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蛋美人逃婚后 第56节
他们两个先前并不知道和自家主子关系亲近的那位小娘子到底是何身份,只希望他是徐肃年路上遇到的小娘子,从此一见倾心,未必他们还担忧过燕国公府那位真正的未婚妻怎么办。
不料这两位小娘子竟是一人,他们侯爷钟情爱慕的女子,就是将来要明媒正娶的未婚妻,这岂不是皆大欢喜的好事。
可也不知道他们侯爷是哪里惹恼了盛家小娘子,人家竟然一言不合就回长安了,反留侯爷一个人在洛州面对那些整天只会尔虞我诈的糟老头子。
这才三天而已,侯爷整个人看着明显瘦了一大圈。
明明现在比之前时间更富裕了,他们侯爷反而更忙了。
齐甄和齐源彼此对视一眼,皆在心里默默地感叹。
不过也没给他们太久的感慨时间,没一会儿徐肃年便推门走出了书房,吩咐道:“去请卢大人过来。”
齐甄过来传话的时候,卢烨正在安排过几日宴会的事,近来几个重要郡县的官员都在洛州,宴会上众人齐聚,实在不能马虎。
听齐甄说徐肃年找他,他也并不意外,匆匆交代了几句就赶往了徐肃年的院子。
“侯爷。”
这段时日的相处下来,卢烨和徐肃年已经很熟悉了,再见到也不再是一丝不苟地拘礼,拱了拱手,便在徐肃年的示意下落了座。
徐肃年也没有与他寒暄的意思,直接了当地挑起了话题,问道:“听说蒋司马今日来见你了。”
就知道端阳侯找他是为了这件事,卢烨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一本账簿,递给徐肃年,“您没猜错,他果然自己找上门来了。”
“是他和惠国公府的往来记账。”
徐肃年神色不变,接过账簿,一页页地翻看起来。
卢烨有些感慨,“原以为洛州府这三位为首的长官,蒋司马是唯一清白的一个,没想到他竟然也和惠国公府有牵连,还好侯爷机敏,他也有坦诚之心,一直派人去查他,才没放过他这个漏网之鱼。”
卢烨语气愤愤的,徐肃年却十分平静,他很快就将那账册看完了,不赞同地说了一句:“恐怕未必。”
卢烨一时没听懂这句话,徐肃年合上账册,在封皮上点了点,“这么薄的一本册子,其中大部分还都是他将银子转送到惠国公府,他不过是其中的受害者而已,就算到了陛下面前,只要他喊冤说自己是被逼无奈,陛下也不会从重处置。”
毕竟,倒下一个惠国公府,不知道要空出多少的位置,为了不搅的朝堂大乱,陛下是绝不可能大肆株连的,反而要安抚这些牵涉不深的臣子,让他们继续为自己效忠。
所以蒋司马在这个时候掏出账本,非但没罪,反而是立了检举之功。
后面的话他没说出来,但卢烨也不是傻子,只听徐肃年的前半句就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侯爷是说,这位蒋司马其实并不是惠国公的人。”
徐肃年这次倒没和他打哑谜,直接点了点头。
“那会是谁的人呢。”卢烨思索,“看这账本上
的往来,他搭上惠国公府也不是这一年两年的事,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将人安插到惠国公府,还能保证他不会真的倒戈……”
半晌,他似乎想到了答案,压低了声音小声问道:“侯爷,您觉得会不会是四皇子?”
惠国公府连着朱皇后,朱皇后则连着太子,他们不仅有血缘之连,更有利益纠缠。只要有一个倒下,剩下的也不可能再辉煌下去。
何况太子本身并不算个贤明的储君,反而近些年来一直在惠国公府的护佑之下,行事越发跋扈嚣张,陛下对其早有不满,只是碍于惠国公府和皇后的面子,一直冷处理罢了。
但谁都清楚,陛下实际早有废黜太子的意愿。
而太子一倒,接下来就属四皇子最有可能册封东宫。
因为朱家,当今圣上膝下子嗣不丰,且就算生下来的也没几个能够活到成年,如今一共只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
当今太子行二,后面的三皇子和五皇子都是早早夭折,成年的儿子里就只有四皇子一个,至于剩下的六皇子和九皇子,一个十四,一个才三岁,怎么看都不像是能继承皇位的人。
就算他们想,只怕也没那个本事。
因此卢烨第一反应就是四皇子,不说别的,就凭他能在朱皇后执掌的后宫里平安长大,就说明他绝对不是个没本事的人。
听到他这个猜测,徐肃年也并不意外,附和道:“或许罢。”
四皇子的确很有可能,只是他如果真的能有在惠国公府安插一个埋伏了这么多年的眼线的能力,何必不直接安插到东宫呢?
这样岂不是更为方便。
卢烨未必想不到这一层,只是一提到皇位,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储君之争。
可他忘了,其实有一个人比所有的皇子都更想坐稳这个皇位——
那就是皇帝。
皇宫,玄元殿。
太监们将徐肃年的密折呈上来的时候,崇安帝正在龙椅上假寐。
大太监庆和将折子小心翼翼地放到御案上,怕会打扰陛下休息。
但实际上他一走进来,崇安帝就已经醒了,只是一直没有睁开眼,等庆和轻手轻脚地当下折子。
他才撩起半边眼皮,问道:“是少安呈上的折子?”
