着来。他当年娶的是童养媳,比他大十六七岁。董大顺是真不喜欢,这些年一直在外面也不回去。跟这个相好,跟那个相好……就是不愿意回家去见那婆娘一面。
这会呀,说是看上一个逃难来的丫头,十七八了,长的极好。媒人上门说了,只要把老家的婆娘休了,这个就能嫁进来。五十块的彩礼,钱一到,人就过门。”
桐桐哎哟了一声,“董掌柜,他都有四十了吧。”
“四十三了。”张文沛摇头,“老家那边也不在乎,原配都六十岁的人了,还在乎这个?”
那倒是,“只是要娶的这个姑娘,年岁太小了,差着二十来岁呢。”
“那看不!比那姑娘的爹妈年岁都大。那姑娘是老大,下面原来有两个兄弟,逃难的路上折了一个,还剩下一个,父母千疼万宠的。为了她兄弟的,她不嫁有啥办法。”
俞红问:“自己愿意吗?”
“愿意呀!现在这懂事的姑娘可多了,为了家里过的好的,那真是能委屈一辈子。”
金秋抿着嘴不言语,默默的喝汤。
俞红将菜嫁给金秋:那不叫懂事?那咋能叫懂事呢?
饭后,金秋送俞红出门的时候,俞大姐跟金秋说:“吃亏下的懂事,不要也罢!不肯吃亏,这不是坏人。那位张先生就是随口一说,你不必往心里去。”
金秋问:“俞姨,学堂里的先生都说而今不是过去,而今人人平等。可我没觉得人人平等,要是人人平等,我爹凭啥卖了我娘。要是人人平等,凭啥我奶要扔了我跟三个妹妹。”
俞大姐说:“平等,谁也给你不了你,得靠自己去争!就比如你四婶,从金太太变成林先生,都是她自己争来的!”
第843章 秋叶胜花(23)三更
客人走了,孩子们都睡下了,桐桐才跟四爷说今儿的事:“……事到这里,可不算完。”
四爷往下一躺:“你说的是真的!要是能沿着铁路上的小站一字排开,长安火车站就能失去其作用。”
桐桐点头,就是这么一码事!自己当时说的都是真的。
但是呢?这个事却不能自己去办:“我把话嚷出来,听见的人不少。咱就说,那么个地方,警局会没有一只眼睛盯着?”
四爷:“……”有点明白她的逻辑了。
一个卡着进出货渠道的地方,警局自然就派人看着。甚至都不只是警局的人!因为运进来,距离秦北就不远了。
这是一个需要严防死守的地方。
可以说,一举一动,任何一个特别的事件,上面都得掌握。因此,警局会知道,驻军会知道。
只怕桐桐今儿说的话,此时警局和驻军的某些人已经知道的很详细了。
若是他们一心为他们的党国,那桐桐告诉他们的就是办法。沿线依次排开,绝对能拦截的死死的。
可惜,他们心无党国,只有自己的升官发财的大计。
这个龙爷分给警局和驻军的,数量太少了,他们只是官场上的一小搓人,大头的利益他们是沾染不上的。想独占这里,又得兼顾其他人的脸面,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局面。
而现在呢?知道桐桐这个主意,他们会怎么做?
他们大概率会真的从难民中选人,然后铁路沿线搞运输。之后呢?不从商家要分红,但他们可以卡住路口和城门,走陆路回城,货物进城,按车收取费用。这是合理合规的,谁也干涉不了的。
而这一部分利益,比龙爷分给他们的多的多。并且,谁也不能来染指。
有他们撑腰,商家当然也就不怕龙爷。
于是,火车站那边的局势一下子就变了。不仅火车站的局势变了,就是整个沿线都会被搅乱了。
这个车站这一拨人负责,那个车站那一拨人负责,这就会导致人多手杂,好钻空子。
秦北的货,以前如果从小站下,特别惹眼。以后,随机的,想在哪下就在哪下。甚至可以分批,这里一点,那里一点。货的目的地是秦北,一旦可以自由在小站卸货而不引人怀疑,他们为啥非要进城呢?
直接从小站通过小路,分批次的运过去就行了。
如此,谁能掌握具体的货量和走向?
四爷明白了她的意思,就道:“明儿找机会跟王友良谈谈!他们自己也可以组织人,占一个小站,从里面赚些补贴家用。”
当每个人都存了私心,这空子怎么钻都行。
没多久,最多半个月吧。龙爷就发现货量明显变小。尤其是一些小商户,好似有些日子没见了。
货物的吞吐量减小,结果一查,沿线卸货的人太多了。城门口倒是拦了起来,车进城得收税的。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