“是。”庆和回道,“除了端阳侯之外,还有卢烨大人的。”
“扶朕起来。”
崇安帝下发命令,庆和立刻上前将他扶起来,同时吩咐外面侯着的宫女立刻打水来给陛下擦脸。
崇安擦过脸,又喝了几口茶,总算清醒了一些,他将视线挪到桌上的折子上,有些奇怪地问:“不是少安和卢烨的么?怎么有三份?”
庆和恭谨回道:“回陛下,端阳侯呈送了两封。”
什么事还要分成两封来写,崇安帝立刻拆了最上面的那封,打开一看,是徐肃年详细呈报蒋司马之事的折子。
这件事先前卢烨已经报过一遍了,但相比之下,还是徐肃年的汇报更加老练深入。
崇安帝满意地勾了勾唇,眼底也漫上一丝笑,“这孩子,果真不让朕失望。”
“端阳侯是陛下您打小培养起来的,当然不一样,这也是陛下英明能干的结果。”庆和立刻奉承道。
崇安帝满意地笑了笑,然后紧跟着又打开了第二封,但这次他只看了一行字,面上的笑容就倏地凝住了。
庆和见皇帝表情不对,给他揉肩地动作都不自觉慢了下来。
崇安帝顿了顿,但还是继续讲折子完整地看完,这才啪地合上,重新扔回了御案上。
庆和大着胆子开口,“陛下息怒,若是侯爷做错了什么事,您只管训诫就是,可别气坏了自己的身子。”
“毕竟侯爷还年轻,难免有什么做的不周到的地方……”
后面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崇安帝不耐烦地打断了,“盛怀义离开长安这么久了,去给朕打听打听,他什么时候回来。”
-
盛乔一行到达长安时,已经是第十天的傍晚,虽然走得不快,但一路舟车劳顿也实在辛苦。
盛乔远远望着长安城的大门,心想:回家之后一定要好好的睡上一觉。
不料还没进家门,在延寿坊门口,他们的马车就被拦住了。
盛乔不知道发生了何事,探出半个脑袋往外看,只见阿爹的马车边站着一个面白无须的男人,看着像是个太监。
难道是陛下知道阿爹回来了,特意叫阿爹入宫?
盛乔正想着,就见那太监忽然转头朝她的方向看了过来。
那视线看的盛乔不舒服,她正要坐回去,就见那个太监快步走到他的跟前,然后恭恭敬敬地对她行了一礼,说:“可是盛三娘子么?”
盛乔被他突然的动作吓了一跳,缓了缓才点头,“我是。”
她不明白这太监干嘛要给她行礼,若是找阿爹的,只同阿爹说话就是。
没想到那太监却道:“奴婢是凤仪宫的掌事太监崔怀,今日这趟来,是咱们皇后娘娘想请盛三娘子入宫一趟。”
第46章 东宫阿乔偷听
身为燕国公府的小娘子,盛乔就是再低调不爱出门,时庆年节也会随母亲进宫参加宫宴。
盛乔并不是没见过皇后,只是从未被正经召见过,尤其这还是在回家半路上就将她拦住。
盛乔不由得就有些慌,下意识去看盛怀义的反应。
盛怀义原本神情颇为沉重,但当盛乔看过来的时候,他立刻故作轻松地朝盛乔笑了笑,安抚道:“既是娘娘想见你,那就去罢,只记得不许贪玩,回头我叫你阿娘到宫门口接你。”
崔怀赔笑着朝二人揖了揖手,“国公爷放心,奴婢一定好好将三娘子送出来。”
其实不会有人真的敢对盛乔做些什么,就算将她召进宫另有目的,但也只会对她客客气气的。
盛怀义只是担心阿乔一个人进宫会害怕,她先前每次进宫都有她阿娘和姐姐们陪着。
可他也知道,宫里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派人出来,就是想让盛乔一个人过去。
不必盛怀义说,盛乔多少也能猜到,她不想在一个太监面前露怯,于是点头应道:“好,公公带路罢。”
宫里的马车就停在巷子口,盛乔朝父兄笑了笑,然后跟着太监上了马车。
燕国公府所在的延寿坊离着皇城并不远,进了宫还有小轿,大约两刻多钟,软轿停在了凤仪宫门前。
崔怀亲自上前给盛乔打帘。
盛乔扶着一旁小宫女的手,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步踏入了凤仪宫。
平时进宫都是跟在母亲身边参加宴会,但是现在只有她一个人,盛乔在来的这一路上一直在想,皇后娘娘召她进宫到底是为什么?
盛乔虽不谙世事,但到底是高门贵女,就算没亲身经历过,也见过母亲入宫。
她知道,像是她们这样身份的女眷入宫多半就是两件事,一是接受封赏,二是说亲赐婚。
不过接受封赏总要有个缘由,要么是父兄立了大功,要么是夫君立了功。
阿爹和三哥最近忙着去洛州找她,肯定是不会立功的,惟有在吏部供职的大哥还有几分可能,可若真是父兄有功,怎么会不召阿娘与大嫂。
而她又还未成亲。
所以,皇后娘娘是要给她说亲么?
盛乔第一反应就是宫里的几个皇子,好像只有太子和四皇子的年岁能对得上,但是太子殿下和四皇子都早有正妃了呀。
还记得前两年帝后为太子选妃时,阿娘生怕皇后娘娘挑中她,连岁末的除夕宴都给她称病不让她出门。
四皇子去岁及冠,阿娘本也想让她再躲一阵,阿爹却说不必,果然没出半个月陛下就给四皇子赐了婚,未来的四皇子妃姓刘,家中既无爵位也无名望,父亲只是一个四品
的刑部侍郎。
阿娘这才算是松了口气。